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下 15课.docx
- 文档编号:23063618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47.01KB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下 15课.docx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下 15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下 15课.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下15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班级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上课也较认真,从整体水平来看,四年级在学歌中,女生的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欣赏中,学生们根据音乐展开想象的能力还不够好;但是欣赏简短的歌曲时他们还是饶有兴趣的,大多数能正确地说出歌曲的速度、力度与情绪。
二、教材分析
本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另外本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从行为习惯养成开始,养成他们良好的常规与音乐素养,如:
通过听音乐进教室,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课堂组织纪律。
2、在唱歌时,巩固呼吸不出声、不耸肩,逐步做到音色统一,获得自然而优美、明亮而圆润的童声。
注意吸气的方法,口形要正确,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发音,能按老师的手势,整齐的歌唱。
3、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能力
4、多给学生一些视听结合的机会,都给学生提问思考的时间,让学。
四、教学进度
内容
课时
备注
学唱《拍手拍手》
1
欣赏《祝你快乐》
1
学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1
欣赏《彩桥架到台湾岛》
1
学唱《我和提琴》
1
欣赏《马刀舞》、《新疆舞曲》
1
学唱《跳吧,跳吧》
1
欣赏《小步舞曲》
1
学唱《杨柳青》
1
欣赏
1
学唱《大雁湖》
1
欣赏《东方明珠》
1
学唱《小螺号》
1
欣赏《划龙船》、《水上音乐》
1
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1
欣赏《阳光牵着我的手》
1
学唱《白桦林好地方》
1
学唱《红蜻蜓》
1
欣赏《彼得与狼》
1
学唱《小溪流水响叮咚》
1
欣赏《森林的歌声》
1
学唱《茨棃花》
1
欣赏《荫中鸟》
1
学唱《校园多美好》
1
欣赏《运动员进行曲》
1
学唱《冬夜静悄悄》
1
学唱《种太阳》
1
学唱《小纸船的梦》
1
第一课手挽手
教学内容
学唱《拍手拍手》;《阳光牵着我的手》;聆听《祝你快乐》。
《彩桥架到台湾岛》。
重音记号“>”
教学目标
1.“阳光牵着我的手”,大家“拍手拍手”,我们衷心祝贺“祝你快乐”,向“海峡两岸小朋友”问声好。
人们的友情传递、表达,莫过于音乐。
本课四首作品都是集中反映了这一主题,让我们在音乐的熏陶下歌唱团结、友谊,发扬文明新风。
2.在聆听《祝你快乐》乐曲及《彩桥架到台湾岛》歌曲的感悟中,分别编创集体舞与现代舞进行表演。
3.在表演《阳光牵着我的手》、《拍手拍手》实践中,学习二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
4.掌握重音记号“>”,使其在音乐表现中强化感染力。
教材分析
1.铜管乐合奏《祝你快乐》
这是一首铜管乐合奏曲,乐曲热情欢快、充满朝气,给人以轻松、快乐的感觉。
乐曲首先以主题旋律的最后4小节为引子,乐队齐奏:
然后出现了完整的主题:
贯串于主题的前半拍休止的弱起节奏,使音乐更显活跃,富有动力。
这一主题通过配器的变化反复一次。
这一部分的副题,节奏较为舒展,旋律线条作上下回旋,富有歌唱性。
巧妙的是,副题开始的两个音与主题起始相同,但节奏增长,使主、副题之间衔接自然:
在主题再次反复后,进入抒情、优美的中段,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
最后,乐曲再现主题,在欢乐、酣畅的气氛中结束。
此曲又由词作家晓光填词改编成歌曲。
歌中的歌词十分贴切的诠释了乐曲的内容。
2.歌曲《彩桥架到台湾岛》
台湾岛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一样同属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这首歌曲表达了海峡两岸儿童的心声——统一祖国。
歌曲基本上由两个段落构成。
第一段采用较短的句式,旋律的重复以及切分和八分休止的节奏,显得活泼、轻快。
这里看似对景物的描绘——艳阳、白云、七色彩虹,采用写实的手法,实质上是借物抒情,表现了孩子们纯洁无邪的快乐心情,同时也为第二段中虚拟的“七彩桥”作了铺垫。
第二段是歌曲表现的主题所在,以化实为虚的手法倾吐了孩子们企盼祖国统一、渴望友谊交流的强烈愿望。
旋律的前半部分包含两个气息悠长的句子,每句为8小节:
后半部分则采用了第一段中后半部分音调的素材,活泼、轻快,情绪热烈:
生动地表现了海峡两岸儿童隔岸相望、遥相问候的殷切之情。
3.歌曲《拍手拍手》
这是一首颂扬和倡导精神文明风尚为题材的儿童歌曲。
歌曲吸取了少年儿童生活中的几段情景,反映了少年儿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歌曲为分节歌,由主题和副歌构成。
