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2994221
- 上传时间:2023-04-29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225.55KB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平职业大学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负责人刘长国
2012年5月
第一部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企业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个专业口径较宽的专业,与该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不仅数量多、地域分布广,而且规模、层次各异。
如四平地区的100多家换热器厂,20多家鼓风机厂,还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红嘴高新技术开发区的50多家企业都拥有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毕业生。
今年社会调研发现,吉林省内的电器设备制造行业的岗位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完全相符,一次性就接收我专业毕业生20人,另外沈阳市的电器设备制造行业今年也接收我专业的毕业生10人,考虑到该行业的可发展性和较好的工作环境,要作为一个长远的就业岗位来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下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所孕育的高技术大踏步进入制造领域,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兴,未来的几年东北区域的各行业将会有较多的新工程或技术改造工程全面展开,特别是吉林省正在实施的“追赶战略”,已经将自动化行业作为重点产业列入发展规划。
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对工业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和引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企、事业单位使用的生产设备和主要技术多采用引进与自行开发相结合。
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岗位需求量也日益扩大。
而目前的工业领域中大量存在着不适应上述需求的情况,这些都将引发以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而这种教案体系的确立及教案目标的实现,相对于以往有了质的突破,而且正是培养新世纪人才所迫切需要的。
从专业技术层面看,电气类专业的技术发展迅猛,传统技术正在逐步被更新。
如继电器控制正在被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代替;传动装置由直流调速系统为主向交流调速系统为主过渡;控制系统由模拟式向数字式过渡;单机控制向网络控制过渡。
电气控制装置向系列化、模块化、小型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特别是四平地区换热器行业的迅猛发展,使机电一体化设备日趋增多,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掌握的技术面更宽,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更强。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现状
大多数企业和毕业生认为电气自动化专业在未来若干年内仍是具有发展前途的专业,并且有较大的需求量。
近年来很多企业不断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先进技术,设备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数控加工机床、计算机控制的自动生产线等专用设备的普及,相关就业岗位逐年增加。
同时,新兴行业不断出现,对电气类专业毕业生也会有较大需求量。
比如四平市开发区的光电技术行业,今年接收我专业毕业生20人左右,未来三年内每年至少接收我专业毕业生20人以上,为我专业毕业生就业又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就业方向。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技术人才岗位素质和能力要求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当前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掌握各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的规格结构、学历层次等以及四平地区人才需求状况,以便为我院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把握住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同时也希望能为在校生传递最新的就业市场信息。
我院对四平地区十余家企业进行一次企业人才需求状况的社会调查。
我们先后调查了四平巨元换热器有限公司、四平大众仪表厂、四平艾维能源、四平庆达光盘有限公司、四平德科电子有限公司,四平昊华公司等10余家企业单位。
就企业单位对一线或基层维护、管理岗位人员学历层次的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应学习的课程、企业招聘人才的途径和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以及企业对毕业生专业类证书的态度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从调研中反馈的信息获知市场简况如下。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
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已由理论型转向技术型、技能型。
调查显示,考虑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文凭因素的企业占33%,考虑高职高专学历文凭因素的占45%,考虑中专以下学历文凭因素的企业占22%。
这说明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优先考虑应聘者的条件是技能技术能力,特别是那些适应能力强,技能水平高,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特别受企业的欢迎。
尤其是一线或岗位管理人员需要更多的是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
相比之下,企业对学历文凭因素的考虑逐渐淡化。
调查中还发现,目前技术性职业岗位仍处于不饱和状态。
当被问及公司在什么岗位上急需人才时,技术职位占45%,其次是销售职位占22%,管理职位占22%,其它占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崛起,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视将是勿庸置疑的。
证书是反映毕业生能力的硬件条件,也是学生心目中企业挑选人才的量度之一。
那么企业如何看待证书呢?
