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期末.docx
- 文档编号:23024239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24.23KB
财政学期末.docx
《财政学期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期末.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期末
第二章
1、帕累托效率及实现条件
1)帕累托效率—— 要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唯一的办法就是使另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帕累托最优的状态——任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2)一般来说,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1、交换的最优条件;
帕累托效率要求所有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
MRSAxy = MRSBxy
2、生产的最优条件;
任何商品生产的要素边际替代率相等
MRSxkl = MRSykl
MRSkl = |-k/l| = Pk/Pl
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任何商品的消费边际替代率和任何商品的生产边际转换率相等。
MRSxy = MRT xy
2、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①市场存在着垄断或不完全竞争,使其并不总是产生最有效的结果 .
②市场行为的外部性可能产生负面的外溢效果.
③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公共物品的供给.
④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或不对称性所导致的经济中的不确定性.
⑤市场所导致的收入分配后果在政治上或道义上无法接受.
三、外部效应理解及计算
1)什么是外部效应:
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报酬的现象。
2)正外部效应
•指给无偿给他人带来积极影响的行为;
•如某种传染病的免疫接种。
3)负外部效应
•指给他人施加了成本,却不因此而付出代价;
•如化工厂的排污行为。
四、公共产品的特征及分类
公共物品(P27-28)
•——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公共物品—— 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 排他性 竞争性
公共物品按性质划分:
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混合物品)
第三章
本章重点
1、政府预算的含义和类别
1)含义:
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由各级政府编制的、经立法机关审批、反映政府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状况的计划。
2)政府预算类别
(1)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以形式差别为依据
➢单式预算
单式预算也称单一预算,是指政府把所有的预算收支都列在一个预算平衡表中反应。
➢复式预算
•——是指根据预算支出的不同性质,分别编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来反映政府的收支情况。
(2)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以内容差别为依据
➢增量预算:
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以前财政年度的基础上 ,按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
➢零基预算:
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
2、政府预算编制原则:
法定性,时效性,完整性,公开性,可靠性
3、公共预算的收支分类方法
(1)公共预算收支的分类
1)公共预算收入:
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
2)公共预算支出
a、按政府功能分类(P39)
•——综合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
b、按支出经济分类(P39)
•——综合反映财政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
•经常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
•净贷款
c、按财政支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类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
经常性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投资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四、预算管理制度的内容
1、什么是政府预算管理?
政府预算管理是对政府预算的组织、计划、信息、指挥、协调和监督。
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审计等都属于政府预算管理的范畴
2、内容
(一)、编制部门预算
(二)、实施政府采购制度
(三)、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四)、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4章、财政支出概论
1、公共品最优供给的基本模型
2、公共品的供给方式选择
3、公共定价的方法
4、成本收益分析法
第六章、经常性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与国防支出的属性及影响因素
1、行政管理支出与国防支出的定义
•——又称政府预算经常支出,属于公共消费支出的范畴。
•——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用于提供公共消费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经常性支出是政府维持公共部门“正常生产”所需要的经费
•是政府对公共部门的流动性支出
•包括对政府自身经常费用的拨款与对公共劳务生产单位经常费用的资助
2、属性
①行政活动和国防活动是非生产性劳动。
属于政府预算的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它的使用不形成任何资产。
②国防和行政活动是国家必不可少的。
产出的是纯公共品,满足社会全体公民的共同需要
③行政和国防支出是全社会消费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资金由政府无偿提供,构成财政支出的第一序列。
3、影响国防支出规模的因素
1)政治形势和策略
–国防支出的规模要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判断战争的威胁以及战争的可能性。
2)经济能力和民族凝聚力
–一个国家的预算规模是受经济能力的制约的,国防支出是预算支出的一部分,因此最终受经济能力的制约。
3)战斗力的生产效率
–“战斗力”是国防支出结构的综合表现。
不同的支出结构就会产生不同的战斗力。
4、影响行政单位经常支出的因素
1)政府职能范围
–行政单位经常支出主要是用于消耗性支出,政府职能过宽,政企不分,与市场调节撞车,都影响着支出规模。
2)机构设置
–行政单位的经常支出构成公共劳务的成本,因此公共劳务的数量和质量目标是影响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
3)行政效率
–这取决于行政单位内部的组织安排、岗位责任制度、激励约束制度、考核监督制度等方面的建设。
二、科教文卫支出的属性
1、教育、科学和医疗卫生支出的概念
•一般统称为事业单位的经常支出
•——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众非物质需求而安排的用于科、教、文、卫等社会服务的事业性支出,也称事业支出。
•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大多属于二级预算单位,分别归于相应的政府职能机关管理。
2、支出的经济属性
•属于购买性支出中的购买劳务的支出
•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属于政府预算的经常消耗性支出
•属于政府对混合公共产品的预算资助
•构成了教育、科学和医疗卫生支出组成部分
•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
3、行政支出与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管理方式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1、事业预算单位的法律规范
–事业预算单位是非盈利组织
–对于非盈利组织国家应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包括非盈利组织的准入规定、组织原则、经营方式、资产性质及处理等
2、事业预算单位的归类管理
•按公共品的分类,把事业单位分为:
•公益一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
•公益二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
3、事业单位的资金安排
•事业单位属于差额预算管理单位,也就是指有一定数量的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但还不足以解决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支大于收的差额需国家预算拨款补助的预算单位
行政单位?
