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店科技新城总体规划.docx
- 文档编号:23067075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68
- 大小:71.47KB
葛店科技新城总体规划.docx
《葛店科技新城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葛店科技新城总体规划.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葛店科技新城总体规划
葛店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规划说明
湖北省鄂州市
葛店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规划说明
引言
随着中央“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湖北省积极打造武汉“1+8”城市圈,《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将鄂州市作为地区性中心城市纳入“武汉城市圈”,并入沪蓉高速公路暨长江湖北段城镇聚合发展轴。
鄂州作为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的城市,必须主动接轨,突出自身特色,加强轴向链接,迎接区域整合,借梯登高,全面推动鄂州城市跨越式发展。
《鄂州市总体规划调整(2004-2015年)》明确提出“依托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葛店、华容等城镇发展,成为鄂州市的西部科技城”。
葛店科技新城是鄂州市西接武汉的主要策略之一,它是以葛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葛店开发区)为基础,以整个葛店镇域为发展平台,综合相关城市功能的特定地区。
现葛店科技新城范围内只有原葛店开发区于1992年编制了总体规划,该规划虽为葛店开发区的建设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城市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已难以指导整个葛店科技新城的发展建设:
一方面葛店开发区规划编制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且未覆盖整个葛店科技新城范围,急需修编;另一方面,葛店科技新城要抓住鄂州市与武汉市对接的桥头堡的机遇,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必须要有总体规划进行发展指引。
为此,我院受葛店开发区管委会委托进行葛店科技新城的总体规划编制。
第一章现状解读
1.1现状概况
1.1.1区位及规划范围
葛店科技新城在武鄂黄城市发展带上,紧邻武汉市东部、位于鄂州市西北部,西距武汉主城22公里,东距鄂州主城32公里。
葛店科技新城规划范围为:
东至华容镇,南达鸭儿湖、与红莲湖旅游度假区遥相呼应,西接武汉市洪山区左岭镇,北抵长江,规划面积78.66平方公里。
1.1.2自然条件概况
1)地形地貌
葛店科技新城地貌形态为岗状平原,高程在18—40米之间,属长江三级阶地,波状起伏,覆盖土层厚度平均25米左右,主要为第四纪晚更新的冲积粘性土层。
整体地势北高南低,中部较为平坦,地面标高多在20-32米(黄海高程)之间,地面坡度大部分小于3%;南部地势较为低洼,局部冲沟发育带垂直于湖岸线呈树枝状伸展。
2)气候
葛店科技新城地属亚热带季风过渡区,具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7℃左右,最高气温40.7℃,最低气温-12℃。
年平均降雨量1241mm,年平均日照2038小时,无霜期263—271天,光、热、水条件具有多宜性。
3)水文
葛店科技新城北依长江,江水自西向东从北部流过,与葛店科技新城南部的严家湖、鸭儿湖水系构成丰富的地表水体。
据有关水文资料,长江在此段最高设计防洪水位为30.00米。
最低水位8.04米,年平均水位15.9米,最大流量76100m3/s,最小流量4803m3/s,最大流速2.23m/s,年平均水温17.7℃,多年平均含沙量0.616kg/s,地表径流一部分入严家湖,一部分汇入鸭儿湖,然后排入长江。
葛店科技新城地层覆盖土层透水性能差,含水量少,地下水主要为局部滞水和孔隙水,地下水位一般在1-4米之间,地下水补给来源靠大气降水渗入,据水样分析,该地下水对各类混凝土均无侵蚀作用。
4)自然环境
葛店科技新城规划范围内现状以农田为主,基地北部和南部有少量山体,北部长江蜿蜒而过,鸭儿湖、严家湖环绕基地南部,城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基地北部316国道两侧,自然环境优良,生态基础较好。
1.1.3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1)人口概况
葛店科技新城总人口6.36万,农业人口3.73万人,城镇人口2.63万人,其中,葛店开发区城镇人口1.12万人,葛店镇城镇人口1.51万人。
城市化率41.35%。
2)社会经济概况
葛店开发区社会经济概况:
2005年,葛店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1.7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6.5%;至2005年底,在区各类企业210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7亿元,是2000年的2.68倍,五年平均增长速度27.9%;实现利税总额13.2亿元,是2000年的5.1倍,年均增长速度50.3%。
可见,葛店开发区近年来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葛店镇社会经济概况:
葛店镇是2004年湖北省重点乡镇的第四名,也是全国1887个重点镇之一,2004年,葛店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7亿元,较上年增长11.5%。
1.1.4现状产业概况
葛店开发区产业状况:
现阶段,葛店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以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为龙头,以新材料,电子与信息、光电一体化为四大主导产业的产业格局。
