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复习重点.docx
- 文档编号:23059166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65
- 大小:106.09KB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复习重点.docx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复习重点.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复习重点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第一部分 实践技能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处理能力
(一)案例内容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霍乱、伤寒、流行性出血热、麻疹、肺结核、碘缺乏病、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高血压、食物中毒、苯中毒、铅中毒、水污染事件等。
(二)基本要求
1.调查方案的制订:
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现况、病例对照、队列)、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
2.调查活动的实施:
(1)调查准备:
人、财、物;
(2)调查活动的组织;
(3)调查资料的收集; (4)标本的采集与储运。
3.资料的处理:
(1)调查资料的分析;
(2)样本检测结果的判定。
4.控制与干预措施的选择;
5.控制效果评价;
6.调查报告的撰写。
(三)说明结合案例、按照要求、回答要点。
第二部分体格检查、急救技术操作与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一)体格检查 测试项目19项。
一般检查
1.血压; 2.眼:
眼球运动、调节反射 3.颈部(甲状腺、气管);
胸部
4.胸部视诊:
对光反射(直、间接);
(1)胸部的体表标志:
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2)胸壁、胸廓与乳房;(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5.胸部触诊:
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6.胸部叩诊:
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底移动度;
7.胸部听诊:
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哕音、胸膜摩擦音;
8.心脏视诊:
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9.心脏触诊: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10.心脏叩诊:
心界叩诊及锁骨中线测量;
11.心脏听诊:
包括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心音改变);
12.外周血管检查:
(1)脉搏:
脉率、脉律;
(2)毛细血管搏动征。
腹部
13.腹部视诊: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2)腹部外形;(3)呼吸运动;
(4)腹壁静脉;(5)胃肠型和蠕动波。
14.腹部触诊:
(1)腹部紧张度;
(2)压痛及反跳痛;(3)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
(4)腹部包块; (5)液波震颤; (6)振水音。
15.腹部叩诊:
(1)腹部叩诊音:
(2)肝浊音界; (3)移动性浊音;
(4)脊肋角叩击痛;(5)膀胱叩诊。
16.腹部听诊:
(1)肠鸣音;
(2)血管杂音。
神经
17.深反射(跟腱、肱二头肌、膝反射)、浅反射(腹壁反射);
18.脑膜刺激征:
颈项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19.锥体束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Chaddock征)
(二)急救技术
测试项目3项。
1.吸氧术;2.人工呼吸;3.胸外心脏按压
(三)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1.心电图:
测试项目7项。
(1)正常心电图;
(2)房性期前收缩;(3)室性期前收缩;(4)窦性心动过速;
(5)窦性心动过缓;(6)典型心肌缺血;(7)急性心肌梗死。
2.X线片:
测试项目5项。
(1)正常胸部正位片;
(2)肺结核;(3)肺占位病变;
(4)尘肺; (5)正常四肢关节片。
3.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1)血、尿、粪常规;
(2)痰液检验;(3)血清钾;(4)血清钠;
(5)血清氯; (6)血清钙; (7)血清无机磷;(8)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9)血清总胆固醇;
(10)血清甘油三酯;(11)血清脂蛋白;(12)血糖;(13)二氧化碳结合力;(14)肝功能;
(15)肾功能;(16)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17)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 (18)尿铅;(19)尿汞。
第三部分基本操作技能
(一)常规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1.余氯比色计;2.微小气候测定仪;3.噪声测定仪;4.紫外线强度测定仪
5.一氧化碳测定仪;6.二氧化碳测定仪;7.显微镜;8.照度计;9.喷雾消毒器;10.X射线测定仪。
(二)消毒隔离
1.穿脱隔离衣、戴无菌手套; 2.消毒剂的配制(氯制剂、戊二醛、过氧乙酸)。
(三)流行病学资料处理
1.常用流行病学统计指标的计算(率、比)及应用(三间分布);
2.常用医学统计图(条、线、直方、比图)、表(单式、复式)制作与应用。
第一考站:
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处理。
(满分值40分,考试时间15分钟。
)
常见问题:
描述性研究资料、分析性资料应如何收集?
答:
⑴描述性研究资料:
采用现况调查(普查、抽样调查、筛检)收集资料;
⑵分析性资料:
①病例对照(现场询问、调查表、采样)②队列(现场、追踪、随访、监督)③流行病学实验(恰当选择对象、随机、筛选)。
2抽样调查时样本的大小如何确定?
