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罐基础作业指导书.docx
- 文档编号:23064941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5.48KB
箱罐基础作业指导书.docx
《箱罐基础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箱罐基础作业指导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箱罐基础作业指导书
目录
1、工程概况..................................................................1
2、编制依据..................................................................1
3、组织机构及施工机械........................................................1
4、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3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7
6、施工部署..................................................................9
7、质量保证措施.............................................................10
8、职业安全卫生、环境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要求...............................11
9、成品保护.................................................................15
箱罐基础作业指导书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大同煤矿集团朔州热电2×35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箱罐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基础埋深均为-1.800m;事故浆液箱地基处理采用水下灌注桩基础,桩头混凝土标号C30;工艺水箱及石灰石浆液箱地基处理采用级配砂石换填,设备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混凝土标号均为C30,基础二次浇注混凝土为C40无收缩细石混凝土。
钢筋采用HPB300(φ)HRB400(Φ),钢筋保护层为40mm基础底钢筋140mm(包括桩进入承台的深度)。
设计零米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
1138.80m。
1.2、工程内容和施工范围:
大同煤矿集团朔州热电2×350MW机组脱硫工程事故浆液箱基础、工艺水箱及石灰石浆液箱基础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基础土方回填。
2、编制依据
2.1大同煤矿集团朔州热电2×35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2大同煤矿集团朔州热电2×35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箱罐基础施工图纸;
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5190.1-2012
2.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篇)DL/T5210.1-2005
2.5《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电建(1995)671号
2.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14
3、组织机构及施工机械
3.1为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大同煤矿集团朔州热电2×35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的建设任务,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决定对本项目配备我公司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对工程施工进行组织、指挥、管理、协调和控制。
项目经理部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统一直接进行管理,以提供管理效率。
北京矿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朔南项目部对外代表公司全面履行工程合同,对内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项目经理部的所有管理工作均以本工程为中心,所有进入现场的施工队伍均服从项目经理部的统一管理。
项目经理:
陈志刚
质检员周二友
试验员周荣
资料员韩燕
测量员白奉祖
材料员金颜海
安全员崔宝山
3.2、施工机械一览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
1
压路机
TZ20
1
2
挖掘机
350
2
3
自卸汽车
4
4
装载机
ZL50C
1
5
经纬仪
1
6
水准仪
1
7
全站仪
1
8
钢筋调直机
1
9
钢筋切断机
2
10
钢筋弯曲机
2
11
电焊机
逆变
6
12
钢筋对焊机
VN2-100
1
13
木工圆锯机
MJ106
1
14
木工压刨机
MB106
1
4、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事故浆液箱基础施工工序:
土方开挖——基底人工开挖、机械配合清理——破桩头——垫层施工——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养护——模板拆除——土方回填。
工艺水箱、石灰石浆液箱基础施工工序:
