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抽检16275篇硕士论文发现普遍有这6个问题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974908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1.78KB
教育部抽检16275篇硕士论文发现普遍有这6个问题文档格式.docx
《教育部抽检16275篇硕士论文发现普遍有这6个问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抽检16275篇硕士论文发现普遍有这6个问题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主要包括:
①文不对题。
即论述不能很好地切合论题,甚至跑题、偏题。
②概念界定不清晰。
即对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或关键词的界定不清晰,导致论述不清或研究容不明确。
③论述不严谨、不充分,推理不严密。
即论文论证缺乏严密性,论述单薄,没有根据论题进行充分论述与阐释;
存在逻辑上的缺陷或逻辑混乱,造成论文容前后矛盾或有漏洞,致使读者无法准确把握作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也将受到质疑。
④理论性或研究深度不足。
即论文在论述过程中,没有对论题的理论基础进行必要的分析介绍,理论基础薄弱;
缺乏理论框架,使论述显得凌乱;
论文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对深层次的研究问题进行探究和解答,理论深度不够和缺乏学术性。
⑤研究重点不突出。
即论文论述没有突出研究重点,缺乏问题意识,研究问题不明确,对论文观点缺乏提炼等。
专家评语如“缺乏严密的逻辑推导。
(法学)”“论证单薄,论文许多部分论证不到位,浅谈辄止。
(教育学)”“论文的主要容缺少合理的理论框架,显得较混乱。
(历史学)”“文章在容和结构上严重地偏离了自己的主题。
(文学)”
2.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足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足主要体现在:
①研究方法单一或不恰当。
即由于论文选用研究方法较少,实验设计不科学,未使用该论题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等原因,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研究,体现不出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从而影响结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②数据不够真实有效。
即论文所运用的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不足;
数据选取不科学,甚至选取错误。
③样本选取的科学性不足。
即论文在调查阶段选取样本的科学性和典型性不足,抽样方法不科学;
样本量不足,难以代表研究对象的整体情况。
专家评语如“文章研究工具缺乏,研究手段单一,除了描述性的资料或数据外,难以看到作者的一手资料和具体的研究工作。
(医学)”“实验研究设计存在缺陷,且表达不准确,统计方法不明确。
(理学)”
3.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扎实性不足
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扎实性不足即作者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不扎实、不系统,学科基础知识薄弱,甚至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专家评语如“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思维能力、论文的理论深度以及专业的理论基础有待加强。
(哲学)”“对经济学理论知识,体育产业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及研究方法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不具备体育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能力。
(经济学)”4.论文结构不严谨
论文结构是论文的脉络框架,只有建构好科学的框架体系,再充实以相应的研究容,才能形成一篇较为规的学术论文。
论文结构的严谨性,是指论文各个章节之间存在明确的逻辑关系,论文结构安排合理。
大量“不合格论文”存在结构不严谨的问题,包括论文的结构安排不合理,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
章节设定逻辑性不强,论文章节拼凑痕迹明显。
专家评语如“论文结构不合理,论文摘要与导论相似,而论文当中又缺少导论。
(文学)”“论文的结构安排不合理,行文容的逻辑有些混乱,让人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
(艺术学)”“文中模型和文字拼凑痕迹明显,缺少在逻辑。
(工学)”论文规性欠缺
论文撰写具有规性是论文学术规的基本要求。
在本次学位论文抽检中,论文规性欠缺是“不合格论文”存在的第二大问题,占比为29%。
这一问题在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中更为突出。
1.格式不规
格式规主要指论文的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格式的规。
对格式不规,专家的意见集中在文章排版不规、图表绘制和编制不规、中英文符号和单位的简写不规,以及摘要、参考文献、目录的写作或格式不规。
专家评语如“从整体版面来看,文章的完成程度较低,文字排版存在诸多问题,文字字体与格式、段落与行间距、符号公式以及图表格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此处不一一列举,建议将文章从头到尾仔细排版修正。
(经济学)”2.语言不规
论文语言的规性,集中体现在论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洁性与学术性,即需要用学术性的规用语,将研究容简洁清晰的进行表达。
在“不合格论文”中,不少论文都存在语言表达不清晰、口语化现象严重、写作不简洁、标点符号使用不规、错别字或翻译不正确等语言表达上的疏漏。
专家评语如“论文最大的问题是语言问题。
语言表达还算流畅,但疏漏和错误较多,影响到作者思想和观点的清晰、准确表达。
(法学)”“作者在行文中对学术语言掌握比较薄弱,语法错误比比皆是。
(管理学)”3.引证不规
引证的规性,是指在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成果或话语,需要在文中明确注明其确切出处,主要包括标注注释和列出参考文献。
引证不规也是很多“不合格论文”的共性问题,包括论文数据和引用文献没有标注来源,以及参考文献的罗列不规。
专家评语如“论文大量引用了已有的研究成果或技术,缺少引用标注。
另外,绝大多数文献只是罗列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并未在文中标出实际引用位置。
