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docx
- 文档编号:23054591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5.10KB
外国教育史.docx
《外国教育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教育史
第一编古代教育史
一章史前教育
教育的起源问题:
生物起源说: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
生存竞争是教育的基础
心里模仿起源说:
美国教育世家孟禄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和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
十月革命后苏联一些教育史学家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尤其是米丁斯基
史前文化教育的主要特点:
1具有全民的,平等的性质,是原始状态下的机会均等2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主要是附带在生活和生活过程中进行,内容包括道德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宗教教育,文化教育和军事训练等多方面的内容3原始社会教育的组织和方法还处于萌芽状态
二章
古埃及学校类型:
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寺庙学校文士学校
古印度的古儒学校:
古儒是那些对“奥义书”等有研究而有专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等人。
古儒在家社交,许多不远活不能亲授子女的人送子入学重视学生的道德训练,通过师生接触,进行言传身教。
课程设置有六艺吠陀经教学采用口授法
二章古代希腊教育
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的异同:
第一,就相同点而言,无论是斯巴达教育,还是雅典教育,都是为奴隶主统治服务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和政治色彩;教育的对象都是奴隶主阶级;学校教育已脱离生产和生活过程,成为一项专门的活动;在战争频繁的奴隶制时代,都重视军事和体育。
第二,从不同点来看,在斯巴达,教育被视为国家的事业,因而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注重军事教育而忽略文化教育;品格教育强调集体性而压抑个性;重视女子教育。
相对地,雅典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
倡导并践行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构有私立(文法、弦琴、体操学校)和国立(体育馆)两种,制度化程度较高;教育和生活紧密结合;不重视女子教育。
第三,斯巴达和雅典教育异同的成因主要是由二者的地理环境,政治的经济制度以及民族传统的差异所决定的。
古希腊的教育理论
萌芽阶段:
毕达哥拉斯的哲学思想:
数本原说,和谐观念,灵魂理论。
数是万物的本源,宇宙是天体的和谐,灵魂学说教育思想:
净化灵魂是教育的目的,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确立阶段:
智者:
共同点——哲学上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论,在论辩术,文法和修辞等方面都有所建树,以教书为职业并收取学费,重视实际利益及其个人主义取向,“人是万物的尺度”和“感觉及知识”,智者的教育活动1提供政治家的预备教育2奠定“三艺”始基3关注公民品德教育智者对西方文化教育的贡献智者的历史命运
苏格拉底哲学和教育思想1认识你自己——从自然到自我的转变2“是什么”的问题3美德即知识——道德与知识的统一性问题4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
体系化阶段:
柏拉图《理想国》与教育制度
《理想国》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
书中以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等人的对话形式表述其哲学、政治和教育思想,讨论了政治体制、婚姻、优生、宗教、道德、教育、文艺等各种问题。
在本书中,他精心设计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国立学校教育体制。
根据柏拉图的观点,公民的子女为国家所有,由国家负责其养育和教育。
柏拉图很重视学前教育。
为使幼儿受到美好教育,他认为教育应从幼年开始,一切事情都应该慎之于始,幼儿教育更是如此。
在幼儿教育之后,青少年要从7~17岁接受普通教育。
这时期的教育,包括音乐教育和体育。
音乐教育为了陶冶心灵,体育为了锻炼身体。
二者不可偏废。
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青年们要接受两年(从18岁到20岁)军事训练,一般青年到了20岁,学业就算基本结束了。
少数优秀的对智力有兴趣的各方面发展良好的青年要继续学习。
他们从20岁到30岁期间要研究高深的科学理论。
到30岁以后,要进一步挑选为数极少的最优秀的人继续深造,这就进入到了学习哲学的阶段,一直学5年,到35岁为止。
学完5年哲学以后,还必须取得实际工作的经验。
到了50岁时,他的知识、经验都丰富了,他就可以成为最高统治者—哲学王。
柏拉图的教育制度是为了培养军人和执政者,这两种人在全体人民中是少数。
他们是人中的精英,是国家的栋梁,唯有他们才能过共产主义的生活。
共产主义既是优秀人物所组成的制度,又是保证能够创造优秀人物的制度。
在柏拉图的教育体系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执政者即哲学王,哲学家应是热爱知识,不是爱一般的变幻无常的东西,而是爱永恒不变的真理。
他所有的快乐不是肉体的而是精神的,他不贪婪、不偏狭、不怯懦。
柏拉图的教育学说博大精深,它几乎涉及到教育领域中的所有的重要问题。
柏拉图的教育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仅是历史上的,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经常可以使人们感觉到并且想到的。
亚里士多德:
论自由教育
在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提出的自由教育理论。
一个人仅仅把理性用来控制情感还是不够的,还应当追求更高级的东西,即自由思考的生活。
这种教育就是自由教育。
自由教育的对象是人的理性灵魂,人的理性灵魂的功能是沉思。
自由教育的实施,要想达到沉思的效果,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1)闲暇;
(2)自由学科。
沉思活动需要充分的闲暇。
闲暇并非无所事事,闲暇与沉思相联系。
沉思的活动也是一种有为的活动,他本身既有较高的严肃的价值。
自由学科是自由教育实施的另一个必备条件。
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学科,才是自由人应当学习的知识。
所谓自由学科,包括读写算、体操、哲学、音乐、绘画等。
