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学个人总结仅供参考讲解.docx
- 文档编号:23076259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28.71KB
工艺学个人总结仅供参考讲解.docx
《工艺学个人总结仅供参考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学个人总结仅供参考讲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艺学个人总结仅供参考讲解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及其含义P2
工序:
一名(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其他设备及工作地点)上,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的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安装:
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夹具)上定位和夹紧的过程
工位:
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先后处于几个不同位置进行加工,在每个加工位置上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
工步:
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及切削用量中的转速与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走刀:
在一个工步内,每进行一次切削,成为一次走刀
2.基准的概念和分类,基准统一P3
基准:
在确定零件上其他面、线或点的位置准确度时所依据的该零件上的面、线或点.
基准的分类:
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度量基准、装配基准)
设计基准:
设计零件图样时用以确定其他面、线或点的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工艺基准:
在制造过程中采用的各种基准,总称为工艺基准.
工序基准:
也称原始基准,在工序卡片上用以确定被加工表面位置的基准.确定被加工表面位置的尺寸称为工序尺寸.
定位基准:
工件在夹具上定位时,用以使工件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相对于刀具得到确定位置的基准.
度量基准:
指用以度量加工表面位置的基准,在工件进行加工或加工完毕进行检验时,用到度量基准。
装配基准:
指当零件装配成部件和机器时,用以确定零、部件在机器中位置的基准。
在制定工艺规程时,应尽量以设计基准作为工序基准,或以工序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和度量基准,基准统一可减少换算误差,保证零件的精度.
3.铸件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P11
浇注位置:
指浇注时铸件在铸型内所处的位置.
分型面:
指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1)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应朝下;
(2)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3)铸件的薄壁部分应放在下部;(4)应保证铸件实现定向凝固;(5)应便于型芯的固定。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1)分型面尽量采用平面;
(2)分型面数量尽量减少;(3)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放在同一砂型内;(4)应尽量减少型芯和活块的数量。
4.合金的流动性,流动性不好有哪些缺陷,防止措施P14
合金的流动性:
铸造时液态金属充填铸型的能力.
生产壁薄形状复杂的零件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靠近共晶成分的合金.
流动性不好会产生的缺陷:
浇不足、冷隔、气孔、杂渣和缩孔.
提高流体流动性的具体措施:
提高直浇道高度、增加充型静压力、降低铸型导热系数、提高铸型温度、提高型砂透气性和开设出气冒口以降低铸气体阻力、简化浇注系统和增大浇注内浇道截面、减少金属液流动阻力。
5.合金的收缩几个阶段,各自产生什么缺陷,如何防止P15
三个阶段:
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
(1)液态收缩(体积收缩)—产生缩孔和缩松;
(2)凝固收缩(体积收缩)—产生缩孔和缩松
(3)固态收缩—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缩孔和缩松的防止:
设计冒口
定向凝固
尽量选用共晶成分和结晶温度范围窄的合金
消除内应力:
在设计时应尽量使壁厚均匀,形状对称;
浇注时采用同时凝固的原则;
内道热铁水从薄壁处引入;
提高型芯、铸型的容让性
6.铸件结构工艺性P25
铸件外形的设计:
分型面尽量减少并尽可能为平面、铸件外形应尽量方便造型;
铸件内腔的设计: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型芯、型芯要便于固定、排气和清理;
铸件结构斜度的设计:
方便铸造起模;
合理设计铸件壁厚:
避免产生缩孔、缩松、浇不足、变形和裂纹等铸造缺陷;
铸件壁厚应尽可能均匀;
铸件壁的连接方式要合理:
铸造圆角、铸件壁要避免交叉和锐角连接、厚壁与薄壁连接时应力求平缓过渡;
避免铸件收缩阻碍:
常设计成弯曲轮辐或奇数轮辐;
避免大的水平面:
易产生浇不足和冷隔;
7.何谓可锻性?
影响可锻性的因素有哪些?
P36
可锻性:
指金属经受锻压成形的难易程度.以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
影响可锻性的因素:
化学成分、组织、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应力状态.
