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发酵床环保零排放综合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3040304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74.97KB
生物发酵床环保零排放综合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物发酵床环保零排放综合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发酵床环保零排放综合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发酵床环保零排放综合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现代生物发酵床、环保、零
排放综合养殖场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生物发酵床、环保、零排放综合养殖场
二、项目性质
扩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和地址
单位名称:
某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某市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农业部2000年制定并发布的《中国畜牧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
2、农业部《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意见》;
3、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计划》;
4、《江西省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
五、项目情况
1、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在某市。
(2)建设规模:
新增建设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生物发酵舍、环保、零排放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及配套设施。
(3)建设期限:
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
(4)建设内容:
本项目在原有基础上扩建包括养殖厂硬件建设和核心种猪群的引进。
养殖厂硬件建设包括①建设猪舍15000平方米;②。
建设饲料加工厂及库房1000平方米;③一次性投入发酵垫料8000立方米。
④购置饲料加工预混设备,运输设备,饲喂设备,食槽,自动饮水,猪栏,消毒设备,自动翻料设备,排潮通风系统,闭录监控系统。
核心种猪群的引进包括①建好生猪核心群,培育好长大二元母猪为万头养猪厂提供三元杂交猪猪源。
②购进法系大白母猪300头、比利时长白公猪15头、杜洛克公猪50头,培育出三元商品猪,达到年出栏量达到2万头。
2、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总投资2051.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50.5万元,包括土建工程和设备投入708万元,核心种猪群投入142.5万元,流动资金1201万元。
3、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2051.5万元,其中:
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50万元,企业自筹1901.5万元。
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建设微生物生态发酵床15000㎡。
通过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引进应用,冬季室内温度也达到30度左右,不用清圈的情况下,无臭味、零排放;节粮30%,节水90%,省工50%,每公斤生猪综合饲养成本降低2元左右。
生产出的猪肉富有弹性,光泽.口感俱佳。
生猪饲养周期5个月,平均出栏单体重110公斤,效益375元/头。
5.项目带动范围及能力
通过项目实施的示范作用,将直接带动某市2万户农户发展优质生猪生产。
本项目建成后,发展适度规模的生物发酵床养殖场100个,生猪养殖户1000户。
年出栏优质生猪30万头,农民养猪户增收1.1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3450人,辐射带动3万余人从事生猪产业及相关产业。
6、运行模式
项目依托零排放环保节能生猪标准化养殖园区为龙头公司,采取“政府+公司+银行+合作社+基地”产业化的经营模式,组成利益联合体,发展订单养猪。
养殖户为协会会员,龙头企业与其签订优质生猪生产协议,向农户提供优良二元母猪及相关配套技术,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实行标准化生产;公司制定市场保护价,农户生产的商品生猪由公司按市场价统一收购。
7、经济效益
2011年园区内销售收入2640万元,利润750万元。
投资利润率28.4%,静态投资回收期3.5年。
8、社会生态效益
实施本项目,可带动本地养殖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全省乃至全国养猪业的养殖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思路,实现:
“中央一号文件”:
用生物工程解决我国源头上的污染问题。
实现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解决养猪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餐桌污染”问题,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于人民,真正体现出省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第二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畜牧业在整个农业链中承前而启后,是大农业的主要角色,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但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随之产生的大量畜禽排泄物的处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这些排泄物中水分含量高,体积大,处理费用高,有些养殖业主往往把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放入河流、湖泊,导致河水污染以及富营养化,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而把粪便等固形废弃物随意堆放,这样不仅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堆放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恶臭物质和硝酸盐而污染大气和地下水,雨天则因污水四溢常引起附近居民的极大不满。
