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941700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6.38KB
河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河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港口体系初步建立。
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沿海强省的要求,有效应对渤海湾港口群的激烈竞争,通过制定港口布局规划和唐山、黄骅港总体规划,争得国家对曹妃甸矿石、煤炭、原油等大型深水码头的核批,使曹妃甸港区得到了国家认可,并确立了在渤海港群中的地位;
通过黄骅港二航道及综合港区等一批项目的实施,为渤海新区培育壮大奠定了基础;
通过不断调整结构,货种单一的格局开始转变。
以秦、唐、沧三大港口为主的全省港口体系基本形成,并在渤海湾乃至全国港口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为秦、唐、沧地区临港产业的壮大和长远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而且对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产生了重大、积极、深远的影响。
到2010年底,全省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116个(其中深水泊位97个),吞吐能力达486亿吨,比2005年增加36个泊位,吞吐能力增长604%。
(二)铁路建设力度空前。
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发展铁路的机遇,以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重要货运及港口集疏运通道为重点,强化省部合作,大力推进铁路项目建设。
新建铁路开工30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1600公里,干线铁路基本完成电化和复线改造。
所有在建项目和计划新开工项目建成后,可基本实现全省11个设区市环省会两小时、环北京一个半小时交通圈,长期困扰我省的客运“一票难求”和货运请车满足率低的状况将得到有效缓解。
到2010年底,通车里程达到5490公里,比2005年增加603公里,路网密度289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国094公里/百平方公里。
石太客运专线建成投运。
(三)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高速公路网已覆盖各设区市,连接95%的县(市),通达沿海各港口,联通京津及周边省区主要城市;
实施“村村通”工程,99%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公路;
干线公路技术等级逐步提高,通行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到2010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4万公里,比2005年增加124万公里,路网密度821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达到4307公里,比2005年增加2172公里;
二级及以上公路达到177万公里,比2005年增加3868公里;
农村公路达到133万公里,比2005年增加9356公里。
(四)民航发展势头强劲。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围绕构建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民航体系,强力推进民航机场建设。
石家庄正定机场奥运扩建、秦皇岛山海关军民合用机场奥运保障项目完成,邯郸机场、唐山军民合用机场建成通航,秦皇岛北戴河机场、张家口军民合用机场、承德民用机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到2010年,全省拥有民航机场(含军民合用)4个,比2005年增加2个,旅客吞吐能力达到33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230万人次。
积极引进企业投资组建并正式挂牌运营了河北航空公司。
(五)设施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适应能力大大增强。
到2010年底,全省境内干线铁路电化率和复线率均达到75%,比2005年分别提高419个和263个百分点;
能源运输大通道基本实现重载化;
普通干线公路中二级以上公路比重达到82%,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六车道高速公路占高速公路比重达到297%,比2005年提高147个百分点;
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比重达到836%,煤炭、原油、矿石等大型专业化泊位吞吐能力所占比例达到871%。
设施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交通运输量的快速增长。
2010年,全省铁路、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达到8亿人和1100亿人公里,分别与2005年持平和增长111%,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117亿吨和6827亿吨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33%和107%。
虽然全省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先进省市相比,与我省所处的重要区位应发挥的作用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综合运输能力仍然不足。
铁路货运能力和节假日等节点的客运能力紧张,瓶颈制约依然存在,且近期难以缓解;
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衔接;
民航规模小、质量低的问题依然突出。
二是交通运输结构不尽合理。
沿海港口功能单一、货种单一,对临港产业集聚、港城及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有限;
部分货运通道公路、铁路分担不合理,适于铁路长距离运输的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仍大量依赖公路运输;
公路网等级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三是综合交通体系网络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仍较低。
公路、铁路、港口、民航内部及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有机联系,管理粗放,离实现网络快速、便捷、安全、低成本还有较大差距。
四是城市交通问题突出。
市区交通拥堵,公交化比例和水平偏低,枢纽转换效率不高,城市轨道交通尚属空白。
五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资金主要依赖于政府举债和银行贷款,债务负担不断加重,风险不断积累,存量债务偿还和增量再融资之间的矛盾逐步加深;
农村公路、干线公路、民航机场、港口航道、防波堤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养护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筹资难度日益增大。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客观形势对早日建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要求日益强烈和迫切。
一是同中东部省份一样,我省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旅游业和其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城镇体系不断完善,新农村全面建设,交通运输结构和人们出行方式不断改变等,都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是打造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交通要先行,需建立健全以港口为龙头,高速公路、铁路相配套,东出西联与南北贯通相结合、更加完善、便捷、安全和富有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由于我省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为主,要求交通运输能力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有更大提高。
