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部分初中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950386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97.19KB
河南省新乡市部分初中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
《河南省新乡市部分初中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乡市部分初中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N纬线、乙沿着60°
N纬线以同样的速度绕地球一周。
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走的路程一样B.两人用的时间一样多
C.甲走的路程要比乙长D.乙用的时间比甲多
8.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四季的更替B.昼夜的更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D.五带的形成
9.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B.地球的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C.地
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D.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长21千米
11.小明在世界地图里查到一个地方的经度是20°
W,这个地方正好处于()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B.东西经的分界线上
C.南北纬的分界线上D.南北半球的
分界线上
12.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纬线都相交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所有的经线都平行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13.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A.15°
W,20°
NB.50°
E,35°
S
C.45°
W,50°
SD.175°
E,40°
N
14.从宇宙中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十分美丽的星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完全是海洋B.地球上大约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C.地球被水汽所包围D.地球被云层包围
15.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
B.南极洲
C.非洲
D.南美洲
16.下图中,表示七大洲中最小的大洲——大洋洲的是
17.世界最高的高原
A.巴西高原B.东非高原C.青藏高原D.南非高原
18.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00米B.1300米
C.500米D.300米
19.科学家发现一些实例,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中,下列事例不能作为例证的是( )
A.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
C.日本冲之鸟岛涨潮淹没,退潮露出
D.极地发现煤田
20.下列关于等高线所代表的地表形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等高线是相交且分支的曲线
B.同一幅等高线地图上,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C.等高线的数值中间大、周围小,则表示盆地
D.同一幅等高线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二、解答题
21.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
B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
(2)B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
(3)按高、中、低纬划分,B点在________纬度。
(4)A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
22.读下面两幅图,完成图后填空。
(1)C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____带,一年中有________次太阳直射。
(2)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__。
(3)当太阳直射A点时,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____季,南半球处在________季。
2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_G________
(2)甲山顶在乙的________方向,如果EF附近有一条小溪,则它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
(3)E、F个村落有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________村,理由是________。
(4)甲、乙两山顶间的图上距离大约2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为________千米。
24.读世界四大洋和七大洲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
②,⑤。
(2)图中A字母代表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图中字母B代表运河,是洲(填名称)的分界线。
(3)在图中用字母C在适当位置标出北冰洋。
25.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数字符号所代表的板块名称:
②________,⑥________
(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__(填代号)板块与________(填代号)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红海在不断扩张是由于________(填代号)板块与________(填代号)板块张裂拉伸造成的。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学习地理能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学到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方法,防御自然灾害,根据题意,故本题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绪论。
2.B
3.D
本题主要考查地图方向的辨认和比例尺。
2.据图可知,该图为指向标地图,连接学校前后门并平移指向标与连线相交,依据指向标指示的方向可知,学校后校门位于前校门的西北方向,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据图可知,该图比例尺是1:
3000,是大比例尺,学校范围小,使用大比例尺合适,所以A正确;
指向标表示正确,所以B正确;
不是所有的地图都需要显示经纬度的,该图可以没有经纬度,所以C正确;
该图缺少图例和注记,不能阅读图中符号表示的地理信息,所以D错误。
故选D
在进行比例尺的计算式,要将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单位统一,然后用比例尺的公式计算。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
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一般来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
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4.C
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比例尺。
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
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
世界政区图>
中国政区图>
河南地形图>
新乡地形图。
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
新乡地形图>
世界政区图。
所以新乡地形图比例尺最大。
故选C
5.C
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
据图可知:
A表示沼泽,B为沙漠,C为河流、湖泊,D表示山地,故本题选C。
本题主要考查图例与注记。
6.D
以上四位同学的说法中,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的形状,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的模型;
要想确定地球上的一个点的位置,既要有纬度,也要有经度,故选D。
7.C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即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因此假若甲、乙两人从160°
N纬线以同样的速度绕地球一周,则甲走的路程要比乙长;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纬线的长度,牢记即可.