8.何谓纤维组织?
怎样改变纤维组织的方向和分布?
P38
纤维组织:
金属铸锭内存在的非金属夹杂物,在锻压的热变形后沿金属的流变方向分布,在经浸蚀后宏观研磨面上会出现流线,这种流线称为纤维组织.
只能经过锻压才能改变纤维组织的方向和分布.
9.在零件设计时,应使最大正应力方向与纤维组织方向重合,最大切应力方向与纤维组织方向垂直P38
自由锻是生产大型锻件的唯一方法
10.自由锻工艺规程要考虑的问题?
P41
工艺规程是组织生产过程、制定操作规范、检查和控制锻件质量的依据;
(1)锻件图样的绘制(加工余量、余块、锻件公差)
(2)坯料尺寸和质量的确定
(3)确定锻造工序(是制定锻造工艺规程最重要的部分)
(4)选定锻造设备能力
(5)锻造温度范围的确定
11.飞边槽,模锻斜度的作用?
P47
飞边槽(开式锻模才有):
增加金属从模膛中流出的阻力,促使金属充满型腔,并容纳多余金属,可起调节、补偿作用,有利充型,工艺方便.
模锻斜度的作用:
使锻件顺利地从模膛中取出
12.模锻件结构工艺性要求P48
(1)锻件应有一个合理的分模面
(2)尽量避免截面间厚度相差太大或有薄避、高肋和突然凸起的结构,零件最小截面和最大截面厚度之比要大于0.5
(3)尽量避免多孔、深孔、窄沟、深槽等结构
(4)与分模面垂直的表面上应尽可能避免有凹槽和孔
(5)锻件上的孔不可过深
13.冲裁件的断面有明显的三个区(四个部分)P54
三个区:
减裂带、光亮带和榻角.毛刺
14.冲孔时,孔的尺寸取决于凸模尺寸;落料件的尺寸取决于凹模尺寸P54
15.弯曲变形时,坯料内侧受压缩、外侧受拉伸P54
16.轧材、板材具有各向异性,应尽量使坯料的纤维方向与弯曲线垂直。
弯曲线必须与坯料纤维方向重合时,则应增大最小弯曲半径。
P55
17.弯曲时对最小弯曲半径和弯曲件的回弹有何要求?
P55
①板料越厚,内弯曲半径越小,则弯曲应变量和拉应力也越大,越易产生断裂,应使内侧最小弯曲半径rmin>=(0.25~1)S;
②在弯曲变形后,弹性变形部分要复原,使弯曲件弯曲后角度有增大的现象,这种现象称回弹。
在设计弯曲模时,应使模具角度比零件角度小一个回弹角,一般回弹角小于10°,使零件在弯曲后得到所要求的角度。
18.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P57
对冲压件结构工艺性影响最大的是工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
①冲裁件:
外形和内孔形状应尽量简单、对称;直线相接处均要以圆角过渡;冲孔尺寸不能过小;
②弯曲件:
弯曲件的圆角半径不要小于最小弯曲半径,也不宜过大。
圆角半径过大,受回弹影响;弯曲件的形状应尽量对称,防止因摩擦阻力不匀而产生滑动;弯曲边不要过短,应使弯曲边平直部分的高度H>2S(厚度);
③拉深件:
拉深件形状力求简单;应使拉深件高度尽可能减低;对于半敞开或不对称的拉深件可采用合冲工艺;拉深件的精度不宜要求过高;对带凸缘拉深件的凸缘宽度要适当,凸缘过宽,需增加拉深次数,凸缘尺寸过小,拉深时压边圈不易压住,反而容易起皱。
19.几种锻压方法主要的优缺点P64
20.焊芯、药皮的作用P68
焊芯:
作为电极和熔化后填充焊缝.
药皮:
容易引燃电弧和提高电弧的稳定性;造气、造渣包围和覆盖熔池,保护焊缝;提供合金元素渗入焊缝,以保证焊缝的力学性能和焊接工艺性能.