三是我省环京津、环渤海,处在连接四大经济区和国家战略物资集疏运大通道的特殊区位上,承担着“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等大量物资和京津两大城市大量客流的集疏。
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省客货运输需求呈现规模持续增长、结构不断升级的态势。
铁路、公路货物运输和周转量年均分别增长10%和12%。
其中,能源、重要原材料等大宗货物运输需求仍然很大,装备制造、高附加值产品、高技术产品等小批量、多批次货物运输需求将快速增长,个性化运输需求增加。
2015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需求量将达到8亿吨,比2010年增长45%。
全省铁路、公路旅客运输和周转量年均分别增长11%和14%。
其中,京津冀城际运输需求迅速扩张,国内外商务、旅游以及城乡间人员交流大量增加。
2015年全省民航客运需求量将达到800万人次。
因此,尽快建立完善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是“十二五”时期的头等任务。
“十二五”时期,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诸多有利条件:
从发展机遇看,京津冀一体化、环首都经济圈、河北沿海经济带三大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两环独特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四个一”战略重点将推动河北加速崛起。
从基础条件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为进入新一轮基础设施加速期打下良好基础。
从政策环境看,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进一步加快推进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地区交通一体化进程。
从发展趋势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上下积极性空前高涨,先进技术、现代管理手段不断涌现等,都为我省交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证和支撑。
同时,“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国家放缓了基本建设项目的核批节奏,我省一批急需加快推进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核批将受到一定影响;
建设任务重,资金需求量大,筹资压力会不断增加;
交通基础设施占用土地等资源多、对生态环境影响大,资源、环境的约束将会日益加剧。
“十二五”时期综合交通发展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只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大力度,趋利避害,建立起全省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是可以实现的。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全省“四个一”战略实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化综合交通为方向,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增强能力、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和提高效率并重,拓延通道、健全网络和完善枢纽并举,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和创新模式并进,加快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实现富民强省目标提供强力支撑。
(二)发展原则。
坚持科学布局。
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城镇加速和产业布局相适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运输通道和枢纽,实现全省畅通、内部联通、外部贯通。
坚持适度超前。
着眼于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出行需求,增强防灾、抗灾和应急能力;
铁路货运大通道、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沿海港口、高速公路、民航机场要适度超前,引领发展;
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城市交通要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
坚持统筹协调。
注重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和配合,强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充分发挥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与中心枢纽的集成效能,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综合效率,实现安全、便捷、低成本。
坚持持续发展。
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各类投资主体,拓宽建养资金渠道;
区分轻重缓急,把握综合交通路网建设节奏;
注重集约节约用地,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低碳综合交通网络。
坚持技术进步。
推进科技兴交,发展现代化、智能化交通系统,增加交通设施、交通装备、管理系统科技含量,提高规划、设计、施工水平,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全面提升设施能力和质量。
坚持民生为本。
把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作为根本出发点,大力发展民生交通。
注重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畅水平和通达深度,实现交通资源的全民公平共享。
(三)主要目标。
铁路:
通车里程达到80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1500公里,构建京津冀一体化并服务全省发展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建成能力充分、便捷联通的货运通道和全省货运网络。
实现所有设区市通高速铁路,形成以石家庄市为中心“两小时交通圈”、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和环渤海“一小时交通圈”。
公路:
通车里程达到16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85公里/百平方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0公里,形成以石家庄市为中心,围绕京津、环绕渤海,通达重点部位(港口和其他重要节点),与相邻5省区连通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实现县县半小时上高速公路。
干线公路要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确保覆盖全省,联通周边、上通(高速公路)下联(农村公路),环首都14县半小时进北京。
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质量基本满足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需要。
沿海港口:
生产性泊位达到169个,年吞吐能力达到8亿吨。
