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综合应急预案.docx
- 文档编号:23010454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61.75KB
地铁综合应急预案.docx
《地铁综合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综合应急预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综合应急预案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在发生事故状态下能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结合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SG6-3标的施工特点,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浙江省建筑业管理条例;《杭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杭州市地铁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杭州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暂行管理规定》;《杭州市地铁集团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2)有关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3)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SG6-3标合同文件、相应的设计、地质勘查文件。
本预案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为: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SG6-3标段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1.4应急预案体系
地铁建设工程应急预案分为集团公司级应急预案和项目应急预案,本应急预案为项目级应急预案,由项目力量能够处理的事故采用本应预案,当以项目能力不能处理的上报公司,由公司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应急演练方案等。
1.5应急工作原则
本项目应急工作的原则是:
统一领导、层次分明;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快速响应、果断处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二、项目危险性分析
2.1项目概况
工程概况
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6-3标段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依次沿着杭州市科海路、浮山西路、象山路、美院南街地下敷设:
工程内容包含河山路站、河山路站~凤凰公园站区间及中间风井、凤凰公园站、凤凰公园站~美院象山站区间施工。
河山路站:
车站总建筑面积11151㎡,车站全长188m(净尺寸)。
本站设2组风亭、3个出入口。
主体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内支撑体系,围护结构采用600mm厚地下连续墙+内支撑体系。
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河山路站~凤凰公园站区间:
区间长度:
右线2234.375m米;左线2233.634m。
中间设2座联络通道及泵房。
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联络通道采用冻结法加固,矿山法开挖施工。
区间风井:
风井总建筑面积为1986.68㎡,风井全长为27.8m,为地下两层风井。
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凤凰公园站~美院象山站区间:
区间长度:
右线1070m米;左线1092.672m。
中间设1座联络通道及泵房。
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联络通道采用冻结法加固,矿山法开挖施工。
团结浦桥:
现状桥为2x5.5m钢筋混凝土实心板桥,梁高32cm,斜交角度1°,下部结构采用薄壁式桥台,桥台墙厚80cm,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m,桩长约14m。
现状桥面宽度29.5m。
桥桩侵入隧道范围,需拆复建。
根据设计方案分两期进行拆复建。
凤凰公园站:
车站外包总长275.6m,总建筑面积15005㎡。
车站共设置4个地面出入口、2组风亭、1个紧急疏散口和1组冷却塔。
主体围护主要采用地下连续墙及钻(冲)孔灌注桩+内支撑体系,附属围护采用Ф1000@800咬合桩、Ф800@1000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体系。
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局部土体需要进行控制爆破开挖。
2.2周围环境及地质水文情况
2.2.1周边环境
(1)河山路站
河山路站位于河山路和石龙山路之间的科海路下,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总建筑面积11151㎡,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轨面埋深为14.45m,顶板覆土2.8m,底板垫层底埋深16.11m。
车站起点里程YDK1+648.625,终点里程YDK1+836.625,车站全长188m(净尺寸),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DK1+760.000。
本站设2组风亭、3个出入口,A、C出入口位于车站东侧,其余附属位于车站西侧。
车站有效站台长度120m,结构形式为两柱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河山路站周边存在电力、污水、雨水、给水、燃气、路灯、通讯等多种地下管线。
(2)凤凰公园站
