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人物传记类8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940154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53.91KB
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人物传记类8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
《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人物传记类8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人物传记类8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卓大惭恨,由是忌嵩。
明年,卓拜为并州牧,诏使以兵委嵩,卓不从。
嵩于是上书以闻。
帝让卓,卓又增怨于嵩。
及后卓秉政,初平元年,乃征嵩为城门校尉,因欲杀之。
有司承旨,奏嵩下吏,将遂诛之。
及卓被诛,以嵩为征西将军,又迁车骑将军。
复拜光禄大夫,迁太常。
寻李傕作乱,嵩亦病卒,赠骠骑将军印绶,拜家一人为郎。
(选自《后汉书·
黄埔嵩朱俊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辟:
征召,荐举B.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略:
夺取,掳掠C.嵩因鼓而奔其陈,贼惊乱奔走陈:
通“阵”,军阵D.诏使以兵委嵩,卓不从委:
推卸,推诿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B.符水咒说以疗病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属予作文以记之C.俊前与贼波才战,战败D.所击疲师,非归众也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公子畏死邪?
何泣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埔嵩少年时代便志存高远,喜读《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同时也深得父辈遗传,娴习弓马射猎,堪称文武兼备。
B.黄埔嵩爱恤士卒。
每到一地,如果将士们还没有安顿下来,他就不入自己的营帐休息,看到将士们吃饱喝足,他才会吃饭。
C.以波才为首的黄巾军作乱于颍川郡,朝廷任命黄埔嵩、朱俊为将,征讨颍川的黄巾军,朱俊首战获胜,黄埔嵩则坚守长社县。
D.骄横一时的董卓被诛杀后,黄埔嵩重获朝廷赏识,先后任征西将军、车骑将军,拜为光禄大夫。
病逝后,获赠骠骑大将军称号。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嵩乃约敕军士皆束苣乘城,使锐士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
(2)军士皆食,嵩乃尝饭。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
元符三年进士。
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或指为生事,格不下。
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
禾曰:
“此国家安危之本也。
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
”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复劾经臣:
“怙宠弄权,夸炫朝列。
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
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衣裾落,上曰:
“正言碎朕衣矣。
”禾言:
“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
”言愈切,上变色曰:
“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
“留以旌直臣。
”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
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
遇赦,得自便还里。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
后正汇告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
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或谓其失对,禾曰:
“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
愿得分贤者罪。
”遂坐瓘党停官。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
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
王黼新得政,禾曰:
“安能出黼门下
”力辞,改汝州。
辞益坚,曰:
“宁饿死。
”黼闻而衔之。
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
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
贯怒,归而谮之。
上曰:
“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
”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
陈禾传》)
[注]:
①雍:
太学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亟窜之远方窜:
放逐B.留以旌直臣旌:
表彰C.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曹:
一类人D.安得此不详语详:
详细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
①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②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③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④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⑤辞益坚,曰:
”
⑥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⑥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
B.童贯、黄经臣、卢航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陈禾挺身而出,先上书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危害严重。
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
D.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说,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于是一再坚决要求辞官。
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2)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
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
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
吴公子光曰:
“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
”吴王乃止。
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
“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
”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光之父曰吴王诸樊。
诸樊弟三人:
次曰余祭,次曰夷眛,次曰季子札。
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欲卒致国于季子札。
诸樊既死,传余祭。
余祭死,传夷眛。
夷眛死,当传季子札;
季子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眛之子僚为王。
公子光曰:
“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
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
”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
九年而楚平王死。
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余、属庸将兵围楚之灊;
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
楚发兵绝吴将盖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
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
“此时不可失!
不求何获?
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专诸曰:
“王僚可杀也。
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
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公子光顿首曰:
“光之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
夹立侍,皆持长铍。
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
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如:
到往B.欲卒致国于季子札致:
到达C.公子光详为足疾详:
通“佯”假装D.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擘:
掰开
2.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公子光能“自立为王”原因的一组是
①光真适嗣,当立②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
③夹立侍,皆持长铍④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⑤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A.①②④B.②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伍子胥来到吴国,他游说吴王攻打楚国,被公子光说成是为了报私仇,动机不单纯,因此他的建议不被采纳。
对此伍子胥并没反驳。
B.专诸认为,公子光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吴王僚想把王位传给他人是不道德的,所以专诸才决定帮助公子光夺取王位。
C.公子光看到夺位之机已到,一方面解除专诸的后顾之忧,让其刺杀王僚;
另一方面设宴邀请王僚,王僚最终上当被杀。
D.公子光依靠专诸夺位成功,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还是封专诸的儿子做了上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时不可失!
