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957574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48.21KB
第二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Word下载.docx
《第二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Word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根本原因。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47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和7600余个大小岛屿,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千差万别。
在经济地理上,有一条著名的胡焕庸线(黑河—腾冲一线)。
线东南方36%的国土,居住着96%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为主要地理结构;
线西北方64%的国土居住着4%的人口,自然状况多为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
某种程度上,这条线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割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区域协调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既要照顾各地不同特点,又要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做出促进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共享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抉择。
2.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新目标
(1)“4+4+4”战略
新世纪以来形成的我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实施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全国国土,可简称为“4+4+4”战略。
第一个“4”指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地域板块,战略重点是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
第二个“4”指“老少边穷地区”,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四类国家重点援助的区域;
第三个“4”指“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四类国家主体功能区。
(2)“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新目标
“十三五”规划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明确指出,“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创新区域发展政策,完善区域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这就是“十三五”时期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新目标。
(3)以“三大战略”引领区域发展
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必须以“三大战略”为引领。
一是要把西部大开发放在优先位置,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作用。
加快内外联通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建设,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改善落后边远地区对外通行条件,加大门户城市开放力度,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是大力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通过市场取向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结构调整,提升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
使创新真正成为东北地区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建设,构建面向俄日韩等国家的合作平台。
三是制定实施新时期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完善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城镇化与产业支撑、人口集聚有机结合,形成重要战略支撑区。
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培育壮大沿江沿线城市群和都市圈增长极。
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支持能源产业转型发展,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培育一批产业集群。
四是要支持东部地区在发展转型、体制创新、陆海统筹方面率先突破,更好发挥对全国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加快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总之,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坚持稳住重点区域与抓好薄弱地区相结合,坚持推动形成发展轴带与培育区域增长点相结合,坚持解决突出问题与健全长效机制相结合,区域发展的目标指向更加明确,战略格局更加清晰,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支持举措更加务实,开发格局更加优化,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目的在于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培育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全方位开放合作开创新局面,空间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3.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意义
首先,是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需要。
在新常态下,要扭转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现实状况,必须改变“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打破区域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区域合作,整合不同区域优势,才能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走出一条科学持续、协同发展的路子,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形成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第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建成全面小康,是全国都必须实现全面小康,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而中国经济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区域发展条件差异特征明显,要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就必须选择特定区域,设立重点经济区,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通过重点地区的带动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加快发展,在既定的时间内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
第三,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区域协调发展是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城乡协调发展紧密相关”。
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行“城乡联动,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发展块状经济与推进城市化结合起来,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
着力点是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第四,是内外联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就是要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辩证思维,跳出中国发展中国、跳出局部发展全局。
要推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一体化发展,在沿海地区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迈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
要以沿海经济带为支撑,西南、中南地区为腹地,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推动有条件地区的同城化发展、省际交界地区开展合作试验,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同时,要继续坚持奉行互利共赢这一基本理念,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际合作与国内经济发展互通,加强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局面深化。
二、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历程
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们对于区域发展战略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
1.均衡发展战略(1949-1978年)
(1)采取均衡发展战略的原因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经济格局。
