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多选题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3079945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4.09KB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多选题附答案.docx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多选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多选题附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多选题附答案
2010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多选题(附答案)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系中具有哲学基本问题性质的有
A.天人关系B.名实关系
C.理气关系D.形神关系(答案)ABCD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世界是毫无规律的堆积B.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C.“理在事先”D.道生万物(答案)BCD
3.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感觉是与外界隔离的屏障
B.事物是组成该事物成分、要素的组合
C.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D.数学逻辑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的理性的创造(答案)AD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这是指在内容上它实现了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C.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D.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答案)AD
5.人类世界在内容上是指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B.劳动
C.人的对象世界D.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的统一体(答案)ACD
6.实践结果是人的目的在客观事物中的凝聚和体现,是实践过程中各种要素的融合。
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有
A.对实践效能的评价B.对实践目的的评价
C.对实践效果的评价D.对实践效率的评价(答案)ACD
7.科技人员经过艰辛探索,于2005年10月12至17日,成功发射了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这说明
A.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把握的
B.可以创造出符合人的需要的理想客体
C.主体具有能动性
D.价值实现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答案)ACD
8.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现了
A.精神和物质的关系B.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C.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
D.限定和超越的关系(答案)BCD
9.“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此诗句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静中有动,动中有静B.动不是静,静也不是动
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动就是静,静就是动(答案)AC
10、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答案)BC
11.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这段话说明了
A.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之外的客观存在
B.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中存在的观念
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答案)AC
12.下列各项对无限的含义正确理解的是
A.无限大和无限小B.在有限之外
C.在有限之中D.对有限的超越(答案)ACD
13.操纵电脑的人要先学会一套和电脑交谈的文字,称为“计算机语言”。
这些语言是用数字编码。
当数字密码被输进电脑之后,就会被解码,然后由电脑去执行操纵者的指令,完成他所要求的工作。
对计算机语言的理解,下列观点错误的有
A.属于人类意识的客观内容
B.属于人类的主观意识
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D.既非物质,又非意识(答案)ABD
14.下列哪些见解引导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A.按图索骥B.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对症下药,量体裁衣D.意见支配世界(答案)BC
15.科学家发现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
A.不是纯粹的生物学过程B.是社会的产物
C.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D.人类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
(答案)ABD
16.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判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纸上谈兵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实事求是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答案)CD
17.“你永远不能控制大自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了解大自然如何工作,然后让它为我们所用。
”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B.认识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C.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统一的D.实践主体能够创造物质(答案)ABC
18.在下一命题中,属于唯物辩证法观点的是
A.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B.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C.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D.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答案)BCD
19、恩格斯说: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这段论述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答案)ABCD
20.“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把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混为一谈
B.用逻辑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普遍性
C.割裂了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的内在联系
D.把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对立起来(答案)ABC
2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个成语所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中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B.矛盾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C.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
D.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答案)BD
22.承认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转化的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一切唯物主义观点
C.一切唯心主义观点D.某些唯心辩证法观点(答案)AD
23.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答案)ABD
24.《东周列国志》记载,荆轲在宴中看到捧酒的美人“双手如玉”,便啧啧赞道“美哉手也”!
太子便令断美人手送荆轲“欣赏”。
而“从人身上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
”这主要说明了
A.部分依赖于整体
B.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C.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
D.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结起来,发挥各部分的功能(答案)ABD
25.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答案)ABD
26、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答案)AB
27、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抓典型”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一切经过实验”D.“欲擒故纵”(答案)ABC
28.“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论点是指:
A.偶然性对事物发展不是可有可无
B.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C.历史的必然性是通过历史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的
D.历史人物的个人性格对历史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答案)ABCD
29.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由于温度升高水变蒸气
D.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进化(答案)ACD
30.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
A.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B.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C.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D.否定是抛弃旧事物(答案)ABC
31.现代西方哲学中有人主张“绝对否定”,认为任何肯定都是对辩证法的“背叛”;经过否定,一切对立面都将消灭,剩下的仅仅是“哀落和虚无”。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把否定看作全盘抛弃B.把否定和肯定绝对对立起来
C.把否定的结果看作发展的消灭D.把否定看作联系环节(答案)ABC
32.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指
A.在某一具体的、特定关系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
B.在任何情况下原因和结果的区分都是不确定的
C.在现实世界的普遍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在世界复杂联系中,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关系中则可能是原因
(答案)ACD
33.在下列观点中,正确表明了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条件的有
A.在现实世界中一切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都是需要条件的
B.在现实世界中一切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都需要人的自觉活动
C.在自然界中人干预的自然过程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需要人的自觉活动
D.在人类社会一切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都需要人的自觉活动(答案)ACD
34、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答案)CD
3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B.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C.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世界的可知性(答案)AC