至2005年底,在葛店开发区投产企业68家,其中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55家,占66.6%。
全区共实施国家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2项,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2项,国家级新产品项目7项,获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项目5项,其它省市科技项目60多项,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
初步形成了以省医工院科益药业、人福科技、武大氨基酸等生物医药产业为龙头,以省化研所、江禄塑料、信息陶瓷等新材料及电子信息为两翼,以晨光实业等光机电一体化为主体的四大产业群。
葛店镇产业状况:
葛店镇现状以农业为主,沿316国道布置了村镇服务业和少量工业。
1.1.5现状建设概况
1)现状建设情况
(1)规划总用地78.66平方公里中水域21.07平方公里,现状建成区约5.29平方公里;
(2)建成区集中分布在基地北部316国道两侧,有鄂州电厂、春天药业、武大弘元、趋势科技等大型骨干企业;
(3)区内现已有三横(316国道、武九铁路、武黄高速)一纵(创业大道)四条主路网干道,还有高新大道、武鄂高速两条横向区域性干道,其中高新大道已经开工建设,武鄂高速武汉段也已定线。
2)现状建设问题
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和葛店科技新城尤其是葛店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日益加速,使葛店科技新城现状建设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用地布局不甚合理。
各类建设用地主要沿316国道、创业大道布置,导致用地之间联系松散,道路网密度过大。
(2)土地利用效率低。
低密度、低容积率建筑所占比重较大,导致土地利用价值无法充分实现。
(3)绿化用地少。
葛店科技新城内虽规划有公园绿地,但因建设时期未成熟,未建成投入使用,人们工作生活之余缺乏必要的休闲活动场所。
1.1.6现状总体评价
葛店科技新城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环境优良,气候水文、地质条件均较好,道路交通条件好,现状建设已有较好的基础,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1.2本轮规划编制的重点
此次葛店科技新城的提出,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鄂州市对鄂州西北部提出的新命题,编制葛店科技新城总体规划,使之在城市大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本次规划试图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重点一:
研究制定适宜葛店科技新城的城市发展战略。
如何抓住发展机遇,与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规划、武汉市总体规划、鄂州市总体规划、鄂州市“十一五”规划等多方协调,提出适宜葛店科技新城的城市发展战略,使得葛店科技新城与武汉东部、尤其是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在产业、功能、交通上的对接,是实现葛店科技新城跨越式的大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本轮规划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重点二:
研究和论证葛店科技新城合理的城市规模,调整和优化用地结构,形成空间结构合理的城市布局。
重点三:
做好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为葛店科技新城的发展打下基础。
重点四: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编制之初,即引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将生态保护作为规划的前提,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和期限
2.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3)《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
4)《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5)《鄂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4-2015年)》
6)《湖北省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1992年)
7)《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报审稿)
8)《武汉化工新城总体规划》
9)《湖北省葛店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10)《鄂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2规划原则
1)总体衔接,全面协调。
既要注重与鄂州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又要注重协调与武汉市的经济、技术、交通、空间等多方面的对接,使葛店科技新城能接受多方的辐射。
2)面向未来,发展特色。
葛店科技新城以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就是为了打造“中国药谷”品牌,规划应在“中国药谷”等特色产业引导下,合理规划工业用地,为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可持续发展。
采用整体感强,又可分期、分步实施的“弹性化”思路,走滚动开发的路子,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建设项目的不同需求。