凤凰公园站:
车站外包总长275.6m,总建筑面积15005㎡。
车站共设置4个地面出入口、2组风亭、1个紧急疏散口和1组冷却塔。
主体围护主要采用地下连续墙及钻(冲)孔灌注桩+内支撑体系,附属围护采用Ф1000@800咬合桩、Ф800@1000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体系。
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局部土体需要进行控制爆破开挖。
(3)河山路站~凤凰公园站区间
河山路站~凤凰公园站区间为单圆盾构区间,该区间总长2234.715m,区间设1中间风井,2处联络通道兼泵站。
盾构段左、右线,线间距12~15.6m,左线设置R-300m、R-365m二处曲线,右线设置R-320m、R-350m二处曲线。
区间线路采用“W”型坡。
区间左、右线隧道以同标高从河山路站北端头平行出发,先后以坡率12‰、4‰下坡及6‰上坡、再4‰下坡及5‰上坡行至凤凰公园站南端。
轨面埋深为15m~19.3m,隧道拱顶埋深为10~14.3m。
(4)凤凰公园站~美院象山站区间
凤凰公园站~美院象山站区间总长1238.9m,区间设1座联络通道兼泵站,线路出凤凰公园站后,沿象山路向北敷设,下穿北塘河、320国道及规划杭富市域线,以半径R=450m、R=350m两组平曲线经双流村西侧空地和象山国际广场拐头向东进入美院南街,至美院南路与杭富路路口设美院象山站。
本区间设置2组平面曲线,上行线曲线半径分别为450m、350m,下行线曲线半径分别为450m、350m。
区间上、下行线线路采用V字坡,最大纵坡为24‰,最小纵坡为4‰。
区间隧道最小埋深8.8m,最大埋深16.4m。
(4)团结浦桥施工概况
团结浦桥呈南北走向,右偏角89°,为跨团结浦河而设,桥址处规划河底标高2.5m,梁底标高7.0m,河道宽度10m,二十年一遇排涝水位6.50m。
现状桥为2x5.5m钢筋混凝土实心板桥,梁高32cm,斜交角度1°,下部结构采用薄壁式桥台,桥台墙厚80cm,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m,桩长约14m。
现状桥面宽度29.5m,桥面横断面(由西向南东)布置为0.25m(栏杆)+5.0m(人行道)+8m(机非混行道)+11m(机非混行道)+5m(人行道)+0.25m(栏杆)。
凤凰公园站~美院象山站区间盾构下穿现状桥整幅断面,因原桥桩基阻碍盾构掘进,故需将整幅桥梁拆除还建,还建桥梁的下部结构不能干扰盾构的顺利通过。
2.2.2地下障碍物概况
(1)建(构)筑物现状
本工程所处场区较为偏僻,沿线地表现状以市政道路、荒地、菜地、池塘为主,周边基本无重大建构物,沿线重要建构物情况如下表:
(2)下穿凤凰山沿山渠箱涵
河山路站~凤凰公园站区间以半径R=300m曲线下穿象山路凤凰山沿山渠箱涵,箱涵为箱型框架结构,为浅基础,区间隧道与箱涵底净距8.65m。
(3)侧穿转塘公交基地综合楼桩基
河山路站~凤凰公园站区间以半径R=300m曲线侧穿转塘公交基地综合楼,综合楼为Ф600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21.5~24m,桩基入中风化岩,区间隧道与桥桩最小净距为2.77m。
(4)区间下穿团结浦桥
凤凰公园站~美院象山站区间下穿团结浦桥,桥桩侵入隧道范围内,团结浦桥桥跨为Ф1000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底标高-12.5;桥台为Ф1000@4500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底标高为-11m。
盾构穿越段所处土层为⑤1粘土、⑦1粉质粘土。
2.2.2地质水文情况
根据设计图纸,河山路站场区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
杂填土、素填土、砂质粉土2-32、砂质粉土夹粉砂、砂质粉土3-5、粉砂5-33、粉砂12-1、圆砾、全风化石英砂岩、中风化石英砂岩等,车站地板位于5-33粉砂层。
凤凰公园站场区情况复杂,场区大部分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
杂填土、粉质粘土②2、粉质粘土②31、淤泥质粘土④1、淤泥质粘土④3、粉质粘土⑦2、角砾混粘土16-2、强风化石英砂岩30-2、中风化石英砂岩30-3;局部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
杂填土、角砾混粘土16-2、中风化硅质灰岩34-3、中风化灰岩35-3等。
车站地板位于淤泥质粘土④3、粘土混角砾16-1、角砾混粘土16-2、中风化硅质灰岩34-2层等。
河山路站~凤凰公园站区间盾构隧道主要穿越③3砂质粉土夹粉砂、③5砂质粉土、④3淤泥质粘土、⑤33粉砂、⑦1粘土、⑦2粉质粘土地层,左线局部穿越30-2强风化石英砂岩。
凤凰公园站~美院象山站区间盾构隧道主要穿越④1淤泥质粘土、⑤1粘土、⑦1粘土,局部穿越16-1粘土混角砾、16-2角砾混粘土、35-1全风化灰岩。
根据钻探揭露及经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结果,依据工程特性及成因条件,将场区地基土划分为17个工程地质层及59个亚层。
2.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对施工影响的分析
一、河山路站
(1)本工点场区内无地表河流。
场区西侧为三号浦河,车站主体离河岸18米左右,车站西侧附属边线为于该河道岸坡上。
三号浦河为属钱塘江水系的南北向支流,平行分布于车站西侧,宽约26m左右,2014年05月25日测得河水位高程5.770m,河水深度1.9~2.8m,河底淤泥厚度为0.2~0.8m现状流速极缓慢,流速小于2m/min。
三号浦河河水与潜水呈水力互补关系,河水位高时补给给潜水,反之潜水补给给河水。
该河无防渗措施,河岸为浆砌块石。
地下水因含水介质、水动力特征及其赋存条件的不同,其补、迳、排作用和水化学特征均各不同,根据钻探揭露:
勘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以下简称潜水)、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以下简称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
(2)本工程场地环境类型地下水按Ⅱ类考虑。
三号浦河河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拟建场地的浅部潜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拟建场地的承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环境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二、凤凰公园站
