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942823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7.76KB
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产生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学记》中的教育教学原则:
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16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2、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3、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四)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主要观点:
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制约性,同时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
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教育的一般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一)广义的概念
是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入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二)狭义的教育
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话动。
第二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要求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技术设备、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这是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积极作用的一个主要方面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二)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种情况是教育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种情况是,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条件下,也可能产生某些新的思想。
"
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的涵义
是指人的个体的发展。
即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不断完善和积极变化的过程。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1、个体先天素质
指个体在出生前机体所具有的一切与生具有的特质。
是原生性的,有不可选择性,也有可塑性。
(1)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潜能方向、范围及程度等提供了可能性,但不对人的身心发展所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2)遗传差异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其中,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本质是文化。
这是个体发展的客观社会条件,对人的发展起制约作用、决定作用。
3、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活动对人的发展是实现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决定因素
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因为:
(1)、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教育可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和利用
(3)、学校教育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教育者应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活动。
四、教育的人的制约
(一)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从低级向高级、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决定了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并注意各阶段的衔接
(三)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
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教育的进行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与合适的教育,以促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制约。
教育上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五)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对教育的制约。
指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所具有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特性。
要求教育要具备完整性、全面性和和谐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指导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不能片面发展教育,但也不是各方面都并列发展。
(六)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
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针对不同个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
教育与人的关系,根本在于人的地位和价值是否受到尊重,这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分野。
现代教育把人放在崇高的地位,教育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第三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和意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
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
指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的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意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二、教育目的领域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个人一切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
基本主张:
–人的发展与人的活动相一致
–旧分工是造成片面发展的根源
–社会化大生产为全面发展提供可能
–自由时间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
(一)教育宗旨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
(二)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国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
(三)人才培养途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第三节
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
教育从80年代中期,针对应试教育弊病而提出,90年代中成为社会共识,90年代末中共中央国务院以文件形式确定,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决策,适应了现代社会和人对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的教育。
素质
“素质”,是指事物的本来性质;
结合到教育领域来说,它“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
”
它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三、素质教育的特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的作用
(一)教师的社会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塑造一代新人的思想品德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起主导作用
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在于:
1、教育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是靠教师来具体实现的。
2、合格的教师一般都受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拥有较完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
3、学生有赖于老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
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
1、对教育过程的导向作用
2、对教育影响的组织选择和运用
3、对教育对象的启发诱导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题中之意,更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程度的根本标志。
二、教师的任务
根本任务:
教书育人或者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任务:
1、做好德育工作2、做好教学工作3、多方面关心学生成长
三、教师的劳动特点
(一)复杂性
(二)创造性(三)示范性(四)长期性(五)劳动的个体性和成果的集体性
四、教师的素质
(一)教师的基本素质
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五项基本条件。
教师资格指公民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条件,公民符合这些条件并经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定而获得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担任教师的资格。
教师的基本素质
1、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是指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乐业敬业、进取创新和积极奉献的风范和精神。
2、师德素质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遵循的道德规范,是调节教师活动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等各种教育关系的行为准则。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团结协助、尊重家长
3、业务素质
(1)扎实的学科知识;
(2)相关的教育科学知识、智慧及教育教学的能力、经验;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教师的能力结构
1、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2、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能力。
3、表达能力。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5、组织管理能力。
6、教育机智
(二)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与时俱进的现代师德素质
现代教育理念(学生观素质教育观创造教育观教育民主观等)
教育家的意识和素质
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
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健康的心理品质
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法律意识
终身学习的意识
五、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人
学生不是单纯的求知者,而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是有思想感情的人。
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当人来看,要尊重学生。
(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含义包括: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与成年人相比,具有更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未成年的人,正处在一个不成熟、正在成长中的人。
第四、学生具有可教性。
因此,学生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师要负起教育的责任。
(三)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的含义包括:
第一、学生既有自然的属性也有社会的属性;
第二、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生理和心理及每一方面所包含的各个因素都要求得到全面发展;
第三、学生应该是协调发展的人。
(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严密组织的规范化的学习。
(五)学生是受法律保护的人
