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备考复习题附带参考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3080138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3.04KB
国际贸易备考复习题附带参考答案.docx
《国际贸易备考复习题附带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备考复习题附带参考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备考复习题附带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练习题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
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
2.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总贸易体系(GeneralTradeSystem)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凡是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记为进口,称为“总进口”(GeneralImport);凡是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为出口,称为“总出口”(GeneralExport),两者之和为总贸易额。
3.国际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量:
国际贸易额,又称国际贸易值,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一定时期内世界贸易规模的对外贸易总额,它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也称国际贸易额;国际贸易量:
是为了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能准确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数量,而确立的一个指标。
在计算时,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国际贸易额,得到的就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国际贸易额,该数值就叫报告期的国际贸易量。
4.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5.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间接贸易(IndirectTrade),“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卖买商品的行为。
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间接贸易(IndirectTrade),“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卖买商品的行为。
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
6.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
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intermediarytrade)或再输出贸易(Re-ExportTrade),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品的生意,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易手进行的买卖;过境贸易是指甲国向乙国运送商品,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必须通过第三国,对第三国来说,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此项交易,但商品要进出该国的国境或关境,并要经过海关统计,从而构成了该国进出口贸易的一部分。
判断题
1.国际贸易是个历史范畴,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
2.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的金额都反映在该国的海关统计上。
(错)
3.世界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和即为国际贸易额。
(错)
4.世界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对)
5.对外贸易额可以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流量和规模。
(错)
6.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对)
7.转口贸易中的货物运输,可以经过转口国,也可以不经过转口国,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
(对)
8.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专门贸易体系是以货物进出关境和结关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对)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贸易条件恶化会导致该国贸易逆差扩大或贸易顺差减少。
(对)
理论篇: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利益
1.何谓国际分工?
简述国际分工的类型。
答:
按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供应、
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来分
类,可划分为:
①垂直型国际分工。
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
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对称。
②水平型国际分工。
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
③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结合起来的国际分工方式。
第三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投人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投人的话,则称该国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衡量)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称该国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
判断题
1.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内核可归纳为“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对)
2.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主张自由贸易的学说。
(错)
3.比较优势理论只能应用于简单的两国模型中,而不能应用于现实中众多国家参与贸易的情况。
(错)
4.重商主义者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努力实现出口等于进口的平衡贸易。
(错)
5.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在贸易中两个国家均能通过出口其比另一国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品获益。
(对)
6.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益。
(对)
7.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认为,两国间的贸易条件均衡仅取决于两国的生产成
本。
(错)
8.一国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强度越大,它就越能从交换中获利。
(对)
9.一国对某种商品的供给能力越强,它就越能从交换中获利。
(错)
问答题
1、试述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国际分工中若两个贸易参与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劳动生
产率均高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
这时,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
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
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上论点便是古典甚至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传统基础。
对于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评价
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进行评价
①比较利益学说揭示出了国际贸易因比较利益而发生并具有互利性,证明了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以实现贸易互利,这是该学说的主要贡献。
②该学说的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如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的假设,并不是经济现实。
③按照该学说,比较利益相差越大则贸易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当今的贸易便应该主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展开,但事实是今天的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即今天的国际贸易实践使得人们对于传统的比较利益学说的适用程度产生了疑问。
④按照该学说,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双方都可获利,为获得此利益,所有贸易参加国都应该积极实行自由贸易而非保护主义,但在实际中,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实行保护主义。
2)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
①在该理论中,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和交换比率的不同,这违背了李嘉图自己坚持的劳动价值论。
当他看到这一情况时,表示无能为力,认为适用于国内交易的规则不适用于国际贸易。
②该理论并未从根本土揭示出贸易发生的原因。
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功能都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即便国际贸易不存在超额利润,即比较利益,只要能使商品得到实现,贸易就会发生。
因为从逻辑与现实
出发,厂商首先要收回投资、获取平均利润之后才会追求超额利润,因此,将国际贸易发生说成是为了追求比较利益(超额利润)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③比较优势学说暗含有一层意思,即越落后的国家参加贸易,则越会受益。
这里实际没有看到国际贸易具有的不等价交换和价值的流向,难以被相对落后国家接受。
总之,在发达国家这一理论仍被认为是正统贸易的理论基础,至少在教科书中说是政策的理论基础。
在实际研究中,这一理论有不适于当代现实的地方,应加以完善、补充,使之多因素、动态化、数量化。
对于我国而言,比较利益学说的合理内核可以作为我国国际贸易的理论论述之一,作为各个地区结合优势发展贸易的基础。
2、穆勒是如何用国际需求方程式来表述相互需求理论的?