总之,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自由教育是唯一适合自由人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自由教育以自由学科为基本内容,并且应避免机械的、专业化的训练。
四章古代罗马教育西塞罗和昆体良教育思想
西赛罗:
是古罗马的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雄辩术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论共和国》、《论善与恶的定义》和《论雄辩家》等著作中。
西塞罗认为,全部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政治家,而只有优秀的雄辩家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政治家。
因此,教育的直接目的就在于培养雄辩家。
他指出,一个雄辩家必须具有良好的、多方面的素养。
首先,他必须具有广博得知识。
在雄辩家所学习的各项知识中,伦理学是最重要的。
其次,雄辩家应当具有修辞学方面的特殊训练。
他不仅具有知识,更具有使知识充分、生动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再次,雄辩家应该具有优雅的举止风度。
西塞罗进一步提出了以“人道”为教育理想的主张。
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对昆体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昆体良:
古罗马帝国时期的雄辩家、著名教育家。
主要著作为《雄辩术原理》一书。
它是一部雄辩术的教程,也是一部教育著作。
雄辩家的培养:
与西塞罗一样,昆体良也主张把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作为教育所达到的基本目的。
他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灵敏地学习。
昆体良虽然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他也认为教育的基本作用并不是绝对的。
五章西欧中世纪教育骑士教育
1、封建等级制度和骑士制度2、骑士教育的目标——训练骑士的标准是剽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3、骑士教育的实施
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它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1)从出生到7~8岁,这个阶段为宗教教育阶段。
(2)7~8岁以后,这个阶段通常称为“礼仪教育阶段”。
(3)从14~15岁到21岁,被称为“侍从教育阶段”。
骑士教育的基本内容除上述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骑士十诫”。
骑士教育旨在训练保护封建主世俗利益的武夫,其内容虽也注重培养宗教道德品质,但以养成军士征战能力为主要目的,文化知识极为贫乏。
西欧中世纪大学
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是社会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十字军东征、经院哲学的出现,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就每一所大学的建立而言,又各有其特殊和具体的原因。
中世纪大学最初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
早期中世纪大学通常是在原有的文化教育机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大学的前身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的对所有人的教育中心和研究所;另一种是原有的主教学校,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演变而言的。
中世纪大学的组织与管理特点
根据管理体制的不同,中世纪大学通常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波伦亚为代表的“南方型”大学,又称为“学生大学”。
另一类是以巴黎大学为典型的“北方型”大学,又称为“先生大学”。
但是,不论是“学生大学”,还是“先生大学”,执掌教务的并不是学生和教师个人,而是由他们组成的团体。
在中世纪大学创建之初,大学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教师团体和学生团体组成的“组合”。
在“学生组合”中,往往按照地籍,组成“同乡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同乡会”又互相组合,形成更大的区域性组织。
“教师组合”的主要形式是“系”或“教授会”。
这是按所教学科而形成的教师组织。
中世纪大学中更为重要的组织机构是学院。
在中世纪大学中,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
其中,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质的机构,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作准备。
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
中世纪大学建立以后,即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
教会和世俗封建主为了争取大学的支持,往往授予大学一定的特权。
中世纪大学创建之初,教学内容和课程并不确定,通常是由各大学教师自定的。
从13世纪起,经教皇命令和大学法规确定,课程逐步趣于统一和稳定。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和辩论。
大学学习一般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这与学位制度具有直接联系。
第一阶段:
可获“学生学位”,在此基础上可获得“硕士”或“博士”的学位。
第二编近代教育史
人文主义教育的一般特征:
第一、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提倡儿童身心和谐发展;追求一种新的教育,并注重扩大教育的对象。
人文主义教育的这种新的特征主要是对人研究的参照物的变化。
第二、创建新型的学校机构,使教育环境自然化。
一种教育的实施总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即学校机构来完成的。
教育上大规模的改革必然要触及其学校学校机构的变化。
近代教育的特征:
一、近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政治基础——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新型社会和新的社会关系:
即由过去的身份型社会开始向契约型社会转变;由一种人身依附关系转变变为一种契约关系。
