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梳理提要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949000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8.24KB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梳理提要Word格式.docx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梳理提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梳理提要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
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诗风平白清新。
12.
杜牧——咏史诗的大手笔,历史与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
诗风含蓄绰约。
13.
李商隐——诗风清丽俊逸,开拓朦胧、幽约之美丽、令人回味无穷的境界。
14.
贾岛——其诗以清奇幽峭见称,诗风萧瑟悲愁。
15.
张九龄——委婉蕴藉。
16.
韦应物——清新典雅。
17.
韩愈——诗风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18.
元稹——诗风艳丽浅近。
19.
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
20.
李煜——词风伤感细腻。
21.
欧阳修——词风清丽明媚。
22.
范仲淹——词风苍凉悲壮。
23.
苏轼——旷达豪迈,开拓豪放派词风。
24.
柳永——缠绵悱恻,开拓婉约派词风。
25.
黄庭坚——词风自然流畅。
26.
秦观——词风情真意切。
27.
李清照——词风婉约凄切,表现闲适与愁苦。
也有金刚怒目式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28.
杨万里——词风新鲜活泼。
29.
陆游——诗风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一生“位卑未敢忘国忧”。
也有爱情诗和悼亡诗传世。
30.
辛弃疾——词风气势雄壮。
一生力主抗金,成为作品主旋律。
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诗。
31.
姜夔——词风精心刻意、清妙秀远。
把握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1.咏史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思路:
历史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
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时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相似点,相似点常见于学过的课本。
)
2..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不即不离”,状物“似与不似”——由形写神,物我一境——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写时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
物——情
物——理。
——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
(物之特征具多面性,诗人写时“只取一瓢饮”;
诗人性格、经历各异,故同咏一物,诗歌主题可能有差异。
但因文化积淀,不同诗人对同一“物”的吟咏,所抒之情感也可能相同,注意诗歌具体的意境)
如王勃《咏风》“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借“风”而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⑴送别诗:
①重团聚、怨别离,诗中除了抒发恨别之情外,往往蕴含其他思想感情:
A.建功立业的豪情
B.壮志难酬之惆怅
C.被贬之愤懑
D.忧国忧民之情.E.男女之情爱
F连年战争,有家难归之悲愤
②注意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所蕴含之感情。
古人送别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都门外。
可供作者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
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人化的自然”,———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
③领会诗中典故含义。
(注意注解提示或联想已学过的诗歌。
④化用前人诗文,如:
萧萧斑马、携手相看泪眼——写离别
六郡良家子、霍去病、魏大——表为国立功之志向
⑤注意细节描写。
⑥注意谐音——“柳”谐“留”,“秋”谐“愁”,“丝”谐“思”。
“晴”谐“情”,
“莲”谐“怜”,爱怜,借以表达爱情。
⑵悼亡诗——多是感怀亡妻之作。
从魏晋南北朝潘岳悼亡妻的三首代表作起,后人感怀亡妻的作品多沿袭之,用"
悼亡"
为题。
——悲叹“双栖一朝只”、“比目中路析”——表达悼亡的痛楚和哀伤。