(1)地下水因含水介质、水动力特征及其赋存条件的不同,其补、径、排作用和水化学特征均各不同,根据钻探揭露:
勘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类型主要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性潜水(以下简称潜水)和基岩(岩溶)裂隙水。
场区浅部潜水主要赋存于上部①填土层、②层粉质粘土和粘质粉土及(16)层粘土混角砾或角砾混粘土中;基岩(岩溶)裂隙水分布于风化基岩裂隙中及溶洞中,主要为(30)1、(30)2、(34)1、(34)2、(35)1、(35)2全风化和强风化层的裂隙中及溶蚀洞中。
本场区潜水初见水位般埋深0.50~1.80m,相当于85高程5.67~6.88m;静止水位一般埋深1.00~1.90m,相当于85高程5.02~6.15m,并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侧向径流补给,并以蒸发和侧向地下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
潜水水位年变幅为1.0~2.0m。
潜水流速缓慢,对工程建设影响小。
基岩岩溶裂隙水主要受上部潜水补给,与潜水有明显水力联系。
总体水量贫乏,水力联通性差,对工程影响小,不作专门研究。
(2)本工程场地环境类型地下水按Ⅱ类考虑,地层渗透性按B类考虑。
拟建场地的浅部潜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
2.3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
2.3.1风险源评估概述
由于本地铁分为车站和盾构施工,涉及围护结构、深基坑开挖、高支模、盾构始发到达及掘进、水平运输、垂直运输、地下作业等,且机械化程度高,作业环境差,交叉作业频繁,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起重伤害、基坑坍塌、透水、周边建(构)筑物倾斜倒塌、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等生产安全事故。
根据水文、地质、地貌、线路、道路、地下及地面建、构筑物情况,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将工程建设风险等级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共四个风险级别。
2.3.2风险源评估依据
①、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设计文件、杭州市的有关规定、杭州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要求和规定。
②、我单位在地铁工程施工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对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
③、施工地质勘察资料,周围施工环境。
2.3.3风险源分析评估结果汇总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为保证在紧急时刻,在短时间内及时部署、处理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并设立了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及主要负责人名单见图3-1。
图3-1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各组详细人员如下:
总指挥:
副指挥:
通讯联络组组长:
技术支持组组长:
消防保卫组组长:
抢险抢修组组长:
医疗救护组组长:
后勤保障组组长:
善后处置组组长:
以上人员可以相互调配相互支援,人员不够时由总指挥进行人员调配。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1)总指挥:
项目经理苟罗波为总指挥。
(2)副指挥:
项目总工王术和安全经理钟泽成为副指挥。
(3)成员组成:
工程部、安质部、物设部、财务部、办公室、试验室。
3.2.2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职责
(1)总指挥职责
由项目经理担任,负责救援工作的组织与指挥。
具体职责是:
①执行国家有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法规和政策;
②分析灾情,确定事故救援预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
③确定各部门的职责,为救援提供物质保障及其他保障条件;
④组织预案的学习、演练改进,对预案的执行或演练情况进行总结;
⑤负责内外消息的接受处理,向上级部门做事故及救援报告;
⑥下达应急救援命令及响应结束命令;
⑦检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产秩序的工作。
(2)副指挥
由项目总工及安全经理担任,负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
具体职责是:
①总指挥不在场时,由项目安全经理行事总指挥权利;
②监督检查应急准备工作情况,组织开展应急培训教育及应急预案的演练、操练和讲解活动;
③平时收集有关危险源及危险有害因素变化情况的信息;
④负责了解、检查各救援部门的工作,及时提出指导或改进意见;
⑤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和请求外单位救援的联系;
⑥检查督促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产秩序的工作。
(3)通讯联络组职责:
①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②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③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4)技术支持组职责