其中,集装箱500万TEU、矿石13亿吨、原油5540万吨、煤炭51亿吨,形成3个亿吨综合大港和分工基本合理,集疏运体系基本完善的现代化港群系统。
民航机场:
建成通航运输机场数量达到7个(含军民合用机场),并在首都周边地区和部分重点旅游景区建设一批通用机场,到2015年,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20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26万吨,形成干支结合、运输机场与通用机场互补的民航机场体系。
建设完善包括北京新机场在内的机场地面交通网,形成由快速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直达公交系统等运输方式构成的便捷专用通道,以连通城市与机场。
城市交通:
石家庄、唐山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主干线,各设区市建成相对完善的城市地面快速公交系统。
实现上述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431亿元,其中,铁路投资3000亿元,占467%,公路投资2881亿元,占448%,沿海港口投资484亿元,占75%,民航机场投资66亿元,占10%。
三、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
“十二五”时期全省综合交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两大体系,即以石家庄市为中心,以沿海港口、中心城市及城镇、重点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节点,围绕京津和环渤海区域,覆盖城乡的快速、便捷、安全、低成本的省内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简称内网);
与相邻省市连接通畅、能力充分,与全国综合交通网络紧密衔接,与国际交通网有效连通的“六纵九横一环”的开放型综合交通通道体系(简称外网,详见附表)。
围绕两大体系,建立和完善“四个网络”、“三个系统”。
(一)铁路网络。
客运铁路网。
以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为主,构建对内连通各设区市和城市群、对外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客运铁路网。
重点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和京石、石郑、津秦、京张、京沈、石济、保津、京九、京唐等客运专线项目,设区市全部通高铁。
加快京津冀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重点建设北京-涿州、北京-燕郊、涿州-北京新机场-廊坊-天津、唐山-曹妃甸工业区-曹妃甸新城、沧州-渤海新区。
秦皇岛-曹妃甸-天津滨海新区-渤海新区、秦皇岛-承德、承德-天津、石家庄-衡水-沧州-天津等城际铁路。
通过实施以上项目,形成方便出行、满足需求、选择性强、四通八达、便捷快速的客运网络。
货运铁路网。
抓住客货分线的机遇,以一般干线铁路为主,地方铁路和铁路专用线为辅,围绕省内各港口、城镇、产业聚集区、物流集散地、大型企业等,力争互通成网,并与京津及山西、内蒙、河南、山东、辽宁之间便捷连通,使货运请车满足率低和“火车事情汽车干”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重点抓好张唐铁路、邢和铁路、邯济复线、黄大铁路、蓝张铁路、蓝丰铁路、张石铁路以及朔黄、邯长扩能等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一批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铁路专用线项目加快实施。
(二)高速公路网络。
在现有网络和已开工项目(近6000公里)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能力,提高质量,填平补齐。
加快已开工项目建设进度,早日形成能力,主要有大广、长深、荣乌、京台、邯大、邢衡、西柏坡等高速公路等。
抓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未开工建设项目、尚未通高速的县及重要城镇、产业聚集区等节点的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
加快实施京昆、石港、平赞等高速公路项目,积极推进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建设,研究谋划宣大高速公路东延至赤城至丰宁,进一步优化环北京高速公路方案。
抓好拥堵线路的扩能改造,提高通行能力,主要有京港澳、石太高速第二通道、京沈高速第二通道等。
利用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水平,确保运输的安全、便捷、高效。
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基本实现主要经济区、主要旅游景点连通高速公路。
(三)干线公路网络。
围绕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两个方面,重点扩建瓶颈路段,提高具有大通道作用的干线公路等级。
实施环首都地区和沿海地区干线公路改造升级工程,与北京连通的国省干线基本达到一级路水平,建成连接沿海港城、港区,具备快速通达、观光旅游等多重功能的滨海景观大道。
完善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县乡公路的连接线,提高山区与坝上地区干线公路等级标准,技术等级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
形成覆盖全省、连通周边的灵活、畅通的干线公路网络。
(四)农村公路网络。
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交通的普遍性服务和缩小城乡交通差距目标,全面提升县乡村公路通行能力和通行水平,构建满足“三农”要求,与干线公路相匹配,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方便农民出行的农村公路网络。
抓好县乡公路及危桥改造;
实施乡村道路联通及油路向自然村延伸工程;
加快资源开发特别是贫困地区开发的公路建设。
“十二五”期间新改建农村公路24000公里,其中县道4000公里、乡村道20000公里。
加强农村公路站场建设,搞好城乡客运网络衔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五)沿海港群及集疏运系统。
围绕打造曹妃甸、渤海、北戴河新区经济增长引擎和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沿海强省的目标,推进港口与产业、港口与城市、港口与腹地发展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拓展和调整三大港口功能,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港口结构,加强集疏运通道建设,加快形成分工合理、功能完备、辐射力强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群,以及能力充分、便捷畅通的集疏运系统。
秦皇岛港。
突出抓好“西港东迁”和山海关港区建设,围绕临港制造业、物流业和旅游业,积极发展集装箱、杂货运输和旅游客运,研究推动煤炭下水能力逐步向唐山港和黄骅港分流。
加快实施15万吨级航道扩建、承秦铁路等项目,积极谋划建设通往蒙东、蒙西地区和连接国际口岸通道。
唐山港。
曹妃甸港区要按照建成北方深水大港的总体要求,围绕冶金、石化、装备制造、能源等产业,加快建设大型专业化原油、矿石、煤炭、LNG码头,重点实施煤码头续建及二期工程、矿石码头二、三期、LNG码头、原油码头二期、通用码头三期等项目;
京唐港区按照规划对现有布局进行调整优化,提高效率和现代化水平,重点发展集装箱、液体化工和散杂货运输,重点建设首钢矿石、原辅料及成品泊位、20-22#通杂泊位、26-27#集装箱泊位、20万吨级航道工程。
适时启动曹妃甸西港池工程和丰南港区工程。
加快推进张唐铁路建设和迁曹铁路扩能项目,积极谋划建设连通承德、张家口、北京及蒙东、蒙西地区通道。
黄骅港。
围绕渤海新区、沧州地区和冀中南腹地经济发展,加快建设综合港区二期工程,有序推进集装箱、矿石、煤炭、通用散杂货、油品及液体化工泊位等建设;
煤炭港区要进一步扩大能力。
围绕综合大港尽早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邯黄铁路、朔黄铁路扩能以及沧州沿海、沧济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成通往省中南部及晋中南、豫北及鲁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使之真正成为冀中南地区发展的引擎。