怎样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答:
现况:
①预期现患率②结果精确性;对照:
①人群中暴露的比例②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③要求的显著性水平④要求的把握度;保证代表性:
随机原则、监督、控制偏倚。
3、传染病爆发时,应如何进行调查?
答:
①制定调查方案:
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现况、对照、队列)、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②调查活动的实施:
1)调查准备:
人、财、物;2)调查活动组织;3)调查资料收集;4)标本的采集和储运;③调查资料的处理:
1)调查资料的分析;2)样本检测结果的判定;④执行控制与干预措施;⑤评价控制效果;⑥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实例;⑦撰写调查报告。
4、简述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储运要求。
答:
不同部位取新鲜标本(最好含异常样本)→洁净干燥(保温)保存运送→立即检验。
5、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应如何分析?
答:
描述性分析→推断性统计:
①卡方检验(疾病与暴露的关联)②比值比OR(疾病与暴露联系强度大小)③OR的95%可信区间④分层分析⑤分级分析。
6、在实际应用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答:
①管理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
7、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及处理原则。
答:
一般反应:
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反应(发热、头昏、恶心、腹泻)等。
处理原则:
一般不需处理(1-2天可消失);如反应强烈仅需对症治疗;如有异常反应,则上报,同时作出抢救,如注射1:
1000肾上腺素(0.5-1.0ml)或肌注苯海拉明(20-50mg),及时送医院;当然也要排除偶合疾病情况。
8、在病毒性肝炎的调查中,应对HBsAg携带者采取哪些措施?
答:
①不能作献血员,加强随访,要求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防止传染他人;②建议作进一步检查(乙肝两对半定量、HBeAg定量、肝功能、HBV-DNA、AFP、肝纤二项、肝脏B超),必要时治疗,同时定期作相关检查。
③建议与患病接触频繁者进行相关检查,尽量注射疫苗保护。
9、钩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
①传染源(病人和带虫者的病原学检查);②传播途径(皮肤接触、经口感染、粪便);③易感人群(个人防护、治疗及管理粪便)。
10、简述流行性出血热病员的处理原则。
答:
治疗、疫情监测、防鼠灭鼠、做好卫生工作、预防接种。
11、简述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答:
①控制传染源(治疗患者,管理控制病畜);②切断传播途径(灭钉螺,管理粪便及保护水源);③保护易感人群(个人防护)。
12、试述苯中毒的预防措施。
答:
①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②生产工艺改革(减少接触苯);③通风排毒;④卫生保健措施(测定苯浓度、定期体检)。
13、中毒分为哪几种,WBC在其诊断中有何意义?
答:
三类:
①细菌性中毒②有毒动植物中毒③化学性食物中毒
WBC是指白细胞,是炎症指标,特别是应用于苯中毒,WBC值会低于正常值。
14、职业病接触上分为哪几类,各种类名称和英文缩写,解释其中一种意义。
答:
①接触机会②接触方式③接触强度④接触时间。
试题1.病毒性肝炎
题目:
2003年3月1日至3月8日某区卫生防疫部门陆续接到本区几所学校报告,学生中接连发现一种不明原因的疾病,学生主诉发热、纳差、全身不适,部分学生巩膜黄染,共90例。
自2003年1月1日起,该区各学校均由同一供餐公司供应营养午餐。
问题:
1.这次疫情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你对这次疫情的初步印象,设计一份调查表。
(简单说明)
答题要点:
1.
(1)核实诊断;
(2)确定是否暴发;
(3)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
(4)查明传染来源和易感人群;
(5)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最终扑灭疫情。
2.
(1)一般项目;
(2)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3)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接触者、接触程度、可能受感染日期、地点、方式、传播途径等);
(4)防治措施;
(5)结论;
(6)调查日期、调查员。
试题2.艾滋病
题目:
某市处于艾滋病流行的上升期,近年来经性行为传播HIV感染者人数增长较快。
针对上述现状,欲对该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进行艾滋病干预,以提高该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并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发生和蔓延。
问题:
1.干预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2.干预效果如何评价?
