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孙久文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972843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65
- 大小:69.96KB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孙久文Word格式.docx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孙久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孙久文Word格式.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资源有效利用必须落实到各个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使处于传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区情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
在工业化已经达到较高程度的发达地区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某些城市,则需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的历史重任。
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使命。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本书是从广义的角度去构筑区域经济学框架,并且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和实证分析两大部分。
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大量的具体资料揭示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根源,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
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第二部分: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
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和方法,介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第三部分:
区际关系,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
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
第四部分:
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包括第八章至第十一章,主要研究城乡结构和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
研究宏观空间结构,包括区域重心的推移、区域核心一外围关系的变化以及经济区划问题。
第五部分:
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包括第十二章至第十四章。
其中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主要从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十四章则研究一个地区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以此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力。
第六部分:
区域经济学的展望,包括第十五章,主要内容是展望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4.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1.类型区
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显然,这是一种静态的排列。
类型区的划分需要有明确的标识,这种标识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经济的,然后通过主成分法去提炼和归纳。
类型区在区域研究中之所以显得重要,关键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区域享自然景观和经济景观的类型差异性差异研究是区域研究的生命,有差异才有类型。
但是,我们必须防止一种倾向:
由于经济发展使得经济性的标识日趋重要,因而人们常常忘记了还有自然的存在,或者把自然当作了经济的附属物。
2.系统区
系统区是区域之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系统区的划分是将位置相连的区域放在一起,并不强求自然和经济的统一性,而仅仅是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如果我们把一条河流的整个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区,那么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的所有自然和经济特征可能都是迥异的,但所亭位置上的相连,使我们完全有必要把它们看做是一个整体来研究。
先研究整体的特征,再研究各部分的特征。
经济地理学给区域经济学提供的基础,中心点是区域的概念及其空间关系。
导然现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看起来离地理学越来越遥远,而且内容越来越庞杂,但任何脱离区域的空间关系的研究,都不应当属于区域经济学的范畴。
5.古典区位理论都包括哪些内容?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是古典区位理论的形成期,这一时期由于工业的发展使生产力迅速提高,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空前扩大,商品销售与原料地范围越来越广。
同时,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如何合理布局产业已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德国学者杜能(VonThunen)、韦伯(A.Weber)等创立了古典区位理论。
1.农业区位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是在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孤立化方法研究而形成的。
其理论的假设为:
(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惟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供应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
(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
(3)假设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惟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
(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
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数学表达式为:
P=V(E+T)
2.工业区位论
外部经济利益亦称聚集经济效益,它是由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增加效益。
这种效益是无论按何种方式将上述产业分散布局都不可能得到的。
聚集经济效益,一方面取决于聚集的产业或企业的种类与结构;
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聚集的规模。
3.运输区位论
美国学者胡佛于l931年与l948年分别写了《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和《经济活动的区位》两本书,考察了运输成本问题。
他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线路运营费用;
二是站场费用。
前者是距离的函数,后者在大多数时间是常数。
此项研究奠定了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
胡佛根据运输本身的经济特点,指出:
(1)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
这就是胡佛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
他认为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2)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6.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理论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这时在考虑生产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
围绕这两个问题,产生了许多市场区位论。
7.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
区域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
区域政策理论以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方法。
8.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一)新经济地理学派
以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
正是从这点出发,其分析区域问题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经济学的,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
其一是收益递增。
其二是不完全竞争模型。
其三是运输成本。
(二)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
所以,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
(三)区域管理学派
区域管理是区域经济融人管理学的内容后形成的新的学派,对于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
区域管理起源于人们对20世纪50—60年代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的认识,由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对立,人口大量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而发达地区的产业部门却很难向落后地区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受到阻碍,要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认识到,仅有政策和规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管理学的方式,把区域作为对象进行管理。
如日本的国土开发、美国的区域再开发等,都是著名的范例。
9.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界正在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潜心研究。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四)区域经济政策
(五)区域开发
10.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的学术观点是什么?
