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 文档编号:23024787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74KB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专业技能不过硬 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有许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或技能操作不熟练而被企业淘汰。
比如,有的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对专业知识一问三不知。
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发出“这些学生上学时候都干吗了”的感慨。
所有人力资源经理都表示不会录用专业技能差的求职大学生,企业不会培训他们应该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就业观念有待调整
大学生求职目标容易锁定大企业、好企业。
所以被访谈企业中的知名企业可以“优中选优”的挑选人才,而一些小企业“望才兴叹”,招不来急需人才。
85%的人力资源经理指出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锻炼。
如一家大型企业,子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北京生源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外地工作,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又希望能够留在北京。
同时,部分人力资源经理指出大学生缺乏踏实作风,频繁跳槽,这给他们留下不好印象,影响他们对大学生的招聘录用。
3、沟通能力和自信心不足
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尤其是专科生,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本来就信心不足,害怕遭到拒绝,在竞聘时特别是和本科生同场竞争情况下,专科学生往往自信心不足,不能放松,不敢理直气壮,说话没底气、怯场。
根据我们对30家企业对求职大学生学历起点要求的统计:
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分别为3%、28%、51%、18%、0%。
4、缺乏团队意识
部分大学生过分崇尚“个人奋斗”,缺少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不能很好地融入公司之中。
主要表现为行为取向功利化、缺乏合作意识。
日常活动中以个人目标为中心,处处想着个人怎样获取更多的实惠,功利化取向明显。
而合作意识淡化,对集体的事情和他人的事情漠不关心。
在这方面与具有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者形成明显反差。
三、企业的用人偏好
虽然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种种问题及不足之处,但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如大多数人力资源经理认为:
大学生虽然缺乏经验,但充满朝气活力、观察力敏锐、富有创新精神。
大学生这些特质尤其成为时尚、设计方面公司招录员工的标准。
例如某家网络公司,我们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该公司急需具有创新思维的青年人来捕获信息。
也有一些中老年员工过多的企业部门需要新鲜血液,例如某大型金融国企的行政管理部门,该部门以中老年员工为主,对于新型管理理念不能够充分掌握,所以就需要招收相当比例的具有管理学背景的年轻人。
同时,根据对访谈记录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在企业的用人方面,人力资源经理有以下四种明显的偏好:
第一,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
100%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参加过志愿活动、村官经历、专业实践等活动的大学生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用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大学生。
第二,看重工作经验。
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缺少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来说,一些企业往往不考虑他们,招聘时明确规定了相关工作经历年限。
如某家金融公司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但没有裁员,反而吸收大型金融公司因金融危机裁减的资深员工。
该公司2009年的招聘中,就明文规定“要求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这样的条件。
第三,追求名校毕业生。
90%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简历筛选过程中,资质相同条件下,看重知名院校的毕业生。
第四,具有用人“惯性”。
这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经理在招聘录用时会倾向选择某些特定高校的大学生。
人力资源经理的用人思维倾向可以用“晕轮效应”来解释。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反映在人力资源招聘中就是,若企业在录用某所大学的学生后,该校学生表现优异,就会使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肯定该校人才培养质量,用人时会优先考虑录用毕业于该校的大学生。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根据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企业的用人偏好,下面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学校与学生相结合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转变就业观念,客观评价自己,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转变职业理念,脚踏实地,愿意从基层做起,主动把握就业机会;其次,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专业问题上有一技之长;最后,注重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求职时就会有自信。
尤其是对于非名校的大学生来说,这点更为重要。
总的来说,大学生应该在学校的指导下,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目标有方向地学习知识,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通过一系列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专业相关的社会工作,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积累经验,用“人无我有、人有我熟、人熟我精”的优势在竞争中取胜。
第二,从学校来说,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应用性专业,不断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特色学科,与时俱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知识内容。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不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其次,动员学生珍惜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和学校组织各种活动的机会。
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自信心;最后,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为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
例如对于大一的学生,可围绕了解自己、专业、职业开展系列课程;对大四学生则主要是求职技巧的指导。
第三,从学校与学生相结合的角度,应充分开发校友资源。
高等学校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承者与创造者,其社会影响正是通过分布于社会各个行业的校友实现的。
校友资源,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资源。
毕业的学生,常常称自己的学校为“母校”,母校这个词突显了校友与学校之间的天然联系,校友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学校发展的无形财富。
高校可以邀请在各行各业里做出成绩的校友回校给在校学生做报告,采访杰出校友,通过新闻报道、校友通讯、校友人物传记等形式,宣传其先进事迹,总结其成长历程,用校友的奋斗经历和感人事迹激励和引导学生,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
从更直接地促进大学生就业来说,校友可以给学弟学妹们提供实习、工作机会。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专业技能不过硬、就业观念落后、沟通能力和自信心不足及缺乏团队意识等问题;在企业的用人方面,人力资源经理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看重工作经验、追求名校毕业生和具有用人“惯性”。
据此,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学校与学生相结合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给高校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全社会所关注。
一、成因分析
(一)自身主观原因
1.高不成低不就。
造成大学生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好高骛远。
多数毕业生渴望找到待遇高环境好工作又轻松的岗位,但这些岗位往往比较稀缺,并且对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有较高的要求。
二是攀比心理。
不少大学生患得患失,求职时唯恐自己找的工作不如同学找的好,怕丢了面子,在求职过程中往往犹豫不决。
2.向往大城市。
笔者长期在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从日常求职登记和历次人力资源交流会情况看,进行求职登记和参加交流会的大学生非常少,绝大多数大学生不愿在县级企事业单位就业;从每年就业报到情况看,本科以上返回原籍的大学生也比较少。
原因是许多来自农村和边穷地区的学生,他们读大学的目的就是要离开农村,离开边穷地区,因为农村和边穷地区的生活条件确实比较艰苦,比起城市来讲确实存在很多的不便利。