①诗中所写地点或物象:
【地点】
⑴闺阁庭院———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间。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睹物思人,黯然伤神。
【物象】苔径凉阶、弱蕙衰兰、芜闺尘窗、孤帐空床、长簟床空、室虚悲风、残灯虚座、余墨遗芳、翰墨馀迹、遗挂在壁、朗月胧胧、针线犹存————物是人非,凄寂而清冷、衰颓而黯淡。
⑵墟墓间——怅恨阴阳两分隔,表现“徘徊墟墓间。
欲去复不忍。
”的伤逝之情。
【物象】坟、墟墓、落叶、孤魂、凄凄朝露、烈烈夕风。
【其他词语】茕茕
徘徊、踟蹰、不忍、未忍
②历代著名诗人如潘岳、鲍照、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直到明代的于谦和清代的吴嘉纪、厉鹗等,都有悼亡诗流传。
6.乡思诗、.行旅诗、记游诗。
——表现愁肠百结,思乡怀人的主题。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写物象——触“物”生情——抒情。
①注意所写物象:
如:
黄昏、落日、枯藤、老树、昏鸦、倦鸟、流水、孤雁、鸿雁、秋雁、万里船、孤舟、浮云、杨柳、明月、残风、笛声、歌吹、鸡声、茅店、寒灯、孤影、夜雨、孤灯、风烟、家书、书札、梦、乡关、等。
②乡思诗还有写节日之乡思。
如佳节、重阳、寒食。
构思上“以超极表至极”——把乡思之情推到极点之后,又往前推进,超过极点——虽有悖常规,却合情理。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书朔方》)划线句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使乡思之情得到超强表现,微妙真实。
7.咏怀诗——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
也有的咏怀诗叹世道不予我生、伤夫妻离别、苦人生短暂(人生若尘露)、哀朋友遗弃,即抒发嗟生、忧时、愤世、疾俗等思想感情,如阮籍的咏怀诗。
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
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咏怀名作。
8.游仙诗
——历代文人被压抑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不平则鸣的文艺成果。
在浪漫的想象之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建构理想中的仙境,以寻求对现实环境的解脱。
宣泄心中的愤懑不平,表达对时局的无可奈何与失望之情,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精神和离经叛道的气质。
(也有写道家求仙求长生不老的游仙诗。
9.悯农怜民诗——讲农民劳作之苦,或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或苛捐杂税政策,表达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10.家庭生活、亲情之乐或.农家、渔家乐与苦
11.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
罗隐)、《题临安邸》(南宋·
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运用含蓄的手法,往往是同讽刺相结合在一起的。
12.闺情诗———是以女性为主题的的描写女性心理情感的诗篇。
——归结“怨”字。
①宫怨诗——反映皇宫内妇女生活的怨诗,——写皇帝喜新厌旧和封建社会红颜衰老而被遗弃的可悲结局。
表达诗人对宫中广大嫔妃不能自主命运的深切同情。
(如王昌龄的《春宫曲》《长信秋词》,李白《玉阶怨》,杜牧的《秋夕》,白居易《后宫词》,张祜《宫词》。
②征妇怨——妇人独守空闺,对远在边关的良人(丈夫)的思念。
良人可能是为了功名,但更多的却是被征调入边关。
诗歌既有战争早日结束、良人早归的期盼,也有对战争的诅咒。
亲人不得相见,无尽的思念只好寄托在梦里。
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休教树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但是更可怕的是春闺梦里人已经成了无定河边骨。
③商妇怨——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妻子独守空房,商人妇因爱而生怨。
如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
④情人怨——担心自己命运、或抱怨自己被抛弃。
也有写对爱情的向往。
13.干谒诗——为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而作,诗中表现自己的才华,抒发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含蓄是好的干谒诗的必备条件之一。
【部分常见意象所寄寓的情感】
思乡类:
孤灯、孤云——孤苦的思乡、思亲情、游子情,或孤独、失落的感觉。
飞镜、明月——望月怀远、思乡、思亲情,别离思聚;
或发怀古之幽思。
落日——故人情。
日暮——思乡。
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双鲤、鲤鱼、鲤素——传递书信,信、音讯。
尺素:
、札、书札——信。
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
长亭,南浦,柳岸——:
送别地。