21.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的特点及应用P68
酸性焊条:
熔渣的氧化性较强,焊缝塑性、韧性差,易产生裂纹。
但稳弧性好容易脱渣而且飞溅少,对焊条和焊件表面清洁程度敏感性小,焊接操作工艺好,价格低,可交直两用。
常用于要求不高的一般结构的焊接。
碱性焊条:
熔渣的氧化性小,抗裂性好,但对焊件和焊条上的锈、水、油敏感性大,容易产生气孔,电弧不稳定,焊接时有毒烟尘较多,操作工艺较差。
常用于直流电焊接、重要结构的焊接。
22.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性能P69
焊缝区:
合金元素渗入焊缝使焊缝合金化,所以焊缝金属的性能不低于母材.
热影响区:
①熔合区:
强度、塑性和韧性都下降,是焊接接头中最薄弱的区域。
②过热区:
塑性、韧性显著下降,也是焊接接头薄弱区域,极易产生裂纹。
③正火区:
力学性能高于母材④部分相变区:
力学性能略差于母材。
23.焊缝应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P70
原因:
焊接时焊缝周围的金属被加热到很高温度,产生膨胀而受到两侧低温金属的阻碍,则高温焊接区产生压应力(被迫弹性压缩,产生压应力),两侧低温区收到拉应力。
在冷却阶段,高温区冷却收缩受到低温部分的阻碍,因此焊缝和近焊缝区纵向受拉应力,低温部分受到压应力。
容易产生塑性变形,甚至产生裂纹。
变形基本形式:
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扭转变形和波浪形变形.
措施: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刚性固定法、反变形法、锤击焊缝法。
24.何谓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评定方法;何谓碳当量;P77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
指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金属材料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
评定方法:
常用碳当量CE来表示,将钢中各种元素对焊接性的影响都折算成与碳作用相当的量
25.碳钢及低合金钢的焊接P77
碳钢的焊接性随碳含量的增加焊接性变差.
合金元素含量少,强度级别较低,焊接性良好.
铸铁的焊接性:
焊接性很差,只作焊补(铸铁件的焊补常用为手弧焊和气焊,方法为热焊法和冷焊法)
26.各种毛坯的特点和应用场合P83
铸件的特点:
液态成形,铸件精度低、加工余量较大,铸造合金组织粗大、内部有缺陷;铸造工序较多,废品率较高,抗冲击性能不如同材料的锻件;
铸件的应用场合:
对一些形状复杂,用其他方法难以成形的零件;一些要求耐磨、减振、承压、价廉的零件。
砂型铸件——机床机身,缸体,带轮,箱体等;
金属铸件——铝活塞、铜套;熔模铸件——汽轮机叶片,成形刀;
离心铸件——缸套,污水管;低压铸件——大功率柴油机活塞,曲轴箱,汽缸头;压铸件——微型电动机外壳,化油器体;
锻压件特点:
没有铸造的粗大组织和内部缺陷,其力学性能较好,但因它是在固态下塑性成形而难以获得复杂的形状;
常用锻压件的应用场合:
一些要求强度高、耐冲击、抗疲劳的重要零件。
自由锻件——精度低、生产率不高,适用于小批生产形状简单的零件,如光轴、阶梯轴、齿轮坯;
模锻件——可锻制比自由锻件形状复杂的零件,精度较高,加工余量小,生产率高。
用于大批量中、小型锻件;
冲压件——主要用于6mm以下,塑性良好的金属板料、条料制品,也适用于一些非金属材料的冲裁。
可冲制出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较高的薄壁件、空心件。
焊接件特点:
可以小拼大,气密性好,生产周期短,但抗振性差,易变形;
型材的应用场合:
冷轧型材尺寸较小精度较高,易实现自动送料,适于自动加工;热轧型材多应用于普通零件制造(机械零件多采用型材为毛坯:
钢等);
27常用零件的毛坯选择(如曲轴,车架,外壳)P88
轴类零件——钢或铸铁(光轴——热/冷轧圆钢;阶梯轴——圆钢或锻件;凸轮轴和曲轴——球墨铸铁或锻件)
轮盘类零件——铸造或锻造毛坯(大型齿轮——铸钢或球墨铸铁;小型低速齿轮——铸铁;带轮等轮——灰铸铁)
套类零件——钢,铸铁,青铜,黄铜等(孔径小于20mm——热/冷轧或实心铸件;大于20mm——无缝钢管或有孔的铸件和锻件;批量大——挤压和冶金件)
箱体类零件——灰铸铁(客车车架,机床和机架——铸钢件;航空发动机和箱体类零件——铝合金铸件)
28.互换性概述P90
在机器制造业中,零、部件的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经过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装在机器上就能达到规定的功能的要求。
这样的一些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29.画公差带图P91
30.何谓标准公差,基本偏差?
