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凉史学述略.docx
- 文档编号:23003409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93KB
五凉史学述略.docx
《五凉史学述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凉史学述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凉史学述略
五凉史学述略
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相继出现过五个割据政权,即汉族张轨建立的前凉(公元301--376年),氏族吕光建立的后凉
(公元386--403年),鲜卑族秃发乌孤建立的南凉(公元397--414年)汉族李嵩建立的西凉(公元400——420年),匈奴族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公元401--439年),史称五凉.统治河西近一个半世纪。
这一阶段,中原地区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经济和文化都遭到严重破坏,而河西地区却相对安定,不但汉族的经济文化在这里得以保持,而且这里也成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尤其是凉州,是中国北部的文化中心,它对北魏的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
“西晋永嘉之乱,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至北魏而取凉州,而河西文化遂输于魏,其后北魏、孝文、宣武两代所制定之典章制度遂深受其影响。
”①就史学而言,五凉史学在十六国史学中占有一定地位,而且对北魏的史学有重要影响,甚至设馆修史成为唐代大规模官修史书的渊源之一.但在目前所见的史学史著作中,很少述及五凉史学。
本文试就五凉史学的发展,五凉史学对北魏的影响和五凉史学发展的原因作一
点初步探讨。
(一)五凉史学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学史取展的一个新阶段。
由于佛教的传入,玄学的兴盛,儒学的地位开始下降,学术思想趋于活跃,作为懦学附庸的史学已经脱离儒学的藩篱,成为—门独立的学科。
加上政府设置史官修史和私人修史之风的兴起,因此,史籍的形式更为繁多,史书数量远迈前代。
五凉史学就是在这种潮流中发展的,它是这一时期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透过五凉史学,人们可以加深对十六国史学,甚至整个魏晋南北朝史学的认识。
五凉时期撰修的史书全部散佚,留存至今可以征引的史料极少,只是在《十六国春秋》、《晋书》、{史通》等书中保
存了若干零星的记载,尚可窥其厓略。
五凉史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设立史馆,撰修国史。
五凉诸国都设立史馆,或置著作,或置太史令,负责记载和修撰国史。
因此留下了五凉史的珍贵资料。
前凉张骏时,刘庆迁儒林郎、中常恃,在东苑撰有国书。
2敦煌索绥被征为儒林祭酒,张骏命集阁内外事以付修撰《凉春秋》五十卷。
后凉吕光时段业为著作郎。
段业以为吕光不能扬清激浊,殊贯9贤愚,因此在武威天梯山疗疾,作表志诗《九叹》、《七讽》十六篇以讽。
3郭作过吕光的太史令段龟龙也做过后凉著作佐郎。
南凉秃发乌孤时,欲造国纪,以其参军郭韶为国纪祭酒,撰录时事。
4西凉也设有史官,据《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记载,凉武昭王李玄盛与群臣勒铭酒泉时,有白狼,白兔,白雀,白雉、白鸠等齐栖园囿内,又有神光、甘露、连理,嘉禾出,群臣认为这些都是祥兆,‘诮史官记其事’,李玄盛同意史官记录下
来。
蜀李作过李玄盛时的高门学士,隶于门下省为西凉二朝纪事。
北凉沮渠蒙逊时征宗钦为中书郎,撰《凉记》十卷。
5张衍也曾做过北凉太史令.