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受国际《儿童权力公约》、我国《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享受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
六、现代学生观
人本化的学生观
树立人本化的学生观,要求教育要充满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教育工作具有人性美。
坚持人本化的学生观
首先要关爱生命。
教师应把学生视为生命体,视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享受学习中的乐趣。
其次要注重自主教育。
教师要重视学生能动性,重视学生个性的自我张扬,重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自尊、自律、自省;
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进行积极暗示和鼓励。
发展性的学生观
树立发展性的学生观,要求教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要相信学生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个性化的学生观
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拥有各种智力,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教师应因材施教,让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才华。
七、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
在角色上相互依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
在人格上平等互尊;
在人际关系上民主合作;
在情感关系上互容互信
第六章教学理论
第一节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能力、体力,形成良好品德和个性。
二、教学的地位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三、教学的基本任务
传授基础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
提高能力、体力;
培养良好品德和个性。
第二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能力、体力,培养良好品德和个性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教学过程是教师领导学生认识的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统一。
只有在教与学的积极相互作用中,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教与学统一的最终表现:
学生爱学、会学、学得好
(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教学过程以传授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
教学认识以间接经验为主,并不排斥直接经验,而是包含了直接经验,学生的直接经验主要来自亲身的观察、实验、练习、实践等形式。
(三)掌握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教学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接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
科学知识本身具有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
教师的世界观和思想品质,教学态度等是最经常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四)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知识是智力发展的材料和基础,智力离开知识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影响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
知识与智力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知识的选择和教学的组织等问题。
第三节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概念:
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
提出依据:
教育目的;
教学规律;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教学原则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只有遵循了教学原则,才有可能上好课。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概念: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给学生现代的系统的正确的科学知识,又要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贯彻要求:
(1)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教师要言传身教。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掌握好理论知识,又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1)进行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教学所联系的实际可分为两大类:
即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性实践活动(如实验、实习、练习等)。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精讲多练
(三)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使学生获得鲜明的表象,作为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的基础。
(1)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2)直观要与讲解相配合。
(3)要充分发挥语言直观的作用。
(四)启发性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尊师爱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五)循序渐进原则
概念: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顺序,难易、快慢适度地教学。
(1)要按教材的“序”来教;
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要系统地检查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
(2)要按学生的“序”来教;
学生认识顺序:
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在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和运用;
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
由基本练习到综合练习;
由模仿到创造等等。
(3)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和速度。
高难度、高速度地教学。
(六)巩固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持久地保存在记忆中,当需要时能迅速地再现出来,加以运用。
(1)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使学生学懂学会;
(2)及时组织学生复习和练习;
(3)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
(七)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发展。
(1)了解学生;
(2)有针对性地教学;
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内容和方法。
(3)照顾“两头”,正确对待个别差异。
第四节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念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它包括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辩证统一的:
教法决定着学法、学法制约着教法,学法是教法的出发点,教师如何教必须考虑学生如何才能学得最好。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1、教学目的和任务;
2、本门学科的内容及其教学法的特点;
3、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心理、认知等;
4、教师本身的条件,包括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个性特点。
三、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通过教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二)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组织教学性的参观等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的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以形成技能、行为习惯和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一种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第五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备课必须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
2、了解研究学生;
3、考虑教法。
在做好以上工作基础上编制出三种教学计划:
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课题(单元)计划;
3、课时计划,即教案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要上好课必须遵守下列要求:
1、明确教学目的;
2、合理地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3、正确地贯彻教学原则;
4、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5、组织好教学活动。
三、批改作业
1、布置的作业应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要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兼顾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2、作业分量要适中,难易适度,应有一定难度,但必须是一般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
3、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规定具体完成的时间。
要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进行指导。
4、对学生作业应及时批改,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有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两种形式。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第六节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
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包括学校所开设的各种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泛指课业的进程。
在一定时间内应完成的一定分量的学业。
二、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因素
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等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学生因素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影响着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编排。
(三)知识因素
学科知识结构划分的观点影响着学校课程门类结构。
知识来源观对课程观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如圣经经验)
知识价值观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三、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表现
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
(1)规定教学科目;
(2)规定学科的顺序;
(3)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
(4)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是国家统一制订的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是编写、使用和评价教材的依据,是检查、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
3、教科书
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法的要求,系统而简明扼要地叙述各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通常又称课本。
四、课程改革内容和目标
通过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1、确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使学科教育的中心由学科转向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2、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