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众妙之门》教案设计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955472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52KB
《老子》《众妙之门》教案设计Word格式.docx
《《老子》《众妙之门》教案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众妙之门》教案设计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这个民间传说明显带有附会、斧凿的痕迹,一个小孩怎么会有如此的抽象思维能力?
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李耳是一个聪慧而有天赋的孩子,正是由于他的善于思考,才为他后来的立论著述打下了基础。
长大以后的李耳开始师从常枞。
据记载,常枞是一位精通殷商礼乐的学者,他学识渊博,教诲学生孜孜不倦。
常枞对李耳的教导都要李耳自己体悟。
他告诉老子,人在经过故乡时要下车,表示不忘故旧根本;
在高大的树旁经过要弯腰伛背,以示其对长辈的尊敬。
老子很勤奋,再加上常枞的教导,他的思想日益成熟。
他与孔子生活于同时代,比孔子稍微年长些。
当时的老子已是一个颇有声望的学者,学识在当时无人能及,因而被任命为周守藏室之史官,管理朝廷的众多藏书。
在这里,老子的思想又一次产生了飞跃。
李耳在任史官的过程中研读了《尚书》。
《尚书》中载有从尧到周初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的讲话、文告,渗透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和许多精深的道理。
老子研读《尚书》的时期是他思想发展的成熟期。
当时的老子声名鹊起,许多学者都慕名前来讨教。
据说孔子就专程前往洛邑向李耳问礼。
他们在庙堂阶前看到一尊“三缄其口”的金人,孔子问他,背后的铭文"
无多言,多言多败。
无多事,多事多虑"
是何意。
老子的回答是:
一个人等到他的骨头部己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尚存。
况且作为一个君子,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出而为仕,否则就随遇而安。
会做生意的商人,常把货物藏得很严密,仿佛一无所有;
有盛德的君子,看他的容貌,仿佛十分愚钝。
去掉你身上的骄气与过多的欲望,去掉你造作的姿态与过多的志向,这些对你有益无害。
孔子离去后,对自己的弟子说:
鸟,我知道它能飞翔;
鱼,我知道它能在水中游动;
兽,我知道它能奔跑。
能奔跑的兽我可以用网去捕捉它,能游的鱼可以用钓绳去钓,能飞的鸟可以用箭去射。
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是否能乘风云飞上天呢?
我今天见到老子,感觉他就像龙一样。
本来,老子的思想已开始向隐居修养、追求无名发展,恰好此时周王室的一场内乱又使他得以由仕途中解脱。
周王室发生内乱,景王崩,王子朝叛变,在守藏室中带走了大批周朝的典籍逃奔到楚国。
此事波及到李耳,李耳于是辞去守藏室史官之职,离开周都,准备从此隐居。
行至函谷关时,令尹喜请求道:
先生要隐居了,请尽力写一部书吧。
于是老子写成了一部书,这就是《老子》。
二关于《老子》
《老子》一书是老子思想的结晶。
全书采取韵文体,约五千字,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
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
书中阐释了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朴素辩证法思想,重点阐释了老子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
道"
在书中,老子揭示、诅咒了由于阶级分化而造成的社会矛盾及相应的斗争;
《老子》对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新事物持一种保守态度,对孔墨所提出的主张也十分反对;
《老子》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景及其社会地位的改善丧失了信心,主张不争,主张安于自我满足,一心向往那种"
小国寡民"
的理想社会。
《老子》提出"
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不可认识的精神性的存在,所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的唯心主义还表现在它把"
说成是"
无"
,所谓"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还提出了“无道”“无为”的思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但其中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的,事物往往会走向自己的反面。
《老子》一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谈宇宙,谈人生,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础之作。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至今还普遍存在着老子思想是反对仁义智慧,反对革命,主张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甘守懦弱、逆来顺受、保守倒退的观点。
这些观点也是历代哲学家比较普遍的观点。
历史教材是这么说的,哲学教材也是这么说的,老师讲授的时候也就讲:
“有为不如无为,有用不如无用,活着不如死了。
”因此,在强调“有为”的社会里,很少有人去读《道德经》。
其实,仔细一读,你会觉得,哪里是老子消极、反动?
分明是人们误解了老子!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老子的两篇经典妙文
一题解:
此章是老子的《道德经》的开篇,文中,他提出了“道”这个最高的哲学范畴,但又不得不借助“名”去解释。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无论是“道”还是“名”都是歧义重重的。
何谓“道,可道,非常道”?
首先:
一、“道”是变化发展的,它不是恒久不变的。
例如,现化科学利用基因改造茄子的适应性、动物的生产规律等;
二、老子的“道”是指一切存在于所有事物中的“道”(规律性)。
何谓“名,可名,非常名”?
因为事物的存在总一物多相的。
例如青蛙先是卵子和精子孕育出蝌蚪(有尾巴类)、然后再生长成青蛙(无尾巴类),即使是青蛙这一事物,其相也是经常改变的。
因为多名,所以多相(多维空间);
因为多相所以多名(叫不出)故曰“名,可名,非常名”。
接着老子说,要把握“道”要从有形态和无形态两方面去观察。
为什么呢?