(工学)”论文创新性和价值性不高
论文的创新性和价值性,是论文立论的依据与落脚点。
论文的创新性体现在研究思路的创新、容的创新、方法的创新、结论的创新等多个方面;
论文的价值性体现在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对现实问题的指导意义上。
论文的创新性和价值性不高,是“不合格论文”存在的第三大问题,占比13%。
“不合格论文”在此问题上,主要表现为:
①论文创新性不足,难以区别出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和创新点。
②论文结论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没有达到研究应该有的价值水平;
或研究结论不可靠,研究成果价值很低。
这一问题在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中更为明显。
专家评语如“本论文未能从新的角度切入,也未能提出有价值的新的见解和得出新的结论。
(工学)”“所有数据都是通过作者模拟得出的,无法佐证,使得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不足。
(理学)”“文章最后提出的相关建议,针对性较差,并没有与前述的案例分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法学)”文献综述质量较低
文献综述是指在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归纳和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新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路径的书面论证过程。
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深入了解和评价,是引出新的研究问题和方向的重要前提,也是判断研究是否有意义的重要依据。
文献综述的撰写,直接影响到论文的整体质量水平。
而在文献综述的撰写上,大量“不合格论文”都存在参考文献不足和综述撰写水平较低的现象,在论文存在问题中的占比为8%。
1.参考的文献数量不足
参考的文献数量不足、阅读量不够,导致很多“不合格论文”对学科或论题所涉及的学科发展状况和国外的研究动态了解不够,无法全面评判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也无法准确把握论文研究的落脚点和创新点,致使论文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或仅停留在资料和数据的罗列上,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和高度。
专家评语如“文章是2014年的,但是参考文献一共28篇,其中21篇中文的,而这21篇中还有6篇来自知乎之类的。
同时引用的文献还都比较旧,英文文献最新的就是2011年的。
这说明作者没有深入了解学术现状,没有花力气认真撰写论文。
(法学)”2.文献综述撰写水平较低
文献综述撰写水平低,直接表现为文献综述结构混乱,没有对相关研究问题的研究脉络、研究进展和研究不足等问题进行宏观和深入的把握,仅停留在资料的罗列和简单的分析上,文献综述所得的结论无法支撑文章后续研究的开展,也无法体现当前的研究工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推进。
专家评语如“文献综述里没有综述对该研究有益的近年的国际前沿性成果,文献综述整体上写得混乱不堪,无法让评阅人看出其研究的落脚点和创新点。
(工学)”
作者学术态度和行为不端正
作者的学术态度和学术行为的不端正,也是此次论文抽检发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有7%的专家评语明确提到了“学术态度不端正”或“学风不严谨”。
而从“不合格论文”出现的本质原因而言,都可以归结为作者学术态度的不端正和学风的不严谨。
而学术态度和学术行为,是决定研究和论文质量最根本的因素。
在这一问题上,“不合格论文”的表现主要有:
①工作量不足,即论文在撰写过程中,作者没有付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工作,而是仓促写成,敷衍了事。
②存在抄袭现象,即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或直接照搬相关的文献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合格论文”中,有部分论文是被专家直接判定为“完全不符合要求”的论文,即无论是从选题还是研究方法、论文的撰写等方面,都不满足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这些论文无一例外都是由作者学术态度和学术行为不端正所导致的。
专家评语如“论文的工作量明显不太够,没有对所提算法进行复杂性分析,更没有跟其他相关算法进行性能比较。
(理学)”“论文中的2.2节、2.3节的相关理论基本照搬网络上的容。
存在着严重的学术不端问题。
(管理学)”
选题意义和严谨性不够
选题,即选择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论文选题,一是需要有新意,即有区别于同类研究的不同之处;
二是需要有关键性,即需要在学科发展中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引起同行的关注;
三是需要有可行性,即选题不能太难,要选择主客观条件基本具备,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研究目标的题目。
“不合格论文”存在的问题中,有5%是在选题上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选题的意义不大,没有明显的研究价值。
②论文选题与所学专业无关,属于其他学科和专业的研究畴。
③论文立题不规,论题太宽泛或所述不明,没有聚焦论点,无法成文。
选题所存在的问题,人文社科类论文相较自然科学类论文更为明显。
专家评语如“该类选题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研究领域已毫无新意,故研究的理论价值很小。
(管理学)”“该选题应该归属于应用经济学围,不属于理论经济学的选题。
(经济学)”“选题过于宽泛,在论题表述上不规、不严谨。
(教育学)”相关建议
基于本次论文抽检所发现的不合格学位论文的特征和国外的相关研究,高校在构建学校部质量保障监测机制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保障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
1.构建全面高质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将教师授课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当中
几乎所有不合格学位论文都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研究方法不科学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研究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实行学分制,不同的学校、学制和学位类型,有不同的学分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般修满32~40个学分才能获得学位。