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主流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有经济现象时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
因此,以克鲁格曼(PaulKrugman)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又重新回归到经济地理学视角,以边际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与路径依赖为基础,拓展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全球化等经济现象,借此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
克鲁格曼对空间经济研究的传统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
德国几何学、社会物理学、积累因果关系、当地外部经济以及地租和土地利用。
第二章:
区域资源环境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区域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资源是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因素,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及时空组合特征是决定区域发展方向,选择区域发展的模式的依据之一。
区域的发展需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各种资源对区域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各区域区位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不一致等原因,区域内不同资源的数量、质量及获取的难易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各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资源特征,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可分为自然资源型、社会资源型、综合型及资源缺乏型等四大类。
2.自然资源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传统的观点认为,自然资源由于存在于大自然中,因而是无价值的。
随着生态学研究的深人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崛起,这一传统的观点日益为人们抛弃,人们逐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
人类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所耗费的劳动,就构成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实体。
所以,不是因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使得资源具有价值,而是在自然资源稀缺的迫使下,人类必须对自然资源投入劳动,形成新的资源产业,维护或产生新的人工自然资源。
正是因为耗费了劳动,才使这种进入生态经济系统运转的自然资源具有了价值。
自然资源具有价值,把自然资源看做一种财富也就顺理成章了。
就自然资源讲,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矿物质、能量、土地及动植物无疑都是财富。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系统状况也要求我们必须树立自然资源的价值观、财富观,把破坏自然资源、自然物质的生产行为同样看做是破坏文明的行为。
3.如何评价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以人为本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三)人力资本运营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经营模式
4.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
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当中,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分析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正因为如此,制度经济学才能在经济学的殿堂中占有重要位置。
但是,制度经济学包含了从微观到客观的复杂的制度要素,区域经济学分析中引入制度要素,不可能全部引入。
区域经济学属于客观经济的范畴,因此它借助的必然是制度经济学的客观经济部分,主要有两部分内容:
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
(一)制度环境中的产权
它们包括土地、水面和养殖场的共同所有权;
土地和劳动的用益权;
各种工作权;
银行、保险业中的互助组织;
政府对公共事物的控制权;
政府对公有设施的所有权等等。
(二)制度环境中的组织
市场组织理论和治理结构理论构成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其中心的内容是交易成本问题。
5.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1)减少区域垄断行为,降低反垄断成本
(2)促进区域集团形成,维护期良性竞争的发展
(3)使政府所主导的公营部门与区域内的私营部门相结合,一致营造公用事业的最佳规模,以达成最小成本的实现。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的资源环境是由多方面、多要素组成的,而最有直接影响的是自然资源开发环境、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和制度环境。
如果一个地区在这子个方面都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环境,那么这个地区就具备了发展的最佳外部条件。
6.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人口的增加与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的矛盾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正处在经济大发展的高潮中,资源的消耗趋势潜伏着巨大的危险。
(2)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力量和对环境治理的能力有限,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满足其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物资,并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而消费观念、价值观念、社会道德与行为规范还没有纳入持续发展的轨道,加之政策法令不够完善,从而加重了资源的压力和负担。
(3)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以“高投入、低效率、高污染”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在我国的资源开发中还占有优势。
这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发生尖锐的矛盾,真正改变这种发展模式,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增加一定的资金投入。
7.实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预定目标,必须有完善的政策措施与之配套。
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
1.区域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
从区域经济增长的特征来看,产值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能够说明一个地区生产水平的总体的提高,也不意味着代表一个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只有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l:
3规模和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
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时间序列过程,有时我们必须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来观察,才可能发现增长的长期趋势。
由于经济本身所具有的波动性,增长也常常呈现出波动的态势。
经济学当中的四个经济周期,在区域经济增长中都会有所反映,它们是:
基钦周期(短周期)、尤格拉周期(中周期)、库茨涅兹周期(长周期)和康德拉捷耶夫周期(长期经济周期)。
