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障碍和规章制度.docx
- 文档编号:22982072
- 上传时间:2023-04-2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0.71KB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障碍和规章制度.docx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障碍和规章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障碍和规章制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障碍和规章制度
创新驱动开展战略就是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障碍和制度
2015-04-09徐宪平财经网()
“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就是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最核心的位置,他是根底,如此同时全面推进科技、制度、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同时,从四个方面推进该战略的实施。
〞,4月8日,第十二届政协委员,国家开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徐宪平在北大光华MBA行业课程周开幕式上如是说。
对于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徐宪平从四个方面做出了阐释。
第一是宏观背景。
他指出,新一轮的全球科技革命在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当今世界已进入密集创新和产业变革时代,不论是兴旺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在以创新作为突破口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这是大势所趋。
同时,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传统要素优势正在减少,老龄化在加速,靠要素、投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增长驱动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只有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第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挤进世界先进展列,如高铁、核电,某些领域由跟跑者,并行者向领跑者转变。
“但是我们在世界上创新型国家行业的排名中我们是靠后的,全球公认20个创新型国家没有我们。
〞徐宪平指出,要实施该战略目前还面临6大问题:
一是,要素驱动,路径依赖,我们习惯于经济增长,习惯于扩大投资规模,加大资源投入,依靠过度的消耗资源,依靠低性能,低本钱,低价格的竞争来谋求开展。
二是,科技经济两X皮,科研与市场严重脱节,与成果严重脱节。
三是,根底研究薄弱,现在跟踪研究多,原创成果少,所以缺乏持续积累。
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定位不清晰,该政府主导的没有做到位。
五是,创新者动力不足,现行的科技成果,权力分配机制没有表现创新者的价值和贡献,所以科研人员缺乏向市场,面向市场研发奖罚的动力。
六是,自主创新开放水平不高。
要在更高层次上推进自主创新就必须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开放创新,开放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应有之意,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开放创新也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第三是路径的选择。
徐宪平认为,创新驱动的开展战略内涵就是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
他表示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就是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最核心的位置,他是根底,如此同时全面推进科技、制度、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同时,从四个方面推进该战略的实施。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二是,发挥就是要大力发挥企业的主题作用,企业是根底创新的主题力量。
三是,最大限度发挥科技人才的创造力。
四是,发挥就是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第四是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的政策措施。
徐宪平认为,一是要从消除制度障碍入,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破制约创新行业垄断和市场封锁,改良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准入管理,健全根底政策和管理制度,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五个方面举措。
二是,建立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体制。
三是,强化金融创新的功能,放宽创业投资优惠政策的适用X围,开展知识产权证券业务的具体政策。
四是,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让科研人员取得更多的股权期权等合法收益,向创新者让利。
五是,构建更加开放的科研体系。
还有一个问题股权转让以后收税的问题,关于所得税的问题也需要政策保障。
六是,创新培养用好吸引人才机制,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
以下为徐宪平发言:
徐宪平:
尊敬的各位教师,各位同学,很高兴应洪滨院长的这一邀请就创新这一主题与在座各位们各位们交流讨论。
我想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十八大到现在一年多,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就创新问题屡次发表讲话,做出批示。
去年的8月18号总书记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听取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这个专题汇报,是发改委、科技局部头准备,各自汇报四分钟,轮流进展PK。
这个会上总书记最后确定“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刻不容缓,定了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制定一个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的改革性文件。
大家注意到今年3月5号,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所做的政府报告中提出,就是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我有幸在发改委负责这项工作,包括前期研究,包括汇报准备,特别是文件起草。
今天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我从宏观背景,突出问题,路径选择,政策措施四个方面谈点看法,做些解读。
第一点就是宏观背景。
为什么要把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一项重大任务,分析当前国内外的开展环境和条件,我把他归纳为四个最大,我们的宏观背景。
第一就是最大的趋势,新一轮的全球科技革命在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这是个最大的趋势。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密集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时代,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个国家,无论是兴旺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在研究,都以创新为突破口,在研究如何寻找新的增长动力的源泉,增强未来的竞争性。
美国两度发布创新战略,奥巴马提出“实施先进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全国布局了45个制造业的创新中心。
我看3D打印的中心,其中80多个高校、企业是一个综合体。
欧盟提出了到2020年,面向2020年创新型联盟战略。
德国提出了工业4.0的计划,日本提出新一代汽车计划〔11:
30〕日本创新计划,韩国提出了新动力综合推进计划,俄罗斯也提出了2020年创新开展战略。
对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何定位?