所谓国际需求方程式,就是指贸易双方相互需求相等时(即供需一致时)的交换比例所构成的供求的供求数量。
所谓相互需求相等,就是指交易双方各自的出口刚好偿付其进口,即贸易平衡。
在贸易平衡的交换比例就是一个稳定的交换比例,这个稳定的交换比例所构成的供求数量,就叫国际需求方程式。
穆勒论为,引起国际商品交换比例变化的因素是交换双方对对方商品需求的强度,如果甲方对乙方商品需求的强度超过了乙方对甲方商品需求的强度,那么,交换比例就会朝着不利于甲方而有利于乙方的方向变化,反之亦然。
由于交换双方彼此对对方商品需求强度在不断变化,从而引起交换比例的不断变化。
而交换比例的不断变化,又引起交换双方贸易利益大小的变化。
在双方分配贸易利益时,如果国际商品交换比例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对本国越不利,分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少。
因为越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说明它从贸易中取得的利益越接近于分工和交换前自己单位生产时的产品量。
相反,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来接近于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例,对对方越不利,对方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少。
穆勒认为,相互需求强度不仅引起交换比例的变化,而且还决定交换比例。
只有在贸易平衡下的交换比率才是稳定的交换比率。
此时,国际交换将按这一比例进行下去。
计算与分析题
1、有A、B两国,分工前生产情况为:
A国生产1单位x产品需1天,1单位Y产品需2天;B国正好相反,生产1单位X产品需2天,1单位Y产品需1天。
如果进行专业化分工,试按绝对利益分析其中的贸易和福利情况。
答:
按照绝对优势理论,A国应专业生产具有高劳动生产率的X产品,B国应生产具有高劳动生产率的Y商品,进行专业分工后:
A国将全部劳动用于生产3个单位的X产品,不生产Y产品,B国用全部劳动生产3个单位的Y产品,不生产X产品。
很清楚,在全部劳动耗费不变的情况下,与分工前相比,总产量增加了2单位,各国的消费在保持1单位X产品、1单位Y产品时,按照1X:
1Y的比率进行交换,A、B两国和全世界都因此而获得利益,即消费了更多的商品。
2、假设中国与美国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中国的总劳动力为800小时,美国的为600小时,现给出中国和美国分别生产1单位的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如表所示。
表3—1中国、美国分别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l单位小麦所需劳动时间
计算机
小麦
中国
100小时
4小时
美国
60/小时
3小时
请问:
(1)两国分别在什么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2)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其分工模式和贸易模式是什么?
(3)两国发生贸易的世界价格范围是什么?
如果给定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哪个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2、答:
(1)中国小麦,美国计算机
(2)美国分工生产计算机并出口,中国生产小麦并出口(3)25:
1~20:
1
3、表3-2所示是葡萄牙和美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的情况。
试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两国如何进行国际分工并各自获取国际贸易利益。
表3-2葡萄牙、美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的情况
国家
酒产量
(单位)
劳动投入
(人·年)
毛呢产量
(单位)
劳动投入
(人·年)
分
美国
1
120
1
100
工
葡萄牙
1
80
1
90
前
合计
2
200
2
190/
分
美国
/
2.2
/
工
葡萄牙
2.125
/
后
合计
/
/
交
换
美国
1
/
1.2
/
后
葡萄牙
1.125
/
1
/
第四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里昂惕夫之谜:
名词解释华西里•列昂惕夫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创始人。
投入产出分析为研究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系统地分析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易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经济分析方法。
1973年,列昂惕夫因发展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这种方法在经济领域产生和重大作用,而备受西方经济学界的推崇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
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
判断题
1.在要素禀赋理论中,如果一国工人平均占有的资本量多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对)
2.要素禀赋理论推测贸易将引起劳动力充裕国家的相对工资水平下降。
(错)
3.里昂惕夫之谜是指工业化国家间比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更容易发生贸易。
(错)
4.要素禀赋理论推测贸易将引起劳动力充裕国家的相对工资水平上升。
(错)
5.根据H—O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广阔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裕’’的国家。
()
6.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在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的程度是各国比较利益形成的基础。
()
7.根据H—O模型,对于一个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来说,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错)
8.按照要素禀赋论的观点,原先较为稀缺的要素在分工后变得更为稀缺,导致要素相对价格上升。
()
9.里昂惕夫之谜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国家都应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
()
10.昂惕夫之谜所引起的解释和有关的大部分学说,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全盘否
定。
()
简答题
1.H—O模型中要素供给比例理论是从哪几个层次进行分析的?