①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②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③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④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5)消防保卫组职责
①执行防火方案中应急预案程序。
②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③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④保护受害人财产。
⑤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6)抢险救援组职责
①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②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③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④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7)医疗救治组
①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②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③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8)后勤保障组职责
①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②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9)善后处置组
负责事故调查评估、事故现场恢复以及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等工作。
四、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管理
4.1.1监控方式、方法
对危险源的监控主要由项目部工程技术部负责,总工程师对危险源监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负责人定期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应重点检查生产安全事故易发生区域,对基坑施工中易发生事故的工序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同时,结合第三方检测单位做好监测协调工作,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排除,如果安全人员无能力排除的,报告项目经理及总工程师,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立即组织人员排除安全隐患。
4.1.1.1监测内容
(1)水平垂直位移的量测
主要用于观测维护墙顶,立柱顶端、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物、地表的水平位移及沉降。
(2)测斜
主要目的是观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墙身位移。
在基坑四面围护墙内埋设测斜管。
(3)地下水位的观测:
应布置坑外地下水位观测井,监测坑外地下水位的波动情况。
(4)立柱隆(沉)量
(5)支撑轴力、墙体内力
(6)基坑回弹
4.1.1.2监测预警的判定
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及时测得初始值,监测点的布置,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直至稳定后作为动态观测的初始测值。
(监测点的布置详见监测专项方案)测量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才投入使用。
稳定标准为间隔半个月两次观测高程差不超过2倍观测点精度。
基准点不少于3个,并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
监测期间定期联测以检验其稳定性。
并采用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其在整个监测期间的正常使用。
4.1.1.3施工监测频率
根据工程情况合理安排监测时间间隔,做到既经济又安全。
根据以往同类工程的经验,拟定监测频率为见表6。
原则上每个监测项目的监测周期自监测对象所处区域或附近基坑土建施工开始到土建施工完毕为止。
周边环境如建筑物变形等项目在土建施工开始前测定原始值。
注:
现场监测将采用定时观测与跟踪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频率可根据监测数据变化大小进行适当调整,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
监测数据有突变时,监测频率随即进行加密监测,实施跟踪监测;
各监测项目的开展、监测范围的扩展,随基坑施工进度不断推进;
当变形数据趋于平缓时,在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变化趋于稳定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可以停止相应项目的监测工作。
由于工程的特殊重要性,应每天不间断的对工程周边环境及基坑施工工况进行全面的现场巡视工作,并做好相应的文字观测记录和影像记录。
4.1.1.4报警值
监测报警指标一般以总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量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一般不宜超过设计限值。
当下列监测值达到报警指标的80%,在日报上进行预警,提请相关单位予以重视;当达到报警指标时即为报警值,首先采用口头、短信或电话通知的方式告知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等相关各方,后通过书面形式在日报表上进行明示。
结合相关规范及本工程的情况,报警指标初步拟定见
4.2预警行动