注重生态保护及再生环境创造与大环境系统的相协调,创造舒适、怡人的生产、生活环境。
2.3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
2006年——2020年;
近期规划:
2006年——2010年;
远期规划:
2010年——2020年;
远景规划:
展望2020年以后的发展。
第三章发展战略
3.1城市发展战略思考
3.1.1区域发展战略
1)国家中部崛起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005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中部崛起”的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中央政府继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提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
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
专家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正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的方向转变。
这为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失衡”难题提出了答案。
2)湖北省总体发展战略
《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在全省确立三个城镇密集地区和三条城镇发展轴,以“三区”为主体,以“三轴”为纽带,向周边拓展,向外围辐射,形成层次清晰的空间结构。
三个城镇密集地区,即以武汉为核心的“武汉大都市连绵区”、以襄樊为中心的“襄樊大都市区”和以宜昌为中心的“宜昌大都市区”;三条城镇发展轴分别是沪蓉高速公路暨长江湖北段城镇复合发展轴、武银高速公路暨汉渝铁路湖北段城镇复合发展轴、襄荆宜高速公路暨焦柳铁路湖北段城镇复合发展轴。
葛店科技新城位于两条城镇发展轴的Y型交叉处,武汉大都市连绵区内。
3)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新形势,城市群体发展已是我国区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个以世界级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地方级城市为核心的世界城市新体系正在急速建构当中。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加快和城市分工、交流、合作、竞争诸关系的日益强化,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在全球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只有大城市和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才具备全球分工交流所需要的完善的基础设施,也只有大城市和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才能有足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规模参与全球竞争。
区域经济的竞争已经由简单的企业和单一城市经济实力的竞争发展成为由产业集聚经济带支撑的城市群之间的竞争。
为进一步落实城镇体系规划中武汉大都市连绵区的发展战略,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湖北省政府高瞻远瞩、有预测性的提出以武汉为龙头的武汉“1+8”城市圈发展战略。
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是保住武汉在中部地区的龙头地位,加快湖北发展,推动“中部崛起”的重要策略。
从武汉城市圈来看:
葛店科技新城位于武汉城市圈“一核(武汉都市发展区)三轴(三条城镇与产业发展轴)两环(区域生态环和城镇集聚环)两带(大别山、幕阜山山地森林生态带)”的整体空间结构框架的东南发展轴上,是由武汉主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黄石、鄂州、黄州等城市组成的城市发展带上,并延伸至九江等省外城市与东部沿海地区联系起来的一条主要发展轴线。
4)武鄂黄城市带融合发展战略
武汉城市圈范围较大,各城市间发展水平相差也较大,因此,城市圈的发展应当分步骤、有重点地非均衡梯度推进。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的分阶段目标部分,明确提出近期(2005~2010年)“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武鄂黄率先规划对接与整合是武汉城市圈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突破口。
武、鄂、黄已经具备融合的基础条件:
(1)地理位置上,三者连为一体。
武汉与鄂州辖区犬牙交错,武汉下辖江夏区与黄石的大冶相邻,共同构成了湖北的东南角。
(2)经济上,黄石、鄂州是除武汉外,城市圈中仅有的2003年人均GDP超万元的两个城市(《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年》),也是城市化率和工业化发展程度仅次于武汉的两个城市。
(3)产业上,鄂州、黄石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且与武汉产业融合已经有一定的进展:
如武钢与鄂钢的重组与分工;依托科技、人才优势,东湖高新区与葛店开发区、黄石磁湖开发区的对接;东湖高新区与葛店开发区联合申报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等。
(4)交通上:
鄂州是唯一与武汉市有公交车联系的周边城区;黄石、鄂州到武汉的班车密度为5分钟/趟;现有黄金水道、316国道、武黄高速、武九铁路将三市联系在一起;鄂州方面还将新建高新大道、武鄂高速;黄石方面还将在“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阳新-大冶-武汉高速公路,打通阳新、大冶通往武汉的快速通道。