从调查可知,企业特别看重各种证书的占22%,对证书比较认可的占33%,认为证书无所谓的占45%。
调查得出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岗位素质和能力要求如下:
岗位素质要求学生具备素质包括:
(1)政治素质:
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理想、懂政策、懂法律;
(2)思想品德:
爱祖国、爱人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行为规范;(3)文化素质:
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4)身心素质:
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体能。
职业素质要求学生具备素质包括:
(1)质量意识:
具有质量意识、产品竞争意识;
(2)工程意识:
工作要系统化、规范化、模块化;(3)团队精神:
具有团队精神、协调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全局观念;(4)创新精神:
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开拓与发展新技术、新工程精神;(5)职业道德意识:
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与法规,保守公司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能力要求包括:
(1)具有电工、电子、电力电子的基本应用能力;
(2)具有较强的机械、电气制图和识图能力;(3)具有机床设备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检修、调试技术;(4)具有PLC、单片机原理等程序设计能力;(5)营销策划与管理能力;(6)良好的语言应用与交际能力。
四、企业专家建议总结
本行业企业专家对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结果有如下建议:
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人们常说的“爱岗敬业”和“忠于职守”。
这要求我们要做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其次必须具备自身工作的职业技能,能够胜任上层下达的工作任务。
实践力度要加大,要在工作环境下,带着工作任务,指导学生们学习到一定的适用的技能,这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抓好职业技能的培养。
再次必须具备一定的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
良好的沟通及合作能力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这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抓好情感教育。
最后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现代技术发展迅速,能够及时的自主的去学习技术,掌握新知识,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产品质量。
这要求我们必须在教案过程中彻底以学生为主体的进行教案。
第二部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工业控制系统、机电技术应用、供配电技术、智能技术应用等电气自动化行业必备现代知识,从事企业自动化设备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岗位的、具有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服务于面向东北三省,特别是四平地区的自动化行业的生产和管理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修业年限及招生对象
学制:
三年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对口职业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力者
三、服务面向与就业岗位
1.服务面向
培养符合以四平地区经济建设和企业需求为主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校企合作培养电气自动化高级技能人才的同时,积极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如:
与企业合作开展针对在岗职工的电工等技术培训;与吉林省劳动厅、人事厅等合作开展高级电工、PCB工程师、CEAC智能工程师等培训考核工作;专业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自动控制技术等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等。
2.就业岗位
从专业创办初期的教案计划到根据市场调研和几年来的教案改革实践得出本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
(1)工厂的各种供配电及常用电气设备的运行控制和维护工作;
(2)电气设备和产品的生产、营销、售后服务和技术咨询工作;
(3)电气控制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4)一般电气设备的技术改造,PLC运行与维护工作;
(5)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工作;
(6)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
(7)换热器生产线及装备的控制与维护工作;
(8)自动化工程公司的技术与管理;
(9)现代工业生产过程及其系统的控制、维护与管理;。
(10)电控设备的推广应用及售后服务工作。
次要就业岗位:
(1)具有制作印制板电路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电路板图的能力;
(2)掌握电子装接工的装接、焊接技术,具有按工艺文件完成复杂产品的全部装接、焊接能力;
(3)掌握电子产品的一般生产工艺,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管理能力;
(4)具有熟练使用和维护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和按调试文件调试设备、排除故障的能力;
(5)初步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
四、人才培养规格
1.职业能力与学习领域分析
(1)专业能力: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着重培养学生三大专业能力:
通用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能力,达到高级维修电工的水平;
现代工业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维修能力,掌握如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PLC)、变频器、触摸屏、组态技术等综合应用能力;
供配电系统设计、安装、管理、维护能力。
(2)方法能力:
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具有研究和解决现代化生产中的各种自动化理论与技术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具有较强的现场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有收集、整理、利用各类信息的能力。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新的学习、工作环境的能力。
(3)社会能力:
人际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做到“三个适应”:
一适应——适应岗位。
学用一致,专业对口。
二适应——适应基层。
在生产第一线,在企业基层能安心工作,热爱本专业,又乐于吃苦和干一番事业的信心。
三适应——适应发展。
毕业后适应科技进步,做到既有前劲,又有后劲。
2.职业资格证书说明
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可以获得相对独立的专业技能及考取不同等级的技能鉴定证书。
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表2.4.1所示。
表2.4.1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
证书类别
名称
等级
必考
选考
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电工上岗证或电工技能证书
中级或高级
四选一
√
电子AutoCAD制图员资格证书
中级
√
电子设计PCB师证书
初级或高级
√
电气智能技术CEAC应用工程师认证考试
中级
√
电气工程师
中级
自选
√
电子工程师
中级
√
PLC工程师
中级
√
五、课程体系构建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按照“教、学、做”一体化教案模式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积极与企业合作,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有机结合;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开发学生能力培养模块,将典型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融入课程之中,把必须掌握的知识融汇在具体工作岗位之中,以岗位需求驱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思路如图2.5.1所示。