当然,区域经济增长的周期往往要受到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但两者不一定同期而至。
就一国而言,发达地区往往宏观经济周期提前,落后地区则往往拖后。
在某些时候就某些地区而言,区域经济也会出现与宏观经济周期不相关联的本身经济增长的周期。
2.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
区域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的增长是同质的,所以其增长的机制从总体上看是一致的,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需求的拉动,包括区内的需求和区外对本区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由需求拉动生产;
其二是供给的驱动,原材料、资本、技术、劳动的供给,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需求。
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又会发现其本身的特点: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资本、劳动和技术的投入,从区域经济来看,存在两个杠杆:
其一是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观点,经济增长就是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部门到效率高的部门的转移。
一旦一个地区将其有效的生产要素资源集中到高效率的、能够起带动作用的部门,则这个地区必然会获得增长。
其二是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
对不同的产业来讲,处于不同的地区,其生产的效率相差很大。
如果我们将有效的生产要素资源都投入到那些具有高效率的地区和部门,宏观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十分明显。
需要强调的是,高效率的地区并不仅仅是指发达地区,因为有很多时候不发达地区在某些发展的时段,会获得比发达地区高得多的效率。
2.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中间产品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中间产品投入对某些部门来说,形成了其需求市场,对另外一些部门来说,又形成了其投入的要素。
中间投入比重的增长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趋势。
特别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第二产业的中间投入增加很快,并随着增加中间投入的使用量来增加经济产品的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可以具体化为各种产业部门的增长。
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产业,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
例如,中国北京市近年来的增长,主要靠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增长,即使在传统部门总量下降的情况下,仍然使北京的经济总量(GDP)保持年均10%以上的速度,相应地北京的主导产业部门由过去的钢铁、化工、机械、建材转变为高新技术、旅游、新兴第三产业。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还可以具体化为各地区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先行地区,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
例如,中国沿海地区近20年来的经济增长,受到三大直辖市和五个“新兴工业省份,,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而沿海地区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区域。
3.区域经济增长都有哪些模式?
(一)均衡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是:
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
这个理论命题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
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
(三)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和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总之,因为发达地区既具有均衡增长的条件,也具有非均衡增长的必要,可以认为是一种综合性的,或者是混合型的经济增长。
4.增长极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是把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
但是,主导部门的发展不可能是凭空造就的,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点。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把这种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
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
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要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
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
Sr=Sao•er式中:
为离增长极r远的扩散强度,系数,r为距离。
实际上,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的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用较强;
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
5.发展轴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
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或称为“点轴”)。
发展轴同样存在着聚集和扩散效应,而且效应的强度更强,对周边的影响更大。
发展轴在不断地丰富之后,力量更强大,最后将成为一条发展地带。
发展带是发展轴的成长结果及其演化的最后形式。
6.网络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发展轴还有一种演化的结果,就是由若干个发展轴联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形成增长的网络。
增长网络的形成,使极化效应产生的聚集规模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仅从一个点上表现出来,对于网络所在的区域来说,意味着增长结果的分散化和增长极点的分散化;
而对于更大区域来说,则将整个网络区域视为一个巨大增长极,所以其极化的效应可能更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可能更大。
7.区域经济空间转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产业部门的转移受到资本收益率和工资率的影响,同时还要加上其他的各类条件的影响,诸如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等等。
如果从D区域向x区域转移的部门越来越多,而这些部门的技术水平又都高于x区域的平均技术水平,则x区域的平均水平将得到提升。
产业部门平均技术水平高的地区,我们称之为高梯度地区;
反之,称为低梯度地区。
产业部门的梯度转移,是产业部门空间转移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形式。
8.区域经济产生衰退有几种原因?
第一,由于处于发展的传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技术都很缺乏,所能够发展大多是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低水平的产业部门,与高梯度地区存在着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
这类地区出于发展的渴望,具有较大的接受梯度转移的主动性。
第二,由于资源耗竭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
9.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 经济学 第二 课后 习题 答案 孙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