为改变这种状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基本上是沿着一条“工业西渐”的道路前行。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有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产力分布极不平衡,全国工业总产值77%以上集中在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区,其中68%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占23%)、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南部(占20%)、以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占10%)、以青岛为中心的胶济沿线(占5%)和广州(占3%)等少数几个地区;
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西北地区,除少数采矿业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近代工业。
占国土面积45%的西北和内蒙古广大地区,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3%;
占国土面积23%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6%。
无论是出于平衡发展的需要还是政治上的公平考虑,施行侧重内地的均衡发展战略都是必要的。
况且,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活动,客观上存在着爆发战争的危险,中央做出了建立战略后方的决策,将重要工业设施布局在内陆,不仅可以增强战时的生存能力,还可以为国防提供持续支撑。
(2)均衡发展战略的作用和问题
在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这一时期国家把50%以上的基本建设资金投入内地,大大改变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沿海与内地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生产力均衡布局的区域政策目标,初步建立了现代工业基本框架体系,在较短的时间里为中西部地区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和人才储备。
这不仅符合当时国内外复杂形势的需要,也为之后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西部边疆多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由于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追求公平、平衡的同时忽视了效率,国家采取了“抽肥补瘦”的做法,大量抽取东部地区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不计代价投入内地建设,客观上抑制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原本具有较好发展基础和条件的东部地区未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例如1955年上海、天津两市的投资仅分别相当于同年折旧费的76%和108%,致使上海、华北等老工业基地的作用和潜力远未得到应有的发挥和加强;
而内地由于地理、历史条件限制,许多生产力布局难以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联系,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效率并不高。
2.非均衡发展战略(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
(1)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原因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开始双重转轨,国家对过去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绝对平衡观进行了反思,对经济布局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这一发展战略也成为“梯型发展”,或东中西部梯次发展战略。
一方面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均衡发展战略在实施后期出现效率低下、速度缓慢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关于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判断出现重大调整,“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战争的形势判断变得不再紧迫,取而代之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强,发达国家和地区需要向外大规模转移产业和资本,而我国东部沿海区域恰恰具备承接这种国际转移的优势条件。
(2)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
基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沿海和内地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主导思想,强调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人才、资本和区位优势,率先实现东部地区的发展,其后再带动内地发展。
这种理念体现在随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
“六五”(1981-1985年)计划明确提出采取措施向沿海倾斜,“七五”(1986-1990年)计划又明确按东部——中部——西部的顺序安排发展重点;
沿海要“加速发展”,中部要“有重点地发展”,西部则应“做好进一步开发的准备”。
(即明确了“梯形发展战略”)
这一时段,在东部地区相继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260个沿海经济开发区,26个经济技术区,13个保税区及40个新经济开发区,这些地区不同程度地享有较大的财政、税收、投资决策权、外贸自主权、利用外资审批权等方面的特殊权限。
当然,在国家实施“梯形发展战略”的同时,包括有条件的部分省会城市(含自治区首府)、个别地级城市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逐步成长为新的增长极、增长点,也被称为“极点发展战略”。
即:
与“梯形发展战略”和后来的“T型发展战略”同时并存的“极点发展战略”。
(3)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的成就
一是推动了沿海地区的发展,为推进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是东部地区的发展,吸纳了大批西部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
三是东部地区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发展,通过示范效应、扩散效应和经济技术合作等多种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繁荣。
四是产业结构失衡状况得以扭转,投资主体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市场体系的建立,使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和不同的特色。
事实证明,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积累能力,比分散投入、平衡增长要大得多,从而使我国的经济总量在短短的20年里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由1978年的3650亿元,增至2000年的99776亿元)
(4)非均衡发展战略出现的问题
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不仅体现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也体现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据统计,1998年,东部地区GDP已占全国GDP的58.1%,而西部地区GDP只占全国GDP的14%。
1978—1998年,人均GDP差距由228元扩大到5431元。
1998年,东部地区人均GDP是西部的1.34倍。
二是区域产业结构严重失调,以各地政府为首的投资主体竞相发展销路好、附加值高的加工产品,结果出现了各区域之间分工弱化、产业布局分散化,稀缺资源浪费巨大。
三是地区间摩擦、封锁加重,地区保护主义现象增多。
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区域之间的发展机遇是大不相同的,但是每个区域都需要谋求本区域的经济发展。
在具体做法上,各区域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对本地市场进行分割,通过行政手段硬性限制或者加价、征收附加费用等设置贸易壁垒,排斥外地同类产品进人本地市场,同时,限制本地资源的流出。
此外,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实行过多特殊优惠政策,使各地区在一个极不公平的环境中相互竞争。
这些都导致区域经济秩序紊乱,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紧张。
3.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随着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既要保持国民经济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又要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与80年代不同的新特点。
即以浦东开发为起点的长江流域的开发,开始显现出“梯形发展战略”转变为“T形发展战略”。
首先,国家区域政策在继续强调效率目标的同时,开始注意区域公平的目标取向。
“九五”(1996-2000年)计划实施纲要首次将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之一。
《纲要》提出:
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丁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
其次,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重点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建立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逐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为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沿边开放”战略使西部地区陆地边境线长的区位优势充分显现出来。
通过扩大对周边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特别是发展边境贸易,有力地推动了西南、西北地区经济发展。