主歌部分包含两个平行乐句。
两句旋律均自上而下作和弦分解进行,在句末的八度上行跳进,使曲调显得生气勃勃,充满活力。
副歌部分也是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的乐段。
乐句的前半句是由两个四分音符在高音区形成的节奏性音调,简洁而有力,富有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响亮的掌声和兴高采烈的神态;后半句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唱出了他们对文明新风的热情赞美。
歌曲的句中及句子之间频频穿插了伴以掌声的间奏,既突出了主题,也增添了欢乐的情趣。
4.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
这首歌的歌词十分精炼,含意深刻,它表现了新世纪的少年儿童热情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歌曲为2/4拍,二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的旋律以五声音调为主,上下句对称,节奏生动活泼,明朗的音调表现了孩子们在党的阳光下幸福成长的欢乐心情。
每句句末都采用了“”节奏型,突出了“手”、“走”二字,表达了与太阳共牵手,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充满着信念。
第二乐段运用合唱的形式,明亮的大调式曲调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八度大跳在高音区唱出了“阳光,阳光”情绪热情而又奔放,“”节奏型再现,使全曲风格统一,最后,结束在高音“”上,五拍的时值再一次突出了“走”字,情绪更为坚定。
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拟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学唱《拍手拍手》;音乐知识与练习。
第二课时:
聆听《祝你快乐》;《彩桥架到台湾岛》。
第三课时:
学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拍手拍手》;
音乐知识:
重音记号“>”及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拍手拍手》。
1.设问:
什么场合会出现掌声?
掌声能表达什么情感?
2.聆听歌曲《拍手拍手》范唱。
设问:
歌曲有什么特征?
(以拍手掌声穿插在歌曲中间。
)
3.再听一次范唱。
听一听歌曲有几部分组成?
(二部分:
齐唱部分与合唱部分。
)
4.学唱第一部分:
(1)听第一部分曲调范唱。
设问:
这部分曲调有什么规律?
有没有基本相同的曲调?
(每句的开始都是附点八分音符;第一、第三句基本相同。
)
(2)学唱第一部分曲调:
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纠正,注意八度大跳的音准。
(3)齐唱第一部分曲调,在间奏处加入拍手(××)。
5.学唱第二部分:
(1)奏一奏、听一听、唱一唱:
(竖笛)
(2)听第二部分曲调范唱。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声部曲调。
(把全班学生分为二个声部学唱。
学唱时开始可以放慢速度,当音准、节奏有把握时逐步恢复速度。
)
(4)这句有困难时,可以改为以降低难度。
(5)加入重音记号,加入拍手,唱好第二部分的曲调。
6.完整地、欢快热情地唱好全歌曲调(注意二声部和谐)。
7.填入歌调,有感情地演唱。
8.设问:
歌曲间奏处除按曲谱上节奏拍手外还可作怎样的节奏变化?
9.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演,使歌曲的气氛更为热烈。
10.小结:
我们大家手挽手,发扬文明新风。
三、音乐知识:
重音记号
1.认识重音记号“>”:
标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得加强、加重。
2.结合歌曲《拍手拍手》的实践,掌握重音记号。
(1)找出歌曲中的重音记号。
(2)对比实践:
用重音记号与没有重音记号进行试唱实践对比。
从实践中掌握重音记号的唱法及其作用。
四、练习:
五、结束。
听曲出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祝你快乐》;《彩桥架到台湾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三、欣赏《祝你快乐》
1.聆听乐曲。
设问:
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2.再细听乐曲。
请你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
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现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
3.讨论演奏该曲的形式及乐器。
合奏、铜管乐合奏,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演奏图。
4.边看教材中的图形谱及其歌词,边跟音乐哼唱(如有条件,最好展示歌曲曲谱)。
5.再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体舞动作。
6.合着乐曲声,试跳集体舞,并群策群力进行修改。
7.完整地合着乐曲边跳边唱。
8.小结:
我们互相祝贺快乐,装点江山,献给祖国。
四、聆听《彩桥架到台湾岛》
1.聆听歌曲:
听读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设问:
“彩桥”是什么桥,是不是真正的桥?
彩桥为什么要架到台湾岛?