土方开挖——基底人工开挖、机械配合清理——级配换填——垫层施工——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养护——模板拆除——土方回填。
4.1、工程测量
4.1.1、轴线控制
根据设计单位绘制的总平面图及规划部门给定的控制基准点,用全站仪检测各建筑物的圆心,经闭合校验后,再放出细部边线,以平面图的边线为准,定出基础再进行施工;在整个场区内建立准确、可靠的控制网线,根据控制网线建立轴线控制体系。
各控制线相应建立控制定位桩,各控制桩应布置在各建筑物以外5m外,用φ25钢筋埋设一定深度,用钢锯定出“+”字轴线并涂上油漆,再浇筑混凝土加以保护。
各建立的轴线控制桩必须经完全施测闭合后方可作为主控桩。
4.1.2水准点
将场外水准点引测到各施工分区内,并建立±0.000标准水准点,经反复施测无误后作为永久性水准点。
4.1.3竖向垂直度控制
首先利用在建筑物四周设立的轴线控制网点,采用通视测量法保证建筑物位置准确,在地面以下施工时,将控制桩移至基坑的上口边缘,要将桩引到基坑内。
4.1.4沉降观测点控制和观测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按设计对建筑物沉降观测布点的要求和规范埋设观测点并进行沉降观测和记录。
4.1.5施工测量措施
4.1.5.1建立3人的现场测量专业组,专人负责,隶属项目技术部管理。
4.1.5.2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由专门检测单位进行校正仪器。
4.1.5.3测量仪器的控制、保养严格按规定进行。
4.1.5.4建立测量复核。
工程控制点、控制线施测后,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复核;细部尺寸施测由各施工段、各专业队人员负责。
4.1.6测量记录
4.1.6.1每次测量均需填写完整和详细的测量记录,以作为主要施工技术资料进行归档保管。
4.1.6.2工程竣工后,汇总施测的所有成果资料,并写出施测技术总结报告。
4.2、土方工程
4.2.1、土方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4.2.2、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图纸是否有错误和矛盾,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会审图纸,研究好开挖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施工工期要求,并搞好技术交底工作。
4.2.3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
4.2.3平整场地,作好排水设施。
按设计要求搞好场地平整。
4.2.4根据给定的永久性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到现场。
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准点,做好轴线控制和测量和校核。
场地平整设5m×5m的方格网,在各方控制点上做控制桩,并测出各标桩处的自然地形,标高,作为计算挖,填土方量和施工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放出基坑挖土灰线,上部边线和底部边线和水准标志。
控制轴线桩应离开坑缘1.5~2.0m,以利保存,灰线、标高和轴线应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4.2.2、土方开挖
4.2.2.1箱罐基础采取机械大开挖方式,人工配合清基。
基坑开挖顺序是:
测量放线→分层开挖→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
4.2.2.2在土方开挖后,对软土坡、坡脚、坡面采取保护措施,挖方上边缘至土堆放的距离不应小于1.2m。
4.2.2.3开挖边坡为:
1∶0.5。
4.2.2.4开挖顺序:
从南向北进行。
挖掘机后退行驶,运土汽车停在挖掘机南侧,运土汽车按指定施工道路,将土方运至甲方指定的弃土场地。
4.2.2.5基础开挖底标高按施工图纸要求,一次开挖成形,基底预留200mm人工清理。
用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土。
开挖时测量人员要跟踪监测。
4.2.2.6弃土场预留回填土由装载机配合堆土。
4.2.2.7开挖土方表层垃圾土外运至业主指定地点垃圾场,其余用于回填土方外运至甲方指定位置集中堆放用于回填土。
4.2.3土方回填
回填前,应对已施工完的基础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完后作好隐蔽记录及验收手续。
回填土要求素土回填,回填土从开挖弃土场运回。
4.2.3.1回填顺序
箱罐基础一次回填到设计标高。
4.2.3.3施工方法
回填采用机械碾压和人工夯填相结合,其中基础四周采用压路机碾压,靠近基础边缘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或人工夯实。
机械运土不到位的地方用人工倒运土方到各部位。
土方回填从弃土场取土采用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土,回填土方必须分层填筑,人工回填层厚度不超过300mm,压路机碾压回填层厚度不超过500mm。
每层压实系数0.94。
大面积处压路机碾压,边角处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或人工夯实。
分层方法采用测量跟踪的方法。
4.3混凝土垫层及桩头施工
4.3.1基底清理
土方开挖至基础底标高上200mm,预留200mm人工清土。
基础外侧留出1.0m宽的施工作业面。
基底清土采用人工开挖机械配合。
4.3.2地基处理
人工清基至垫层标高即可进行预制桩的破桩工作。
桩顶标高均高出垫层顶标高100mm,桩内钢筋制作成圆柱形,上部外露钢筋长度为1000mm(即高出桩顶标高1000mm),详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10SG409)第27页。
在承台基础范围内所有的预制桩均按此方法进行处理。
如有高出实际标高的桩应用切割机截桩至设计标高。
并且凿除的混凝土人工运到坑顶,机械外运至垃圾场。
