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知识全集.docx
- 文档编号:23063540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56.53KB
茶叶知识全集.docx
《茶叶知识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知识全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茶叶知识全集
茶叶知识全集
导航:
怎样鉴定茶叶的好坏?
1页
无公害茶叶的卫生指标1页
茶叶的定义1页
茶叶的起源及传播3页
中国茶文化5页
中国茶叶的影响5页
茶叶的分类5页
茶-国外饮茶大观6页
饮茶礼仪7页
茶叶基本成份及功效7页
中医说“茶”9页
茶叶的选购10页
茶叶冲泡程序10页
茶叶喝法与使用11页
关于茶叶加工11页
茶叶产业的前景12页食疗价值13页
怎样鉴定茶叶的好坏?
【八项指标】
九项指标:
外形五项:
整碎、色泽、嫩度、条形、净度;
内质四项:
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无公害茶叶的卫生指标
项目指标mg/kg
铅(Pb计)≤5
铜(以Cu计)≤60
六六六(BHC)≤0.2
滴滴涕(DDT)≤0.2
三氯杀螨醇(dicofol)≤0.1
氰戊菊酯(fenvalerate)≤0.1
联苯菊酯(biphenthrin)≤5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0.5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5
甲胺磷(methamidophos)≤0.1
乙酰甲胺磷(acephate)≤0.1
乐果(dimethoate)≤1
敌敌畏(dichlorovos)≤0.1
杀螟硫磷(fenltrothion)≤0.5
喹硫磷(quintozene)≤0.2
茶叶的定义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
茶拉丁学名:
Camelliasinensis(L.)O.Kuntze
在植物分类系统中
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山茶目(Theales)
山茶科(Theaceae)
山茶属(Camellia)
茶亚属(Thea)
茶组(Camelliasectthea.L)
下又分两个种:
茶种(中国种)、普洱种。
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属Camellia和何树属Schima等均极富经济价值。
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单叶,革质,无托叶;花常两性,稀单性,单生或数朵聚生,腋生或顶生;萼片5-7,覆瓦状排列;花瓣通常5,稀4至多数,覆瓦状排列;雄蕊极多数,稀少数,分离或多少合生;子房上位,稀下位,2-10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果为一蒴果,或不开裂而核果状
我们一般所说的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
科学家发现>>茶叶在壶中煮沸抗癌效果更显著
科学家发现,用壶煮制的茶水更有利于健康。
与简单的在盛有沸水的杯子里泡茶相比,煮茶水的方法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抗癌化学物质。
阿伯丁郡洛维特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茶叶在壶中煮沸5分钟,抗氧化剂的浓度达到最高峰。
抗氧化剂能吸收与癌症和心脏病有关的有害自由基。
科学家让一些参与者饮用在壶中泡制长达10分钟的茶,然后对他们血液中的多酚(植物自然产生的抗氧化剂)水平进行检测。
他们发现那些饮用泡制5分钟的茶水的人比饮用泡制10分钟的茶水的人血液中的抗氧化剂水平高60%。
泡制3分钟和5分钟的茶水中的抗氧化剂水平的差异是30%。
参加试验者饮用一小时在壶中泡制5分钟的茶水后,血流中的抗氧化剂水平上升了45%。
茶叶在壶中泡制更长时间并没产生更多的有益成分。
他们还发现向茶水中添加牛奶不会影响茶的抗氧化剂成分。
健康保健方面:
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
预防疾病方面:
红茶的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
研究表明:
红茶功效不逊于绿茶且更有益于心脏
中国现代名茶有数百种之多,根据其历史分析,有下列三种情况:
有一部分属传统名茶,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恩施玉露、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屯溪珍眉、老竹大方、桂平西山茶、君山银针、云南普洱茶、苍梧六堡茶、政和白毫银针、白牡丹、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闽北水仙、武夷岩茶、祁门红茶等。
另一部分是恢复历史名茶,也就是说历史上曾有过这类名茶,后来未能持续生产或已失传的,经过研究创新,恢复原有的茶名。
如休宁松罗、涌溪火青、敬亭绿雪、九华毛峰、汉家刘氏茶、龟山岩绿、蒙顶甘露、仙人掌茶、天池茗毫、贵定云雾、青城雪芽、蒙顶黄芽、阳羡雪芽、鹿苑毛尖、霍山黄芽、顾渚紫笋、径山茶、雁荡毛峰、日铸雪芽、金奖惠明、金华举岩、东阳东白等等。
还有大部分是属于新创名茶,如婺源茗眉、南京雨花茶、无锡毫茶、茅山青峰、天柱剑毫、岳西翠兰、齐山翠眉、望府银毫、临海蟠毫、千岛玉叶、遂昌银猴、都匀毛尖、高桥银峰、金水翠峰、永川秀芽、上饶白眉、湄江翠片、安化松针、遵义毛峰、文君绿茶、娥眉毛峰、雪芽、雪青、仙台大白、早白尖红茶、黄金桂、秦巴雾毫、汉水银梭、八仙云雾、南糯白毫、午子仙毫等等。
茶叶是有保质期的,但与茶的品种有关,不同的茶保质期也不一样。
像云南的普洱茶,少数民族的砖茶,陈化的反而好一些,保质期可达10到20年。
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
一般的茶,还是新鲜的比较好。
如绿茶,保质期在常温下一般为一年左右。
不过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
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质。
判断茶叶是否过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看它是不是发霉,或出现陈味;绿茶是不是变红,汤色变褐、暗;滋味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下降,此外看它包装上的保质期,另外如果是散装茶叶,最好不要超过18个月再冲饮。
乌龙茶是中国茶的代表,是一种半发酵的茶,透明的琥珀色茶汤是其特色。
最能体现中国茶文化特色的当数乌龙茶,因为乌龙茶的品尝比较讲究,冲泡也颇费工夫,因而人们称它为“功夫茶”。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
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没有。
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
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据考证:
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炎帝,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
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
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茶与粮食,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
可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取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
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而且,以少量的茶,交换多数的战马,给兄弟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如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