还有些养殖业主不加任何处理就直接将这些排泄物卖给附近的农民作为有机肥在农田施用,这样常会引起人、畜疾病及病虫害等的发生和传播。
专家预计,到2010年,我国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将达到45亿吨,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必将进一步导致环境恶化,进而威胁农产品安全。
为遏制近年来规模化畜禽养殖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控制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水、废渣和恶臭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养殖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进步,维护生态平衡,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先后发布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政策法规。
国家提出了“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的农业结构优化目标,并已把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作为重大工程纳入“十一五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斥巨资扶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以改善农村环境和大力发展生态养殖。
我国是世界第一畜禽养殖大国。
单就养猪来说,目前全国生猪存栏4.6亿头,出栏6.7亿头,猪肉产量达4889万吨,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65%,占全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4%。
养猪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至今广大农村仍然延续几千年来的传统圈养方式,条件差,管理粗放,生产性能差,产品质量低,以至最终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目前大多数养猪圈舍都采用水泥地面,造成粪尿存积,恶臭散发,猪舍环境恶化、周围空气和水源环境受到污染。
牲畜粪尿处理成为长期困扰养猪企业的一大难题,现有的许多养殖粪污处理技术,效果不尽人意,而且巨额的处理投资,也使很多养殖企业难以承受。
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畜产公害”问题,在生态养殖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积累了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徐会连博士在日留学和工作多年,在生态农业和微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独到的研究成果,对日本国内推行的“发酵床零排放生态养猪技术”颇有研究,并在发酵素菌种筛选和配伍等一些关键技术环节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为推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徐会连博士指导国内部分养猪企业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基于国内养猪生产实际的养殖模式基本成熟,正在逐步加以推广。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随着畜牧规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排泄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畜禽排泄物中水分含量高,体积大,处理费用高,有些养殖业主往往把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放入河流、湖泊,导致河水污染以及富营养化,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而把粪便等固形废弃物随意堆放,这样不仅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堆放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恶臭物质和硝酸盐而污染大气和地下水,雨天则因污水四溢常引起附近居民的极大不满。
还有些养殖业主不加任何处理就直接将这些排泄物卖给附近的农民作为有机肥在农田施用,这样常会引起人、畜疾病及病虫害等的发生和传播,饲养业污水排放问题也成为企业一大难题。
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属日本一项环保农业技术,主要依据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学、肥料学与植物营养学,以发酵床为载体,通过微生物(专用育生菌)的作用,对畜禽粪便降解、转化,同时加以多级开发,变废为宝,节粮、零污染、零排放,从根本上消除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2009年某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引进该技术,并加以吸收再创新,使之更加符合我国国情,非常适宜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用。
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无排放、无臭气、无污染,猪粪、尿可长期留存猪舍内,不向外排放,不向周围流淌,靠着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分解、转化,没有臭味,同时当粪、尿转化为饲料资源后被猪采食,不用清除;二是节省饲料,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由于猪粪、尿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可被猪食用无机物和菌蛋白质,而且锯屑中的木质纤维和半纤维也可被降解转化成易发酵的糖类,猪通过翻拱食用,给猪提供了一定的蛋白质等营养,从而减少了精饲料的供应。
另外由于发酵床养猪中途无需人工清粪,冲洗猪床,打扫圈舍,一方面可减少饲养人员,节省人工支出,另一方面又节省了水费。