2.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和均等化过程。
3.试述“里昂惕夫之谜”及其产生。
4.人们对“里昂惕夫之谜"有哪些解释?
计算与分析题
1.电视生产是劳动密集的,每台电视机的生产需要200单位劳动与40单位土
地,它的单价为600元;水稻生产是土地密集的,每5000克大米的生产需要10单劳动与40单位土地,其单价是40元。
(1)如果本国有1200单位劳动和2000单位土地,外国有400单位劳动和500单位土地,根据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这两个国家将有什么样的贸易模式?
(2)在何种情况下,现实世界中的贸易模式会不同于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的预测?
2、答:
(1)
。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总是倾向于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
本题中,本国是土地相对丰裕的国家,所以土地密集型产品水稻的相对产出较高,成为水稻的出口国,电视机的进口国;外国是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电视机的相对产出较高,是水稻的进口国,电视机的出口国。
(2)里昂惕夫之谜引发了对要素禀赋理论的疑问。
里昂惕夫发现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没有其进口产品的密集度高。
这个谜的部分解释是对生产要素的定义和测量方式不同。
各类别劳动是有区别的(如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同样的,在资本的定义中也有这样的问题,没有反映出进口相对于出口的技术密集度。
2.甲、乙两国因生产要素丰裕度不同,生产要素价格也不同。
甲国每单位土地价格为4元,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1元;而乙国每单位土地价格为1元,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2元。
假设两国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即生产每单位小麦均需10单位土地和1单位劳动力;生产每单位棉布均需1单位土地和10单位劳动力,请分别计算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并运用俄林要素比例学说的观点说明甲、乙两国如何进行分工。
答:
甲国:
(1)生产小麦成本:
4×10+1×1=41元
(2)生产棉布成本:
4×1+1×10=14元
乙国:
(1)生产小麦成本:
1×10+2×1=12元
(2)生产棉布成本:
1×1+2×10=21元
根据俄林生产要素禀赋学说得出的结论,一国应生产和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图相对充裕要素(即相对价格较低的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即相对价格较高的要素)的产品,通过分工和交换,达到合理配置资源、增加社会财富的目的。
根据计算结果,甲国生产棉布的成本比乙国要低,生产小麦的成本比乙国要高,因此应生产并出口棉布,进口小麦;而乙国生产小麦的成本比甲国低,生产棉布的成本比甲国高,因此应出口小麦,进口棉布。
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名词解释
1.产业内贸易
2.产业内贸易指数
判断题
1.重叠需求国际贸易不是无条件的,它只发生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
()
2.偏好相似论是从需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
4.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工业部门内发生产品交换活动,而产业间贸易是指不同工业部门之间发生的产品交换。
()
5.在技术差距贸易模式中,当模仿国自反应滞后转入至掌握滞后时,模仿国开始模仿生产,此时创新国的产品产出量最小。
()
6.一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取决于该国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
()
7.当一产品处于创新期,知识和技术是该产品的优势所在。
()
8.企业可以从其他行业的外部经济中提高生产效率。
()
9.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在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否定的基础上发展的。
()
简答题
1.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2.试述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
3.论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内容。
计算与分析题
1.假定一国某年的外贸出口收人增加400亿美元,边际储备倾向为1/4,边际进口倾向为1/8,那么出口所增加的400亿美元收入将会给该国带来多少国民收人?