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
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
普洱茶是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
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两个系列:
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
普洱茶是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的鲜叶制成,也叫作普洱散茶。
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俗称象猪肝色。
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儿,有“美容茶”之声誉。
茶叶的起源及传播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
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
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中国茶叶发展历史
纵观中国茶叶史,中国茶叶经历了药用,食用,作酒及饮料几个阶段:
以下让我们来切身体验一下茶叶历史的变迁。
茶叶的传说:
传说是在公元前2737年,神农上山采药,那天我们的医药祖先边采边尝,不知不觉中已尝了近72种中草药。
草药中的毒性令他觉得口干舌燥,浑身非常的不舒服,于是便坐在树下休息,正在这时,几片树叶飘落在他面前,凭着往常的习惯,他又捡起树叶放入口中尝试,可是令他惊奇的是,过了一会儿神农开始觉得身体舒畅起来,口也不渴了,浑身好像一下子轻松了下来,而口中的树叶还留给他了一口的清香。
......根据记载,茶叶在中国最早是作为药物使用的。
在我国,传说茶是“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最初是作为药用,后来发展成为饮料。
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中记述了以上故事“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支”。
茶-中草药和蔬菜-茶叶的发现?
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
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我国就有关于在西南地区发现野生大茶树的记载。
1961年在云南省的大黑山密林中(海拔1500米)发现一棵高32.12米,树围2.9米的野生大茶树,这棵树单株存在,树龄约1700年。
起初人们将大的茶叶放在水中煮,茶汤用作药用,嫩叶则作为蔬菜食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慢慢得成为一种珍贵的食品,只为皇家御用。
茶-酒的替代品_-茶文化的萌芽茶的珍贵,自然而然,茶成为一种奢侈的饮品,有钱人士仅用它来宴请上宾。
逐渐的,茶慢慢发展成为了酒的替代品。
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一些以茶养廉示俭的事例。
茶-饮料_-茶文化的形成/兴盛?
唐朝是封建文化的顶峰,也是茶文化形成的主要时期。
茶的引用从皇宫显贵,王公爵士直至僧侣道士,文人雅士,黎民百姓,全国上下几乎所有人都饮茶。
茶的饮用越来越普遍,文人雅士嗜茶众多,开始将茶与诗词歌赋结合起来。
如大诗人白居易,一生嗜茶,每天吃早茶(“起尝一瓯茗“《官舍》),午睡起一碗茶(“起来两瓯茗“《食后》),晚茶(“晚送一瓯茶”《管闲事》)。
许多著名的诗词歌赋出现于那个时代。
世界著名的第一本完整的茶书《茶经》也出于同期。
同时,作茶的技术也随之而日益进步,人们饮茶的方式从原先的熬煮茶汤变成了只将沸水冲入干制的茶叶以得茶汤。
茶成为了人们间交流的纽带,友谊的桥梁。
人们喜欢聚在一起,泡壶好茶,吟诗作乐,享受好时光。
今天,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茶叶的健康价值。
茶,成为了和谐与温馨的象征。
第三届萧山茶艺节昨天开幕(0)
2009.3.23
全国纬度最高茶叶种植基地落户济南(0)
2009.3.23
茶博物馆将落户马连道(0)
2009.3.23
北方不产茶能产茶文化(0)
2009.3.23
头茬西湖龙井进京集中上市(0)
2009.3.23
奥运冠军陈艳青助家乡茶农推出“冠军村碧螺春”(0)
2009.3.23
湖南石门召开茶叶产业建设会(0)
2009.3.23
“磐安云峰”精品茶即将问世(0)
2009.3.23
茶叶分6色喝时有讲究(88)
2009.3.14
绿茶之道非常道(40)
2009.3.14
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
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
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
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饮茶始于中国。
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
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
“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
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
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
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
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
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
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
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
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
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中国茶叶的影响
世界各国的制茶技术,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我国。
805年:
唐代时,日本和尚最澄大师及806年空海大师,留学我国研究佛学,归国后,将我国茶叶蒸青绿茶的制茶技术传入日本。
1811年:
荣西和尚留学回归日本,将锅炒茶制法传入日本。
1828至1833年:
茶叶产制技术传入印尼。
荷属东印度公司派茶师杰哥逊前后六次来我国学习研究,每次均带回茶种、制茶技术工人及器具。
1833年:
苏俄来茶我国采购茶籽与茶苗,1848年开始采摘,依照我国茶叶制作方法开始生产。
1834年:
印度成立植茶研究发展委员会,即派秘书哥登来我国学习茶叶产制技术。
购买茶籽及茶苗,并寻找、招收四川省雅州及福建省武夷山等地茶师及工人,到大吉岭等地发展茶业。
1835年:
宇治山本氏,传回我国覆盖茶园“玉露茶”的制法。
1836年:
哥登氏带回我国茶工,在阿萨姆勃鲁茶厂中,按照我国红茶制法,试制成功,日后发展成今天的阿萨姆红茶。
1866年:
斯里兰卡正式制茶始于特罗氏。
学习我国武夷岩茶制法,试制成功。
至1873年后才仿效印度的机械制法。
1877至1887年:
南非及东非洲茶叶的发展,已由我国输入茶叶生产技术。
1893年中国茶工、汉家刘氏茶坊29代传人,将我国的种茶技术传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
1900年刘茶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
1898年:
日本开始仿制我国红茶、绿砖茶。
1926年:
日本仿效我国珠茶制法。
日本最普遍的煎茶,是仿自我国浙江龙井。
194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茶业者等退出印度、锡兰的茶叶经营,将技术与资本等,转移投资于肯尼亚等新茶区的开阔,才大量生产红茶。
茶叶的分类
1.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
茶类名 制作特色 代表产品