二、近代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改革和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1、近代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宣扬的自由、平等的观念,促进了近代教育对发展人的个性的重视和对教育普及的追求。
2、近代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宣传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价值观,把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近代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与中世纪教会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追求世俗化和回归现实的教育。
(二)与古希腊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重视现实和追求物质利益的教育
1870年初等教育法内容:
1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置公立学校2在全国划分学区,并选举产生的学武委员会负责监督本学区教育3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义务教育4承认以前各派教会所兴办或管理的学校为国家教育的组成部分,但不能从地方财政得到补助5学校的普通教学与宗教分离,凡接受公款补助的公立学校一律不得强迫学生上特定的宗教教义课程
导生制学校:
又称兰口客斯特学校,招收贫苦儿童入学,由于经费缺乏,学校先选择一些年龄大学习好的学生充任道生==导生,由教师对其培训后转教其他学生。
导生制增加啦名额适应啦贫民教育的要求因此盛行。
新大学运动:
原因文化科学知识的勃兴要求大学生研究和教授是用的新课程这种思潮促进啦英国原有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且使一些认识建立一种注重世俗科学知识传授的新型大学,在这种背景下英国兴起啦新大学运动。
诗人托马斯。
坎贝尔提出建立“大伦敦大学”要求为富裕的中层阶级字的设立非寄宿制有专业分科的费用低廉的大学以与贵族大学向抗衡,
法国大革命教育改革:
塔列兰方案,康多赛方案,雷佩尔提方案,多诺教育法案
德国第斯多惠教育思想:
“劝人”教育思想,论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原则,教学论思想:
1.第斯多惠辩证的论述了教学的实质目的与形式目的的关系2.第斯多惠强烈反对用当时盛行的学术式的方法,即讲述法进行教学,主张用启发式的对话法进行教学3.教学的原则:
循序渐进,巩固性,直观性考虑学生个性差异进行教学
乌申斯基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民族性原则,
(1)民族性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2)民族性教育的特征2.论教育学的科学基础3.教学论思想:
教学目的(形式的目的,实质的目的),教育性教学4.教学阶段(获得感知阶段,巩固阶段)学习是艰苦的劳动,教学的心理基础,把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情感,意志。
教学原则分科教学法,教学组织制度。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
第一节《大教学论》与教育适应自然思想
一、教育活动与《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生活的时代是捷克民族遭受政治和宗教压迫的时代。
1614年,他担任一所中学的校长,开始研究教育改革的问题。
1628年,夸美纽斯随“捷克兄弟会”成员被迫迁往波兰,从此终身流亡国外。
在波兰时,夸美纽斯开始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
夸美纽斯的的思想:
1.在政治观上
2.在宗教观上
3.在认识论上
4.在社会观上
二、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它的的提出,主要受到如下几方面的影响。
首先,这个思想的提出是他把文艺复兴以来“引证自然”的思想在教育中的全面运用,力求探索自然法则对教育影响的结果。
在他看来,自然不仅是发展变化的,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自然的发展规律就是宇宙万物的发展的根本规律。
洛克的绅士教学思想:
洛克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教育思想基础与《教育漫话》
洛克是英国近代早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对西方近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生平及思想基础
1、生平:
洛克出生在一个律师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1666年,洛克结识沙夫茨别利伯爵,对洛克的政治观有很大影响。
1693年,发表了《教育漫话》。
1704年,洛克去世。
2.思想基础:
洛克的教育思想与他的政治观和哲学观是密切联系的。
在社会政治观上,洛克赞成君主立宪政体。
二、“经验论”与求知方法
1.“经验论”
(1)认识论。
在认识论上,洛克反对当时流行的“天赋观念”论,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
这样,知识与经验的关系问题成为洛克所思考的中心问题。
(2)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洛克主要讨论了知识和人的心智关系问题,并提出了经验是一切知识来源的观点。
(3)人的经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外部的经验,一个是内部的经验。
2.求知方法
关于求知的方法,洛克首先提出了知识定义的方法。
二是提出了推理的方法,洛克强调个体可以进行推理的重要意义。
3.对“经验论”的评价。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培养目标:
自然人核心:
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适应自然的要求
基本要求:
自由教育,消极教育,身心协调发展,活动教育,行动多于口训
佩斯泰洛奇教学心理学化:
1.教学心理化的提出
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奇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裴斯泰洛齐在1800年发表的《方法》一文中,首次明确地提出教学心理化。
1801年,裴斯泰洛齐在其《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中又重申这一思想。
2.教学心理化的背景
第一,裴斯泰洛齐指出,专制主义和经院主义的教育违背儿童的本性,采用不适合儿童发展的方法,将一堆无用的知识充塞儿童的头脑。
实现教育心理化,建立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教学机制”是建立新式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
