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边界层实验报告总结计划模板总结计划模板计划模板doc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973065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0.86KB
平板边界层实验报告总结计划模板总结计划模板计划模板doc文档格式.docx
《平板边界层实验报告总结计划模板总结计划模板计划模板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板边界层实验报告总结计划模板总结计划模板计划模板doc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性很小,只要来流速度不是很小时,流速变化大的区域只局限在靠近板面很薄的一层气流
内,这一薄层气流通常叫作边界层。
人为地规定,自板面起,沿着它的法线方向,至达到
99%无粘时的速度处的距离,称为边界层厚度δ。
不可压流场中,每一点处的总压
0,等于该点处的静压和动压
1
2
之和。
P
v
p0p
v2
则
2(p0
p)
(1)
因此只需测出边界层内各点处的静压
p,总压p0,就可计算出各点的速度来。
但考虑
到垂直平板方向的静压梯度等于零
(即
p/y0),我们只需在平板表面开一静压孔,
所测的静压就等于该点所在的平板法线方向上各点的静压。
要测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就只
要测出沿平板法线上各点的总压即可。
p0i──为各测点的总压。
pi──为各测点的静压。
vi──为各测点的速度。
──为多管压力计所使用的液体重度(公斤/米3)。
hi──为各测点总压管与静压管的液柱高度差。
──为空气的密度,实验时可依据当时室温及大气压强由表查出。
──为多管压力计的倾斜角。
根据
(1)式,边界层内各测点处的速度为
vi
hisin
(2)
通常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用无量纲的形式表示为
f(yi
)
v1
yi为各测点至板面的高度,
为边界层厚度,
v1为边界层外边界上的速度,对平板
来说即为来流速度。
v1可通过风速管的静压管和总压管在多管压力计上的液柱高度差h1,由下式算出:
h1sin
(3)
由
(2)式和(3)式,可得
vihi
(4)
v1h1
测量总压用的排管是由一组很细的空心钢管组成。
为了能同时测量较多的点,又避免各总压管之间过分接近,产生相互间的干扰,所以将总压排管倾斜安装在平板上,并用橡皮管连到多管压力计上。
总压排管倾斜后,各测点就不在平板同一法线上。
考虑到二维流动的特点,这仍可视为同一法线上所测的结果。
总压排管各测量点的yi值用高度尺量出。
根据(4)式,求出各
yi点的
值后,用线性插值求出
=处所对应的
y值,即为边
界层厚度
。
最后画出
f(
yi
)的曲线,如图
2所示。
图2
四、实验步骤
1.记录两个总压排管离开平板前缘的距离x层和x紊。
测量出各总压管离板面的高度yi。
2.检查各总压排管及静压孔、风速管和多管压力计的连接是否合适。
橡皮管是否有闭塞
或漏气现象。
3.记录多管压力计的倾斜角φ。
4.测量多管压力计的液柱重度
γ,记下当日大气压及室温,由表和曲线查出空气密度
ρ
及运动粘性系数
ν。
5.调整多管压力计液柱的高度,记下初读数
h初。
6.开风洞调到所需风速。
测层流边界层时风速要比较小;
测紊流边界层时风速要比较大。
7.当多管压力计稳定后,记下末读数h末。
8.关闭风洞,整理实验场地。
将记录交给老师检查。
9.整理实验数据,写好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实验数据记录
多管压力计倾斜角
φ=10o
大气压强
P=756.81mmHg
室
温
t=22.5oC
空气密度
ρ=0.1212
千克·
秒
2/米4
运动粘性系数
υ=1.518
105
米
2/秒
多管压力计液体重度
γ=800千克/米3
2.层流边界层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结果:
X层=340mm
Re层
v1x层
83096.18
风
风速管静压
风速管总压
h1h静
h总
速
管
h初
102
96
6
数
h末
136
34
据
h=h末-h初
28
由已知:
h1sin=
8000.028sin10o=8.01m/s
0.1212
3.71
0.340
=83096.18
1.518
静压管总压管
总压管序号i
12345678910
hi初
98
97
94
100101102100
hi末
132
130125
126118116115113110110104
h
=h
-h
33
31
22
19
15
12
8
7
i
i末
i初
013612151922262727
总压管距板
面高度yi
yi/δ
使用以上的数据,用Matlab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式,得到在如图区间范围内的曲线
方程为:
令y=得:
实数解:
虚数解:
+i,
+i,
-i,
-i
结合如图曲线观察,取解X=
3.紊流边界层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结果表:
X紊=1105mm
Re紊
v1x紊
853863.64
173
107
66
71
11
60
8000.060
o
sin10
11.73
1.105
=853863.64
5
67
910111213141516
100
101
99
162
150
146
138
134
127
123
122
119
117
114
116
hi=hi末-hi初
76
62
50
45
44
38
35
26
24
18
17
14
32
41
52
57
58
59
总压管距板面
高度yi
使用以上的数据,用Matlab采用多项是拟合的方式,得到在如图区间范围内的曲线方程为:
13.,16.,19.
+i,-i
结合如图曲线观察,取解X=19.
2.实验曲线:
(自备坐标纸画出vif(yi)曲线)
1.计算出各yi点处的vi,并求出δ层,δ紊。
2.在坐标纸上画出vif(yi),用曲线板连成光滑曲线,并比较层流边界层和紊流边
界层速度分布的差别。
层流边界层速度分布:
紊流边界层速度分布:
通过上面两图的比较,我们结合所学知识发现层流边界层和紊流边界层速度分布的差别:
(1)紊流边界层沿平板壁面法向截面上的速度比层流边界层的速度增加得快,也即
是说紊流边界层的速度分布曲线比层流边界层的速度分布曲线要饱满得多,这与圆管的情
况相似;
(2)沿平板壁面紊流边界层的厚度比层流边界的厚度增加得快,因为紊流的与成
比例,而层流的则与成比例,在紊流边界层内流体微团发生横向运动,容易促使厚度
迅速增长;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沿平板壁面上紊流边界层的切向应力沿着壁面的减小要比层流边界层的减小慢些;
(4)在同一下,紊流边界的摩擦阻力比层流边界层的大得多,这是因为层流中的
摩擦阻力只是由不同流层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而引起的,紊流还有流体微团的很剧烈的横向掺混,因而产生更大的摩擦阻力。
3.用边界层厚度的经验公式求出δ层和δ紊,再与实验求得的δ层和δ紊作比较,分析产
生误差的原因。
x
层5
340mm
由层流边界层厚度经验公式
Rex
可得,
5.89737mm
由
紊
流
边界
层
厚
度
经
验
公
式
0.383
,
1105mm
27.560mm
5853863.64
边界层厚度实验值δ层=,δ紊=
显然,层流实验的测量值偏大,紊流实验的测量值偏小。
4.回答问题:
(1)如何提高实验的精确度本实验在测量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
本实验中,通过多管压力计的排列倾斜一定角度来消除多管压力计之间的影响。
(2)如何判断边界层是层流边界层还是紊流边界层
层流边界层的压强比紊流边界层低,因此层流边界层多管测压计的液面高度比紊流边界层高,由此可以判断。
(3)为什么测量v的分布时只测物面静压而不需测沿法线上各点的静压
p
因为垂直于板面方向的静压梯度等于零,即0,所以只需在平板表面开一
y
静压孔,所测的静压就等于该点所在的平板法线方向上各点的静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板 边界层 实验 报告 总结 计划 模板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