?
?
?
第7章、财政投资性支出
一、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政府投资的特点与范围
1、政府投资的特点
1)具有公共性和基础性
2)投资项目的大型化和战略化
3)具有社会效益
4)具有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
2、政府投资的范围
包括资本建设和其他资本性支出
1)基本建设科目反映各级发展与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一般预算财政拨款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所发生的支出。
2)其他资本性支出是反映非各级发展与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用于上述的支出。
三、财政投资性支出的管理方式
四、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提供方式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1、概念:
基础设施投资属于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
2、属性:
基础设施是具有公共性质的消费品。
上游产业、共同生产条件、资本密集型、公益特性
3、基础设施的投资方式
1)政府筹资建设
2)私人出资建设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5)其他融资模式——PPP模式
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五、政府预算对农村投资支出的必要性及重点
第八章、财政转移性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的经济性质
1、什么是社会保障支出?
财政用于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支付,以保护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安全,满足社会福利需求。
2、经济性质
1)社会保障支出是转移性支出的主要内容
(也就是指政府的预算支出并不构成公共部门的生产成本,而是支付给个人的。
)
2)社会保障支出属于收入再分配的范畴
3)社会保障支出属于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对未来风险不确定性的干预
4)间接影响个人收入和社会经济发展
3、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作用:
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福利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与项目构成
1、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
–参与上的强制性
–制度上的立法性
–受益程度的约束性
–分配上的互济性
2、社会保险制度的项目构成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与优抚三大块组成;
1)社会救济——第一(最低)层次
•也称社会救助,是提供最低生存保障的制度体系
•内容:
贫困救济、自然灾害救济、其他特殊救济:
优怃、病残、鳏寡孤独等
•特点:
免费、受益人的选择性
2)社会保险——第二(核心)层次
按保险原则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体系。
内容: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
特点:
强制性、权利义务对称性
3)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三层次
•改善和提高人们(物质与非物质)生活质量的制度体系。
又称“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内容:
–职工福利:
劳保、工休、文娱
–老人福利:
“养、乐、学、为、终”
–儿童福利:
抚养、教育
–妇女福利:
生育、就业
–残疾人福利:
就业、文教、残疾人设施
•特点:
覆盖全社会
三、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
(一)社会保险筹资模式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障基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方筹资——企业和职工缴费,政府予以补贴
(1)现收现付制
•——即社会保险的收支计划依据当年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当年的缴费收入仅能够满足当年的保险计划支出,不为以后年度的保险支出储备基金。
隔代赡养、受益基准
2)特点:
量出为入,以支定收、所筹资金全部进入专门的社会统筹帐户、具有较强的代际分配功能
3)优点:
费率调整灵活、社会共济性强、受通货膨胀影响小
4)缺点:
可能导致将来支付的困难
(2)完全基金制
•——即保险计划的缴费水平应能保证积累起一笔基金,这笔基金在数量上能够满足今后向全部现行计划的交款人支付保险津贴的需要。
1)特点:
自我保障,强制储蓄、采用个人帐户、事先提留,逐年积累,到期使用
2)缺点:
投资风险、受通货膨胀影响
(3)部分基金制
•——即保险计划的缴费水平应能保证积累起一笔基金,这笔基金在数量上能够满足在一定时期(一般为10—20年)内保险计划的支出需要。
1)特点:
它是根据分阶段平衡的原则确定保险计划的缴费率,缴费率在计划举办初期较低,以后随着支出的增加分阶段提高,从长期来看,缴费率是一种阶梯式的上升趋势。
四、财政补贴的分类及效应
1、分类:
1)按补贴的环节分类:
生产环节补贴、 流通环节补贴、 分配环节补贴、 消费环节补贴
2)按补贴的经济性质分类:
生产补贴、 生活补贴
3)按补贴的对象分类:
企业补贴、居民补贴
4)按补贴列收列支的不同方法分类:
财政直接列入支出、冲减财政收入
5)按补贴的内容分类:
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职工和居民生活补贴、某些公益事业补贴、外贸补贴、财政贴息
6)按补贴的透明度分类:
明补、暗补
7)按补贴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影响分类:
禁止性的补贴—出口补贴、进口替代补贴、可诉的补贴—一定范围内可以实施的补贴、不可诉补贴
2、财政补贴的效应分析
五、税收支出的分类与具体形式
1、分类:
1)照顾性税收支出。
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
如对于政策性亏损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对于纳税人遇到自然灾害时所给予的税收减免等。
2)刺激性税收支出。
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减免规定,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积极安排劳动就业等。
这是税收支出的主要类型。
国家力图通过税收支出的形式,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刺激某些产业或产品的发展,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
2、具体形式:
1)税收豁免:
指在一定期间内,对纳税人的某些所得项目或所得来源不予课税;或对其某些活动不列入课税范围等,以豁免其税收负担。
2)税收抵免:
允许纳税人把某种或某些合乎规定的特殊项目,以一定比率或全部从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3)纳税扣除:
允许纳税人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项目,以一定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税率
第九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财政收入的具体形式分类
1、从统计口径角度——广义、狭义
1)政府收入=政府预算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制度外收入
2)财政收入
2、从预算编制角度:
一般收人预算、基金收人预算、预算外资金收人预算和债务收人预算,
3、从收入形式角度:
税收收入、专项收入、国有资产收益上缴、其他收入、债务收入。
4、管理方式角度:
1)预算内收入
2)预算外收入
二、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与判断
1、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
1)总趋势——总量不断增长(P135)
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P139-140)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长期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长期偏高
3)从财政收入两种不同的统计口径考察P140
•狭义——
•广义——
•结论:
我国财政收入已经不存在继续提高的空间
4)基本政策思路:
适度收入规模
三、我国财政收入结构的现状分析
1、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
1)一般公共预算:
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2)政府性基金预算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
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
指按照财政收入来源的经济类型划分的结构。
1)全民所有制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是主体。
2)随着集体所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1986年以后,非全民所有制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其中集体经济、其他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呈快速增长趋势。
3、财政收入产业或部门构成
1)指由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形成的收入结构。
2)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也可按三次产业结构划分,即按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服务、流通部门)划分,形成以产业部门为主的财政收入结构。
3)对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为培植财源、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实现增产增收提供主攻方向的选择。
四、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第十一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一、税收的收入效应
2、拉弗曲线及其经济含义
“拉弗曲线”的经济含义:
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
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
3、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我国建立绿色税收的意义和途径
建立“绿色税收”体系重要意义(P184)
第十五章国债和国债市场
一、国债的含义、特点
国债的含义:
是一国政府为了筹集财政资金,以债务人的身份,依据信用原则,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等方式所形成的债务。
特点:
1、自愿性:
公债的发行和认购建立在居民自愿的基础上。
2、有偿性:
政府发债是以偿还本金、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信用行为。
3、灵活性:
公债是否发行、发行的规模和条件一般有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加以确定。
二、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启示
1、李嘉图等价定理——发行国债等于未来的税收
无论政府选择税还是发行国债为政府支出筹措资金,其对经济的影响是一样的,既不会影响居民的消费,也不会影响资本的形成(国民储蓄)。
该定理暗含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国债只是延迟的税收,当前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国债将来必须通过征税来还本付息。
因此,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无效。
3、国债的政策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
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首要动因。
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实质是将本属于私人企业和个人支配的资金的使用权,在一定时期内以信用的方式让渡给政府
2、筹集建设资金
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国家,国债也承担着筹集建设资金的任务
3、调节经济
国债的发行、偿还、使用都会对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产生一定的影响。
4、国债规模与评价指标
1、国债规模的评价指标
1)财政偿债能力指标:
衡量政府对国债的还本付息能力。
(1)偿债率
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是10%左右。
(2)
债务依存度
一般存在一个较为模糊的安全控制线,即不超过25%~35%。
2)社会应债能力指标:
衡量全社会对国债负担的承受能力
(1)国债负担率
欧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标准为60%。
一般说来,发达国家的国债负担率最多不能超过当年GDP的45%。
(3)
居民应债率
五、国债的种类
1、按发行地域——内债和外债
2、按政府举债的形式——政府借款和发行债券
3、按偿债期限——短期、中期和长期国债
4、按流动性——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5、其他分类方法
按国债发行性质的差异,可以分为强制国债和自愿国债;
按国债利率的确定方式,可以分为固定利率国债、市场利率国债和保值国债;
按国债的计量单位,可以分为货币国债、实物国债、折实国债;
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生产性国债和非生产性国债;
按证券的有无,可以分为证券国债和登录国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学 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