在后期调研中,不少研究生反映目前高校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数量不少,但是课程设置不全面,种类太少,很多学科基础课程和方法论课程都没有开设,与实际的科研衔接不紧密;
同时,学校和教师对研究生的课程教育重视度和投入度不够,存在“应付”现象,很多课程甚至由学生自己来讲,教师只在课后点评几句。
由于课程设置不全面和教师角色的缺位,学生无法从课堂中获得充足的知识,更缺乏对学科领域前沿知识的了解与把握。
因此,高校在进行研究生课程设置时,应注意课程体系的全面性,将课程的设置与学科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学科专业知识;
同时,不以科研成果作为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而将教师授课质量也纳入绩效考核体系,鼓励更多优秀教师参与到研究生教学中来,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科研经验,使学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学科知识和研究技能,以有助于科研能力的提高。
2.加强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将导师的指导水平作为导师聘任或招生资格审核的重要指标
目前高校对导师的考核、评价过于重视导师自身的科研成果和论文的发表,评价体系重科研轻教学,导致导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学术论文的发表,对研究生培养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远不够。
另外,由于博士后、专业科研队伍的建设落后于科研项目的需求,科研项目过度依赖研究生,导师没有将主要的精力用于培养研究生的基础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而是为了完成科研任务,让研究生过度参与到科研项目地完成工作中,这一现象在理工科院系更为突出,致使研究生在夯实基础知识方面的训练十分欠缺,不利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
同时,部分导师还兼任各种行政职务,基本无暇指导学生,在就读期间从未接受过导师有针对性指导的研究生比比皆是。
因此,这一问题需要从导师的聘任、考核等制度入手进行改进,要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学生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学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等要素纳入导师的考核和聘任机制,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资源分配的出发点,以培养质量作为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和招生名额分配的主要依据,以制度手段引导导师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定期对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仅保证研究生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更要从根本上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增强研究生的学术荣誉感,重视学术规教育
欧美学者在对高校日益增多的论文抄袭现象进行研究后认为,学生之所以会抄袭,是因为对抄袭的严重性没有一个客观的认知,他们认为与考试作弊等其他不端行为相比,论文抄袭只是一种轻微的违纪行为,而高校和导师也没有采取恰当的措施来遏制抄袭现象的产生。
为此,北美200多所大学共同发起,在杜克大学成立了学术诚信中心(CenterforAcademicIntegrity),该中心的主要职责就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学术诚信,学术诚信为什么重要,通过建立荣誉准则(HonorCode),向学生传达诚实、信任、公平、尊重和社会责任感等基本价值观,并让学生签署学术诚信保证书。
所有低水平学位论文的出现,除去个人能力原因,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学生缺乏学术荣誉感,没有将学术研究当作一项兼具社会荣誉和社会责任的工作,也没有意识到学术诚信是个人道德品质的体现,需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加以对待,以至于在学位论文中出现敷衍了事甚至抄袭的现象。
因此,我国高校可借鉴欧美高校的做法,成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来培养学生的学术荣誉感,监督学术诚信问题,并负责学术规教育。
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就告诉学生学术研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彰显的道德素养,将唤起学生的自我学术荣誉感作为提高科研质量和论文水平的重要手段;
同时,开展系统的学术诚信和学术规教育,帮助学生识别什么样的行为是学术不端行为,并向学生普及学术规所涉及的知识,使学生具备使用规性语言和规性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学位论文抽检是在授予学位后对学位论文进行的抽查,这意味着这些论文都是得到了论文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的认可,并由各高校学位委员会一致同意授予学位的论文。
从逻辑上而言,是不应该出现问题的。
可是对于5%的抽检比例而言,却出现了1.76%的“不合格论文”,如果加大抽检比率,“不合格论文”出现的比例可能还会有所提高。
而这对于已经授予学位的学位论文来说,只要出现“不合格论文”,不论比例高低,都是不能容忍的现象,都反映了高校在学位论文质量把关上的疏漏。
因此,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把关必将成为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下,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共同致力于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和提高,将是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作者简介:
敏,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
洪捷,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部 抽检 16275 硕士论文 发现 普遍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