浮云、孤雁、飞蓬、孤蓬、归蓬落帆、断鸿、——:
孤寂的游子。
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
戍鼓、雁声——离别、思念之悲凉。
玉关情、羌管——思念征人远戍或征人思归。
战争类:
投笔——弃文从武。
长城——守边的将士。
朔马、胡马、楼兰——:
边境之敌。
胡霜——边地。
撞金——止行阵。
鸣鼓——进军。
边声、角起、角声——军中号角吹响。
戎旌——军旗。
千嶂、孤城——边塞之荒凉
山水田园诗类:
闲云、野鹤——隐居之闲适、怡然自得。
其他类:
鸡黍——:
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武陵人——桃花源
旧家燕子——物是人非的伤感。
庄生梦蝶——美好而虚幻。
红豆———爱情或相思。
比翼、比目、双栖——夫妻恩爱。
杜康———酒。
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
商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五柳——隐者
鸿鹄——人有远大志向
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
劳歌,渭城——,阳关:
送别时唱的歌曲
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牧童——淡泊,田园生活
吴钩——:
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青云——高的地位
青紫——高官显爵
丁香——愁心或情结
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
蝉鸣——悲秋
青天——清官
落花——:
伤春
落叶——:
秋天
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有时也有思乡之意。
如“日暮乡关何处是”。
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
少女怀春)
(梅雨:
悠悠愁绪)
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
出山——①首次当官②隐居后又出任官职。
修辞手法
1.修辞格
⑴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言简意赅、含蓄,以古人自况,借古讽今(以诗歌形式写时事评论),告诫世人或统治者……的历史教训,寄托……的理想和情怀(书怀咏志)。
构成超现实的……艺术境界,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情怀。
⑵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
⑶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
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
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⑷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①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
【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
】
②语意双关
⑷对比
矛盾的对比,揭示和强化(如“心忧炭贱愿天寒”“近乡情更怯”),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对生活、社会的思考,或批判了……社会现象。
其他对比:
形-色-态、明-暗、浓-淡、虚-实、冷色调-暖色调-热色调、动-静、点-线-面、曲-直、忧-乐、无声-有声、忆昔-伤今、美-丑、贫-富、善-恶、纵-横、今是-昨非、物是-人非、现实-梦境……
作用:
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例:
明代杨慎曾批评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相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
”说:
“千里莺啼,谁人听得?
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
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但若作此修改,虽然实景俱在,却使诗境全无。
因为前两句“千里”虚写,其余景物实写,实中有虚,使得“实景清而空景现”,描绘了广袤美丽的江南春景图,意境开阔,若“千里”改作“十里”,则无此表达效果。
同样的,后两句中“南朝四百八十”“风雨”也是虚写,而寺院是眼前实景,虚中有实,“真景逼而神景生”,诗人所见是阳光下金碧辉煌的寺庙,却想象它们是处于春天的风雨之中。
这样诗人在想象中为景物抹上一层迷离的色彩,全诗既描写了晴光潋滟的春景图又想象了山色空朦的春雨图,明亮与迷朦对比,色彩丰富多变。
而且用“风雨”与诗人所见不到的“南朝”相呼应,使之具有历史的沧桑感,进而在赞美江南美景的同时,流露出些许物是人非的历史感慨。
(加点的文字引自语文课文第五册《中国艺术表现的虚与实》,课文的有关知识要熟知。
⑸衬托(烘托或反衬)
⑹拟人,景和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寄托感情;
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或借物喻人,象征。