三是发病率下降,减少用药,提高猪肉品质。
我市是畜牧业较发达市,单就养猪来说,全市生猪年末存栏21万头,年出栏40多万头,养猪业是我市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主要产业之一。
但是至今广大农村仍然延续几千年来的传统圈养方式,条件差,管理粗放,生产性能差,产品质量低,以至最终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同时养猪造成粪尿存积,恶臭散发,周围空气和水源环境受到污染,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不相称。
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是生猪养殖史上的一个突破,对废弃资源利用与再开发方面具有历史意义。
该项目的实施对全市生态养殖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必将大幅度推动我市传统农业向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化,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
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节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某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某市政府招商引资重点外资投资企业,公司创建于2009年3月份,位于某市壬田镇圳头村,占地面积2000多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兴建生猪养殖厂、饲料厂、有机肥料厂、冷藏厂、屠宰厂、生猪交易中心和科研中心等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一条由生产、加工至销售的产业链。
其中生猪养殖厂实行自繁自养,计划兴建生物发酵床猪舍12万平方米,规模为年出栏生态型生猪30万头,全部投产后预计安置就业1000余人,到2010年六月份,该公司已完成一期工程投资1920万元,兴建新型生物发酵床猪舍10栋,发酵床8000平方米,生活办公用房120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公司现有员工57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技术人员47人。
2010年可实现出栏生猪10000头,现存栏生猪3000头。
该公司在兴建前分别到日本及国内河北、山东、福建等地考察,并请日本专家到实地指导规划,引进日本现代生物发酵养猪新技术,采用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法,实行生态养猪,无废水产生、粪尿自然发酵、分解于猪舍内,节省了大量清理和处理粪污所需的人力、物力,不仅改善了养殖环境,革新了养殖观念,实现了生态养殖、环保养殖、零排放无污染,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达到了健康养殖与环保节能的和谐统一,同时还可促进生猪生长,提高猪肉的品质,增加养殖户的收益。
公司坚持用科学的眼光发展综合种养,以发酵床生态养猪为基础,充分利用废物再循环利用为手段,以农产品深精加工为目标,用5—10年的时间发展打造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环保、生态、科技发展型农业企业。
第二章市场预测
第一节市场现状调查
我国养猪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猪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地区的养猪生产,已由过去的自给或半自给的分散型,传统家庭副业生产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方向发展。
这为改变人民群众的食品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生猪饲养结构及生产水平来看,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目前我国的养猪结构仍以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化饲养为主,市场稳定和供应能力偏弱。
据统计,目前,我国规模养猪增势趋缓,农户养猪仍占多数,06年全国生猪存栏,散养户占生猪出栏总量70%,由于小养殖户饲养的品种落后、技术落后、饲养条件差,抵抗市场风险和疫情风险的能力非常差。
受去年严重疫情影响很多养殖户也只能望价兴叹,市场猪肉供应将仍然非常紧张。
再次,目前国内生猪存栏仍然不足,养猪业仍处于高盈利区。
政府给了养猪业大力支持,引种的、扩群的也很多,但由于生猪生产周期长、饲养技术要求高和资金投入需求大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猪肉紧缺的现状,第三,未来我国养猪业市场变动将越来越小,行情会越来越稳定,养猪利润空间将处在20%~30%之间。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生猪规模化、良种化的进程加快和养殖结构逐渐转型,生猪市场将越来越稳定,猪价涨跌幅度将越来越小,周期也会越来越短,养猪业将慢慢进入稳定利润时期。
优质、高效、安全猪肉和猪肉制品仍将是国内消费主流,以后我国的养猪业必将走向规模化、大型化,朝着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发展。
第二节市场供需预测
中国是一个生猪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猪肉及其制品消费大国。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94亿头,出栏量为6.81亿头,猪肉产量已经达到世界猪肉总产量的52%,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也从1990年的20公斤上升到2006年的39.6公斤。
目前,我国高收入人群中每天人猪肉均消费水平已经分别达到100~150克。
而农民年人均猪肉消费不足20千克。
虽然短时间内我国居民很难达到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元消费结构下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将逐步提高,将是推动我国猪肉消费量增长最主要的因素。
再次,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城市人口的较快增加(我省农村人均年消费猪肉约18公斤,城市人均年消费约35公斤)。
到2010年,全国人口将突破14亿,专家预测猪肉消费量年增长3—5%,我国肉类消费还存在着成倍增长的空间。
第三节 市场风险分析
任何投资项目都存在风险,特别是养殖,因为它涉及很多方面因素,受很多条件影响。