P92
标准公差:
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值来确定公差带的宽度,由公差单位和公差等级构成.
基本偏差:
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用来确定公差带的位置.H下偏差为零,h上偏差为零
31.必须会查标准公差,基本偏差P93
32.基准制的选用P101
基孔制:
孔的公差带位置确定,基准孔下偏差为零,“H”
基轴制:
轴的公差带位置确定,基准轴上偏差为零,“h”
33.公差等级的选用P101
对于基本尺寸小于或等于500mm的较高等级的配合,由于孔比同级的轴加工困难,当标准公差小于或等于IT8级时,国标推荐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
但对于标准公差大于IT8级或基本尺寸大于500mm的配合,由于孔的测量精度比较容易保证,故推荐采用同级孔、轴配合;
34.何谓最小条件?
P102
最小条件:
被测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35.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怎么标注?
P102
36.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P113
37.表面特征代号及其标注法P113
38.何谓尺寸链、封闭环?
P114
尺寸链:
由有相互关系并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组尺寸组成的一个封闭尺寸链环.
封闭环:
在零件加工后或机器装配后间接形成的尺寸。
39.画尺寸链图,判断封闭环,增减环P115
40.极值解法计算公式P116
41.完全互换装配法P120
①画尺寸链②判断增减环③用极值解法求上、下偏差
42.在工序图上改变设计尺寸的标注P129
43.一次加工同时保证多个设计尺寸P130
44.表面热处理层深度及镀层深度工艺尺寸链P132
45.何谓切削用量?
P136
切削用量:
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三者的总称.常称为切削用量的三要素.
46.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P137
基本原则:
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切削深度,其次根据机床动力和刚度限制条件或已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利用切削用量手册选取或者用公式计算确定切削速度.
47.何谓刀具耐用度?
P140
刀具耐用度:
刃磨后的刀具自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的切削时间,称为刀具耐用度.
48.车床加工范围及特点P143
用于加工各种回转表面,如内外圆柱表面、圆锥表面、成形回转表面和回转体端面;卧式车床通用性较大,但结构复杂且自动化程度低,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修理车间等(车床应用最广)
49.齿轮的加工方法,滚齿和插齿P144
成形法和展成法;
滚齿机——滚切直齿和斜齿圆柱齿轮和涡轮;插齿机——内、外啮合的圆柱齿轮
50.铣床、刨床和插床的加工范围及特点P146
铣床——加工平面和沟槽、螺旋面,适用于加工单件、小批成批生产小型零件(凸轮、样板、模具)
刨床和插床——加工平面和沟槽,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修理车间
51.钻床和镗床加工范围及特点P148
钻床——加工外形较复杂,没有对称回转轴线的工件上的孔,如箱体、机架等零件上的各种孔,加工时,工件不动,刀具作旋转主运动。
镗床——镗孔、钻孔、铣平面、车削
53.何谓加工精度,加工误差?
P149
加工精度:
指零件在机械加工以后的尺寸、几何形状和各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等实际数值与理想数值相接近的程度.
加工误差: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54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P150
①加工原理误差②机床、刀具及夹具的制造误差与磨损③工件的安装误差④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⑤工艺系统的热变形⑥工件内应力的影响⑦测量误差和调整误差
55.何谓复映原理?