⑺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
⑻反复,连用某字,突出特点或某种情感。
⑼设问,一问一答,富有情趣;
反问,增强说服力,发人深醒。
⑽反语,讽刺。
注意语言和结构特点
㈠语音:
⑴平仄韵律、押韵,——造成音韵美、抑扬美、回环美。
⑵平声韵常见,平声开口韵——声音清亮高扬,表喜悦昂扬之情,仄声闭口韵韵声音短促表急促、紧张之情状。
⑶双声、叠韵、叠词,造成音韵美、抑扬美,或使声音响亮。
或摹状声色行态,或强调某种情感。
㈡结构上:
1.起承转合――首句(或首联),奠定感情基调,引领全篇,或描绘背景画面;
颔联与颈联叙事写景,颈联或转入抒情议论;
末句(或尾联)抒情议论,或以景语作结,寓情于景,耐人寻味……
2.结构跳跃.或如散文形散神聚——写景上放开,可时空交错,抒发的……情感是统一的。
巧于构思,善于用事。
或咏物寄托遥深,寄托了诗人……的思想或情感。
㈢语言表达手法:
1.叙述描写
⑴用第一人称写,便于表达感情,更加自然亲切,真实感人。
⑵描写顺序
①远-中-近;
②景-情;
③时空顺序;
④心理顺序,常表现为时空往复(如: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纸,却话巴山夜雨时”,随着诗人的意识流动而表现为诗歌物象在空间上的往复:
“巴山-西窗-巴山”为“此地-彼地-此地”,造成回环往复之美);
⑤物-人-物,造成物我交融。
⑶观察、描写角度——指感觉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视觉观察角度(注意,此仅指视觉角度)——俯视、平视、仰视
⑷典型片断描写、细节描写——
①侧面烘托。
①正面描写:
(注意虚实、动静结合的写法,色彩烘染的方法和修辞手法)
③描写特点:
如
描写逼真,叙事确切,丰满地表现形象。
描绘出(开阔、雄浑、壮美、明丽、明朗、优美、祥和、民风淳厚、和谐、清隽、宁静、淡雅、质朴、冲淡、清远、惨淡、阴晦、凄美、悲壮、沉郁、苍凉、幽静、清幽……)的……(行旅图、行军图、春色图、离别场面、战争画面、渔家生活画面、农家生活画面、……)生活画面。
——此情景交融的生活画面即意境。
展示……精神世界【抒发(豪迈、坦荡、旷达、激动、喜悦、欣慰、愉悦、热爱大自然、挣脱……的束缚后的轻松愉快、闲适、欢乐、怡然(悠然)自得、爱国、忧国忧民、报国无门或壮志难酬的失望和悲愤、怀才不遇的感慨、悲苦、忧伤、无奈、哀伤、孤独、凄苦、惆怅、思念、失落、失意落魄而黯然神伤、不向世俗献媚、洁身自好……)的感情】,或抒写建功立业的抱负,表达对……的追求和向往,或对……的同情,或对……的不满。
⑸状物,浅切形象,言近旨远,发人深思。
2.抒情
⑴直抒胸臆——热情奔放或富于激;
,
⑵以曲笔抒写胸臆,即间接抒情——耐人寻味,富有情趣。
3.少有直接议论,常用形象说理——“象教”,不加评论,表现具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意蕴深刻。
(宋诗更常用此法)
把日常……的生活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结合,发人深醒。
(详见“喻理诗”)
㈣语言风格:
⑴平淡而有味⑵清新自然⑶质朴通俗(明浅如话)⑷俗语俚词入诗,通俗凝练⑸冷峻⑹镂金错采。
⑺自然流畅,不事雕琢⑻清丽⑼隽永……
掌握一定术语,鉴赏时能说较规范的“内行话”。
(1)反映诗歌风格方面:
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奔放;
沉郁顿挫、缠绵悱恻、婉约清丽、明丽清新、含蓄有致、生动活泼、幽默恢谐等。
(2)反映诗歌结构方面:
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
(3)反映诗歌表现手法方面: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语情语、情景相生、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对比映村、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勾勒、浓墨重彩等。
(4)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
质朴清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对仗工整、有节奏感、声情并茂、凝练简洁、犀利老练等。
(5)反映诗人情感方面:
愉悦、欢快、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淡泊、闲适等。
(6)反映诗歌总体效果方面:
真挚感人、耐人寻味、催人泪下、扣人心弦、发人深思、意境高远、即景生情、即景自况等。
3.了解诗人思想性格,把握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
鉴赏时善于对比揣摩,推此及彼。
(1)从诗歌表现的不同内容上把握。
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高适、夸参、王昌龄的边塞诗;
曹操、鲍照、杜甫、李商隐的咏史咏怀诗;
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的爱国诗等。
(2)从诗歌体现的不同风格流派上把握。
苏轼、黄庭坚、辛弃疾、陈亮的豪放词;
柳永、李清照、李煜、姜夔的婉约词等;
李白、杜牧、李贺的浪漫诗,杜甫、白居易、陆游的写实诗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诗歌 鉴赏 及其 相关 文史 知识点 梳理 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