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docx
- 文档编号:2304307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13.95KB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docx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规划
(2017年-2021年)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
2016年5月
一、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一)贵州省物流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贵州省物流业现状
根据2015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
2011-2015年全省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文简称交仓邮)生产总值,分别是590.91、687.45、772.44、828.69、920.36(单位:
亿元)。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交仓邮的生产总值相比2014年的数据增长了9.4%。
这表明了贵州省物流业规模稳定,并随着GDP增长稳步增长。
同时,全年铁路、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分别为458.25亿吨公里、897.10亿吨公里、37.15亿吨公里,占全省货物周转量的比重分别为32.9%、64.4%、2.7%。
如图1所示: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贵州省货物周转量主要是依赖于公路实现的,其次是铁路。
同时,根据2011年-2015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公路的货物周转量所占比例逐年减小,而铁路货物周转量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水路显然不作为贵州省的主流的货物运输方式。
因此,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从目前贵州省的物流业的产业规模来看,呈现由公路运输正在逐渐转变为依靠铁路运输,而且实际调查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数据可以看出,贵州省的物流业规模也在逐渐壮大发展。
贵州省物流市场发展现状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贵州省物流运输费用总计为920.36亿元。
从2011年-1015年的物流总额数据来看,贵州省物流业总额每年增加幅度较大,物流业发展有良好态势。
贵州省经济的快速崛起,也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并建立发展了一定的规模。
由此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物流企业,如贵州穗黔物流有限公司、贵州山水物流有限公司等,它们成了当地物流业发展的领头羊。
但是,贵州省内仍有很多规模偏小的物流企业,它们的仓储、运输、装卸等配套设施不像那企业那样全面,服务形式较为单一,基本依靠人力完成,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所以在面对一些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制造与物流企业,耽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另外,由于物流设施落后,信息系统缺乏,对于不同的制造企业不能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2.贵州省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贵州省物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借鉴国内临近地区取得的成功发展经验同时来推动自身物流业的发展。
贵州经济发展呈现出多花样的发散局面,西南紧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南毗邻泛珠江三角经济区,北面倚靠渝经济圈和长江上游经济带,东北已有7个地区开始规划和建设物流工业园,已经有10多个物流园区完成建设。
各地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定位自己的优势,发展适合自身的物流园区。
现阶段贵州省物流行业的发展态势总体比较好,但在总体比较落后。
在外部条件的作用下,在充分利用各种有利于贵州省物流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下,必然会推动新经济常态下贵州物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二)物流业人才需求分析
《国家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
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00万人左右。
表1国家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单位
2008年
2015年
2020年
人才资源总量(万人)
11385
15625
18025
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人年/万人)
24.8
33
43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24.4
27
28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9.2
15
20
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10.75
13
15
人才贡献率(%)
18.9
32
35
注:
ⅰ.人才贡献率数据为区间年均值,其中2008年数据为1978-2008年的平均值,2015年数据为2008-2015年的平均值,2020年数据为2008-2020年的平均值。
ⅱ.数据来源:
《国家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根据国家人才发展主要指标(表1)分析,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近几年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人才需求旺盛,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
“十一五”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我国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和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013年达到197.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3.1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5%。
物流业增加值2013年达到3.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1.1%,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6.6%提高到2013年的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4.8%。
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178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2890万人,年均增长6.2%。
注:
以上数据来自《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
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基础
(一)、物流管理专业概况
本专业开办于2017年,是学院和系部的重点建设专业,经过5年的专业建设,实现在校生350人(中职),每届学生就业率都在98%以上。
(二)、校企合作基础
学院拟与厦门优优汇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并与贵州德邦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顺丰物流有限公司、贵州省京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引进了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先进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途径,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师资力量基础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9%,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
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2人。
并且聘请了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4名为专业兼职教师。
形成了一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四)、试验实训条件基础
建有校内物流管理实训基地,一个第三方物流模拟实训基地、一个ERP物流沙盘模拟实训(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模拟实验室)、一个现代物流管理实训基地、一个仓储实训基地、一个物流信息技术加工实训基地的基础上。
学院拟与厦门优优汇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现代超市物流实训室,丰富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并与贵州德邦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顺丰物流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增加高职校外实训基地,可保证本专业对应工种实训教学需要。
(五)、课程改革与建设基础
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仓储管理与实务》、《配送管理与实务》、《国际货运代理》三门核心课程。
主编《物流管理专业实训项目集》、《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指导书》或参编该专业适合我校课程设计的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三、物流管理专业方向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以培养物流企业急需人才为宗旨、以物流企业各生产岗位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创新专业办学体制机制,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水平、实训条件、社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物流业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各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提供优质人力资源。
(二)专业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以校企合作发展为平台,在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企业指导下,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物流企业各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共建,融教学培训、技术研发、企业服务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把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人才培养模式先进、教学质量高、为企业服务能力强的特色专业方向。
2.具体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职业员工基本素质,培养贴近地方产业,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校企合作为途径,面向贵州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主要培养适应贵州现代物流行业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知识、了解大数据及智慧物流产业,掌握物流业务操作技能,熟悉仓储配送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业务流程,能够运用物流信息管理软件进行物流业务管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人才培养发展规模
表2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规模规划表
年度
2016年
(基础)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学生规模(人)
100
200
350
400
450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目标
依托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平台,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企业指导下,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完善以物流业各岗位能力需求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建设的目标
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物理管理职业技术标准融入专业教学,构建符合现代物流业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精选教学载体,优化学习场境,以学生为主体,物流管理专业的技术方向重点建设《仓储管理与实务》等三门核心课程。
(4)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到21年的老师数量)
通过分批将教师派到物流、货代等企业实践,掌握企业业务处理,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引进和培养适应高职教育“双通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同时从物流和货代等企业聘请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①、从企业或高校引进2名物流业务的人才;从现有教师队伍中重点培养2名目前水平接近专业带头人标准的教师。
②、每年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2人。
从现有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拔2名教师,参照骨干教师的标准重点培养。
③、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到2020年兼职教师达到18人。
(5)实践条件建设的目标
完善校内物流实训基地。
与贵州德邦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顺丰物流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增加高职校外实训基地两个。
四、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组织与运行机制
依托相关企业,共同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接受企业指导,考虑到物流管理逐步转向以大数据为支撑、绿色物流、智慧物流为行业导向,密切和上述单位配合,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系系合作、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培养过程共管、教学成果共享的紧密合作办学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专家组的领导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物流管理专业与企业要求的结合模式,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实用人才,与贵州大学合作,开展专衔本或专本连读教学;针对现代物流业行业职业岗位变化和物流业的需求,开展人才培养规格改革与创新,“量身定做”培养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1.物流管理专业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与构建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该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
面向岗位:
采购岗位、仓储管理岗位、运输管理岗位、配送管理岗位、国际物流岗位。
面向上述岗位的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管理 专业 建设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