葛店科技新城位于沿江发展的武鄂黄城市带上,处于武汉与鄂州的交界处,是武汉与鄂州的对接点。
3.1.2鄂州市空间发展战略:
西靠武汉、东接两黄
新一轮《鄂州市总体规划调整(2004-2015)》提出鄂州市空间发展战略为:
改原计划沿316国道的葛店—华容—段店—临江东西向发展,为顺武汉边缘葛店—庙岭—红莲湖一线南北向发展;利用西部葛店开发区和梁子湖紧贴武汉、东边花湖镇接壤黄石的优势,采取“主动接轨,借梯登高”办法,兴建“一主三辅”新鄂州。
1)西靠武汉——因“武”而昌
与武汉主动对接,发展鄂州市的西北部,因“武”而昌。
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的龙头,鄂州是8个城市中离这一龙头最近的,处于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层,接受武汉的辐射最便捷。
鄂州西部和西南部与武汉接壤,其腹地华容区和梁子湖区部分地区已与武汉形成半小时经济圈;整个鄂州正与武汉形成一个小时经济圈。
鄂州与武汉的产业衔接非常紧密,其经济总量的40%依托武汉的企业,专家们提出“销售在武汉,生产在鄂州”,“总部在武汉,制造在鄂州”,“工作在武汉,生活在鄂州”等产业对接的新构想。
因此,抓住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机遇,主动西靠,与武汉市对接,是鄂州大发展的有利时机,也是发展鄂州西部的有效策略。
2)东接两黄——与两黄融为一体
黄石市位于鄂州市东南部,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是我国中部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市内有武汉钢铁公司“粮仓”大冶铁矿、国家冶金行业大型企业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大冶特钢集团、劲牌酒业公司等一批享誉全国的大企业、大集团,是湖北省开放的大门;黄冈市位于鄂州市东北部,与其隔江相望,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湖北省的“米袋子”、“菜篮子”,大武汉的“后花园”,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鄂州与黄石、黄冈的经济往来自古密切,在“东接”战略中,必须打破行政割据,融合黄石、黄冈两市,支撑起武汉城市圈的东面。
与黄石的融合:
鄂州应充分利用花湖开发区与黄石主城区联成一体,凭借其地处黄石大桥和鄂东大桥桥头堡位置的独特优势,规划建设成直接为黄石市区提供“三产”服务和直接承接黄石市区“退二进三”部分产业转移的工贸新城[1]。
与黄冈的融合:
鄂州应充分吸纳黄冈的人力资源,吸引人才到鄂州创业,继续加强与黄冈间的经贸联系。
综上所述,武汉和两黄是分别位于鄂州西部、东部的大小增长极,鄂州西靠东接的空间拓展,正是为了更近距离、更便捷地接受增长极的辐射。
武汉在武汉城市圈中的龙头地位无可撼动,其辐射力度也明显强于两黄,就目前情况而言,鄂州西靠边际产出很明显是高于东接,机会成本也相应较小。
MU东移MU西靠
MC东移MC西靠
>
所以,按照帕累托最优的原则,鄂州在空间扩张中应有所侧重,优先西靠,对接武汉,实现与武汉的一体化。
3.1.3葛华西部科技新城发展战略
西部科技新城是鄂州市“一主三辅”的三辅之一,且是仅次于鄂州主城的城市副中心,是鄂州西部与武汉完全对接的区域。
根据《鄂州市总体规划调整(2004-2015年)》,“依托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葛店、华容等城镇发展,成为鄂州市的西部科技城”。
西部科技新城由葛店镇、葛店开发区、华容镇三部分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建设成为“高科技工业园、能源基地”。
根据三个区域的特点,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和发展方向。
葛店开发区:
产业发展区。
在提升现有的医药产业的基础上,跨过武九铁路进一步南拓,并与武汉科技新城和化工新城进行产业对接;
葛店镇:
自身功能完善区及葛店开发区产业拓展承载区。
主要是在完善现有电厂、港口、镇区基础上,利用其南部广阔的发展腹地,成为承接葛店开发区产业拓展的基地;同时,葛店镇南部区域将结合严家湖、鸭儿湖优美的水系环境,建设部分为西部科技新城配套的居住生活服务区;
华容镇:
生活服务区。
主要依托现有的华容镇区基础和鸭儿湖畔优美的自然环境,与葛店镇南部区域一起,共同成为西部科技新城的生活服务区。
3.1.4葛店科技新城发展战略:
西接、南拓、东连、北优
1)葛店科技新城——鄂州市西靠的桥头堡
位于鄂州市西北角的葛店科技新城紧邻武汉市洪山区左岭镇,其行政上虽归鄂州管辖,但它西至武汉市中心的空间距离为22公里,东距鄂州城区约32公里,葛店科技新城与武汉市有316国道、武黄高速和即将建成的高新大道等干道直接相连,与武汉的交通联系便捷程度较鄂州主城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葛店科技新城与武汉的联系事实上较之与鄂州主城的联系更为便捷。
鄂州的西靠是鄂州城市空间战略调整的主要选择,鄂州要实现西靠战略,依托大武汉,融入武汉城市圈,就必须依赖于葛店科技新城这个桥头堡,空间上要使葛店科技新城对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化工新城。
2)西接——对接东湖高新与武汉化工新城
与东湖高新的对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的对接与合作,包括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与东湖高新区产业配套,如将在葛店开发区内设立的电镀产业园;共同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等;
二是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对接,如湖北省正计划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中国·光谷)为核心,整合东湖高新区、庙山、葛店高新区三个开发区资源为“世界一流的高新技术园区和中国中部的自主创新基地”的武汉科技新城;“光谷”与“药谷”合作共建等。
三是交通的对接,高新大道铆实“光谷”和“药谷”。