答题要点:
1.干预活动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基线调查:
由实施小组成员对研究对象按照统一问卷进行基线摸底调查,以掌握研究对象整体的本底情况。
(2)干预措施的实施:
主要包括制作IEC材料(信息教育交流材料,即传播材料,是卫生工作者用来传播卫生科普知识常用的媒介,由于针对性强,语言精练,受众一看、一听就懂,又可以长久保存,互相传阅,在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中广泛使用)。
设计制作各种健康教育书面宣传材料,或刻录光盘,向干预对象免费发放,同时将有关培训内容及图片输入手提电脑与干预对象面对面培训;培训重点人物(负责人及领班),使他们更好直接影响服务小姐;开展同伴教育;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安全套使用的培训;通过当地广播电台相关栏目,播放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开设个人电话咨询,对干预对象公布咨询电话,随时解答相关问题。
(3)干预后调查:
通过实施干预措施后,调查员对目标场所服务小姐采用与基线访谈相同的问卷进行干预后的调查,如实填写。
2.干预效果评价:
结合干预前后两次调查分析:
(1)干预前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知晓率改变情况;
(2)干预前后目标人群对艾滋病正确态度改善情况;
(3)干预前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促进情况;
(4)干预前后目标人群HIV感染状况比较。
核实诊断的方面:
患者的临床表现:
长期发热、明显消瘦、慢性腹泻、全身淋巴肿大、霉菌感染等
实验室检查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CD4:
CD8<1(在T淋巴细胞分类中,CD4代表T辅助细胞而CD8代表T抑制细胞和T杀伤细胞。
CD4+T淋巴细胞是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而其本身又是免疫反应的中心细胞;CD8+T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
正常人的CD4+T淋巴细胞约占总的T淋巴细胞的65%,CD8+T淋巴细胞约占35%。
人体感染了HIV后,涉及的主要病理过程就是免疫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
CD4+T淋巴细胞的丢失,绝对数量的减少,同时CD8+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CD4和CD8的比例失调。
因此CD4+,CD4+T淋巴细胞记数作为直接测定免疫功能的方法,是提供HIV感染病人免疫系统损害状况最明确的指标。
)经血液检查,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蛋白印迹试验)为阳性者,可诊断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常根据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判断和经血液检查CD4细胞计数小于200/mm3时,可诊断为艾滋病病人。
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来源,感染的途径,性传播、经血及吸毒、母婴、医源性等
试题3.霍乱
题目1:
地处县城郊的某某工厂,有职工1500人,除少数居住厂外,绝大部分都住厂内职工宿舍。
厂内没有供职工用餐的食堂,近期内也没有集体聚餐活动。
职工饮用的水是来自厂里自备水源井的自来水,平时管理不善,井周边环境较差,水井离公共厕所很近。
工人大多数人有喝生水的习惯。
8月5日至8月12日厂内先后发生62例腹泻病人,大便呈黄水样,无明显里急后重感,多数无腹痛、仅个别有低热、呕吐。
以前腹泻病人很少。
厂医务室王医生于8月13日向你所在的医院作出上述疑似霍乱疫情报告,你如何处置?
答题要点:
疫情信息处置:
1、详细做好疫情记录,详细记录疫情过程,必要时进一步追问,疫情报告不详细有关情况,同时要记下报告人姓名、所在单位、联系方式、报告时间。
2、立即向有关方面领导作出疫情报告。
3、立即着手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5、疫情处理结束后撰写疫情处理总结。
调查方案的内容:
(1)调查目的:
核实诊断,确定疫情性质(散发暴发)、描述疾病分布征(三间分布)、
查明传染来源和暴露的易感人群、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控制疫情。
(2)调查方法:
病例对照调查a在明确调查目的的基础上,广泛探索危险因素(水、食物、媒介、生物、接触、外出史等)。
b确定对照因素,选择对照对象。
c提出危险因素。
(3)调查内容
a核实诊断(临床、实验室、流行病学依据)临床:
无痛性腹泻实验室:
(采样)
采样的品种:
病人密切接触者、自来水厂工人的粪便;厂自备自来水厂的水源水、末梢水;媒介生物(苍蝇、蟑螂);可疑食品
采送样注意项:
适时:
粪便标本在使用有效抗生素前采,采集河沟污水时要在太阳刚出前后。
适量:
水、粪便标本不宜过多。
安全:
标本妥善存放运输,以防标本容器破损,造成环境污染。
快速:
尽快送检 同步:
标本与送检单同时送实验室。
采样的目的:
在找致病因子霍乱弧菌等肠道致病菌。
诊断:
查找流行因素: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考核疫点处理效果的质量。
b对疫情做全面调查了解