3.学不成器。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高中毕业生只要愿意上大学,只要有钱,即便没钱有关系也行,几乎都可以进入大学学习,无非是院校的档次和知名度存在差异而已,造成无数纨绔子弟和缺乏学习能力在过去根本没有机会考入大学的群体也进入大学。
同时,部分大学院校,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教学质量,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不管,只要交钱就行,三四年大学过去,虽有大学文凭,却无半点本事。
笔者在陪同企业招工时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拿着本科文凭,对所学却是一问三不知。
4.不愿到企业就业。
当前存在的考公务员热,有的招录岗位竞争比例达1000比1,1000个大学生在竞争一个公务员岗位。
周围不少亲友的孩子毕业不到人才市场求职,也不到用人单位应聘,而是呆在家里埋头苦读,以求在公务员或者机关事业人员考录中一举成功。
原因是公务员和全供事业岗位工作稳定,退休后生活有保障,而到企业就业,工作会比较辛苦并因经营形势变化存在不稳定性,很多企业还不为员工办社保,退休后缺乏保障。
(二)社会客观原因
1.供求矛盾。
“供求矛盾”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下,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提供方通过就业市场择业,用人单位作为需求方在就业市场中选拔毕业生,只有供求相一致,才能实现均衡,否则则会失衡,导致“就业难”。
“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
一是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甚至毕业院校不适应市场需求;二是毕业生的择业倾向与技能不适应市场需要,比如当前高校毕业生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尚未普遍确立,许多人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和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就业期望值偏高,从而造成了就业意愿与实际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人为加大了就业难度;四是用人单位出于直接“使用人”的需要存在重男轻女、片面强调工作经验等用人导向;五是中小企业虽然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但因其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品牌、管理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环境不优等问题普遍缺乏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六是公务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开选拔虽然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但同时也助长了毕业生非“铁饭碗”不去的观念。
2.市场缺陷。
围绕高校、地区、行业存在不少就业市场,但是未形成较统一的大市场,导致市场化程度低,信息渠道不畅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互选择和匹配的成本较高;同时,市场规则不统一,发育不充分、不完善,部分市场甚至秩序混乱,导致市场就业的不完全竞争,造成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单位,有的毕业生甚至被迫放弃市场就业。
3.办学失范。
高校扩招之后,一方面是民办、合资、股份制等非公办高校异军突起,另一方面是公办学校的层次升格愈演愈烈,还有网络教育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这样一来,大学院校越办越多,招生人数年年增加,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创历史纪录。
然而,不少院校只求招生人数,只重经济效益,却忽视专业的科学设置,不是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也不是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设置专业,而是什么专业经济效益好,什么专业热度高,就设置什么专业,更别谈必要的设施投入和严谨的教学质量了,造成学历的泛滥、文凭的贬值。
此外,就业难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如户籍、性别,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都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
虽然这种现象随着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务措施的出现得到了一定缓解,但距离由毕业生就业障碍转变为就业动力还有不小差距。
二、对策建议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加有效岗位需求
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导致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岗位比较缺乏。
为此应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的大局中来考虑,树立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理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创造更多的自主品牌,增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以经济发展拉动人才需求。
(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培养适合对路人才
高等学校作为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的主要阵地,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增加教学设施投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树立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是关键的理念,开设更多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选修课程,增强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要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适度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的招生计划,按照社会发展方向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努力为社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路人才。
(三)着力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媒体宣传,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并利用案例分析、课件演示、交互式训练等直观、简明、形象的指导方式,着力提高就业指导质量和水平。
要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分析市场、客观认识自己、克服心理障碍、找准自我定位,突破传统就业观念束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要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技巧,增强信心,善于辨别和利用市场信息,善于自我展示和推销,通过市场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各类媒体要与各级人社、教育等政府部门想结合,加大政策宣传和文化渗透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自主创业、竞争就业、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干工作和干事业结合起来,克服目光总是瞄准大城市、心里总是想着高待遇的思想障碍,勇于到西部、到农村、到厂矿、到边穷地区就业,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引导用人单位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让员工充分享受经营发展成果,努力在工资、食宿、社保、娱乐等方面为员工提供良好服务,努力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前来效力。
(四)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扶持政策,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要加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逐步构建全国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尽快形成覆盖省、市、县、乡、村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网络,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时就业服务。
尤其要加强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建设,选拔富有吃苦耐劳精神、无私奉献意识,喜欢基层工作、乐于并善于同基层群众打交道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制约促进就业工作的瓶颈。
要加强促进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微利项目经营税费减免等各项政策扶持服务。
要继续贯彻好“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等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计划,落实好资金保障,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农村社区就业创业,并通过大力宣传在基层成功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基层就业市场最广阔、最能发挥聪明才智、最易脱颖而出、最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浓厚氛围,逐渐转变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成才观,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以提供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就业岗位。
为什么欧美国家大学生就业比例高得多,大学生就业问题没有中国这么突出?