2.细听歌曲,讨论上述问题。
3.看着歌词合着歌曲录音哼唱。
4.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海峡两岸小朋友盼祖国统一,……)
5.学唱“海峡两岸小朋友,站在桥上问声好”。
6.设问:
用相隔一小节轮唱形式演唱,表达什么样的情绪(两岸小朋友争先恐后地问好,急切地盼望祖国统一,象征全国小朋友的团结与友谊……)
7.用热烈的情绪,表演这一片段。
8.合着音乐,自由地即兴地用现代舞动作表现,把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
9.小结:
海峡两岸小朋友手拉手,为争取祖国早日统一共同奋斗。
五、结束。
听曲出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阳光牵着我的手》
1.欣赏歌曲范唱:
了解歌曲内容与情绪。
2.再听范唱。
设问:
“阳光”的含义是什么?
3.看谱听教师范唱第一乐段曲调。
设问:
哪一句基本相同,哪一句基本相似?
4.学生自学第一乐段曲调。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读谱能力较差的学生。
(1)重点指导唱好一句。
(2)同座学生相互唱曲调,交流自学成果,相互纠正。
(3)全班齐唱第一乐段。
5.学唱第二乐段。
全班分成两部分,各唱一个声部。
教师分别范唱二声部的曲调。
(1)各声部学生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第二声部。
(2)唱平行三度的二声部音列:
(3)重点练习两个乐句:
(4)唱好第二乐段二声部曲调,注意音准与和谐。
6.以稍快的速度、热烈的情绪唱好全曲。
7.填入歌词(合唱部分学生分声部唱一次)。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5)竖笛基础较好的班级,二声部各用一、二支竖笛辅之。
(6)班级基础较差的,可以降低难度。
第一乐句单声部,第二、三乐句二声部。
8.设问:
“阳光”、“太阳”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阳光牵着我的手”?
师生讨论。
9.充满活力地唱好歌曲。
10.小结:
大家手挽手,团结友谊朝前走。
三、结束
听曲出室。
课后反思:
第二课跳起来
教学目标
1.音乐与舞蹈原本是一家。
感受三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2.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风格。
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
3.在学唱新疆民歌《跳吧,跳吧》后,即兴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
4.继续学吹竖笛。
教材分析
1.《马刀舞曲》
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1903~1978)于1942年创作的一首乐曲,为作曲家所作的芭蕾舞剧《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场的群舞音乐,表现了亚美尼亚民族剽悍粗犷的性格。
乐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一开始,由定音鼓、军鼓及弦乐器等用急板速度奏出节奏强烈的4小节引子,形成炽热的舞曲气氛。
随后,木琴、木管、圆号奏出由同音反复及小二度半音进行构成的旋律:
后两小节的旋律由长号用滑音与木管交替奏出,相互呼应。
在反复一遍后,主题又移高小三度再次响起,情绪更为热烈奔放。
接着由中音萨克管和大提琴奏出与前一主题作鲜明对比的抒情旋律:
这一旋律重复一次后,英武剽悍、迅疾奔放的主题再现。
乐曲的结尾轻巧灵活,先作半音阶式的下行,再以五声音阶式的上行音调为结束,颇有东方的情调。
2.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新疆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小伙子们敲着手鼓与姑娘们边歌边舞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时有所见。
这首舞曲就是我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丁善德采用新疆民歌为主题写成的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钢琴独奏曲。
它描绘了节日中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乐曲是三段体结构。
第一段以“”这样的手鼓节奏为引子,并在这样的伴奏音型上,奏出了欢乐歌舞的主题:
这一主题通过重复、转调和发展,力度加强,变得更为热烈。
但随即出现一段舒缓、柔和的旋律,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
它取材于第二段的主题音调,起到过渡的作用。
在静寂中,手鼓的节奏突然响起,第二段的主题随之出现:
手鼓节奏始终伴随着旋律,犹如小伙子敲起手鼓,引吭高歌。
在第一段主题再现后,乐曲在强烈的手鼓声中结束。
作曲家以豪放的笔调、艳丽的色彩及粗犷的风格,描绘了一幅新疆人民欢庆节日的风俗画。
“舞曲”,音乐的体裁之一,有声乐曲与器乐曲的不同形式。
有供舞蹈所用,也有专供音乐会欣赏所用。
但舞曲和其他音乐体裁一样,都生动地抒发和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
舞曲音乐具有节奏鲜明、旋律流畅、结构简洁的特点。
由于舞曲多来自民间舞蹈,所以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或地方色彩。
例如我国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西南地区的花灯以及各兄弟民族的民族舞;法国的小步舞,加沃特,波兰的马祖卡、波洛奈兹,捷克的波尔卡,西班牙的波莱罗、哈巴涅拉,奥地利的圆舞曲,拉丁美洲的探戈等等。
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特色纷呈。