①确定病例(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 ②确定收集病例的时间范围③调查厂内所有腹泻病人(全面排查)④对附近医疗机构腹泻病就诊情况有无疑似病例。
c分析资料
确定疫情性质找出流行特征,提出流行因素假设,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三间分布。
d验证假设
e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①基本措施——健康教育。
贯穿于针对性措施落实的全过程
②针对性措施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①病人(疑似病人)隔离、治疗②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消菌治疗预防接种③疫区内查治腹泻病人
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饮食卫生、饮水用水卫生、环境卫生、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免疫接种、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题目2:
某工厂有职工2226人,外来民工735人。
工人除少数在厂外居住,基本都住在厂内职工宿舍。
厂内没有供职工用餐的食堂,饮用厂自备的水源井自来水,平时管理不善,工人与民工多有饮用生水习惯。
9月6日有11人发生腹泻,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多无腹痛,仅个别有低热、呕吐。
至15日共有70人发病,其中本厂职工43例,外来民工27例。
同期厂外无类似病人发现,近期无集体聚餐活动。
以往厂内每月偶尔发生1~2例腹泻病人。
当地防疫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迅速派员到现场查明原因,从病人的粪便中找到了霍乱弧菌(O1),并及时控制了疫情。
问题:
简要叙述本次调查的步骤。
答题要点:
拟采用暴发调查的步骤,主要包括:
1.核实诊断,确定暴发:
对报告病例结合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作出初步诊断,确定首例和首批病人。
2.初步调查,提出假设:
调查首例病人的发病时间、发病前后的活动情况;收集病人标本、接触者标本、饮用水标本并及时送检;环境情况调查:
人群密度、水源和食品供应、粪便管理等。
3.进一步调查,验证假设:
根据初步调查的结果,建立引起本次霍乱暴发的可能原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验证假设,同时,结合病人粪便、呕吐物和可疑食物或饮水中病原学(霍乱弧菌)检查结果,确定传染源、传播途径和病原体。
4.采取控制措施:
边调查边实施。
5.总结、报告。
试题4.伤寒
题目1:
某县某村2000年4月2日~6月17日发生伤寒暴发。
临床症状以发热、畏寒、纳差和乏力为主,其中发热持续4~20天不等,持续38℃以上2~6天,平均3天。
经防疫部门调查,共确诊30例,伤寒杆菌捡出率90.20%。
该村村民饮用深井水和一池塘水。
本次发病户日常生活及饮用水多为池塘水,该池塘卫生无人管理,人畜共用。
首例病人刘某在外打工,病前2周返家,4月2日发病,之后该村陆续出现类似病人。
发病高峰在首例发病后的第二周。
当地防疫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采取以加强饮水消毒为主的综合性措施,病例数很快减少。
问题:
1.从收集到的资料,你准备做哪些分析?
2.为分析该次暴发的原因,实施病例对照调查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答题要点:
1.分析的主要内容:
(1)计算各种罹患率;
(2)描述三间分布(时间、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等);
(3)暴露与未暴露可疑饮用水的罹患率比较;
(4)确认暴发疫情;
2.实施病例对照调查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1)提出可疑危险因素(饮水、食物、接触);
(2)确定对照的条件(年龄、性别、居住位置等),选择对照。
题目2:
某村2001年6月12日~8月2日发生伤寒爆发流行,经疾控部门调查,共确诊30例,采集21份病人血进行细菌培养,伤寒杆菌检出率89%。
村民饮用深井水和井水。
本次发病户日常生活及饮用水多为井水,该井卫生无人管理,人畜共用。
首例病人赵某6月12日发病,病前两月曾外出打工,发病前2周返家,病人排泄物污染的衣物经常被拿到井边洗涮,污水随处倾倒。
6月中旬该村陆续出现病人,至6月下旬,累计发病24人,6月26日当地疾控部门接到群众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8月2日发生最后一例病人。
同期其他村未见同样病例发生。
问题
1、你准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哪些分析?
(1)描述三间分布(时间、年龄、性别、居住地是否在井周围);
(2)计算各种罹患率;
(3)暴露与未暴露可疑饮水史的概率比较;
(4)确认爆发疫情。
2、根据这起疫情的性质,你如何进行疫情报告?
属乙类传染病爆发疫情,在疫情网络直报的同时,还应立即电话或传真报告卫生疾控部门和所属卫生行政部门。
题目3:
2006年7月1日,某县一居民为子女结婚举办婚宴,共参加人数150人。
于7月5日出现1例高热病人(40~41℃),主要表现为乏力、脉象相对迟缓,皮肤玫瑰疹和肝脾肿大。
至7月10日陆续出现10例相同症状的病人,截至到7月下旬总共发生48例病人。
经调查,发病者均为参加婚宴就餐者,未参加婚宴就餐者无一人发病;本次婚宴用水均取自该家的自用井。
你应如何调查处理。
问题
1、这可能是什么疾病?