“道”在这一章中是特指事物的规律性,而规律是不可见的,同时又是存在于事物(形态)中的,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形状,此物区别于它物往往是以形状来区别的,不同形状的事物又往往体现不同的规律性,故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又何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因为事物的诞生便是“道”使之然和它的寄存。
二译文
“道”,如果可以言说,它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道”了;
“名”,如果可以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存在的“名”了。
“无名”,是天地的来处;
“有名”,是演生宇宙万物的母体。
所以,“道”是不显现的,要经常从无形体的角度去领悟和观察“道”的奥妙,又要从事物经常显现的形状,区别万物之间的微妙差别。
显现和非显现互相存在,无和有相生却名称不同,都是奥妙啊。
奥妙之奥妙的“道”,就是万物中的一切玄妙之所出的门径。
老子篇章的翻译之二
三文意研析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
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
--这种解释是前人从没有过的,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
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
人生之道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
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
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
“道”,是老子首创的含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概念。
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
除此以外,老子“道”的哲学内涵是宇宙本原。
宇宙本原含有两方面内容:
一、道体(有),即“道之为物”,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
二、道性(无),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的最一般规律。
道体、道性不可分离,二者相互对立统一,构成了宇宙的本原。
“道可道,非常道。
”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都是名词“道路”的意思,但前一个“道”特指圣人之道。
中间的“道”,是名词用作动词,为“行走”的意思。
“常道”,指没有体道的平常人行走的道路,亦即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
”前一个“名”是指沿圣人之道行走所得到的名也即“朴”(二十五章);
中间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即“求得”、“占有”的意思;
后面的“名”,指功利之名。
“常名”,指常人所追求的名也即功利之名。
开头一句,揭示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
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
圣人内求,所得之名,虽虚而实;
常人外求,所得之名,虽实而虚。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无:
道性。
最根本、最一般的宇宙法则是化生宇宙万物的原动力,故“名天地之始”;
有:
道体。
化生万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物质,故“名万物之母”。
“有”属于物质范畴,而“无”则是和物质概念相对立的概念。
如果把“有”界定为具体的物质,那么,“无”就是具体的物质之所以存在的结构方式、时空关系、运动和变化形式等等,也可以用“自然规律”来概括。
“有”和“无”不可分,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纯粹的“有”和纯粹的“无”是不存在的,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
(二章)“有”为实,“无”为虚,道体为实,道性为虚。
彼此阴阳对立,虚实相合,共同构成宇宙的始母--道。
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是现实世界最一般的存在方式。
把世界的本体看作是精神的(无)或者物质的(有),都是主观片面的、非辩证的。
老子的有无论是辩证本体论,即从世界的本体上确立了对立统一规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故:
因此。
常:
常常。
道性是永恒的、至诚的、无私无欲的,我欲“观其妙”,就必须“无欲”。
这是说自我之性须符合道性。
无欲:
没有自我外在欲望。
自我外在欲望即目之色欲,耳之声欲,口之味欲,鼻之嗅欲,体之亲欲和名利之欲。
自我欲望在外,而妙景在内,所以,只有无外欲,才能进入客观存在的道的境界,体会宇宙之奥妙。
妙:
微妙、美妙,是就道境而言,是人脑透过心灵对微观世界的直观感受。
这一妙境,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
”(《庄子?
大宗师》)意思是说:
这一境界是最适宜的,妙境来不及应接,心笑来不及安排。
其实,这一境界也就是佛祖所说的“极乐世界”、基督所宣扬的“天堂”的境界和穆圣所谓的“天启”的境界。
有欲:
识道之欲。
因为追求智慧是人的本性。
徼:
是边际、边界的意思,这里是指矛盾的对立层面。
“观其徼”,就是于“观妙”之中寻求矛盾双方的本质联系,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等都属于“观其徼”的范畴。
“观其妙”是同一说,面对的是道的境界,其前提条件是“无欲”;
“观其徼”是对立说,面对的是现实世界,前提条件是“有欲”。
要想实现人生之“大欲”,必须从“无欲”入手。
只有“无欲”,才能进入道境,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生、造福社会。
“无欲”是实现“有欲”的方式和策略。
这里,“无欲”和“有欲”是辩证的。
“无欲”是消除自我不符合客观规律、有害于生命的欲望;
“有欲”是增强符合客观规律、有利于认识和改造人类命运的欲望。
越是“有欲”,越具备“无欲”的坚强意志;
“无欲”的境界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因为只有体悟大道,才能取得大智大慧,从而更好地改造自身、改造世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指“妙”和“徼”,亦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矛盾的事物都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结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斗争性存在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包含矛盾的斗争性,故说“同出而异名”。
“玄”,古字为“”,是象形字,即对道的存在形式的形象描绘。
玄,作为客观存在,它必然是结构的、秩序的、规则的、运动的,所以,玄还有“旋转”的含义。
在微观世界,不论是人体基因组,还是电子、质子、夸克等微粒子,都是以玄的运动形式存在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说明了世界的本体即玄是旋转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宇宙和人生奥妙、玄机是蕴藏于玄的。
把握不断旋转运动着的玄是探索和认识人生、社会以及宇宙奥妙的门户。
这是老子的微观认识论。
首章开宗明义,确立了道的哲学概念。
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人的一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这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
而正确价值观来源于正确的宇宙观。
要获得正确的宇宙观就必须去认识宇宙的本原,因此,老子把宇宙本原赋予道的哲学内涵。
道是“有”和“无”即物质和规律的统一体,其形态是不断旋转运动着的玄,玄蕴藏着人生和宇宙奥妙。
然而,玄不是人的外部感官所能认识的,外官所认识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属于感性认识。
要把握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反观内视,开发悟性认识,前提条件是“无欲”,这就关系到认识论的问题。
老子哲学是彻底的自然主义。
马克思说:
“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将这二者结合的真理。
我们同时也看到,只有自然主义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行动。
”。
马克思的这一自然主义的定义,恰如其分地说明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我们知道,老子把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物质称之为“有”,把物质发展变化所依赖的结构、关系、秩序、规则和信息等统称之为“无”,认为有和无不可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形成天地万物的始母,也就是宇宙的本原。
以后的“有无相生”(二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三十六章),都说明了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关系。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有)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相当于无)的,而自然主义则认为,没有物质(有)的规律(无),和没有规律的物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谢老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子 众妙之门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