第二,官修,私修之史,数量可观.五凉史徐官修之外,一些文人学士的私家着述也不少.而且,除五凉史家所修外,也有少量为他邦所录,或后朝续撰,即刘知几所谓:
“西凉与西秦,坫其史书或当代所书,或他邦所录。
”6
据《隋书·经籍志》、《史通》、《旧唐书·艺文志》,及《太平御览》等,五凉史可征者十一家。
⑦
前凉史六家,为索绥,刘庆、刘昞、索珲,张谘、喻归。
索绥,字士艾,前凉敦煌人,幼举孝廉,又举秀才,为儒林祭洒.张骏十五年(公元339年)命其西曹边浏集阁内外芈以付索绥,索绥作《凉国春秋》五十卷(又作(凉春秋》),记前凉张轨事,今佚。
后以着述之功,封为乐亭候。
刘庆,前凉张重华时为护军参军,在乐苑专修国史二十余年,著《凉记》十二卷记前凉张氏事,今佚。
刘昞,字延明,敦煌人。
初隐居洒泉,教授弟子五百余人,西凉李嵩时征为儒林祭酒,从事中郎。
又迁抚夷护军,虽政务繁忙,仍然手不释卷。
北琼沮渠蒙逊平酒泉后,拜为秘书郎,专管记注。
沮渠牧键尊为国师,亲自致拜,并命所属官吏从刘昞学业。
北魏世祖拓跋焘平凉州后,随士民东迁,拜乐平王从事中郎。
曾以三史文繁,着《略记》一百三十篇,八十四尝,又著有《凉书》十卷,《敦熄实录》二十卷,《方言》三卷,《靖恭堂铭》一卷,注《周易》、《韩子》、《人物志》、《黄洹公三略》并行于世。
被魏孝文帝誉为“德冠前儒,蔚为儒宗”,故河西人以刘昞为荣。
8其《凉书》记前凉张轨事,今佚。
索晖,前凉人,曾任建康太守,著有《凉记》十卷记前凉张轨事,今佚。
张谘,燕人,著有《凉记》十卷,记前凉张轨事,今佚。
喻归,晋御史,张重华为凉州枚时,曾更凉州.张重华谋作凉王,不肯受诏,喻归据理反驳,张重华才有所收敛。
,着有《西河记》二卷,记前凉张重华事,今佚.张澍《二酉堂丛书》中有辑本。
后凉史一家。
段龟龙,为后凉著作佐郎,著有《凉记》十眷,记后凉吕光事,今佚。
张澍《二酉堂丛书)中有辑本。
北凉史二家。
高道让,北魏人,著《凉》十卷,记北凉沮渠氏事,今佚。
宗钦,牢景若,北魏金城(今兰州西)人。
年青时博览群书。
在河西享有盛名,曾仕北凉沮渠蒙逊,为中书郎,世子洗马,拓跋焘平凉州后,入北魏,拜著作郎,著有《凉书》十卷,注云“沮渠国史”,记北凉沮渠蒙逊事,今佚.《魏书·宗钦传》云:
“(宗)钦在河酉,撰《蒙逊记》十卷。
”《蒙逊记》即《凉书》之异名,实为一书。
南凉史一家,为佚名撰《拓跋凉录》十卷,记秃发南凉史,今佚。
西凉史一家,即刘昞所著《敦煌实录)十卷,记西凉李氏事,今佚。
以上所列合计二百三十八卷,索晖《凉记》不分卷,未计。
此外,还有北凉时阚駰撰的《十三周志》十卷,刘昞的《三史略记》等著作。
第三,与东晋、南朝的学术文化交流。
五凉统治者,除前凉张氏、西凉李氏为汉人外,北凉沮渠氏、南凉秃发氏、后凉吕氏都是汉化较深的少数民族。
他们深知历史的龟鉴作用,因而普遍重视史学,从而推动史学的发展。
五凉失学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政府设立史官组织修史和成书卷帙之多,而且表现在他们与东晋、南朝的学术文化交流方面。
这种交流是促进五凉史学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
前凉张氏统治期间,曾“遣督护王该送诸郡贡计,献名马方珍、经史图籍于京师。
“9这说明名义上隶附于东晋王朝的前凉,于东晋王朝保留着经济上和文化上密切联系。
北凉于前凉一样,不仅在政治上于江南的东晋、刘宋王朝信使往还,而且在文化上的联系也特别密切。
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北凉主据去蒙逊子沮渠兴国遣使至宋,“请《周易》及子、及诸书,……合四百七十五卷。
”10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沮渠茂虔“奉形献方物”,并献……《三国总略》二十卷,《十三州志》十卷,《敦煌实录》十卷,《凉书》十卷,《汉皇德传》二十五卷,《皇帝王历三合记》一卷,合一百五十四卷。
“茂虔又求晋赵起居注、诸杂书数十件,太祖赐之。
”由此可见,河西地区与江南之间的文化交流相当频繁,它们互赠书籍以史书最多,这种学术文化的大规模交流是五凉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五凉史学对北魏文学的影响