这个是没有统一的说法。
美国著名学者里夫金,写《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他们的观点是以构建可再生能源体系为根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而德国的看法,以智能制造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麻省理工的两位教授写了一本新书叫《电子机器时代》,第一次机器时代蒸汽机,它释放了人的体能。
第二次机器时代智能机器人将释放人的脑能,并且人的脑能是无限的。
当然还有的学者认为,互联网革命是数字化的革命。
但是我想这里面一个最大的特征,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融合叠加,这是最大的看点。
互联网的人机互联,人物互联,人人互联,物物互联,万物互联,可以讲真要改变全球的经济生态和开展方式。
我看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俄罗斯一个32岁的亿万富翁他公布了一项计划,组成了一个团队列出了一个时间表,要在2045年把自己的大脑上传和下载实现永生。
他有推进计划讲了三个时间节点,无独有偶拥有19个名誉博士名衔,创办了6个公司的美国Google的工程总监,他信心满满的认为,30年后,也就是2045年人的大脑和计算机可以对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实现永生。
这是一个最大的趋势,这可能会给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第二个最大,就是我国经济开展进入新常态,这个新常态是个官方的语言。
什么叫做新常态?
我简单的介绍一下三个变化,第一是增长速度发生变化,经济的潜在增长力在下行,改革开放前30年我们经济增长大家都知道达到了10%,保持两位数。
所以2009年我从某某省政府调到发改委负责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当时我们一个最大的担心是什么?
担心速度太快,不利于转方式调结构。
中央政府的规划,今天没有机会讲规划是什么东西了,中央政府的规划通过全国人大审议具有法律效益。
我们讲他表现了国家的意志,明确了政府的重点,要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
中央政府多年来只要把这个目标定下来以后,地方政府要加哪,一般加两个点。
当时为了防止速度太快,要调结构,终究是7%,还是7.5%,还是8%,在国务院常务会上是有争论的。
最后李克强副总理,当时还是副总理主持这个会议定了7,主要是从转方式调结构。
但是地方政府加码怎么办?
我们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也是十二五的一个大的亮点就是两同步,居民收入的增长要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的提高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要同步。
比如你某某省提出增长12%,但是你居民收入要达到12。
现在到了十三五最大的担心就是经济下行,不知道十八大报告没有,十八大报告涉与到一句话,说到2020年要实现经济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的收入也要翻一番。
这个翻番的概念是7%点几,你看十二五这几年,前30年刚刚说了是10%,2010年9.%,2013年7.7%,去年7.4%,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7,经济已经出现了下行。
对于十三五的经济潜在的增长力,国内外大多数的研究机构和专家都认为,在6到7.5之间。
我说这个变化基于速度在发生变化,增速下不来,从两位数到一位数,从高速到中高速。
第二个就是增长的条件发生了变化。
传统要素优势在减少,因为中国人多,但是中国现在已经到了劳动力的峰值,年龄化在加速。
去年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15%,预测到2020年还要提高2个百分点,就是干活的人少了,养老的人多了。
劳动力供求关系吃紧以后,劳动力的本钱就会提高,你们中间有不少企业家老要加工资,不然就找不到人。
另一个方面你大规模的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大量的占有耕地,中国人均耕地水平才是世界平均水平20%几,美国人均4亩多,我们快接近警戒线了,0.8亩。
这么多人,13亿人要吃饭。
所以这个土地本钱,建设本钱也在上升。
我看到一个数字,2008年到201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每亩的均价从41.6万元已经涨到73.5万元,这个本钱也在发生变化。
第三个增长的动力发生变化。
你传统靠什么呢?
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以这么一个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了。
我给大家讲去年我们经济总量是63.6万元,投资是50.2万亿,50.2万亿的投资,民间投资占了64%,我们主要还是靠投资来拉动增长。
开玩笑,现在再有个4万亿都不够,投资已经带不动了。
去年一年增长7.4%,大概8千多亿美金,这个量是相当于我们1994年的全年GDP总量,这个量在世界上排位已经排到第20,带不动了。
那么新的增长动力源泉在哪?
就在科技创新,还有制度创新。
所以我们说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制度创新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所以我想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最大的挑战,挑战是什么呢?
