安徽淮南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3081501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115.23KB
安徽淮南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x
《安徽淮南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淮南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淮南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带解析
安徽淮南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带解析)
1.在高倍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A.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B.细胞壁、细胞膜、核膜
C.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D.染色体、纺锤体、赤道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细胞壁和纺锤体都可以看到,故A正确;细胞壁可以看到,细胞膜和核膜不能看到,故B错误;赤道板不是真正存在的结构,只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故C错误,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的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列有关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就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故A正确,BC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下图表示细胞周期,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按箭头所示方向由a→a或由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a→b段
C.细胞中核DNA含量的加倍发生在b→a段
D.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b→a段可以治疗癌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中b→a为细胞分裂间期,a→b为分裂期,细胞周期是从分裂间期开始的,故b→b为一个细胞周期,a→a不是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在分裂期,即a→b段,故B正确;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加倍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即b→a段,故C错误;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即b→a段可以治疗癌症,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下列不是细胞衰老特征的选项是
A.细胞内水分减少B.细胞代谢缓慢
C.细胞不能继续分化D.细胞内色素积累较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故A正确;衰老细胞的代谢速率较慢,故B正确;衰老的细胞不能分裂,但是可以分化,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以合成与原来不同的蛋白质,故C错误;衰老细胞中的色素积累开始增多,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的特征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选项关于细胞核内的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的是
A.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
B.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C.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D.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一定等于着丝点数,故A正确;染色体数目一定不等于染色单体数,当有染色单体时,染色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当没有单体时,染色单体数为0,但染色体数目不为0,故B错误;当细胞核中含有染色单体时,DNA数目等于染色单体数目,故C正确;当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等于DNA分子数,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装片,下列操作步骤中导致染色不深的是
A.剪取洋葱根尖2~3mm,放入解离液中3~5min
B.待根尖酥软后,直接将其放在龙胆紫溶液中染色
C.3~5min后,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D.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按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解离时,需要剪取洋葱根尖2~3mm,放入解离液中3~5min,故A正确;待根尖酥软后,需要先用蒸馏水漂洗约10分钟,再进行染色,若直接染色,解离液中的盐酸会与碱性染料反应,不利于着色,故B错误,符合题意;制片时,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按压,故C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7.蚕的丝腺细胞能产生大量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丝蛋白。
这种细胞不产生血液中的蛋白质。
下列有关丝腺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血蛋白基因
B.比受精卵的基因少
C.有血蛋白基因和丝蛋白基因
D.有丝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蛋白基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丝腺细胞与受精卵一样,都含有血蛋白基因和丝蛋白基因,但血蛋白基因不表达,而丝蛋白基因能够表达,故C正确,AB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脑细胞因缺氧而死亡是细胞坏死
B.细胞代谢速率减慢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
C.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原因
D.老鼠在胚胎时期趾间有蹼,出生后趾间无蹼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脑细胞因缺氧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故A正确;细胞衰老后细胞代谢速率变慢,故B正确;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正常细胞才会变成癌细胞,故C错误;老鼠在胚胎时期,趾间有蹼,而出生后趾间无蹼的原因是细胞凋亡,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甲(顶生)×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甲(顶生)×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顶生;甲、乙B.腋生;甲、丙
C.顶生;丙、丁D.腋生;甲、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第三组组合,亲本有顶生和腋生,而后代只有腋生,说明腋生是显性性状,并且甲和丁都是纯合子,故D正确,ABC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0.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
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3∶1 B.15∶7C.9∶7D.15∶9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亲本为有色花杂合子,并且只能自花传粉,三年后,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8,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2×(1-1/8)=7/16,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7/16,故有色花与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为9:
7,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1.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aa是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的,而雌牛是红色的。
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
A.雄性或雌性,aaB.雄性,aa或Aa
C.雄性,AaD.雌性,Aa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亲代红褐色母牛的基因型为AA,生了一头红色小牛的基因型为A_,根据题意,该红色小牛一定是雌性,并且基因型为Aa,故D正确,ABC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2.据下图分析,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可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图中的A、a与D、d以及B、B与C、c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A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则母本不可能是
A.AabbB.AaBBC.AAbbD.aaBB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母本基因型中一定含有a基因,故ABD均有可能,C不可能。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4.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有纺锤体形成
C.同源染色体联会D.着丝点分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染色体移向两极,故A不合题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有纺锤体形成,故B不合题意;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联会,故C符合题意;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分裂,故D不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5.决定小鼠毛色为黑(A)/褐(a)色、无(B)/有(b)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AaBb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A.1/16 B.3/16 C.7/16 D.9/16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决定小鼠毛色为黑(A)/褐(a)色、无(B)/有(b)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A_bb)小鼠所占比例为3/4×1/4=3/16,故B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6.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4种 9∶3∶3∶1 B.2种 13∶3
C.3种 12∶3∶1D.3种 10∶3∶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有三种:
黄皮(Y_ww)、绿皮(yyww)、白皮(Y_W_和yyW_),所占比例分别为3/16、1/16、12/16,因此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7.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A.①B.①和②C.②D.②和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键鼠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图中只有①过程表示减数分裂,故A正确,BC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对摩尔根等人得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