五凉时期,史学得到一定发展,虽然史官们写出的价值较高的史学著作并不很多,但是他们却留下了不少重要资料,这些资料在研究五凉历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特别是曾任过著作郎等史官的人,如刘昞、宗钦,他们接触过的大量历史资料、文献典籍,经过史学工作的锻炼,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他们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和著述,写出了大量的历史著作。
一般来说,他们的著作价值较高。
其中又以阚駰《十三州志》最为著名,它虽系私人著述,却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西域地区地理、历史、民族、经济、文化等的重要资料,在北凉据去蒙逊时就受到重视。
在今天,他更是研究我国西北地方史、西北民族史和中西交通史的必不可少的资料。
惜其早佚,仅在清代武威史家张澍的《二酉堂丛书》中有辑本一卷。
北魏平凉州后,“徙(沮渠茂)虔及宗室士民十万余户于平城。
”12其中有很多声著陇右的文学人士,北魏这些人礼而用之见于《魏书》列传有宋繇、张湛、宗钦、段承根、阚駰、刘昞、赵柔、索倘、阴仲达等九人。
他们博通经史,受徙著述,对保留汉族学术文化作出了贡献。
迁魏之后,对北魏学术界的巨大影响时说:
“代北以右武为俗”,“而魏之儒风及平凉州始振”。
13敦煌学者刘昞在迁魏之后,被拜为乐平王从事中郎,潜心著述百余卷,以史传为主,兼涉文学和诸子哲学。
宗钦入北魏,赐爵卧树男,加鹰扬将军,拜著作郎,著有《凉书》十卷。
于宗钦同郡(金城郡)的赵柔,少即以德行才学知名河右,入北魏,拓拔珪拜为著作郎。
敦煌阚駰为北凉据去蒙逊所敬重,常侍左右,顾问应对。
拜秘年郎考课郎中,以三十文吏点校经籍,刊定诸子三千余卷。
沮渠牧犍待之甚厚,拜大行,迁尚书。
姑臧平儿入北魏,被拜为乐平王从事中郎。
敦煌索倘,作过刘昞助教,专心经籍,入魏后以儒学见拔,为中书博士。
敦煌宋繇昼夜不倦,博通经史与诸子群言,由前凉入西凉,再入北凉。
入魏后,世祖拓拔焘拜为河西王右丞相,赐爵清水公,加安远将军。
姑臧阴仲达少即以文学知名,凉州平东迁平城,同郡段承根也是“才堪著述“的学者,司徒崔浩非常钦佩他们的才华和学问,向世祖拓跋焘推荐说,“二人俱凉土才华”,14因此同拜著作郎,参与撰修国史。
在北魏国史馆内,宗钦、段承根、阴仲达与崔浩,高元等诗札往还甚密,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崔浩被诛,北魏废除史官。
著作郎宗钦、段承根并受诛连而死。
这些学者由凉入魏,成为北魏学术界的重要人物。
尽管宗钦和段承根的结局是相当悲惨的,但无论如何,他们的成果既是当时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后来史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从崔鸿著《十六国春秋》,可以看出五凉史学对北魏史学的影响。
崔鸿,字彦弯,北魏东清河鄃(山东平人原)。
“弱冠便有著述之志,见晋、魏前史皆成一家,无所措意。
以刘渊,石勒、慕容俊、苻健、慕容垂、姚苌、慕容德、赫连屈孑、张轨、李雄、吕光、乞伏国仁,秃发乌孤、李嵩、沮渠蒙逊、冯跋等,并因世故,跨僭一方,各有国书,未有统一,鸿乃揖为《十六国春秋》,勒成百卷,因其旧记,时有增损褒贬。
”15崔鸿就是依据十六国旧史,利用十五年时间,才写成《十六国春秋》,出世以后,被称为“伪史”。
《十六国春秋》所本五凉史在唐代可考的仅有段龟龙、宗钦,佚名记秃发氏三家,余则“累经迁徙,今并失传。
”16可见五凉史多为《十六国春秋》五凉录所取材,其影响是直接的。
唐代官修的《晋书》,除了取材于十八家的《晋史》外,还兼引《十六国春秋》,成书纪十、志二十、列传七十、载记三十,井级例,目录为一百三十二卷,从忙以后,十六国史与诸旧晋史逐渐佚亡.《晋书)“载记”主要取料于《十六国春秋》,因此,五凉诸史也成为《晋书》地间接史源之一。
我们今天研究五凉史主要依据《晋书》和《十六国春秋》,正是由于它们不同程度地取材于五凉史家的著作,才前后相继,得以保存五凉史的珍贵资料。
因此,五凉史家的这些功帮是不可忽视的。
(三)五凉史举发展的原因