依据有哪些?
如进行实验室诊断需采集什么标本?
疫情初步判断为伤寒爆发。
判断依据;
(1)伤寒病人均有参加婚宴就餐史,未参加婚宴就餐者无一人发病;2)婚宴用水取自该家自用井;(3)病人均表现典型的伤寒临床症状。
需采集以下标本:
(1)血液标本:
细菌培养、血清肥达氏实验"O"抗体检测;
(2)粪便标本;细菌培养
2、对调查资料进行初步分析
(1)疾病三间分布;
(2)罹患率,推测病例潜伏期;(3)病人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4)可疑的病因、发病因素。
题目4:
某村2002年5月10日~7月1日发生伤寒爆发流行,经疾控部门调查,共确诊27例,采集17份病人血进行细菌培养,伤寒杆菌检出率89.20%。
村民饮用深井水和一井水。
本次发病户日常生活及饮用水多为井水,该井卫生无人管理;人畜共用。
首例病人赵某5月10日发病,病前两月曾外出打工,发病前2周返家,病人排泄物污染的衣物经常被拿到井边洗涮,污水随处倾倒。
6月上旬该村陆续出现病人,至6月中旬,累计发病24人,6月15日当地疾控部门接到群众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7月1日发生最后一例病人。
同期其他村未见同样病例发生。
问题:
l、你参加本次疫情调查处理,如何全面、准确掌握疫情?
(1)首先确定判断病人和疑似病人的标准;
(2)确定病人发病的时间范围;
(3)对病人进行个案调查;
(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检疫,及时发现新病例;
(5)对附近乡镇卫生院发热病例进行调查;
(6)对全村逐户进行调查发现可疑病例。
题目5:
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氏实验"O"抗体阳性。
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你应如何调查处理。
问题:
1、这是一种什么疾病,是否属于爆发疫情?
主要依据有哪些?
这种疾病是伤寒,属于爆发疫情。
爆发:
短时间局部区域内出现大量症状类似的病人,有相同的传染源和/或传播途径,且病人常同时出现在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主要依据:
(1)患者具有相同的流行病学史(共用井水);
(2)具有伤寒典型临床症状;(3)肥达氏实验"O"抗体阳性。
1、你如何进行疫情报告,请简述报告要求和内容。
疫情报告要求及时、正确、完整。
(1)在疫情网络直报的同时,还应立即电话或传真报告卫生疾控部门和所属卫生行政部门。
注明报告人姓名和单位;
(2)报告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人数、有无死亡病人;
(3)主要临床表现、就诊人数、初步诊断;
(4)可能发生的原因;
(5)已采取的防制措施。
试题5.流行性出血热
题目1: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危害性较大、全球性分布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我国迄今已在26个省市证实本病的存在或流行。
1990年以来,全国EHF发病率又有所抬头。
某市尚缺乏相关资料。
本次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该市流行性出血热(EHF)在人和鼠间的流行状况和趋势,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问题:
1.本次研究拟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2.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答题要点:
1.本次研究拟采用现况研究中抽样调查的方法。
2.要研究内容包括:
(1)确定研究地区及研究对象:
可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全市若干个社区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
(2)当地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发病状况:
人群发病特征(年龄、性别、职业等)、时间分布特点、地区分布状况等,以及影响分布的主要相关因素;
(3)人群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的感染状况:
检测人血清中EHF-IgG抗体;
(4)当地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在鼠间的感染状况:
鼠肺标本中EHF病毒抗原、抗体的检测;
(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题目2:
某乡2004年11月初以来,发生不明原因发热、腰痛、皮肤黏膜有出血点,血压偏低,先少尿,后多尿,病例十余例。
个别病例死亡,尸检可见内脏高度充血,心、肾及脑垂体广泛性出血。
该乡环境卫生极差,鼠多,垃圾随处可见。
问题:
1、疫情调查中你认为要收集哪些主要资料?
(1)人口学资料;
(2)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情况;(3)疾病资料(历年和当年本地区和周边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4)有关宿主动物的情况;(5)有关媒介昆虫情况;(6)有关本病的预防接种情况。
2、收集这些资料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收集资料时应注意资料的准确、及时、完整。
试题6.麻疹
题目:
1999年10月8日~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
县防疫站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
问题:
1.调查处理本起疫情前,请你拟定一个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简明、扼要)?
2.控制本起疫情,你将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答题要点:
1.
(1)调查目的;
(2)调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执业 医师 实践 技能 考试 复习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