2.假设一国某产业领域当年出口额为1200亿美元,进口额为800亿美元,请计算该国这一产业领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第六章贸易保护理论
名词:
1.对外贸易乘数
2.贸易条件
判断题
1.李斯特认为,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必须首先实施保护贸易,在此基础才最终有可能实现自由贸易。
()
2.幼稚工业保护论主张每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都应该启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来对本国的幼稚产业进行长期的保护。
()
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表明,一国开展对外贸易活动将会刺激本国国民收入的成倍增长。
()
4.在国内投资规模、投资乘数、对外贸易乘数既定时,要增加一国国民收入量就必须扩大出口。
()
问答题:
1.简述重商主义的核心思想,并简评。
2.如何认识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3.简述凯恩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主要观点。
如何评价这一理论。
4.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政策篇
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
名词:
1.进口替代政策
2.出口导向政策
问答题
1.简述发达国家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2.简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第八章关税措施
名词解释:
1.名义关税保护率
2.有效关税保护率
3.普遍优惠制
4.反倾销税
5.反补贴税
6.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
判断题:
1.名义关税掩盖了有效关税率和许多国家普遍存在的逐步升级的关税结构。
()
2.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损失小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
3.对进口鞋征收10%关税是一个从价关税的例子。
()
4.在从价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从价税额与商品价格的涨落成正比关系。
()
5.战后,普通税是资本主义国家对进口商品普遍征收的关税。
()
6.当进口国采取从价税限制商品进口时,出口国可采取价格竞争手段,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以突破其限制,扩大商品出口。
()
7.最惠国税率是一种最优惠的关税税率。
()
8.关税税率必须较低或适中,关税过高,国家关税收入反而会减少。
()
9.由于征收出口税会阻碍本国出口产品的对外竞争能力,所以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不再征收出口税。
()
10.从价税额和商品价格的增减成正比关系。
()
简答题:
1.简述征收反倾销税的依据和条件。
2.简述普惠制的基本原则。
普惠制方案一般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论述题:
1.我们假设在自由贸易下,本国汽车售价为10,000美元。
其中,成本为8,000美元,增加值为2,000美元。
(1)假定政府对汽车整车征收50%的关税,而对所有零部件和原材料等只征收25%的关税。
(2)假定政府对汽车整车征收50%的关税,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关税率为75%。
试计算两种情况下对本国汽车整车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第九章非关税措施
名词解释
1.进口配额制
2.自愿出口限制
3.外汇管制
4.技术性贸易壁垒
5.绿色贸易壁垒
判断题
1.自愿出口限制是出口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而实施的一种出口管制政策。
()
2.非关税壁垒和关税措施一样,都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限制进口。
()
3.进口国通过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进行限制和分配,这种外汇管制属于成本性外汇管制。
()
4.进口配额对进口产品实施数量上的限制。
()
5.与关税不同,配额并没有导致进口产品的国内价格上涨。
()
6.美国开展“购买美国货,,的活动出自于爱国主义动机,不应被视为非关税贸易壁垒。
()
7.与关税和配额相比,自愿出口限制避免了国内价格上涨造成的福利损失。
()
8.由于关税的收入效应由政府获得,而配额的收入效应被出口企业获得,因而对进口国来说,配额造成的福利损失往往大于关税。
()
9.与关税相比,配额给政府官员以更大的管理灵活性。
()
简答题
1.与关税措施相比,非关税壁垒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技术性贸易壁垒?
简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第十章促进出口与出口管制措施
名词解释
1.出口信贷
2.卖方信贷
3.买方信贷
4.外汇倾销
判断题
1.出口信贷中的卖方信贷实际就是延期付款。
()
2.买方信贷属于约束性贷款,即只能用来购买债权国的产品。
()
3.出口信贷的利率一般低于国际金融市场的贷款利率。
()
4.外汇倾销的作用有两个方面,既能扩大出口,又能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
()
5.偶然性倾销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国外竞争对手进行突然性打击,排挤竞争对手,扩大国外市场。
()
6.直接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出口企业直接提供的各项补贴。
()
7.外汇倾销可以长期发挥刺激出口的作用。
()
8.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对来自区外的所有产品一律不征收关税,而且对进口没有任何限制。
()
9.作为国际上最主要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由美国一手策划和控制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已经解散。
()
简答题
1.一国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什么是出口信贷?
阐述两种类型的出口信贷的基本运作程序。
3.简述商品倾销和外汇倾销的含义及区别。
4.简述外汇倾销的概念及其条件。
5.简述经济特区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拓展思考题
1.为什么买方信贷要比卖方信贷使用普遍?
第十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名词解释
1.关税同盟
2.共同市场
3.自由贸易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备考 复习题 附带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