总的来说:
生猪养殖是投入资金大、生产周期长、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同时还受市场波动、疫情威胁等影响。
在生产上。
首先是新建猪场用地困难,虽然,国家出台了农业用地优惠政策,但由于农业无税收贡献影响,个别地方政府对新申办猪场用地的支持力度还是不够大;再次是环评。
由于养猪业一直被认为是农业高污染行业,猪尿、粪水以及恶臭、有害气体等污染环境和土壤,影响猪场环评,通过项目的实施,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在资金投入上,首先要涉及到的是基本建设投入、污染治理投入、防疫设施投入和猪群投入,且因猪群生长周期较长(一般6个月左右),一年之内很难见效益。
在市场风险上。
养猪业市场风险较大,首先是目前生猪价格波动仍然较大,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再次是饲养成本包括人工成本、饲料等生产资料成本涨价影响。
最后是疫病风险。
特别是重大传染病风险,将对猪场构成毁灭性打击,最后还有区域性特大自然灾害、异常气象等的影响。
所有这些,只要我们提高生产水平,降低生产风险,从饲养工艺和防疫灭病两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母猪繁殖率、肉猪出栏率、饲料利用率,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同时加强内部核算,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加强环保配套,全面应用生态养殖,将极大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章 资源条件评价
某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享誉海内外。
全市土地总面积244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8.6万公顷,耕地2.4万公顷。
所辖17个乡镇,268个行政村,有13.47万户(农业户10.9万户),60万人口(农业人口51.4万)。
整个项目区山清水秀,资源丰富。
一、地理、交通资源条件
某市位于江西东南边陲,地处东经115°42′--116°22′,北纬25°30--26°29′,东临福建、南接广东,是江西进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要塞。
某市是赣闽粤三省边际贸易中心,位于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承东接西的中转要地。
交通网络发达,一是公路交通形成枢纽,319、323、206三条高等级国道在某穿境交汇而过,特别是已开工建设的鹰(潭)—厦(门)、昆(明)—福(州)高速公路将在近年内把某融入高速公路网络;二是龙(岩)—赣(州)—韶(关)铁路和即将规划建设的向(塘)—汕(头)穿某而过,把某紧紧联系于闽粤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公路运输至厦门、广州、汕头等中心口岸城市只需五个小时左右,为生猪外销提供了便捷快速通道,具有其它内陆省份和江西其它县市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
本市全境早已村村通公路,市乡交通干道水泥硬化,市内交通畅通,为本项目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项目产品依据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可方便地运往省内外销售。
二、土地资源条件
项目区幅员面积2449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82.9亩,耕地0.65亩,林地63.2亩,某是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市)。
农户猪舍在原有基础上扩建,新建猪舍基本上都在丘陵山坡上,所以项目不会占用农耕地,避免了土地资源浪费。
三、气候资源条件
某物华天宝,地腴物丰。
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坡度大于25°的占幅员面积的73.8%,最高海拔3837米,最低海拔491米。
春寒秋凉,夏短冬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随地貌呈立体变化。
年平均气温13.7℃,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3.6℃,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2.5℃。
年平均雨量1021.7毫米,年均日照1337.6小时,日照率30%,无霜期263天。
项目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适宜生猪产业的发展。
四、水、电资源条件
某市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赣江支流,绵江和梅江横贯市境,小河、溪沟境内遍布,全市总蓄水量15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00多万千瓦,有3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全市拥有灌溉埝渠863条,372.3公里,年引水能力775万立方米;微水工程6300处,蓄水容量34万立方米;小
(二)型水库二座,容量28万立方米;集雨节灌工程170处,年可增加蓄、引水能力7.5万立方米,浇灌旱地1800亩。
五、社会资源条件
一是党委政府重视,政策措施得力。
某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富民强市的一项战略工程实施。
199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会下发关于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文件,将生猪生产作为振兴某市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来抓,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一是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生猪生产,将完成情况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二是制定切实有效的奖罚措施,设立生猪生产单项奖,对生猪生产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乡(镇)评选出前三名给予奖励,同时在养猪专业户中评选出一名养猪状元,政府给予重奖;三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协作,制定优惠政策。