箱罐基础人工清槽至级配换填标高后即可开始换填工作,级配砂石材料中不得含有有机杂物,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厚度的2/3,并不大于50mm。
机械摊铺厚度每层300mm左右,压路机碾压4~6次后保证厚度不高于设计要求250mm,压实系数达到图纸设计要求。
4.3.3垫层施工
混凝土垫层模板采用100×100mm木方顶成方框,C15混凝土100mm厚,混凝土浇筑时,在基础内四周预埋Ф25锚筋以便加固模板。
4.4模板
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加固:
基础采用内拉外顶Φ48×3.5脚手管加固方法。
内设φ16对拉螺栓双向间距@≤600×600mm。
底层对拉螺栓距垫层300MM,对拉螺栓内与预埋锚筋焊接,外与脚手管、山型扣件螺母固定。
模板支设完首先用Φ25钢筋环向加固,环向间距600mm,钢筋搭接焊接,焊接长度10d,外用双脚手管加固的方法,脚手管与外侧双排脚手架连接加固。
4.5钢筋工程
4.5.1钢筋由钢筋加工厂集中制作成型,现场绑扎制作严格按照钢筋料表所要求的规格、数量、外型尺寸加工。
4.5.2基础上层钢筋网片采用Φ22钢筋马凳支垫,支垫双向间距为@2000×2000mm。
马凳垫于两层钢筋网片之间。
4.5.3钢筋连接:
对于钢筋直径≥20钢筋,配料制作时均采用机械连接。
4.5.4钢筋保护层采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垫块衬垫。
4.5.5钢筋绑扎时,四周设剪刀撑,剪刀撑用Φ16钢筋。
间距1000mm。
4.6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浇筑。
4.6.1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不得超过500mm,每层浇筑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
4.6.2混凝土浇筑完立即采取蓄热养护,铺塑料布两层上覆盖棉被一层,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4.6.3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
4.6.4混凝土浇筑时做三组试块,一组标准养护;二组自然养护备用。
4.7脚手架工程
基础施工时,外侧搭设环向双排临时脚手架。
脚手架内外立杆间距1200mm,环向间距2000mm,步距1200mm,顶部外侧设1200mm高防护栏杆,作业层满铺钢跳板。
4.8预埋件工程
预埋件固定:
采取增设Ф16附加钢筋的方法,埋件点焊在附加钢筋上。
4.9二次灌浆工程
二次浇筑层采用C40细石混凝土。
螺栓孔采用无收缩二次灌浆料,现场拌合。
二次灌浆后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不得大于5mm。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凡就地浇筑的混凝土,当其最小断面尺寸均等于或大于1m时,这样的实体混凝土结构即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该部位施工按大体积混凝土要求施工。
吸收塔基础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关键是严格控制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及混凝土收缩导致的温度收缩裂缝。
为使混凝土不产生温度收缩裂缝,应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满足如下控制指标:
混凝土内外温差≤25。
C,混凝土入模温度≤28。
C,混凝土内部温度梯度≤15。
C/m,混凝土降温速率≤1.5。
C/d。
5.1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度
5.1.1采取提高混凝土骨料级配性能、掺加高效减水剂、掺加粉煤灰及采用低发热量水泥的措施来减少水泥用量并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该工程采用矿渣水泥,掺加粉煤灰,减水剂的方法。
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控制坍落度,减少水泥用量。
5.1.2采取掺加膨胀剂及缓凝剂的方法来降低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及水化热绝热温升,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该工程采用膨胀剂的方法。
5.2降低混凝土浇灌入模温度
混凝土浇筑采取薄层浇筑,每层厚200-300mm,减缓进行以增大散热面积,但应控制好上层混凝土的覆盖时间保证不出现施工冷缝。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搅拌站出灰能力应满足施工要求。
5.3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5.3.1混凝土浇筑完后要及时覆盖,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慢降温,降低温度应力。
为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
C,混凝土养护采用蓄热和电热毯养护,当内外的温差超过25℃时,要增加外部保温棉被的层数。
5.3.2确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当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自然温度差小于25℃时,撤去养护材料,停止养护。
5.3.3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至过大,控制有害裂缝出现。
5.3.4基础工程及时回填土,避免混凝土结构长期暴露。
5.4改善约束条件,削减温度应力
采取分层浇筑,增加散热面。
5.5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5.5.1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少收缩,保证施工质量。
5.5.2采取二次振捣,浇灌后及时排除表面浮浆和泌水。