第三,突出了中西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以1997年批准重庆成为直辖市,1998年西部大开发启动,
第四,加快贫困地区脱贫,鼓励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四大板块
从2000年开始,通过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经验、教训进行系统总结和创新,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对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我国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各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1.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
经过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以全国9.6%的土地和3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沿东部的海岸线拓出了一片快速发展的热土。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犹如3个动力强大的引擎,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发挥了引领全国发展的作用。
三大城市群总人口约占全国的20.6%,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1.1%,GDP已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的85%以上,进出口额占全国的75%以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城镇体系较为完备的区域。
多年来,东部地区凭借出口导向政策、低廉的人力成本及大量投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另一方面,资源瓶颈愈发突出,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产业升级缓慢,外部风险加大等问题日益显现。
这些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深层次矛盾,因国际金融危机而更加凸显,一批传统产业开始向内地成本更低的地方迁移。
2.西部大开发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生态环境、缩小了同东部地区增长速度的差距
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人口占全国的22.8%,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的生态屏障和资源保障之所在,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
2000年,中央审时度势,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将西部大开发作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
西部地区的能源工业、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旅游产业等6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和一批在国内外拥有较大知名度和较强竞争能力的名优品牌和企业集团。
棉花、糖料、烟草、名酒、瓜果、畜牧等产品的生产加工在全国具有独特优势。
此外,高新技术和旅游文化产业也已渐成规模,生物技术、新能源、现代制药和现代农业等高新技术项目顺利实施,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除此之外,还重点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工程建设。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支线机场、干线公路相继开工建设,这些工程项目的建成,对西部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2000-2015年,西部大开发累计新开工重点工程270项,投资总规模56077亿元。
2015年国家新开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30项,投资总规模为7686.52亿元,重点投向西部地区铁路、公路、大型水利枢纽和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但由于多种因素限制,目前西部地区仍是我国各种矛盾交织、多方面问题突出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贫闲现象突出。
提高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仍是比较艰巨的任务。
3.东北振兴使很多企业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许多城市焕发了活力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共和国的长子”,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东北地区是我国资源禀赋合理、交通设施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之一。
目前,东北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木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造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
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
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
资源型城市产业衰退,接续产业亟待发展。
由于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突出,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陷入困境,设备、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被称作“东北现象”。
以数据为例,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省GDP是广东省的2倍,而2014年广东省GDP是辽宁省的2.3倍;
1980年黑龙江省的GDP与东部6省市的平均值相当,2014年为其46.2%,人均GDP仅是上海的1/4。
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的方针。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丁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重大战略部署。
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重点民生问题逐步解决,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投资环境有所改善,招商引资吸引力增强,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并成为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结构不断向集约化、高级化和精深加工转变。
通过联合重组和深化企业改革,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生产要素进一步向优势产业集中,企业生产效率普遍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但我们必须看到,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只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东北地区与发达地区比较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影响长远发展和振兴进程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如体制机制创新依然十分艰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任务艰巨,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仍然很大,产业结构调整有待加强完善。
4.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协调互动的格局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国土面积10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7%;
总人口35666万,占全国的26.76%。
中部地区地处内陆腹地,是我国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具有开拓大市场和发展大流通的优越条件。
中部地区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动植物资源丰富。
中部地区在明清时代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盛誉,是全国著名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具有加快发展的优势条件。
但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制约因素也比较明显:
一是城市发育不良,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多是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二是县乡自我发展能力弱,县乡财政普遍比较困难,影响了农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投资环境的优化;
三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四是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等。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分区域推进的发展战略,使得中部地区相对处于“政策洼地”。
1985年以后,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进入相对较慢阶段,并出现增速落后于西部的状况,被概括为“中部塌陷”。
2004年9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讲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 推动 区域 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