8.B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据图可知,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照到的一侧代表昼半球,照不到的一侧为夜半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昼夜处于不断交替过程,所以此实验能较好的演示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绕地轴不停的转动叫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地球在绕地轴自转中,太阳照射到的半球是白天,照射不到的半球是黑夜。
9.D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转动,选项中D正确,ABC错误。
故D符合题意。
选D。
10.D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故本题选D。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11.A
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也是南北纬的分界线;
我们通常以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
W以东、160°
E以西为东半球,20°
W以西、160°
E以东为西半球;
0°
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故本题选A。
12.D
本题主要考查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纬线之间是互相平行的,所以A错误;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以B错误;
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所以C错误;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D正确。
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13.D
本题主要考查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以赤道(0°
纬线)为界,赤道以北在北半球,赤道以南在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
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
W→0°
→160°
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
E←180°
←20°
W。
由此可知,15°
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所以A不符合题意;
50°
S位于东半球、南半球,所以B不符合题意;
45°
S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所以C不符合题意;
175°
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所以D符合题意。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E组成的经线圈,20°
纬度划分,0°
~30°
为低纬度地区,30°
~60°
为中纬度地区,60°
~90°
为高纬度地区。
14.B
从宇宙中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十分美丽的星球,原因是地球上大约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以海洋为主,海洋呈蔚蓝色;
B符合题意。
15.B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其中南极洲位于南极附近,因此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本题选B。
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16.D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A为南美洲、B为南极洲;
C为欧洲;
D为大洋洲,故本题选D。
17.C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
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故本题选C。
18.D
根据相对高度是指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进行分析解答。
相对高度是指一点(甲地海拔800米)高出另一点(乙地海拔500米)的垂直距离。
故计算得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800米−500米=300米。
故选:
D。
本题主要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
19.C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科学家发现一些实例,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中。
例如,青藏高原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极地发现煤田。
根据题意。
C。
本题考查海陆变迁,关键是掌握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运用其解释海陆变迁现象
20.D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读图可知,除陡崖外,所有的等高线不会重合也无分支所以A错误;
同一幅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所以B错误,D正确;
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等高线的数值中间小、周围大,则表示盆地,所以C错误。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
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21.34°
N,94°
E28°
E北东低西北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定位、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若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
据此可知,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34°
N、94°
E);
B点的经纬度是(28°
E)。
(2)南北半球以赤道(0°
据此可知,图中B点经纬度是(28°
E)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
(3)低纬度的范围为0°
-30°
,中纬度的范围为30°
-60°
,高纬度的范围为60°
-90°
。
据此可知,图中B点在低纬度。
(4)经纬网地图中按经线和纬线辨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据此可知,图中A点在B点的正北方向,A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
22.热两B极昼秋春
本题主要是对地球公转时产生的五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四季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以及读图能力的考查。
(1)据图可知,C位于赤道上,位于23.5°
N-23.5°
S之间,位于热带;
南北回归线上太阳一年直射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一年直射两次,故C点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
(2)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所以一天中,A、B两点,B点先看到日出。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甲处,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北半球处在秋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南半球处在春季。
地球的运动分为自传和公转,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地方时间的差异,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在空中经过的路径长,日照时间长,昼长夜短,必然气温高,这就是夏季。
反之,太阳高度小时,阳光斜射地面,热量分散,相当于斜对着火炉;
而且太阳在空中所经路径短,日照时间短,昼短夜长,气温则低;
由冬季到夏季,太阳高度由低变高。
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着昼夜的长短和温度的高低,分别形成了秋季和春季。
23.鞍部陡崖东北自西向东F因为F点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6千米。
本题主要是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的应用、地图方向的辨认以及读图能力的考查。
(1)据图可知,A处于两山峰之间的低地,所以为鞍部,G处多条等高线重合,所以为陡崖。
(2)连接甲乙两个山顶,并平移指向标与连线相交,结合图示指向标(指向北方)可知甲山顶在乙的东北方向,根据指向标所指示的方向可知,EF西高东低,如果EF附近有一条小溪,则它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流。
(3)从图示看出E村落在河流上游,交通不便;
F村落在河流下游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综上可知F最有可能发展为城镇。
(4)甲、乙两山顶间的图上距离大约2厘米,图中比例尺为1:
300000,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则两地的实际距离=2÷
1/300000=600000厘米=6千米。
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
24.
(1)印度洋南美洲
(2)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亚洲与非洲
(3)
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分布。
(1)据图并结合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可知,图中②为被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包围的印度洋,⑤为位于西半球、跨南北半球的南美洲。
(2)据图并结合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可知,图中A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
图中B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3)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
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
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
我们所在的大洲是亚洲,西面是欧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是大洋洲;
在西半球图上,最主要的大洲是美洲,即北面的北美洲和南面的南美洲;
在南极点附近的大洲是南极洲.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形状呈S形,印度洋完全在东半球,北冰洋在北极点附近。
25.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①④⑤④
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
(1)据图并结合板块的轮廓和分布可知,图中②是美洲板块,其北部与欧亚板块相接,南部与非洲板块相接,⑥是南极洲板块,是一块包括南极洲和周围洋面的板块。
(2)据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是由①亚欧板块与④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红海在不断扩张是由于⑤非洲板块与④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造成的。
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
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新乡市 部分 初中 学年 第一 学期 期中 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