根据确定的职业岗位群,先分析其典型工作任务,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
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学习规律将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进行整合,归纳出相应的行动领域,再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
图2.5.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实施以就业为导向、面向职业岗位、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以市场人才需求设置专业,以专业岗位需要改革课程体系,以岗位能力要求调整课程内容的课程改革。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的教案计划、课程体系,都是在企业调研,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意见,认真分析研究基础上制定的。
在教案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相当一部分课程实施一体化课程教案,理论联系实际,模拟企业环境,收到较好的效果。
(1)校内学习期完成“教案做”一体的专业技能训练
校内学习以专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电气技术应用能力、控制技术应用能力和传动技术应用能力。
学生进入校内电工电子、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自动控制等实训室,在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两个月的实训完成自动化专业各个教案包的专业技能训练,从而使学生了解和感受本专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及能力要求,了解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激发学习的欲望。
通过校内学习期“教案做”一体的训练如图2.5.2所示,使学生初步具备自动化专业职业技术能力,为进入企业顶岗实训打好基础。
(2)校外学习期完成“教案训”一体的岗位能力实践
如图2.5.3所示,校外实训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主要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严谨求实的作风及综合职业素质。
通过两个月至三个月的校外专业顶岗实训教案让学生在企业现场学习现代化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和专业技能,了解企业生产全过程。
为加强过程管理,保证质量将学生安排到多家企业单位,由校内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指导,让学生到真实工作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请教师帮助解决。
同时由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训和上岗实训进行考核与评价。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岗位能力导向,教案做训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学习和实践互相渗透的思想,由企业技术能手和学院“双师”素质教师实施教案。
课程内容体系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进行构建,课程教案场所为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课程考核以技能应用能力为主要标准。
(1)职业岗位群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如表2.5.4所示。
表2.5.4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
职业岗位(群)
主要工作任务
高职高专培养
工业自动控制设备工艺操作员
按照工艺文件要求操作自动控制及机电设备
是
工业机电设备维护、检修、实验员
按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机电设备的维护检修和实验、故障排除及维护管理
是
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应用中操作员与设计员
组织实施自动设备与生产线安装、调试,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升级改造
是
工业自动控制设备技术支持与销售代表
依据现场条件及客户需要进行产品营销、售后服务、技术改造、培训及编制工艺文件
是
(2)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得出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从而归纳出其对应的行动领域,详见表2.5.2。
表2.5.2工作任务对应职业能力整合、归纳行动领域分析表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行动领域
PLC控制系统设计与维护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及程序编制与调试能力;
PLC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能力;
机床电气系统PLC技术改造能力
PLC可编程控制技术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
换热器设备、变流装置的维护与检修
热工设备的电气系统调试、维护与检修;
整流设备的使用、调试、维护与检修
;开关电源的维护与检修
机组控制
板式换热器
电力电子技术
智能技术及工业信号检测及控制
智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能力;
各种类型传感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能力;
信号采集与处理能力;
智能仪器仪表与传感器的选配能力;
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能力;
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
工业信号检测与转换技术
单片机技术
Protel电路设计
电动机、变压器的维护与检修
阅读相关设备的英文说明书;
装配图阅读、绘制能力;
电动机的装配;
电工工具的使用能力;
变压器的安装、调试与实验能力;
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能力;
电动机、变压器的运行、维护能力
电机与拖动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与故障检修
低压电器日常保养与检修能力;
电气识图与绘图;
基本控制线路的设计与接线能力;
机床电气线路安装、调试能力;
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机床电气线路的日常维护能力;
机床电气系统技术改造能力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
数控技术
生产设备的工艺操作及现场管理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能力;
工艺纪律管理能力;
工艺标准化能力;
安全防范与管理;
质量管理;
企业文化建设
电子技能与仪器
综合布线与弱电工程
电气工程基础
机电设备、自动化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支持
机电设备、自动化产品的选型能力;
机电设备、自动化产品及系统方案设计能力;
销售策略及技巧;
技术培训
机械原理与识图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
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管理
自动生产线电气系统技术改造能力;
自动生产线的设计、运行维护与检修自动生产线电气系统技术改造能力;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能力;
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及运行维护能力;
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管理机电设备、自动化产品的选型;
机电设备、自动化产品及系统方案设计;
技术培训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组态监控
模块编程控制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
电子产品流水线作业
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工艺文档编制能力;
电子元器件的筛选能力;
电子元器件的入库检验、保管、分发和物料管理能力;