混凝土终凝前将表面压实、抹光。
5.5.3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提高早期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5.5.4用有经验的混凝土技工进行振捣,并且应保证无漏振和过振。
5.5.5搅拌出的混凝土应及时入模,防止离析。
5.5.6混凝土的供应应该及时,避免因浇筑时间间隔过长而出现冷缝。
5.6特殊过程要求
5.6.1施工中对人员、机械、材料的要求。
5.6.1.1对人员的要求∶
施工人员要有组织,划小划细责任区,所有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班组长应具有5年以上工龄,具有三个以上相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经验。
技工应占所有施工人员的50%以上。
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施工人员应身体检查合格,适应现场作业。
5.6.1.2机械的要求∶
有足够的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和捣固机械。
机械检修完好,并处于常备使用状态。
混凝土搅拌机应有科学的计量方法和准确的计量工具。
5.6.1.3材料的要求:
对周转性材料的要求∶模板使用前必须平整、补孔、除去表面的水泥垢、刷涂隔离剂。
平整后的模板应达到拼缝小于1mm,垂直度小于2°的要求。
对原材料的要求∶钢筋、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并确保水泥在有效期内。
进场的钢筋、水泥按规定进行复试。
砂、碎石的强度、含泥量、矿物质的含量满足规范要求。
添加剂应有出厂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使用前应进行试配。
5.6.2大体积混凝土需要设置测温管及有测温记录
在温度升高阶段每2小时测一次,当温度降低时,每8小时一次,如发现内部温度差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之一时,应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
如发现温度变化异常时,应增加测温次数。
在基础底板内埋设测点,以温度计测量混凝土内外温度。
每组测点由该组测点上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混凝土内部温度组成,测点的布置详见附表3: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示意图、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详见附表4。
整理与分析,实测混凝土中心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控制在25℃内,根据测温值与温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保温层厚度,调节升降温速率。
6施工部署
6.1工期安排原则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事故浆液箱基础计划于2015年12月28日开工,于2016年1月13日完工。
箱罐基础计划于2016年3月26日开工,于2016年4月16日完工。
6.2主要劳动力计划
序号
工种
数量(人)
备注
1
管理人员
10
2
木工
20
3
钢筋工
10
4
焊工
2
5
混凝土工
8
6
瓦工
4
抹面
7
力工
20
8
架子工
6
9
汽车司机
4
10
大型司机
2
合计
86
7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标准: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篇)、《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质量目标:
优良
7.1建立建全质量管理机构,坚持“四级”检查制度。
7.2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其入场前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使用前必须做复试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3加强材料管理制度,建立工料消耗台帐。
7.4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详细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并认真做好交底工作,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
7.5基础开挖要严格按照开挖图要求进行。
7.6基坑尺寸、基底标高满足设计要求,禁止超挖。
7.7发现有塌方现象,必须有可靠的人工护坡措施。
7.8基坑挖好后,对边坡进行修整,防止边坡不稳定塌方。
7.9回填时分层厚度采用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大于500MM,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或人工夯实时,不得大于300mm,采用夯实法时用蛙式打夯机夯实,一夯压半夯,全部夯实。
7.10回填时应分层取样,取样数量按每100M2取一点。
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回填。
7.11机械不得碰撞桩基及基础等。
7.12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一定沉降量,以备自然下沉,沉降量不超过填方的3%为宜。
回填的素土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
7.13破桩头时不得用大锤垂直破除,要用切割机水平切割,破除桩头根部不得对下部桩有破损。
7.14混凝土振捣应密实,浇筑应连续。
换班施工时,要认真做好交接工作,防止出现蜂窝、麻面、孔洞、漏筋等混凝土通病。
7.15钢筋绑扎时严格控制好主筋间距。