第二,19世纪初教育革新的迫切要求。
3.教学心理化的具体见解和要求
首先,是要求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
其次,教育心理学化,就是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要适合儿童的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
各科教学法:
国语教学法、算数教学法、测量教学法、地理教学法、
要素教学:
裴斯泰洛齐的教学心理化思想主要是通过他的要素教育论的方法体系实现的,在后期从事的初等教育实践中,裴斯泰洛齐十分重视简化初等教育方法的研究。
1.概念: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要素是构成事物的最简单的基本单位。
要素教育就是依据儿童先天能力的最初表现,寻求教学内容的最简单要素进行教学的方法体系。
2.要素教育的内容
①概述
②在智育上,他指出,数、形、词是智育的最基本、最简单的要素。
他认为,其他教育上也有教学的简单要素。
③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论”思想是对卢梭的教育适应人的本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赫尔巴特形式教学阶段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1.兴趣活动的四个阶段
①赫尔巴特不满足于通过对兴趣的分类建立他的课程论体系,他还注重研究个体兴趣的变化来说明教学过程,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说”。
②兴趣活动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注意。
(2)期待。
(3)要求。
(4)行动。
赫尔巴特指出,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思维状态主要有两种:
专心与审思。
2.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他指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明了阶段
(2)联想阶段
(3)系统阶段
(4)方法阶段
福禄倍尔:
幼儿园教育理论论幼儿园教育
福禄培尔非常重视对幼儿园教育的研究。
关于游戏、活动以及教具的设计,福禄培尔吸收了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思想。
(1)恩物:
“恩物”就是依据这种思想为幼儿进行游戏和其他活动所设计的一套教具。
恩物通常有六种。
第一种是六个不同颜色的毛线球。
第二种恩物是由木制的圆球、立方体和圆柱体组成。
随后的四种恩物的是把立方体按照不同的分割方法分割而成的。
福禄培尔认为这些恩物还应当与游戏结合起来进行。
福禄培尔认为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
福禄培尔设计和创造这一套恩物,是有其思想基础的。
(2)游戏与作业:
在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体系中,游戏和作业也是重要的教育途径。
福禄培尔为儿童编制了多种游戏活动,其中有以“恩物”代表的玩具游戏。
作业主要是一种用于教学的教育活动形式。
第三编现代教育史
欧洲的新教育运动特点
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
杜威教育思想:
本质:
教育即生长,教育及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继续的改造。
做中学:
教学五步骤:
1.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景2.在这个情景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3.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4.必须负责有条不紊的展开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5.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观念,是这些观念意义明确
现代各国教育
教育法案:
巴尔福教育法、费舍教育法、巴特勒教育法、1944年教育法、1988年教育改革法、2002年教育法、阿斯蒂埃法案、教育改革法令、国家和私立学校关系法案、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
赞科夫:
发展型教学理论体系1.论一般发展
(1)儿童心理的一般发展
(2)不同于特殊发展(3)不同于全面发展(4)有别于智力发展(5)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2.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5)是全班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
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和谐发展,意味着他有能力担当多方面的任务,而培养这种人就需要全面的教育。
所谓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是要尽量地发展“深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的财富”,使隐藏在学生身上的各种潜在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简评: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他虽然一生都是一个普通的校长,一名普通教师,但他又的确是一位创造了累累硕果的教育家。
改造主义教育:
观点:
1.教育目的要改造社会2.理论前提:
(1)时代的需要
(2)是行为科学革命的出现3.教师和教学在改造社会中的作用
评价:
(1)是一种折中主义教育哲学
(2)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对美国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3)和进步教育一样夸大了教育的社会功能
存在主义教育:
观点:
(1)尖锐批评现行教育制度
(2)主要目的是实现人的本质(3)注重人文学科的学习和对话式教育教学
评价:
(1)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派别之一,也是以非理性主义和反社会为特征的极端个人主义哲学
(2)教育思想过分低估甚至否定学校教育(3)认为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和督促学生对所读所听到的每一种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并从中找到影响个人发展的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 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