P153
工件的毛坯在尺寸上、形状上以及表面层硬度的均匀性上都有较大的误差。
毛坯的这些误差在加工时使切削深度不断地变化,从而引起切削力的变化,使工艺系统产生相应变形,因而在加工后的工件表面上还保留着与毛坯表面类似的形状或尺寸误差。
56.误差敏感方向
误差敏感方向:
通过刀刃的加工表面法线方向,在此方向上原始误差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
57.主轴及轴承误差对工件形状的影响P151
当车床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时,由于切削载荷使主轴的轴颈始终压紧在轴承表面的一定部位上,则主轴轴颈的圆度就会反映到工件上去。
58.误差的分类(系统性误差——变值、常值系统性误差,偶然性误差,并举实例)P155
系统性误差(变值、常值系统性误差)、偶然性误差;
常值系统性误差:
机床导轨偏斜后引起的形状误差和定尺寸刀具偏大时,孔径偏大于相应的数值;
变值系统性误差:
刀具磨损后,零件直径逐渐变大。
系统性误差:
当顺序加工一批零件时,加工误差的数值大小不变,或者按明显的规律变化,这些误差被称为系统性误差。
偶然性误差:
如果误差的出现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则被称为偶然性误差;因内应力重新分布所引起的工件变形;因材料硬度不均匀、加工余量不均匀、毛坯表面有缺陷等原因导致切削力变化所造成的加工误差都属于偶然性误差。
59.何谓加工表面质量?
包括哪些内容?
P158
加工表面质量:
指机械加工以后,零件表面的几何形状(主要是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两个方面。
表面的几何形状包括:
宏观几何形状偏差或宏观不平度、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
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
表面层的冷硬程度和深度、表面层残余应力和种类(拉伸或压缩)、大小及其分布状况、表面层的金相组织。
60.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原因和结论.P159
表面层存在残余压应力,可提高表面硬度;零件表面进行强化处理(如冷挤压)后,可以显著降低零件的磨损;
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零件表面粗糙度、划痕以及裂纹等缺陷容易引起应力集中,产生和加大疲劳裂纹而造成疲劳损坏。
减小表面粗糙度值可以使疲劳强度提高。
表面层的残余压应力能够部分地抵消工作载荷所引起的拉应力,延缓疲劳裂纹的扩展,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而残余拉应力容易使已加工表面产生裂纹,因而降低疲劳强度。
零件表面的冷硬层能够阻碍裂纹的扩大和新裂纹的出现,因此可以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61.控制哪些参数可以减小表面粗糙度(正确理解)P161
切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积屑瘤、鳞刺、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
具体措施:
选用合适的切削速度和改善被加工材料的性质,合理选用冷却润滑液。
磨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砂轮的粒度、砂轮的修整、砂轮速度与工件速度(应避免砂轮转速为工件转速的整数倍)、磨削深度。
62.何谓经济精度?
P164
经济加工精度:
表示某一种加工方法能经济地达到的精度等级.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使用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该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
63.何谓六点定理?
P172
六点定理:
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约束点,可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
64.看得懂表8—2并分析类似的零件所需限制的自由度P173
需要限制的自由度可分两类:
第一类是为保证加工精度而需要限制的自由度;第二类是为了承受夹紧力或切削力等其他方面因素而需要限制的自由度。
65.各种定位元件所能限制的自由度(几个,哪几个)P174
定位方式:
(1)工件以平面定位:
固定支承(支承钉和支承板)
可调支承
自位支承(相当于一个支承点,只限制一个自由度)
辅助支承
(2)工件以圆柱孔定位:
心轴(限制四个自由度)
定位销
(3)工件以圆锥孔定位:
顶尖
圆锥销(长圆锥销:
限制五个自由度)
(4)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
套筒和锥套
V形块(长V形块:
限制四个自由度;短V形块:
限制两个自由度)
66.何谓定位误差?
产生的原因P179
定位误差:
由于工件在夹具上定位不准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就是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不重合②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本身制造的误差.