五凉史学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巨大影响,是以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基础的,它与河西地区历史的长期发展有必然的联系.我们认为,影响五凉史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首先,经济丰饶,社会安定,是五凉史学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
自汉武帝开河西四郡,移民屯田以后,河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历东汉,曹魏,河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故汉末窦融得以保据河西,十六国的五凉得以鼎立河西.特别是十六国时期,虽河西也有战乱,但与中原相比,社会还是比较安定,正如宗敞所说:
“凉土虽弊,形胜之地。
”17姚兴时,曾遣尚书韦宗使南凉。
韦宗还长安后对姚兴说“凉州虽残弊之后,风化末颓,……凭山河之固”,谏姚兴不可轻易田谋凉州。
正因如此,凉州才成为中州士人避难之所,从而成为当时中国北部的文化中心,被誉为“多士”之邦。
其次,凉州浓郁学风的影响是五凉史学发展的文化基础。
自汉以来,河西学者辈出,师徒递相传述,产生大量著作。
河西著名的学者有敦煌汜胜、索袭、宗纤、郭瑀,酒泉祈嘉,隐居张掖的略阳士人郭荷等。
郭荷为东汉著名经学家郭整之后,郭瑀师承郭荷学业。
敦煌刘昞又师承郭瑀,由凉入魏,为著作郎,致力于史学。
索敞又师承刘昞,名重凉州。
他们都投徒著述,对河西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敦煌著名学者见于《魏书》列传的还有宋繇、张湛、阚駰,见于其他记载的有张穆、索绥等。
河西著名学者,还有武威段承根、阴仲达及金城宗钦,凉州文化主要是靠这些学者的贡献。
同样,五凉史学的发达及此对后世的深刻影响,都依赖于这些学者的。
再次,五凉统治者重视学术文化,重视史学,是五凉史守发展的又—重要因素。
因为史学的功用就在于说明历史的因革损益,成败得失,从而起到彰善恶的作用。
五凉各政权的统治者都深深懂得这个道理,而且他们大多博通经史。
前凉张轨,曾下令州郡征招“高才硕学,著述经史”19的学者,中州父老莫不相庆,凉州学者也为之感动。
南凉秃发利鹿孤时,群臣上疏“宜建学校,开庠序,选耆德硕懦以训胄子。
”20秃发利鹿孤从之,于是选田冲、赵诞为博士祭酒.秃发褥檀时,宗敞建议“农战并恪,文教兼设”。
21秃发褥檀极为赞赏,赐给宗敞良马二十匹。
北凉沮渠蒙逊平酒泉后,在宋繇室中得书数千卷感叹道“孤不喜克李歆,欣得宋繇耳。
”22拜拜宋繇为尚书吏部郎中,委以铨衡之任。
沮渠蒙逊临死前,托孤于宋繇。
让宋繇扶持其子牧犍.沮渠蒙逊破姑臧后,也曾把“博通经史,才藻清赡”的敦煌人张穆拜为中书侍郎,委以机密之任。
④西凉主李嵩就是“通涉经史”的统治者,他曾写下诸葛亮训诫,以“经史道德”教育诸子.正因统治者的重视、提倡和爱好,以及所采取的措施,使史学发展得到政治上的保证,使史学家得以潜心著述,推动史学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五凉史学在魏晋南北朝史学中占有—定地位,它对北魏史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五凉学者的这些历史功绩是应当肯定的。
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2页
②《史通·史官建置》.
3《晋书·吕光载记》
④(史通·史官建置》.
5《史通·古今正史》,
6同上
7金毓:
《中国史学史》王仲
《魏晋南北朝》史皆作十家,今据
《史通》增索晖,记十一家。
8《魏书·刘昞传》
9《晋书·张轨传》
10《宋书》卷98《大沮渠传》
11同上
12四部备要本《十六国春秋·北凉录》
13《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著注
14《魏书·阴仲达传》
15《魏书·崔鸿传》
16同5
17《晋书·秃发褥檀载记》
18同上
19《晋书·张轨传》
20《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
21《晋书·秃发褥檀载记》
22《魏书·宋繇记》
《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