就因为欧美国家的经济已发展到以高端经济、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为主的高级阶段,金融行业、软件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需要高素质人才的产业比较发达,而传统的制造行业等低端产业结构大批向亚洲等地区转移。
所以欧美国家对高端岗位的需求会比较多,在就业市场所占比重较大,因而能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
(二)尽快立法,使就业市场走向规范化
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要建立和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行规则,规范市场行为。
尽快建立和实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条例》,规定就业市场开设的条件、程序,制定出全国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办法。
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遏止“权力就业”,制止欺诈行为,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运行。
尽快制定毕业生就业市场交易规则,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行为,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
建立和完善举办毕业生交流大会的审批制度,明确举办毕业生交流大会的条件和审批程序,提高交流会的实际效果;加强毕业生招聘的管理,对招聘单位进行资格认定,明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止乱招、滥聘、乱收费、性别歧视和毕业生随意违约等违反政策规定行为,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明确供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严格执行《高等教育法》、《劳动法》、《合同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章可循,并逐步达到规范化、法制化。
条件成熟后应尽早出台《市场就业法》、《公平机会就业法》和《大学生就业法》。
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行为,优化制度环境,反对就业歧视,使毕业生就业真正走向市场化、法制化。
(三)大力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是就业指导定位问题必须落实。
国家要求“全程化指导”,多数学校均未落实。
据调查:
52.9%是大四才开始抓,光靠毕业前“临门一脚”根本不可能完成就业指导任务。
许多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还保留着很强的行政工作痕迹,没有以塑造大学生、“教之以渔”、提高其就业能力为中心,相应地也缺乏现代社会的服务意识,缺乏竞争社会的客户意识,缺乏文明社会的生涯意识,缺乏信息社会的技术手段,缺乏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要塑造大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
1、树立“职业指导”理念,树立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
要把“就业指导”改为“职业指导”,由把毕业生送出校门上升到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的层次,帮助毕业生作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个人对自己职业发展总体计划和总轮廓的勾画,是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有机整体。
个人职业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与个体所处的家庭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
每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特别是大学生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职业的选择对于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指明了途径和方向。
因此,对大学生而言,职业规划就应在明确自己兴趣和爱好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工作制定出方向性的方案。
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求职就业乃至将来升级的关键一环。
2、树立全程指导理念,将管理转变为服务。
要树立对大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四年全程服务的理念。
要淡化和去除就业指导中心的行政色彩,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心实意为学生服务。
为此,要加强以职业指导为中心的职能部门,配备专业化职业指导队伍,做到专家化。
要常年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和就业心理辅导课,并使职业指导工作渗透到学校各部门,融入到各科教学之中,开发就业指导的隐性课程,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提高指导效果。
(四)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全新理念已在越来越多高校受到重视。
就业教育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而创业教育则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
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要大力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闯出了大学生创业之路,学校建有鼓励学生创业基金和相关机构,并有专人进行创业指导。
四川2006年有533位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并均已获得稳定发展。
希望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简化相关手续,降低创业门槛,积极给予扶持。
各高校也要加强对创业学生的关怀、支持与资助,帮助他们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使他们能成功地走上创业之路,茁壮成长。
(五)制定配套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国家虽然对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有优惠政策,但政策的落实和完善还存在问题。
例如,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可享受工资优惠政策,但有年限,不利于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和边远地区长期工作。
在助学贷款,深造学习和晋升机制上还应有明确的措施。
对策与建议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
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
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缺乏需求,形成结构性失业。
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
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
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就不一样。
如果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或是心理素质差,或是动手能力差,或是社会适应能力差,其结果必然就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
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克服摩擦性失业。
★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
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
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
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
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促进就业市场中的充分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同时还要制订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
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是市场发挥优势的重要保证。
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统一规范,保证市场秩序。
★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就业 存在 问题 对策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