跨入中等收入陷阱。
这是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在2006年提出的概念,当你人均GDP超过4千美元的时候,你已经进入到上中等收入国家,你就要迈向高收入国家,大家看1.2万美元迈进。
我们从2010年就过了人均4千美元,去年是7600万美元,中国现在处于一个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兴旺国家,我一般不用高收益这个词,我们规划司长说了一次被社会上骂的一塌糊涂,用中等兴旺国家迈进,这么一个重要阶段。
国际经验明确,在这个阶段中你面临五大陷阱要解决。
第一你产业要从低端走向中高端,你不能老卖箱包、鞋袜,你达不到高收入。
第二这个阶段中〔24:
52〕差距要引发矛盾,要解决好。
第三个陷阱就是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的平民窟,总理说的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棚户区也不行。
第四个社会的福利水平终究多高,怎么把握。
还有一个资本账户要开放,这五个东西你不解决,你就不可能从一个上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
我个人认为中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生态环境的问题。
你不能GDP翻一番,雾霾翻一番,那还有什么意思。
现在我们根本上身在雾霾之中。
国际经验还明确,你在这个阶段中你不能够再照搬沿用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时候的那种方法,你过去的方法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了,你要创新,你要转型,你要想这个产业从低中端向中高端迈进的话,你靠什么?
就是靠创新,科技创新。
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是跨不了,跨不过中等收入陷阱。
有一个数字明确上个世纪60年代,按照当时的标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都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
但很多的国家跨越不了这个陷阱,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到至今为止这100多个国家中只有13个国家进入了高收入国家,其中日本、韩国,还有我们国家的某某和某某地区是很成功的,像巴西、阿根廷、泰国都是一个停滞不前,徘徊不前的案例。
我看到总书记内部一个讲话,这是可以说的,他访问阿根廷,跟克里斯蒂娜在讨论,克里斯蒂娜屡次跟他讲到,说中华人民某某国刚成立之初,那个时候我阿根廷已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大国了,我可以制造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火车。
你那个时候用毛主席的话说是一穷二白。
但60年过去以后,今天我们的高铁,我们的核电远远的走在世界的前列,阿根廷真是被我们甩掉了,他现在还在1万美元下面徘徊。
所以,我们还是沿着老有的路径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有创新的思路来跨越这个陷阱。
第四个最大的变化,这是我把他提炼成,最大的变化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话很厉害。
大家之知道十四大是92年召开的,小平南巡召开的,十四大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十四大到十八大,现在是20多年,这20多年来一直是提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根底性作用,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去年开始,首次提出起决定性作用。
那么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话,就可以说企业就会发挥主题作用。
我认为这是中国改革里程碑的一个创新和开展,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的一个质的提升。
这句话,这个含义是了不得的。
按照这句话,将来未来会充分发挥价值作用,将充分的有利有效的齐把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
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面临的突出问题。
我们国家现在科技创新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我先简要给大家说说。
从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看,两句话,同兴旺国家比拟差距逐步缩小,三种表现。
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挤进世界先进展列,我刚刚讲高铁、核电,某些领域有跟跑者,并行者向领跑者转变。
在制造业的局部领域,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少数区域国家领先水平。
在做规划的时候,我们老跟科技部讨论,中国最头疼的指标衡量科技的指标,讨论来讨论去只有投入的指标,产出的指标很难找到,像研发的投入,科技进步贡献力他们知道他是一个抵扣,现在我们用的一个指标。
这几年看,我们国家去年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已经达到25539件,十二五前4年翻了一番,现在排在世界上第三,前两位是美国和日本。
但是我们在世界上创新型国家行业的排名中我们是靠后的,全球公认20个创新型国家没有我们,我们监管经济总量排在第二。
但是创新型国家,各种各样的综合评价排在20到30位,创新型国家有门槛和指标,科技进步要达到60%,我们才50%,这是从科技创新能力。
从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的角度看,我认为现在有六大问题。
一个问题是要素驱动,路径依赖,我们习惯于经济增长,习惯于扩大投资规模,加大资源投入,依靠过度的消耗资源,依靠低性能,低本钱,低价格的竞争来谋求开展。
一讲到开展,一讲到增长就是上项目,上大项目。
我省里当了6年半的副省长管土地,我看每年就要干掉20多万,一个中等县的耕地,但是地还不够,都是大量的占用资源。
政府如此,企业如此,每次开会经济开展快的时候就是要上项目,经济开展慢的时候也要上项目,已经形成一个路径依赖。
这为什么呢?