绿茶 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六安瓜片龙井茶碧螺春
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
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
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
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清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
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
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黄茶 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 霍山黄芽
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
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山黄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白茶 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m) 白毫银针白牡丹
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
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青茶 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m) 铁观音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
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
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
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红茶 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 祁门红茶荔枝红茶
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
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云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
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黑茶 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m) 六堡茶普洱茶
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
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
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
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
2.以季节分类:
①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
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如六安瓜片)
②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如普洱茶)
③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如铁观音)
④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
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
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如冻顶乌龙)
3、按其生长环境来分:
①平地茶----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
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②高山茶----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
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
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
加工后之茶叶,条索紧结,肥硕。
白毫显露,香气浓郁且耐冲泡。
茶-国外饮茶大观
国外饮茶大观
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
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
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的居民酷爱喝浓茶,茶叶又苦又涩,他们却觉得津津有味。
该国红茶畅销世界各地,在首都科伦坡有经销茶叶的大商行,设有试茶部,由专家凭舌试味,再核等级和价格。
英国:
英国各阶层人士都喜爱饮料。
茶,几乎可称为英国的民族饮料。
他喜爱现煮的浓茶,并放一二块糖,加少许冷牛奶。
泰国:
泰国人喜爱在茶水里加冰,一下子就冷却了,甚至冰冻了,这就是冰茶。
在泰国,当地茶客不饮热茶,要饮热茶的通常是外来的客人。
蒙古:
蒙古人喜爱吃砖茶。
他们把砖茶放在木臼中捣成粉末,加水放在锅中煮开,然后加上一些,还加牛奶和羊奶。
新西兰:
新西兰人把喝茶作为人生最大的享受之一。
许多机关、学校、厂矿等还特别订出饮茶时间。
各乡镇茶叶店和茶馆比比皆是。
马里:
马里人喜爱饭后喝茶。
他们把茶叶和水放入茶壶里,然后炖在泥炉上煮开。
茶煮沸后加上糖,每人斟一杯。
他们的煮茶方法不同一般:
每天起床,就以锡罐烧水,投入茶叶;任其煎煮,直到同时煮的腌肉烧熟,再同时吃肉喝茶。
加拿大:
加拿大人泡茶方法较特别,先将陶壶烫热,放一茶匙茶叶,然后以沸水注于其上,浸七、八分钟,再将茶叶倾入另一热壶供饮。
通常加入乳酪与糖。
俄罗斯:
俄罗斯人泡茶,每杯常加柠檬一片,也有用果浆代柠檬的。
在冬季则有时加入甜酒,预防感冒。
埃及:
埃及的甜茶。
埃及人待客,常端上一杯热茶,里面放许多白糖,只喝二三杯这种甜茶,嘴里就会感到粘糊糊的,连饭也不想吃了。
北非:
北非的薄荷茶。
北非人喝茶,喜欢在绿茶花里几片新鲜薄荷叶和一些冰糖,饮时清凉可口。
有客来访,客人得将主人向他敬的三杯茶喝完,才算有礼貌。
南美:
南美的马黛茶。
南美许多国家,人们用当地的马黛树的叶子制成茶,既提神又助化。
他们是用吸管从茶杯中慢慢着品味着。
饮茶礼仪
我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又有着严格的敬茶礼节,还有着奇特的饮茶风俗。
我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少说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
茶礼有缘,古已有之。
客来敬茶,这是我国汉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
直到现在,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
喜庆活动,也喜用茶点招待。
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庄重。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我国汉族同胞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
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
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的。
明·许次纾在《茶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叶 知识 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