电子产品的焊接能力;
电子产品整机及部件的测试能力;
电子产品包装、运输和物流管理能力;
材料、劳动量的计算方法能力;
劳动与调配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能力
电子技能与仪器
Protel电路设计
工厂强电系统电工
交、直流调速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检修;
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变流装置的维护与检修;
常见高低压开关器件的使用、选型和维修;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检修与维护;
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工厂负荷情况的分析和计量系统的接线
工厂供电
电气工程基础
(3)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设置
将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结合电气自动化相应职业岗位的职业资格的要求,归类出可编程控制、单片机控制、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施、电气工程基础等行动领域,转换成对应的学习领域的核心课程有:
PLC可编程控制、变频器、单片机、工厂供电、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
专业学习领域的核心课程及其对应的主要教案内容见表2.5.3。
表2.5.3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设置表
就业方向
专业核心课程
主要教案知识
智能控制技术方向
《PLC可编程控制》
用基本指令编写反转程序;用基本指令编写两端延时自动往返控制程序;电器系统图的绘制;使用编程器;用编程软件编写程序;程序模拟调试、程序仿真调试;程序下载及运行;系统安装、调试;系统功能操作演示;用基本指令编写较复杂的程序;使用编程器或编程软件完成程序输入;程序模拟调试和系统调试;用基本指令完成完整的机床控制系统的程序编写;使用编程器或编程软件完成车床程序输入;用状态转移图设计顺序控制系统;步进指令的使用;状态转移图和梯形图、语句表的转换;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控制要求;状态转移图程序设计步骤自动门的控制系统;PLC系统图的设计;指令的程序输入;应用数据处理类指令设计程序;移位指令的程序形式;移位指令的程序分析;移位指令的程序设计;
《单片机》
单片机内部结构;单片机开发工具及软件作用;单片机最小系统硬件电路及单片机工作原理;单片机语言指令系统;单片机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独立式按键工作原理及设计;特殊单片机的选型;程序流程图;A/D转换器与单片机连接及软件编写;单片机抗干扰技术;子程序及调用;工程测试
换热器方向
《供配电技术》
工厂供电系统的常用设备;工厂的电力负荷计算和短路计算;工厂供电系统及变配电所;电力变压器;电气设备及导线截面的选择和校验;工厂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工厂供电系统二次回路及自动化技术;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管理与检修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
PWM可逆斩波调速系统分类与应用;PWM单极性驱动模式;PWM双极性驱动模式;VMOS构成的桥式驱动电路;无刷直流电动机发展历史与应用;三相及两相驱动控制器分类与特点;无刷直流电动机霍尔传感器介绍;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转矩、转向控制模式特点;CPU风扇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器特性;整流电路及驱动电路;电力电子器件的保护及选配;斩波电路;交流调压电路
《电气控制技术》、
接触器、继电器、按钮、开关等低压电器和新型电器的结构、原理、选择及使用;接触器、继电器、按钮、开关等低压电器的维护和检修;交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交流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线路;交流电动机位置、联锁控制与自控往返控制线路;动力头控制线路;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元器件选用;电气控制设计方案设计、修改;安装线路,线路通电调试,故障的分析、查找与排除;车床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及控制要求;车床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路分析;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特点;铣床/镗床主电路分析、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及控制要求;铣床/镗床住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路分析;
(4)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学习情境
每门课程选取若干个工程或任务作为情境教案的载体,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工程或任务训练中。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的学习情境参考各课程的课程标准。
2、“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模式的基本结构
通过校企合作了解市场、行业需求,及时调整和确定了新的就业方向——智能控制技术和换热器技术。
并提出了“一个专业平台,两个就业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式结构如图2.5.4示。
根据培养目标,打破以学科为体系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传统模式,而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来组织教案,整合相关课程,实现整体优化,围绕“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构建“职业素质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就业方向课”的新型模块化课程模式。
其主导思想是:
突出素质课程,加强技能课程,强化核心课程。
图2.5.4“一个专业平台,两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式结构图
其中“职业素质课”、“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能课”模块一起构建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基础平台课程体系,根据就业岗位方向设计的“智能控制技术”和“换热器机组”模块构建了两个动态的就业岗位方向课程体系。
使学生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接轨。
图2.5.5三阶段工学结合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
构建了“三阶段工学交替”的实践教案模式如图2.5.5。
该模式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从单一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组成。
第一阶段,学生入校后第1学期,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为期1周的专业认识实习,对今后从事的岗位及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阶段,在第2至第4学期及暑假期间,集中安排学生在校内和校外企业进行与专业相关的至少7周的技能训练。
第三阶段,在第5学期安排学生进行17周的专业顶岗实习,让学生进入工作岗位进行实习,并与第6学期的就业顶岗实习相衔接。
按工作过程构建的专业课程结构,广泛采用“工程教案法”、“案例教案法”等,教案内容紧贴生产实践和技术前沿。
在教案中强调“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研究现场的实际问题,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执行完整的工作过程。
通过工程驱动式教案培养零距离上岗的学生,为学生服务;通过各类工程培训企业新上岗和转岗员工,为企业服务;与企业现场人员合作,开发融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为一体的特色教材,为周边地区院校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为行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附件1:
2012电气自动化技术(换热器方向)专科教案活动时间安排表
附件6:
2012电气自动化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 自动化 技术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