36.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体现在
A.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客观的B.实践的中介是客观的
C.实践的过程是客观的D.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答案)ABCD
37.A皮鞋公司推销员甲和B皮鞋公司推销员乙均被派往太平洋某小岛寻找销路。
一周后,甲向A公司报告:
“在这里一双鞋也不会卖出去。
因为这里的人从来不穿鞋。
”乙向B公司报告:
“我找到了一个巨大的皮鞋市场,我们的鞋销路会非常好。
因为这里的人从来不穿鞋。
”甲和乙对同一事实得出不同结论表明
A.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B.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C.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影响
D.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表现为选择作用和重构作用(答案)ACD
38.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许多星球就客观存在着,但它们没有成为认识的客体。
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后,它们就成了认识的客体。
这说明
A.认识的客体具有整体性B.认识的客体具有能动性
C.认识的客体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D.认识的客体具有社会历史性(答案)CD
39.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表现在
A.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主体反映的超前性
C.主体反映的创新性
D.在人的头脑中再现出一个物质世界(答案)ABC
40.下列观点包含有唯物主义认识思想的是
A.“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则行”B.“闻见之知,乃物交而知”
C.“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D.“缘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答案)ABD
41.黑格尔说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不如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
这说明了
A.认识来源于经验
B.在经验的积累中加深认识
C.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
D.认识的深刻性与知识的积累有密切联系(答案)BCD
42.马克思说: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D.理论对实践不起作用(答案)BC
43.下列说法属于唯物主义知行观的是
A.知先行后B.知行合一
C.知行终始不相离D.知之不若行知(答案)CD
44.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因此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
A.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不同
B.同一主体对客体价值追求不同
C.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D.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答案)ABC
45.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承认
A.相对真理不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
B.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近似的性质,认识有待于深化
C.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认识有待于扩展
D.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答案)BCD
46.“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句话在真理观上认为
A.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B.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性
C.真理是主观的,没有客观性D.真理是发展的,不是凝固的(答案)BC
47.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表现为
A.真理强调客体尺度,价值强调主体尺度
B.真理是一元的,价值是多元的
C.凡是有价值的都具有真理性
D.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答案)ABD
48.辩证思维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
A.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B.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
C.由抽象规定,经过逻辑中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
D.在思维中形成“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答案)BCD
49.一位科学家说:
“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
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痕迹。
”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答案)CD
5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这是因为
A.它是一切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问题
B.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C.它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
D.对二者关系的回答决定对其他历史观问题的解决(答案)ABCD
51.唯心主义历史观之所以没有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是由于
A.不懂得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B.夸大了社会意识的社会作用
C.夸大了社会存在的社会作用
D.不理解社会的本质(答案)ABD
52.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D.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答案)CD
53.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答案)ABCD
54.以下哪些观点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B.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必然要相应变化
C.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D.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式具有阶级性(答案)ABCD
55、“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
C.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D.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答案)AC
56.下列属于社会文化结构的有
A.政治法律思想、道德B.宗教、哲学、艺术
C、逻辑学、语言学D.情感、意志、信念(答案)ABC
57.下列观点正确反映了文化结构和意识形态关系的是
A.文化结构是由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的
B.意识形态是文化结构的主体
C.在阶级社会文化结构包括有阶级性的意识形式和不具有阶级性的意识形式
D.文化结构是没有形成观点体系的社会意识,意识形态是观点体系化了的社会意识(答案)BC
58.文化是指
A.观念体系B.自然的人化
C.纯粹的精神现象和一种符号D.人和社会的存在形式(答案)ABD
59.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
A.人的自觉活动是在由社会客观规律所规定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
B.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为人们所认识与驾驭
C.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约
D.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答案)ACD
60.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不能抹煞历史的客观性,因为
A.人的活动受社会条件制约B.人的活动受社会关系制约
C.人的活动不能改变客观条件D.人的活动受物质生产力制约(答案)ABD
61.“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
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充分发展
D.任何一种新的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社会中建立起来的(答案)AB
62.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国家政权
C.社会意识形态D.社会风俗习惯(答案)BC
63.有人说:
“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
”这段话的错误在于
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B.把历史看成偶然事件的堆积
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答案)ABC
64.“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命题的根据是
A.社会发展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
B.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
C.社会发展完全是由必然性支配的,与历史主体的作用无关
D.社会与自然一样,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答案)ABD
65.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动力来自人性的“一种内压力,指向人格的同一和自发的表现……指向探索真理的、成为有创造力的、成长美好的人。
”自我实现的评价标准是“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
以下对这种说法的评价正确的有
A.错误地认为人的需要及其发展仅仅来自人性的要求
B.没有看到人的需要主要来自人的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C.没有看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才是自我实现的标准
D.错误地认为人性的要求才是人发展的根源、人的潜力充分发挥是个人发展的评价标准(答案)ABCD
66.对人的价值的正确看法是
A.人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
B.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评价人的价值应以对社会的贡献为主
D.人的价值的实现要靠个人奋斗(答案)ABC
67.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
A.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B.社会发展促使人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
C.社会发展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
D.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答案)ABCD
68、唯物史观所使用的交往概念主要是指
A.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B.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
C.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D.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答案)ABC
69、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
A.必然B.必然王国
C.自由D.自由王国(答案)B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政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 精选 选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