3.钢琴曲《小步舞曲》
17至18世纪的作曲家巴赫在他卷帙浩繁、数量众多的作品中,不乏技巧精深、规模宏大的作品,但他也为自己的孩子们写了一些短小简易的、用羽管键琴(类似今天的钢琴,钢琴的前身)弹奏的乐曲,那就是《小步舞曲》。
其中11首被后人收集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中,成为钢琴学生的启蒙教材。
其中第一首《G大调小步舞曲》又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首。
乐曲为二段体结构。
第一段旋律以级进与跳进交替,连音与顿音相间,十分生动活泼:
第二段与第一段没有太多对比,只是音区提高,力度增强,情绪更为明朗:
接着音乐又趋平静:
乐曲充满柔和、典雅的氛围,仿佛是小溪在缓缓地流淌。
现在我们听到的音乐还加入巴赫所写的另一首《小步舞曲》,由于是g小调,所以与第一首《G大调小步舞曲》形成了调性、调式的色彩对比。
前者显得更为明朗,后者则给人以淡雅柔情之感。
最后,《G大调小步舞曲》再次出现,构成了复三部曲式的结构,听来也别有意趣。
乐曲用弦乐和羽管键琴演奏,更能体现17、18世纪时期的巴罗克音乐风格。
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
速度从容,节奏平稳,能表现许多礼仪上温文尔雅的动作和意境。
最初流行于17世纪法国宫廷之中,后演变为3/4拍。
18世纪以后,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器乐创作中,往往在奏鸣曲、交响曲中采用此体裁作为套曲的第三乐章,在风格特点上也有了演变。
作曲家介绍
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古典派复调音乐大师。
18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
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感情和大胆的革新精神。
他的创作手法以复调为主。
主要作品有200多部《康塔塔》(指有乐队伴奏的世俗或宗教合唱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创意曲集》、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他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歌曲《我和提琴》
这是一首D大调挪威儿童歌曲。
3/8拍,一段体结构,全曲由五个乐句组成。
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在旋律上完全重复,曲调轻盈跳跃。
第三、四两乐句旋律同样完全重复。
曲中出现了“”节奏,使得音乐更富有动感,形象地表现了“我和提琴”在一起时的欢乐心情,表达了音乐永远伴随着我一生快乐的美好愿望。
第五乐句在第四乐句间的五度大跳更使这一情绪得以进一步的高涨,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音乐执著的追求。
5.歌曲《跳吧,跳吧》
这是一首新疆塔塔尔族民歌。
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
其基本节奏“,”贯穿全曲,曲调欢快跳跃,富于舞蹈性,情绪热烈欢快,它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欢唱舞蹈时的欢乐情景。
第二乐句曲调作了五度的大跳与第一乐句形成了较强的对比,欢乐的情绪时起彼伏,把新疆塔塔尔族人民豪爽的性格和欢乐舞蹈的热烈场面刻画得栩栩如生。
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拟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学唱《我和提琴》
(一)。
第二课时:
学唱《我和提琴》
(二);竖笛吹奏练习。
第三课时:
聆听《新疆舞曲》(第二号);学唱《跳吧,跳吧》;本地区舞曲交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学唱《我和提琴》
(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聆听《马刀舞》
1.设问:
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
(电视剧、电影……)
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
设问:
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3.师生讨论:
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
(粗略的)
4.细细聆听:
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
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
中间一段又是怎样?
……
5.把你们想像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聆听《小步舞曲》
1.谈话:
《马刀舞》表现的是战争的场面;现在你听听又表现怎样的情景——初听乐曲。
2.师生交流所听乐曲的印象。
3.再欣赏乐曲,教师作简要介绍:
(1)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巴赫。
(2)典雅的宫廷小步舞曲。
4.如能放一段录像(宫廷小步舞曲场面),配合乐曲,效果一定更佳(再次聆听)。
5.“舞曲”体裁说明。
6.小结:
这两首舞蹈音乐,描绘两个时代背景,两种风格特征。
请回家收集本地区的舞曲,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
表演《我和提琴》教学基本要求
1.音乐知识导入:
我们已经唱过很多3/4拍的歌曲,你们愿意唱哪一首?
3/4拍的含义是什么?
它的指挥图式是怎样的?
2.介绍挪威民歌《我和提琴》:
(1)出示欧洲地图,找出挪威的地理位置:
北欧。
(2)欣赏《我和提琴》演唱。
设问:
从歌曲内容中,你了解到挪威人的风土人情吗?
歌曲是几拍子的?