葛店科技新城与化工新城的对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化工产业链的对接;
二是交通条件的对接,包括青化路的延长,港口的利用等;
三是服务功能的对接,包括居住等生活服务功能配套对接等方面。
3)南拓——对接红莲湖
随着高新大道、创业大道的建成,葛店科技新城和武汉东湖高新区联系更为便捷,葛店科技新城的西联也更为直接。
为此,为顺应这一机遇,葛店科技新城在用地布局上南拓直至高新大道两侧,更好的加强与东湖高新区在交通、产业等诸多方面的联系。
南拓也是为了更好的西联。
葛店科技新城南部的红莲湖度假区既是鄂州市又是武汉市的后花园和度假基地,葛店科技新城加强与红莲湖的对接能更好的提升葛店科技新城的生活品质和投资环境。
与红莲湖度假区的对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活服务的对接,充分利用红莲湖的自然资源,为建设葛店科技新城南部生活休闲区创造条件,吸引企业入驻。
二是交通的对接,将创业大道延长与红莲湖直接连通。
4)东连——吸引并带动华容镇
葛店科技新城通过西联与南拓之后,城市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功能逐渐完善,城市发展逐渐有序,此时,葛店科技新城已经进入发展的繁荣时期,将会对周边的地区产生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
但是葛店科技新城西已与武汉市洪山区左岭镇融为一体,北为长江,南为鸭儿湖和武黄高速,南北两道门槛限制其继续拓展,只有东部才是其主要的辐射方向。
因此,当葛店科技新城发展到一定阶段,未来主要对华容镇有较大吸引和带动,华容镇也应主动接受葛店科技新城的辐射,东引华容,融合发展,方能共生共荣。
5)北优——优化沿江用地
优化并完善葛店科技新城北部现有的鄂州电厂、白浒镇铸造工业园、葛店开发区建成区的功能及用地,利用北部的天然港口,完善港口物流设施。
因此,综上所述,葛店科技新城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为:
“西接南拓东连北优、多方整合、主动对接”。
3.2葛店科技新城产业发展战略
3.2.1武汉城市圈对鄂州市的产业定位
鄂州市产业布局:
从武汉城市圈规划来看,重点发展的15类产业集群中,在鄂州布局的产业集群有钢铁及钢铁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金属制品产业集群、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医药工业产业集群、建材产业集群。
鄂州是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桥头堡,《鄂州市融入武汉城市圈“十一五”规划》中就为充分发挥鄂州投资成本低、回报率高的优势,吸引在汉大公司把生产车间设在鄂州,把鄂州建成武汉大市场不可或缺的制造基地。
随着武汉城市功能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武汉周边城市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鄂钢是中国老工业基地,有很好的钢铁工业基础,鄂钢和武钢的合作,已形成了“武—鄂—黄”钢铁长廊;“中国药谷”葛店开发区已形成了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群;鄂州有丰富的山水自然景观和古迹人文景观,是形成旅游产业的天然条件。
因此,武汉城市圈对鄂州市产业定位中,与葛店科技新城相关的产业主要有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医药工业产业集群。
3.2.2上位规划对葛店科技新城的产业定位
《鄂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4-2015年)》:
鄂州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形态为“一心三片组群式”,“一心”即以主城区为中心,“三片组群”即以葛华城区及庙岭、大湾、蒲团组成的西部城镇群,以碧石、汀祖、燕矶、花湖等组成的东部城镇群,以长港办事处、东沟、沼山、太和、梁子等组成南部城镇群。
葛华城区是鄂州市的二级城镇,包括葛店镇、华容镇、葛店开发区三个部分,规划成为武汉葛化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制造园区,是鄂州的西部新城。
《鄂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4-2015年)》对葛华城区的产业定位为:
“全市的工业基地,主要与武汉的相关产业接轨,以发展药品制造业、纺织、服装等为主的轻工业,能源为主的重工业和为葛化新建项目服务的第三产业,前景广阔,但时机尚在等待中。
”
葛店科技新城由葛店开发区和葛店镇组成,也是葛华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葛店开发区“是鄂州市的经济增长点,在市域产业发展战略中是市域范围高新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也是主城区优化布局结构、实行“退二进三”战略、部分工业外迁的理想基地,同时也是华容区对外招商引资的窗口和首选基地。
”
因此,上位规划对葛店科技新城定位为全市主要的工业基地,是以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及能源、重工业为主。
3.2.3葛店科技新城的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好
葛店科技新城既位于长江经济带内武汉、鄂州两市的双重辐射范围内,又紧靠316国道、武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葛店港码头等国家干线基础设施,尤其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对外经济技术扩散的影响力对开发区具有最直接、最便利的辐射作用,是葛店科技新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有利条件。
2)基础条件良好——能源保证
紧邻长江,用水条件良好。
武九铁路在开发区内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 新城 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