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严禁直接振捣主筋,以免造成主筋移位。
7.16埋件埋设时,严格控制好埋件的标高和水平,其误差均不得超过2mm。
同时,防止埋件以下空鼓。
7.17焊工施焊前应报监理验证,焊接前做试件检验,焊接后取样进行复检。
7.18钢筋加工、运输及绑扎过程中严禁沾染油污、泥等杂物。
7.19混凝土浇筑时严禁在现场加水,振捣时间不低于15s,边角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内实外光。
7.20混凝土养护采用复盖塑料薄膜外盖棉被,保持混凝土表面有一层水膜,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过分失水而产生细微裂缝。
7.21施工完的基础加强成品保护,严禁机械碰撞。
8、职业安全卫生、环境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要求
严格按《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不得出现违章现象。
8.1建立建全职业安全卫生及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领导小组
8.2编制职业安全卫生及环境管理方案。
8.3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对环境重要影响有:
机械噪声、粉尘、工业废弃物、火灾、生产生活污水排放、汽油、柴油或润滑油等泄漏、机动车尾气排放
预防措施:
A、机械噪声防治:
汽车在厂区内行驶时,禁止鸣放汽车喇叭,防止形成噪音污染。
现场木工房进行封闭;混凝土浇筑振捣器噪声影响避开夜间施工。
B、粉尘防治:
在施工过程中运输车辆要关紧后斗门,防止土方外流,影响现场及道路的清洁,并及时清理施工道路上的余土。
定时对施工道路洒水。
C工业废弃物防治:
实现固体废弃物分类存放,按规定进行处理。
D火灾防治:
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培训,现场配备环保型灭火器,成立防火领导小组。
E、生活污水防治:
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在业主生活污水管道情况下节约用水。
F施工现场的任何机械,严禁汽油、柴油或润滑油等泄漏,机械有漏油现象,检修人员及时进行处理,按要求分数放置,对废弃物的处理进行监督,有真实可靠的记录。
防止对环境土壤造成污染。
G机动车尾气排放按规程执行,定期进行检测,达标运行,防止对大气造成污染。
8.4该工程重大危险因素:
机械伤害、触电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火灾
防止措施:
A机械伤害事故措施:
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每年年初对施工机械全面检查及经常性检查,厂内机械必须按指定路线行驶。
B触电伤害防治:
除电气人员外,其他人员严禁从事电气作业,不准私拉乱接电源,施工现场配电源箱、设漏电保护器。
C防止人身高坠最落事故:
高处作业配备个人防护用具,高处作业人员经过体检合格,
D防止物体打击事故措施:
作业人员正确佩带劳动保护用品,交叉作业道路保持畅通,吊装物件认真检查绳索、工具的牢固性,施工区域内的孔洞设围栏并设安全标志,
E火灾防止措施:
施工人员严禁将焊炬割炬用做照明,严禁用氧气吹衣服,施工现场严禁烟火。
8.5劳动保护用品要配齐全,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正确佩戴。
8.6各种电气设备、机械、车辆应设专人操作,非专业人员严禁动用。
8.7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施工现场严禁烟火。
8.8带电机械在停电检修或清理时应设专人监护。
8.9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不能辩认的物品,地下管线、电缆等,严禁擅自处理,必须向上级请示批准后方可继续施工。
8.10开挖时应从上到下,分层依次开挖,严禁采用挖空底脚或逆坡挖土的方法。
8.11应经常检查基坑边坡,如发现有开裂、疏松、坍塌等危险征兆时,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完毕方可继续施工。
8.12挖掘机及自卸汽车作业时,应采取适当的站位,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机身下陷,开动挖掘机前应发出规定的音响信号。
8.13施工过程中各种车辆严禁超员坐人,超速行驶。
8.14司机和工作人员不得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8.15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测量、监测,发现边坡不稳或地质与设计不符等特殊情况时,应及时向上级汇报。
8.16施工现场基坑周围应设置可靠的围栏和警告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红灯间距按规范要求设置。
围栏离坑边至少1m,围栏用钢脚手管设置,立柱用2000mm钢脚手管,砸入地下500mm,水平管用4000mm或6000mm钢脚手管用扣件与立管连接。
8.17施工现场应设专职安全员,及时处理事故隐患,保证安全施工。
8.18停工时现场的所有车辆应停放在规定地点,并停放整齐、美观,严禁随意停放。
8.19作业时危险点预知:
基坑边坡是否开裂、疏松。
车辆站位是否适当、安全。
车辆在公路上转弯时是否减速行驶。
钢跳板是否探头。
电源漏电保护是否可靠。
8.20浇筑混凝土时应铺跳板,严禁站在模板上振捣混凝土。
8.21材料堆放要整齐,机械设备要整洁。
8.22施工现场不得打闹、嬉戏,不准吸烟,严禁酒后作业。
8.23每班施工完后要认真清理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清。
8.24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
9成品保护
1.拆除基础模板时,小心不能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作业 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