只要有利于某市生猪生产持续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生猪市场竞争力的都大力给予资金、技术支持;对机关单位、企业、下岗人员、技术人员和农民利用荒山、荒坡带头领办或创办养猪场,建栏舍的土地优先审批,并减免土地使用费;对在本市种猪场购买、增养二元杂交良种母猪的,每头由市、乡两级财政各给予100元的补助;对增养、更换瘦肉型良种公猪的农户,市财政给予每头300元的补助;市财政每年安排30—50万元的生猪发展基金,用于品种改良和扶助发展专业养猪大户等。
某市还成立了生猪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正确领导和指挥全市生猪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二是发展生猪生产的服务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基础,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市先后投入了5000多万元的资金建设了某三花猪(赣南花猪)地方良种保种繁育基地,建设了县级良种母猪扩繁场4个,每年可向全市提供长×大、长×本等纯杂或普杂二元良种母猪1000多头,建立了以杜洛克为终端父本的三元杂交人工授精体系。
近几年大力推广普及三元纯杂和三元普杂商品猪生产方式,目前全市存栏的1.8万余头生产母猪中,二元杂交良种母猪达1.1万头,占生产母猪的60%以上,公猪100%是瘦肉型良种。
对种公母猪生产、使用依法管理,建立了种公母猪登记发证制度。
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兽医防疫体系。
全市建立了10个基层畜牧兽医站,形成了市有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乡(镇)有畜牧兽医站、村有畜牧兽医服务所、村民小组有兽医防疫员的四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网络,对农户所养生猪实行了以强制免疫为主的技术服务承包责任制。
2002年又按照农业部的规定,全面实行了牲畜免疫标识制度,建立了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生猪防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5%以上,出栏生猪产地检疫率达100%。
三是生猪流通服务体系和机制较完善。
某市的生猪贩运队伍经过多年的运作,已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建立了健全的销售网络和窗口;同时,在全市建立了10多个生猪交易市场,为生猪生产拓宽了销售市场。
四是养猪业趋于专业化、规模化。
全市现有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达960多户,其中年出栏1000—3000头规模的有11户,年出栏1万头的龙头猪场4个。
全市规模化、专业化猪场出栏的生猪约22.3万头,占全市出栏总数的46.8%。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一节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项目建设经营通过利用发酵床零排放生态养猪技术,用锯末、秸秆、稻壳、米糠、树叶等农林业生产下脚料配以专门的微生物制剂——益生菌来垫圈养猪,猪在垫料上生活,垫料里的特殊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降解猪的粪尿排泄物。
这样,不需要冲洗猪舍,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出猪场,猪出栏后,垫料清出圈舍就是优质有机肥和花卉的良好基料。
从而创造出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生态养猪模式。
以资源开发利用、废弃物资源化、清洁生产、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良性循环规律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合反馈式循环过程,以生态化、规模化养猪为主,实行农牧结合,养猪、花卉以及农业观光、农家乐等有机结合,组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发酵床零排放生态瘦肉型猪场,要求国家、省、市政府给予各项相关的优惠政策和补助措施,降低或减免流通环节相关税费,降低生猪流通环节的交易费用,节约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公司拟在原有基础上扩建发酵床猪舍10000㎡及配套设备;新建核心种猪扩繁场,引进优良种猪实行自繁养,扩建饲料加工生产线,配250伏安的配电和250吨位的水塔,生态瘦肉型生猪存栏稳定在年出栏20000头,商品猪出栏率为180%。
第二节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包括养殖厂硬件建设和核心种猪群的引进:
(一)养殖厂硬件建设
1、建设猪舍10000平方米,(包括道路及其它配套设施)。
2、需要一次性投入发酵垫料8000立方米。
3、购置:
发酵床翻料铲车、饲料加工预混设备,运输设备,饲喂设备,食槽,自动饮水,猪栏,消毒设备,自动翻料设备,排潮通风系统,闭录监控系统。
(二)核心种猪群的引进
建好生猪核心群,培育好长大二元母猪为万头养猪厂提供三元杂交猪猪源。
购进性成熟的法系大白母猪300头、比利时长白公猪15头,法系大白母猪再与长白公猪培育长大二元,按每窝可选育3头母猪计算,在项目期可选育出良种长大二元母猪1800头。
第二年再引入杜洛克公猪50头,培育出三元商品猪,争取存栏量达到万头。
为万头养殖厂自繁自养外三元杂交猪提供了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五章 技术方案
一、主要的养殖技术经济指标及生产工艺
1、技术经济指标
种猪的繁殖能力2.5胎
仔猪、育肥猪成活率95%
育肥猪出栏时间5-6月龄
出栏体重110kg以上
出栏率180%
2、生产工艺如下:
图1生物发酵舍—零排放环保节能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流程图
二、主要的技术措施
“发酵床零排放生态养猪技术”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
(1)生态养猪场的设计规划;
(2)与该生态养猪模式相适应的生产工艺;(3)垫料中使用的“生物发酵菌”的生产技术;(4)饲料中微生物添加剂的生产技术。
1、猪舍的建设
发酵床养猪的猪舍可以在原建猪舍的基础上稍加改造,也可以用温室大棚。
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
2、发酵床类型
发酵床分地下式发酵床和地上式发酵床两种。
南方地下水位较高,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发酵 环保 排放 综合 养殖场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