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缓和曲线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946120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12.39KB
铁路缓和曲线Word文档格式.docx
《铁路缓和曲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缓和曲线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列车进入缓和曲线,车体受到离心力J的作用,为保持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应使离心力不突然产生和消失,即在缓和曲线始点处,J=0,在缓和曲线终点处Ρ=R。
3.缓和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曲率盈余外轨超高相吻合。
在纵断面上,外轨超高顺坡的形式有两种形式。
一种形式是,如图2-10(a)所示;
另一种形式是曲线形,如图2-10(b)所示。
图2-10超高顺坡
列车经过直线顺坡的缓和曲线始点和终点时,对外轨都会产生冲击。
在行车速度不高,超高顺破相对平缓时,列车对外轨的冲击不大,可以采用直线形顺坡,即可满足曲率与超高相配合的要求。
当行车速度较高,为了消除列车对外轨的冲击,应采用曲线形超高顺坡。
其几何特征是缓和曲线始点及终点处的超高顺坡倾角r=0,即在始点和终点处应有:
式中h--外轨超高度,其值为:
l--曲线上任何一点至缓和曲线起点的距离。
对某一特定曲线,平均速度vp可视为常数。
令
则
可见缓和曲线上各点超高为曲率K的线性函数。
因此,在缓和曲线始、终点处应有:
4.列车在缓和曲线上运动时,其车轴与水平面倾斜角φ不断变化,亦即车体发生测滚。
要使钢轨对车体傾转的作用力不突然产生和消失,在缓和曲线始、终点处应使傾转的角加速度为零。
可见:
式中h=EK由此
因为
所以
综上所述,缓和曲线的线形条件,可归纳如表2-5。
表2-5缓和曲线线形条件表
顺序
符号
始点
终点
始终至终点之间
1
y
y0
连续变化
2
φ
φ0
3
K
1/R
4
5
可以看出,表中前两项是基本的几何形位要求,而后三项则是由行车平稳性形成的力学条件推导出的几何形位要求。
在行车速度不高的线路上,满足前三项要求的缓和曲线尚能适应列车运行的需要,而在速度较高的线路上,缓和曲线的几何形位就必须考虑后两项的要求。
三、常用缓和曲线
满足表2-6中前三项要求的缓和曲线,是目前铁路上最常用的缓和曲线,所以也称为常用缓和曲线。
常用缓和曲线的外轨超高顺坡,其基本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为:
当l=0时,K=0;
当l=l0时,K=1/R。
由超高与曲率的线性关系可知,满足这些条件的基本方程应为:
(2-23)
式中K--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
l--缓和曲线上某一点离ZH点(或HZ点)的距离;
K0--缓和曲线终点HY点(或YH点)的曲率;
l0--缓和曲线长度。
由式(2-12)可见,缓和曲线长度l与其曲率K成正比。
符合这一条件的曲线称为放射螺旋线。
缓和曲线的偏角为:
(2-24)
在缓和曲线终点处,l=l0,缓和曲线偏角为:
(2-25)
由式(2-24)可见,在缓和曲线长度范围内,偏角数值较小,可取近似值:
于是可得
积分上两式得
(2-26)
(2-26)
这就是放射螺旋线得近似参变数方程式,是我国铁路常用得缓和曲线方程式。
如消去上两式得参变数l,则得
(2-28)
这是放射螺旋线得近似直角坐标方程式。
在曲线半径较小得铁路上,采用第一项作为近似式。
四、高次缓和曲线
满足表2-6中前两项或全部五项要求得缓和曲线称为高次缓和曲线。
高次缓和曲线外轨超高顺坡为曲线顺坡。
这种曲线在列车经过时,各种力得作用不突然产生和消失,适应高速行车的需要。
求缓和曲线方程的方法,可先确定一个符合条件的基本方程,在逐步推导,最后得出所需求的缓和曲线方程式。
表2-6列出可用于高速铁路的三种高次缓和曲线。
表2-6高次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
基本方程
方程式
赵氏七次式
沙氏正弦形
日本高速铁路半波正弦形
五、缓和曲线的长度
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保证行车安全和行车平稳两个条件。
1.缓和曲线要保证行车安全,使车轮不致脱轨。
机车车辆行驶在缓和曲线上,若不计轨道弹性和车辆弹簧作用,则车架一端的两轮贴着钢轨顶面;
另一端的两轮,在外轨上的车轮贴着钢轨顶面,而在内轨上的车轮是悬空的。
为保证安全,应使车轮轮缘不爬越内轨顶面。
设外轨超高顺坡坡度为i,最大固定轴距为Lmax,则车轮离开内轨顶面的高度为。
当悬空高度大于轮缘最小高度iLmax时,车轮就有脱轨的危险。
因此必须保证:
(2-29)
式中 i0--外轨超高顺坡坡度。
缓和曲线长度l0应为:
(2-30)
式中h0--圆曲线超高度。
对外轨超高顺坡为曲线性的缓和曲线,外轨超高顺坡的最大坡度也要满足式(2-29)对i0的要求。
曲线形顺坡的坡度由下式计算:
(2-31)
《铁路线路维修规则》规定:
曲线超高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完成,顺坡坡度一般不应大于1/(9vmax);
困难条件下不得大于1/(7vmax)。
当1/(7vmax)大于2‰时,按2‰设置。
2.缓和曲线长度要保证外轮的升高(或降低)速度不得超过限值,以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
车轮在外轨上的升高速度μ由下式计算:
式中 h--圆曲线外轨超高,以mm计;
vmax--通过曲线的最高行车速度,以m/s计;
l0--缓和曲线长度,相当于直线形顺坡缓和曲线长度,以m计。
为保证旅客舒适度的要求,则缓和曲线长度为:
(2-32)
式中 Vmax--通过曲线的最高行车速度,以km/h计;
1/3.6--换算系数。
我国根据长期运营实践,μ0在一般情况下采用32mm/s;
困难地段用40mm/s。
运营铁路以实际最高行车速度及实设超高为计算标准。
一般地段μ0=28mm/s,特别困难地段μ0=40mm/s。
则在一般地段应取:
(2-33)
计算结果取两项要求中的最大值,并取为10m的整倍数。
《铁路线路设备大修规则》规定:
缓和曲线长度一般地段:
(2-34)
特别困难地段
(2-35)
式中 l0--缓和曲线长,以m计;
h--超高,以m计;
Vmax--容许最高行车速度。
计算结果取10m的整倍数,长度不短于20m。
两缓和曲线间的圆曲线长度不短于20m。
缓和曲线长度应根据曲线半径,路段旅客列车设计速度和地形条件按表2-7选用。
有条件时应采用较表2-7规定的更大值。
表2-7缓和曲线长度(m)
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km/h)
140
120
100
80
标准类别
一般
困难
曲线半径(mm)
10000
30
20
8000
40
6000
50
5000
60
4000
3000
70
2500
2000
90
1800
1600
110
1400
130
1200
150
1000
-
800
700
600
550
500
450
400
3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缓和 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