(2)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5题。
(甲)高祖置酒洛阳南宫。
高祖曰:
“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禽也。
(《史记·
高祖本纪》)
(乙)太史公曰:
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
何兴之暴也!
……及羽背关怀楚(背关:
背约不王高祖于关中;
怀楚:
思东归而都彭城),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项羽本纪》)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选一个正确
(1)有功者害之()A.杀害 B.迫害 C.害怕 D.妒忌
(2)欲以力征经营天下()A.经办营造B.治理C.筹划营造D.经办经济
(3)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A.错B.经过C.过分D.过去
2.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1)无敢隐朕
(2)皆言其情A.
(1)没人敢对我隐瞒
(2)都把那实情说出来B.
(1)不要瞒我
(2)都要说出你们的真心话C.
(1)不要瞒我
(2)都把那实情说出来D.
(1)没人敢对我隐瞒
(2)都要说出你们的真心话
3.对“此其所以为我擒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这就是他最终被我擒获的原因。
B.他就是最终为我而去擒敌的人。
C.他就是凭借这一点成为我的俘虏的。
D.这就是他最终被我消灭的根本原因。
4.两段文字都谈到刘邦胜利而项羽失败的原因。
下面的说法中,不是两文所说的刘胜项败原因的几项是()A.刘邦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B.刘邦与天下同利,项羽不能与天下同利。
C.刘邦能任用豪杰,项羽妒贤嫉能。
D.项羽是舜的后代,而刘邦不是。
E.项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
F.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G.天亡项羽,并非项羽作战失误。
5.细读语段,用四字短语填空。
(1)刘邦论成败强调了。
(2)项羽论成败强调了。
(3)司马迁论成败强调了。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端少敏悟好学。
历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弘文馆,换著作佐郎、直史馆。
为政清简,远人便之。
会秦王廷美尹京,召拜考功员外郎,充开封府判官。
太宗征河东,廷美将有居留之命,端白廷美曰:
“主上栉风沐雨,以申吊伐,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
今主留务,非所宜也。
”廷美由是恳请从行。
使高丽,暴风折樯,舟人怖恐,端读书若在斋阁时。
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
“端为人糊涂。
”太宗曰:
“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决意相之。
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
虑与寇准同列,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从之。
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
一日,内出手札戒谕:
“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
”端愈谦让不自当。
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
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
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邀谓准曰:
“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
”准遂告其故,端曰:
“何以处之?
”准曰:
“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
”端曰:
“必若此,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覆奏。
”入曰:
“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
‘愿分我一杯羹。
’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
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
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
“然则何如?
“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
虽不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
”太宗抚髀称善曰:
“微卿,几误我事。
”即用其策。
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继迁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
端姿仪瑰秀,有器量,宽厚多恕,善谈谑,意豁如也。
虽屡经摈退,未尝以得丧介怀。
李惟清自知枢密改御史中丞,意端抑已,及端免朝谒,乃弹奏常参官疾告逾年受奉者,又构人讼堂吏过失,欲以中端。
端曰:
“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
(选自《宋史·
列传第四十》有删改)
【注】①赵廷美,宋太宗之弟,曾封秦王。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秦王廷美尹京尹:
治理,担任……府尹
B.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鄙:
边邑、边境
C.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视:
看待、对待
D.又构人讼堂吏过失,欲以中端构:
通“购”,购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一组是()
①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②舟人怖恐,端读书若在斋阁时
③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④端愈谦让不自当
⑤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⑥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征讨河东时,吕端任开封府判官,他力劝赵廷美不要留守京城,而要上表随从太宗一起出征,廷美听从了他的建议。
B.吕端和寇准轮流执掌宰相事务时,同朝的大臣在上奏及回答皇帝的问题时大多发表独特的意见,只有吕端很少有所倡议。
C.太宗原本想杀死叛将李继迁的母亲来惩戒叛逆,吕端主动探知后立即劝谏太宗不杀她且善养她,后来因此成功招降了李继迁。
D.李惟清从掌管枢密院改任御史中丞,因为怀疑是吕端打压自己,就趁吕端不上朝时弹劾中伤吕端,吕端对流言不以为虑。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主留务,非所宜也。
(2)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
(3)虽屡经摈退,未尝以得丧介怀
6.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亳州蒙城人。
曾祖琼,祖继勋,皆有勋王室,至节度使。
母曹氏,慈圣光献后姊也,故后少鞠宫中。
时英宗亦在帝所,与后年同,仁宗谓慈圣,异日必以为配。
既长,遂成昏濮邸。
生神宗皇帝、岐王颢……治平二年册为皇后。
后弟内殿崇班士林,供奉久,帝欲迁其官,后谢曰:
“士林获升朝籍,分量已过,岂宜援先后家比?