(六)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交通系统。
建设完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市等3个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和保定、邯郸、沧州、廊坊、张家口、承德、衡水、邢台市等8个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按照国际及区际交通枢纽、城际交通枢纽、城市交通枢纽、城乡交通枢纽层级以及客运和货运两大类别,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协调好各种交通方式的对接通道,提高枢纽运行质量和转换效率,努力实现货运的“无缝衔接”和客运的“零换乘”。
重点建设石家庄市铁路货运系统和新客站,唐山、秦皇岛、保定市火车站改造,邯郸市铁路货运系统改造和客运枢纽建设等项目。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
依据城市发展规划,坚持远近结合,统筹公共汽车、地铁、轻轨、郊区铁路等交通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加快主城区300万以上人口城市和有条件的主城区10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
各设区市要建成城市地面快速公交网络,并积极采用有轨电车、天然气客车、电动客车等环保型公交设备,建立智能化的指挥调度系统,提高公交管理水平;
各县城要根据实际有序发展公共交通。
重点建设石家庄、唐山市轨道交通项目以及石家庄、邯郸、保定、唐山、秦皇岛市等城市快速路项目。
(七)航空运输系统。
加快形成干支结合、运输机场与通用机场互补的民航机场布局。
石家庄机场要抓住首都机场容量饱和、北京新机场建成尚需时日的机遇,争取并利用好做大做强的时间和空间,培育成华北地区高效、便捷、通畅、安全的航空运输枢纽机场,并真正成为北京、天津市主要备降和分流机场;
加快支线机场建设,早日建成张家口、秦皇岛北戴河、承德、邢台等机场;
启动衡水故城军民合用机场、沧州渤海新区机场、围场旅游机场、曹妃甸民用机场等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
以环首都地区和主要旅游景区为重点,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培育扩大消费型通用航空市场,加快通用机场的规划和建设,完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提升通用航空服务能力。
重点建设三河、西柏坡、张北、丰宁、围场、迁安、任丘等一批通用机场。
大力构建航线网络。
各机场要根据功能定位,努力开辟和培育航线,增加航线数量。
积极发展低成本及通勤航线,形成全省各机场与石家庄机场及相互之间“点对点”衔接的省内航空网络。
石家庄机场通达全国大多数省会及重点城市,并开辟国际航线。
努力增加航空运力。
积极开展与航空公司合作,增加驻场飞机数量。
发展壮大河北航空公司,有效增加自主运力。
完善机场地面交通网。
城市与机场之间要建设快速专用通道,城市轨道交通要通达机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要与机场实现便捷连通。
(八)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邮政和快递服务网络,提升传递速度。
重点搞好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消除空白点。
积极发展农村邮政物流、代理代办业务,充分发挥邮政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提高普遍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落实。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抢抓机遇,全力推进。
切实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和约束力,确保规划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以本规划为依据,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港口、民航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旅游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等专项发展规划,加强与京津及周边省区规划衔接。
(二)搞好调查研究,推进项目建设。
深入研究涉及全省综合交通可持续发展、市场融资平台建设、政府投入机制等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出台政策,制定措施。
超前谋划重大项目,争取纳入国家专项规划体系,建立有效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确保项目前期工作、建设施工和后期运营顺利进行。
(三)创新投资模式,强化资金支撑。
积极探索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新型投融资模式,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市场化融资,积极采用业主招标、BOT、转让经营权、证券和上市等融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或具有盈利能力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全力做大做强交通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增强直接投资和与国内外大公司合作的能力。
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建立政府对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民航机场和港口航道等公共基础设施长期、稳定的投资机制,向老、少、贫困地区倾斜,进一步加强对民航事业发展的财政支持。
建立完善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机制,制定农村公路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县、乡政府的主体地位。
(四)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持续发展。
在保障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所需土地、海域等资源供给,满足适度超前发展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建设方案,最大限度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各种资源。
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环境和生态保护,实现交通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五)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管理水平。
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提高交通运输装备、技术和标准的创新能力。
加大交通科技投入,支持交通运输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的研发应用和重大问题研究。
加强人才培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新时期交通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加快信息化标准建设,建立港口信息数据交换系统,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城市公交智能管理系统,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推进交通的供需管理,努力提高全省综合交通体系的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十二 综合 交通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