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
C.萨顿提出的遗传的染色体假说
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起初摩尔根对孟德尔的遗传的基本规律和萨顿提出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的正确性持怀疑态度,因此摩尔根利用白眼果蝇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证明了以上两个观点,故A、B、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与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无关,故D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色盲基因与性别无关,故A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着性染色体的遗传而遗传,故B正确;生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有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有其他染色体上的基因,故C错误;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性别决定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人类的红绿色盲是典型的伴X隐性遗传病。
下列有关该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通常为女性
B.父母正常,女儿可能是患者
C.双亲若表现正常,则后代都正常
D.儿子的患病基因一定是由其母亲传递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人类的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故A错误;父母都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故B错误;双亲若表现正常,母亲可能是携带者,因此所生的儿子可能有患者,故C错误;儿子的患病基因一定来自其母亲,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随之分离,故A正确;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中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故B错误;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随之分开,故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一种鱼的雄性个体生长快且肉质好,具有比雌鱼高得多的经济价值。
科学家发现这种鱼X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D-d,含有D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
若要使杂交子代全是雄鱼,可以选择的杂交组合为
A.XDXD×XDY B.XDXD×XdY
C.XDXd×XdYD.XdXd×XDY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含有D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因此基因型为XDY的雄鱼只能产生一种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Y,后代全为雄性,比较四个选项,BC不符合题意;由于含有D基因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故自然界中不存在基因型为XDXD的雌鱼,故A错误,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3.如果用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A.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2P
D.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等,一般含有S元素,不含P元素,而核酸含有C、H、O、N、P五种元素,因此15N可以同时标记DNA和蛋白质,32P可以标记DNA,35S可以标记蛋白质。
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只有DNA进入细菌内部,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DNA进入细菌内部后,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因此蛋白质外壳中没有放射性元素,故AC错误;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故子代DNA中有的含有15N、32P,故B正确,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24.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不知道基因的化学本质,故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故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嘧啶数目等于嘌呤碱基总数,故C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了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的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5.经过对某生物体内核酸成分的化学分析得知,该生物体内的核酸中,嘌呤占58%,嘧啶占42%,由此可以判断
A.此生物体内的核酸一定是DNA
B.该生物一定不含DNA而只含RNA
C.若此生物只含DNA,则一定是单链的
D.若此生物含DNA,则一定是双链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而RNA分子为单链,嘌呤碱基总数6一般不等于嘧啶碱基总数,本题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总数不相等,说明该生物一定含有的核酸是单链的RNA或DNA,而不一定含有双链DNA,故A、B错误;由于单链DNA中嘌呤不一定等于嘧啶含量,故C正确,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DNA的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中可能不含DNA
B.牛的成熟红细胞中不含DNA
C.真核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D.在洋葱根尖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DNA的载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病毒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有的只含有RNA,故A正确;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不含细胞核和细胞器,故不含DNA,B正确;真核细胞中,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故C正确;在洋葱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7.一个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在脱氧核苷酸被32P标记及氨基酸被15N标记的细菌体内,连续繁殖三代,含有32P和15N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比例为
A.100%、100%B.25%、50%C.50%、50%D.25%、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细菌体内的脱氧核苷酸被32P标记,氨基酸被15N标记,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利用细菌内的物质来合成蛋白质和复制DNA,并且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故子代噬菌体全部含有32P和15N标记,故A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DNA的复制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B.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D.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因此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还有的基因位于线粒体或叶绿体中,故A错误;细胞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故B正确;一条染色体上复制前含有1个DNA分子,复制后含有两个DNA分子,故C正确;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DNA的结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9.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受精卵中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故A错误;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融合成一个核,故B正确;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恢复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故C正确;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因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0.将一个用15N标记的、含156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4次,已知该DNA片段中有腺嘌呤750个,则
A.复制完成后,具有放射性的腺嘌呤有1500个
B.具放射性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
C.复制完成后,不含放射性的DNA分子占1/15
D.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2150个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亲代DNA分子含有15N标记,含有156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腺嘌呤750个,由于原料中无放射性标记,由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故复制结束后,具有放射性的腺嘌呤数目不变,仍是750个,故A错误;具有放射性的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具有放射性,故B错误;复制完成后,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为2个,不含放射性标记的DNA分子为14个,所占比例为7/8,故C错误;亲代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的数目为1560—750=810(个),复制四次后,需要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为810×(24—1)=12150(个),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DNA复制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31.下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据图回答:
(1)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__。
(多选)
(2)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____________的过程。
(3)该生物为_________________生物,其中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 淮南 学年 下期 期末 质量 检测 生物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