”辞之。
神宗立,尊为皇太后。
帝累欲为高氏营大第,后不许。
久之,但斥望春门外隙地以赐,凡营缮百役费,悉出宝慈①,不调大农②一钱。
元丰八年,帝不豫,浸剧,宰执王珪等入问疾,乞立延安郡王为皇太子,太后权同听政,帝颔之。
珪等见太后帘下。
后泣,抚王曰:
“儿孝顺,自官家③服药,未尝去左右,书佛经以祈福,喜学书,已诵《论语》七卷,绝不好弄。
”乃令王出帘外见珪等,珪等再拜谢且贺。
是日降制,立为皇太子。
又阴敕中人梁惟简,使其妻制十岁儿一黄袍,怀以来,盖密为践阼仓卒备也。
哲宗嗣位,尊为太皇太后。
从父遵裕坐西征失律抵罪,蔡确欲献谀以固位,乞复其官。
后曰:
“遵裕灵武之役,涂炭百万,先帝中夜得报,起环榻行,彻旦不能寐,圣情自是惊悸,驯致大故,祸由遵裕,得免刑诛,幸矣。
先帝肉未冷,吾何敢顾私恩而违天下公议!
”确悚悚而止。
廷试举人,有司请循天圣故事,帝后皆御殿,后止之。
又请受册宝于文德,后曰:
“母后当阳,非国家美事,况天子正衙,岂所当御?
就崇政足矣。
上元灯宴,后母当入观,止之曰:
“夫人登楼,上必加礼,是由吾故而越典制,于心殊不安。
”但令赐之灯烛,遂岁以为常。
侄公绘、公纪当转观察使,力遏之。
帝请至再,仅迁一秩,终后之世不敢改。
又以官冗当汰,诏损外氏恩四之一,以为宫掖先。
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定。
宋用臣等既被斥,祈神宗乳媪入言之,冀得复用。
后见其来,曰:
“汝来何为?
得非为用臣等游说乎?
且汝尚欲如曩日,求内降干挠国政耶?
若复尔,吾即斩汝。
”媪大惧,不敢出一言。
自是内降遂绝,力行故事,抑绝外家私恩。
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
人以为女中尧舜。
元祐八年九月,属疾崩,年六十二。
(《宋史?
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删节)
注释:
①宝慈即宝慈宫②大农:
北宋管理财政的部门③官家:
臣下对皇帝的尊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不豫,浸剧剧:
厉害B.太后权同听政,帝颔之颔:
点头同意C.从父遵裕坐西征失律抵罪从父:
跟随父辈D.有司请循天圣故事故事:
先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令王出帘外见珪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珪等再拜谢且贺示赵弱且怯也C.是由吾故而越典制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D.后见其来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皇后因母亲的关系自小就生活在宫中,因与英宗皇帝同岁而被指婚。
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临朝“执政”的女性之一。
B.在儿子病重期间,高氏从谏如流,当机立断,“阴敕”“密”可见临危不乱,安排周密,表现出她非凡的理智、才能,因此,听政九年,天下太平。
C.从做皇后到做太皇太后,其间,高氏拒绝提拔自己的弟弟、侄子,多次拒绝为家族修建府邸,拒绝宽恕自己的娘家人,表现了这位女性的高尚品行。
D.高氏公私分明,以身作则,如自己出钱利用朝廷赏赐的“隙地”为“高氏营大第”,不用国家一分钱;
力行节约,拒绝使用上供之物等;
加之她执政能力,“女中尧舜”,名副其实。
(1)先帝肉未冷,吾何敢顾私恩而违天下公议!