你要分析一下,他有一些深层次原因。
我在这也说三句话,如果不改变要素价格扭曲的状况,不打破知识产权侵权易,维权难的僵局,不消除靠垄断赚钱易,靠创新难的弊端,大家都觉得创新不赚钱,你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所以这是一个。
第二个问题就是科技经济两X皮,主要的特征,一方面企业在国家创新决策中被边缘化。
我在这也冒充一句,反正也没有科技部,现行科技的管理体制行政和计划色彩比拟多,政府主导的科技项目,这个可能就说到,不一定说北大,政府主导的科研项目大量的向高校,和科研机构倾斜。
这样就造成科研与市场需求脱节,与成果转化脱节。
我讲一个数字,我们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局部重点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5%,而兴旺国家是40到50,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企业也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刚刚我说的前面那三个图都是有关的。
我在发改委分管着高技术司,我每年跟踪这个受理,现在我们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37万个,就是有研发机构和开展研发活动的比例只占到13.7%,研发的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到1%。
中国说了一句话土话,“舍不得笼中鸡,哪能打的山中鸟〞。
我非常钦佩华为的任正非先生,华为研发投入占营销收入的比例是超过了10%。
所以华为他就是牛,他去年申请的国际专利3442个,世界上企业第一,美国的高通排第二,但是只有2409件,比他少了1千多件。
在我们企业应用研究支出中,也做了个调查,只占全社会支出的20%,兴旺国家是50%。
现在中国的企业搞根底研究的占比例1.4%,美国的企业搞根底研究的占17%,特别是当年日本和韩国他在转型的时候,就是依靠大企业牵头搞研究,既搞应用研究,又搞技术研究,政府把创新资源向企业倾斜。
我们现在创新资源向高校科研机构倾斜了,迅速带动了国家转型开展。
第三个问题根底研究薄弱。
我们国家根底研究的投入长期偏低,只占全世界研发支出的不到5%,兴旺国家以后是15到20。
中国人干事不是打击大多数,他的确实确有一个急功好利,他都是重视短期见效项目,不重视长期布局的项目,如果你不加强根底研究的话,从源头上就缺乏技术供应。
所以我们现在跟踪研究多,原创成果少,所以缺乏持续积累。
我们在一些重点的领域难以自主选择和引领技术开展的方向,在一些关键核心的技术上能力存在瓶颈制约。
搞了这么多年CPU没解决,集成电路正在攻关,这都是政治问题。
政府官员一旦退下来,老讲政治问题。
我们因为还是看的比拟清楚,我都有数据说话。
第四个问题政府和市场的定位不清晰,该政府主导的没有做到位,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一个优势,我们的制度优势,但是发挥不够。
抓重点,抓尖端,抓根底力度不够,所以有些瓶颈制约解决不了。
刚刚讲我们每年大概,去年财政性的科研经费支出大概也已经达到2580亿,这个支出中说实话这个项目,我后面参与才知道真的都是小散不全,原来我以为都是集中力量攻关,并且向企业倾斜的不够。
政府和市场的定位不清晰还有一个问题,该放的市场没有放开,政府管制过多,干预过多,什么都想管,什么都想批,不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形式,新业界,新生事物开展壮大。
所以这样一个政府,李克强总理上来以后他承诺5年要把行政许可放掉1/3,这两年就放的将近7成了,但是中央政府放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都要放,但是放来放去还是放到政府手上。
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挺有意思,中国这个审批经济真是不得了,这是一个专门研究防止蝗虫的院士。
说某某出现了蝗虫要派飞机去灭掉,杀掉要批准,把这个报告送上去5天以后批准了,蝗虫早把某某的庄稼吃完了飞到某某区,这个就很要命的事情。
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这个可能大家都有感受,就是政府喜欢采用选拔式的创新模式。
我通过认定,通过评选,通过目录,通过试点来确定你是创新企业,没有实现普惠制的创新政策,这是最要命的。
总理说现在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你搞什么选拔式,这个一定要废掉,我们明年就准备废掉,大家废掉也很难。
第五个问题创新者动力不足,现行的科技成果,权力分配机制没有表现创新者的价值和贡献,所以科研人员缺乏向市场,面向市场研发奖罚的动力,这也造成了不少,既然我搞科研没有什么利益,我主要精力放在申请国家的项目经费上,那就是跑项目,做课题,出论文,评职称再跑项目,日子过的还不错。
美国1980年出台了一个《拜杜法案》,把联邦财政支柱形成的科技成果所有权和处置权,大幅度的纳给研究机构,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就起来了。
在这个方面我们还有一个产权制度,一个税收制度,一个人才制度,也没有达到激发创新动力的程度。
第六个问题自主创新开放水平不高。
我们回想一下,我们这几年创新走过的路,什么路?