建立预警预防机制,通过分析预警信息,判断危险程度,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降低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损失。
4.2.1信息监测和预测
预警信息包括:
气象预报信息、相关单位监测、发现到的异常信息、可能造成建筑工程险情发生的其他信息。
4.2.2信息来源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或险情发现人员报告的信息。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监督部门对建筑工程进行检查分析,得出的可能引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险情信息。
对天气形势进行监测分析得出可能引发工程险情。
工程监测相关信息。
4.2.3信息分析和预警的条件
根据数据分析和现场巡视和监测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将预警行动从低到高进行预警,共分为二级。
一级—最严重的紧急情况,表明事故隐患在项目部自己处理范围能力外,事故影响程度超出项目界限,根据不同事故类型和外部人群可能受到的影响,可决定安全避难和疏散。
同时需要医疗机构的人员支持。
二级—属于一般应急响应级别,事故隐患在项目部自己处理能力范围内,事故影响程度不会超过项目界限。
外部人员的财产不会受到事故的影响。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信息报告与通知
施工现场设置24h应急值守电话(TEL:
15808862370),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所有人员电话、对讲机保持24h开机,通过应急电话、手机、对讲机等通讯设备进行突发事件报告。
施工过程中发生应急事故后,现场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拨打值班人员电话或采用对讲机,按照事故报告程序进行事故报告,并及时到现场进行救援工作。
4.3.2信息上报
①现场第一发现人在第一时间且须在5分钟之内将事故情况报给项目部值班人员,主要说明事故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伤亡情况、是否需要派救护车、警力或消防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果需要在向值班人员报告后立即拨打“120、110、119”等救援电话。
②值班人员在接到应急事故情况报告后5分钟之内,将情况汇报给24h应急值班人员,并在5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
③24h应急值班人员在接到值班人员报告后5分钟内,将情况汇报给应急救援总指挥(项目经理)。
④应急救援总指挥在15分钟内,将各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到应急救援现场,根据现场情况组织讨论,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命令。
分派各个救援部门及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
⑤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在接到报告后在30分钟之内通知现场监理,到现场以后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要通知地铁公司分管领导,如果需要启动地铁公司应急预案必须在事故发生立即通知指挥部值班人员。
预警快报:
紧急情况应通过口头、电话或短信等快捷方式上报监理、项目管理部、质量安全部,必要时可越级上报。
报送内容主要包括事故时间、地点、风险概况、事故等级、原因综合分析及变化趋势、处理建议等。
且两小时内通过信息平台发布快报。
4.3.3信息传递
应急事故发生后根据出现的险情和可能出现的险情,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值班人员、24h应急值班人员、项目经理、监理部、地铁公司分管领导、地铁公司主管领导。
五、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本标段的事故进行分级,本项目事故原则上分为两级,分别为Ⅰ级事故和Ⅱ级事故。
Ⅰ级事故:
Ⅰ级事故是指事态复杂,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万元;对本单位范围内财产、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死亡、影响较大的环境污染等后果;需要上级主管部门调度本区域内有关部门统一协调、指挥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才能够处理的事故。
Ⅱ级事故:
Ⅱ级事故是指事态较复杂,可能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但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下;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影响较小的环境污染等后果,但只需要企业调度本项目内部资源就能够处理的事故。
5.2响应程序
施工现场突发事故发生后,由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开展应急工作的指挥与协调,通知有关各应急救援组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抢险救护工作。
5.2.1Ⅱ级事故响应程序
当工地发生险情后,由现场值班工程师向副组长李富强汇报,李富强赶到现场后对险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进行初步估计和分析,如果达到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立即向组长汇报,组长召集应急救援小组进行分析,并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哪一级预案。
同时组长向公司上级机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铁 综合 应急 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