(2)宋用臣等既被斥,祈神宗乳媪入言之,冀得复用。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
少不修细行,驰骋田猎,纵情肆欲,州曲患之,称为“三害”之一。
后经陆云点化,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期年,州府交辟。
吴亡,入洛,稍迁新平太守。
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
转广汉太守。
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
以母老罢归。
寻除楚内史,未之官,征拜散骑常侍。
处曰:
“古人辞大不辞小。
”乃先之楚。
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敦以教义,又检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然始就征,远近称叹。
及居近侍,多所规讽。
迁御史中丞,凡所纠劾,不避宠戚。
梁王肜违法,处深文案之。
及氐人齐万年反,朝臣恶处强直,皆曰:
“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
”乃使隶夏侯骏西征。
伏波将军孙秀知其将死,谓之曰:
“卿有老母,可以此辞也。
”处曰:
“忠孝之道,安得两全!
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
今日是我死所也。
”万年闻之,曰:
“周府君昔临新平,我知其为人,才兼文武,若专断而来,不可当也。
如受制于人,此成擒耳。
”既而梁王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
处知肜不平,必当陷己,自以人臣尽节,不宜辞惮,乃悲慨即路,志不生还。
中书令陈准知肜将逞宿憾,乃言于朝曰:
“骏及梁王皆是贵戚,非将率之才,进不求名,退不畏咎。
周处吴人,忠勇果劲,有怨无援,将必丧身。
宜诏孟观以精兵万人,为处前锋,必能殄寇。
不然,肜当使处先驱,其败必也。
”朝廷不从。
时贼屯梁山,有众七万,而骏逼处以五千兵击之。
“军无后继,必至覆败,虽在亡身,为国取耻。
”肜复命处进讨,乃与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攻万年于六陌。
将战,处军人未食,肜促令速进,而绝其后继。
处知必败,自旦及暮,斩首万计。
弦绝矢尽,播、系不救。
左右劝退,处按剑曰:
“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
今诸军负信,势必不振。
我为大臣,以身殉国,不亦可乎!
”遂力战而没。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八周处》
(1)下列各项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年,州府交辟交,一齐,都B.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详,审察,审理C.卿有老母,可以此辞也辞,辞别,告辞D.如受制于人,此成擒耳成擒,被擒,就擒
(2)下列各项,全都直接表明周处“忠勇”的一组是:
()
①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②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③周处吴人,忠勇果劲④自旦及暮,斩首万计⑤军无后继,必至覆败,虽在亡身,为国取耻。
⑥我为大臣,以身殉国,不亦可乎!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
(3)下列各项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年时代的周处,驰骋田猎,纵情肆欲,成为乡里大害,但他本质不坏,一经开导,即朝闻夕改,洗心革面,成为州府征辟的热门人物。
B.周处入晋为官,先是处理边疆民族问题,受到当地称赞;
再是处理积年辞讼,一朝决遣,显示才干;
后又连连被征召,他辞大不辞小,先安抚教化百姓,然后入朝为官,此行为人称颂。
C.周处做了皇帝近臣,经常劝谏皇帝;
他做御史中丞,不避权贵;
朝臣们敬重他,说:
”就是对他人品的高度肯定。
D.周处轻生重义,明知身处险境,必遭司马肜挟嫌报复,还是抱定必死决心,慷慨西征;
后被夏侯骏逼迫以五千人攻击七万反贼,周处斩首万计,弦绝矢尽也没有后援,最终殉国亡躯。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每句5分)
①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敦以教义,又检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
译文:
。
②忠孝之道,安得两全!
今日是我死所也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书何易于
孙樵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
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
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
至则索民挽舟。
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复习 专项 练习 人物传记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