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走的这么一条路,还算不错的。
但是我们充分利用全球的的科技成果,智力资源和高端人才渊源不够。
所以现在引进的空间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西方国家对我们崛起始终抱有戒心,动不动进展打压。
但是与此同时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降临,把全球的创新资源严密的联系在一起,创新团队,创新成果,可以说正在打破空间和国界的限制,全球创新方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我们讲要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我们的立足点。
但是要在更高层次上推进自主创新就必须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开放创新,开放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应有之意,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开放创新也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所以未来我们一定要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灵活的方式,更加开放的政策来融入全球创新体制,充分发挥全球创新资源。
第三点想讲讲路径选择。
大家问创新驱动的开展战略他的内涵是什么?
我看了我们文件中,以与在起草过程中,我们理解就是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别离,激发全世界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我们说要提高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力和效益,要增加科技进步对经济开展的贡献度,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
那么这个路径是什么样的?
我后面因为这一段思考,我就讲了一个推进四个发挥。
一个推进,就是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就是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最核心的位置,他是根底,如此同时全面推进科技、制度、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我认为对中国13亿人这么一个庞大市场来说,管理制度、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尤为显得重要。
你看商业模式的创新,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淘宝网、滴滴打车、YY教育、餐饮、O2O都是。
这种新的业态,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经常跟我们高技司的同志在讨论,现在利用我们的大数据,云计算,利用我们的基因测速这些技术,还有利用我们的互联网,能不能解决当今政府最头疼的两个问题,一个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由于医疗资源,优势资源肯定是不均衡的,老百姓从农村到小县城,都要到省城来,甚至到来,这个问题我想基因测速有了,如果全国的医疗数据能够共享的话。
再一个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是你想光靠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解决不了,这个里面融资的问题,他牵扯到一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牵扯到互联网经营终究怎么监管,看病这个问题牵扯到医疗数据,大数据的问题,我上次在政协一个会上做了一个发言也有了解,现在80%数据都集中在政府和公众部门手里,形成一个一个信息孤岛。
你要搞大数据,首先数据要开放,共享,应用过程当中怎么依法,因为涉与到个人隐私,也涉与到国家安全。
这不光是一个新技术能够解决的,制度创新也很重要。
那么四个发挥,第一个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市场是决定创新的根本力量,要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径选择,要素价格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我是一直相信,我在公司也担任过老总,我一直相信市场的力量远远大于政府。
我给你们讲个例子,很生动的例子。
1998年我在某某省纪委当主任,那个时候不叫发改委,当时省委省政府很有先见之明的,书记省长决定每年拿出3个亿,连续拿3年设立高新技术引导基金。
但这个怎么运作?
就是让科技厅发改委,经委和农办一起组织一个科技引导小组。
大家都笑了,你说农办他也分了一块开展科技现代农业,但是当时很高兴提出项目就哭笑不得。
我印象最深有次提了三条,就是本地猪和本地猪杂交高技术,本地猪与外地猪杂交,还提了一个,好似一个竹子做的板子,拿过来之后领导就去批项目,当然媒体不要报道,我估计当时省委省政府不行。
最后这9个亿就是一个资金补助,到现在了无痕迹,泥牛入海无消息。
而反过来2000年的4月,政府引导基金是99年,2000年的4月某某〔56:
03〕上市以后拿了一个亿,在某某成立一个达晨创投,1个亿到今年15年,达晨已经成为中国创投行业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公司,现在他管理的资产150个亿,投了260个项目。
然后通过IPO退出37家,通过并购退出26家,他赚的利益很丰厚,但他不会告诉你。
你看市场原因导致的。
现在在全国22个经济中心有机构,那个时候我还有点事情,我在某某大学,当时在读博士,我研究风投。
我当时在经营,把我博士论文出了一本书《中国资本市场中的风险投资》,但是我光有理论没有实践,我就游说书记省长,在我省纪委下面管的经济建设投资公司拿了1个亿,搞了某某省高创投在本土运作。
但是某某市场化环境,你政府运作的好,今年回去的时候我去了解了一下,当年的1个亿,现在资产已经到了〔57:
34〕个亿,有6家上市公司退出,退出的金额达到10个亿,投了44个项目,盈利总额11个亿,一定要相信市场。
当年的那些小兄弟,现在都当市长书记了,私下我就跟他谈,你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驱动 发展战略 就是 破除 一切 制约 障碍 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