67、工件加工允差的分配,计算公式P183
工件产生加工误差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所产生的定位误差
(2)夹具在机床上安装的位置不准确而引起误差,即夹具安装误差
(3)刀具对夹具位置不准确引起的误差
(4)加工中其他因素引起的误差
所谓合格零件,就是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应在公差范围内,即
△dw+△ja+△dj+△jq≤Tg
Tg为工件加工尺寸的公差。
在实际设计中,定位误差占1/3,夹具安装误差和刀具安装误差占1/3,其他因素误差占1/3,以此作为误差估算时初步分配的方案;
68、夹紧力方向和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P154
夹紧力作用方向应有助于定位稳定,主要夹紧力应垂直指向主要定位面。
夹紧力作用方向应尽量与工件刚度最大的方向相一致。
夹紧力作用方向应尽可能与切削力、工件重力方向一致。
作用点应作用在支承的位置上,应处在刚度较大的部位,以减小工件的变形。
应尽量靠近工件加工表面。
70、注意在钻床,镗床上钻孔和在车床上钻孔的特点P212
当在钻床、镗床上钻孔时,工件不转动,刀具主切削运动,此时易产生中心线的直线度误差;当在车床上钻孔时,刀具作进给运动,工件旋转作主切削运动此时易产生孔的圆柱度误差;
71、铰孔工艺的特点P214
(1)铰孔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不取决于机床精度,主要取决于铰刀的精度等
(2)铰刀为定尺寸精加工刀具,更容易保证尺寸和形状精度
(3)适应性较差,一刀对一孔
72、镗孔方式,镗孔的工艺特点P214
对大直径孔,镗孔是唯一的加工方法。
镗孔的方式:
车床镗孔和镗床镗孔
镗孔的工艺特点:
加工范围广,工装简单,生产率较低和镗刀杆刚度差
73、.粗、精基准的选择有哪些选择?
为什么?
要灵活掌握范围P239
粗基准的选择有两个出发点:
一个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余量,二是保证不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符合图样的要求。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减少定位误差和装夹方便、准确。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自为基准
75、冲压:
是塑性成形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冲压设备和模具对板料加压,使板料产生分离或变形用以制造薄壁零件或毛坯的加工方法。
76、毛坯:
还没有加工的原料,或成品未完成前的那一部分,可以是锻造件,锻压件。
77、锻造常用方法:
自由锻和模锻。
78、自由锻:
分手工锻造和机器锻造。
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坯料在上、下砥铁之间产生变形,以获得所需形状及尺寸锻件的方法。
79、模锻:
将加热后的坯料,放置在锻模模膛内,在冲击力或压力作用下,使坯料在模膛内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锻件的方法。
80、锻压:
通过外力作用,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毛坯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常用的生产方式有轧制、拉拔、挤压、锻造、冲压等。
81、轧制:
利用金属坯料与轧辊接触表面的摩擦力,使金属坯料截面面积减小、长度增加的加工方法。
82、拉拔:
金属坯料在拉力作用下,通过拉拔模模孔使截面缩小、长度增加的加工方法。
83、锻造:
通过金属体积的转移和分配来获得毛坯的加工方法,为使金属有较好的塑性,一般都在热态下加工,故常称为热锻。
84、用拉刀拉削圆孔,遵循自为基准的原则
85、对重要的轴类零件的加工,通常选用两端中心孔来定位,这种定位方式属于基准统一和基准重合。
1、判断10
1
2、选择10
1
3、填空(查表等。
公差无正负,偏差有正负)10
1
4、名词解释(一章一个,基准、碳当量、最小条件、系统误差、偶然误差)5
4
5、零件定位、装夹工艺、夹具、夹紧力、定位方式、自由度10
6、计算(尺寸链,必须要有尺寸链图,定位误差是否超差,极值法)15
7、分析题(1、分析受力、结构、残余应力;2、第6章,查表,公差带;)作业题6+9
8、论述题(书上、作业题,要有条框、知识点不用太详细)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艺学 个人 总结 仅供参考 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