三、下课
听曲离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我和提琴》
(二);竖笛吹奏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1.学唱歌曲《我和提琴》曲调。
(1)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找出基本重复的乐句。
(2)根据3/4拍的含义,启发学生讲3/8拍的含义。
设问:
3/4拍与3/8拍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
从分析对比中理解3/8拍。
(3)学习3/8指挥图式,并用指挥图式自学曲调的第一、三、五乐句。
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学习起拍及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4)流畅地唱好曲调(强弱弱节奏要鲜明,分句要清楚),用色块表示乐句的基本重复。
2.学唱歌曲:
(1)再听范唱→第二次时学生轻声跟唱。
(2)填上歌词。
3.表演歌曲。
有感情地歌唱。
请少数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伴奏,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即兴伴舞。
4.将《平安夜》3/4拍改写成3/8拍。
音乐知识:
3/8拍
1.拍号的含义:
每小节几拍/以几分音符为一拍。
2.复习2/4、4/4、3/4拍的强弱规律及其指挥图式。
3.从3/4引入3/8拍。
同样是三拍子,但由于单位时值(以几分音符为一拍)不同,产生不同拍号的三拍子。
4.结合《我和提琴》的演唱,学习3/8拍。
5.通过把3/4拍《平安夜》改写成3/8拍,巩固这一音乐知识。
学吹竖笛
1.复习“567”五音指法及乐曲《划小船》[见四(上)第七课教材]。
2.跟我学:
(1)按本教材中的谱例,由教师示范,学生跟学,吹好“567”三音。
(2)教师任意在“567”五音内变节奏变音型,让学生跟着学吹。
(3)分小组由学生轮流任小老师,即兴吹奏五音,其他学生跟着学吹。
3.练习吹奏二声部长音[教材
(一)谱例],注意声音平稳持续、二声部和谐。
4.吹奏乐曲《掀起你的盖头来》:
(1)教师示范。
(2)全体学吹。
吹奏要注意曲调的流畅,注意十六分音符及附点音符节奏。
(3)在熟练的前提下,可请一部分同学以新疆舞的动作表演“竖笛与新疆舞”。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新疆舞曲》(第二号);学唱《跳吧,跳吧》;本地区舞曲交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聆听《新疆舞曲(第二号)》
1.谈话导入:
新疆各兄弟民族都能歌善舞,我们大家来唱唱《娃哈哈》,边唱边跳。
2.我们来听一首钢琴独奏曲,听听乐曲的风格是哪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格音乐?
为什么?
——欣赏乐曲。
3.学生讨论——新疆风格的音乐——伴奏的音型具有新疆节奏的风格。
4.再欣赏一遍。
设问:
钢琴中的伴奏音型节奏是模仿新疆少数民族中哪件民族乐器?
5.学生讨论——手鼓。
6.全体学生轻轻地模仿手鼓的节奏:
,为钢琴独奏伴奏。
7.小结:
这是一首反映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音乐。
表演《跳吧,跳吧》
1.图片导入:
出示新疆儿童歌舞的图片。
设问:
图中儿童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他们在做什么?
2.介绍一首短小精悍的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仅仅两句,但非常欢快,听两遍就能唱,一唱就能记住,唱了还想跳。
不信你试试——欣赏歌曲范唱。
3.大家说说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4.范唱曲调,大家看着歌谱。
设问:
这个短曲中有哪两个主要音?
这两个主要音是怎样行进的?
5.师生讨论。
答案:
一个“2”(re)一个“5”(sol)。
教师提示:
我们学过上行、下行,那么re与sol行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平行。
6.放慢速度,划着2/4拍指挥图式,每人自选一句即第1-4小节或第5-8小节,有困难举手,老师过来教。
唱会了就停止划拍指挥动作,说明你会了。
7.请自学第1-4小节的同学站起来,我们进行二句接唱。
8.交换自学另一句→交换接唱→齐唱(按原速要求)。
9.填入歌词歌唱(教师分别用四种节奏型手鼓伴奏),请同学们在练唱中选择伴奏型。
10.表演《跳吧,跳吧》,请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合着歌声即兴舞蹈。
(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时间的可能,可以表演数次,让更多学生参与,体验新疆地区载歌载舞的风格。
)
11.小结:
音乐与舞蹈一体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
12.结合本地区舞曲跳一跳、唱一唱,进行相互交流。
第三课家乡美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故乡是北京》(北京)、《东方明珠》(上海)、《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海南),演唱《大雁湖》(内蒙古)、《杨柳青》(江苏)五首作品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15课 人音版 四年级 音乐 教案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