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复习题113162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934273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66.62KB
动物营养复习题113162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动物营养复习题113162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营养复习题113162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限制性氨基酸:
与动物需要能量相比,饲料中含量不足的必须氨基酸。
理想蛋白:
理想蛋白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蛋白质的利用率为100%。
(给3分)
理想蛋白质的实质:
是将动物所需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作为评定饲料蛋白质质量的标准,并将其用于评定动物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
(给2分)
氨基酸平衡:
是指饲粮中各种氨基酸在数量上和比例上同动物特定需要相符,即供给与需要之间是平衡的。
一般是指与最佳生产水平的需要量相平衡。
氨基酸的消化率:
是指日粮中可消化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百分比。
氨基酸的消化率=(食入氨基酸-粪氨基酸)/食入氨基酸*100%
氨基酸的利用率:
日粮中用于细胞合成的氨基酸占日粮中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
氨基酸的利用率=(食入氨基酸-粪氨基酸-尿氨基酸)/食入氨基酸*100%
扰别的氨基酸的代谢,增加机体对这种氨基酸的需要,这就叫氨基酸的拮抗。
最典型的具有拮抗作用的氨基酸是赖氨酸和精氨酸。
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因化学结构相似,也有拮抗作用。
蛋氨酸可转化为胱氨酸,也可能转化为半胱氨酸,但其逆反应均不能进行。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BV)是指存留在体内而未从尿中排出的氮占已消化被吸收氮的百分数。
BV(%)=沉积氮/吸收氮*100%
瘤胃降解蛋白:
(RDP)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被发酵而分解的蛋白质溶解度大及在瘤胃中停留时间长的蛋白质降解率高。
微生物蛋白:
(MCP)饲料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
过瘤胃蛋白:
(RBPP)(未降解蛋白质VDP)未经瘤胃微生物降解的饲料蛋白质。
必须脂肪酸:
EFA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一些脂肪酸,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双键;
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对动物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
如果不从饲料中供给,就会严重地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生理机能紊乱或者缺乏症,这样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essentialfattyacid,EFA)。
通常将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称为EFA。
总能:
(GE)是指饲料在弹式测热计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也叫粗能。
能值:
单位饲料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能量称为饲料的能值。
消化能:
(DE)动物采食饲料总能量-动物排出粪便所含能量即为消化能
粪能:
(FG)饲料采食后,其中有一部分养分未被动物消化吸收,而随粪便排出体外,这部分养分所含的能量称粪能。
代谢粪能:
(FME)由于动物粪便中除了含有饲料中未被消化的养分外,还混有微生物及其产物,肠道分泌物和肠道脱落细胞等,这些物质也含有能量,称代谢粪能。
代谢能:
(ME)是指总能减去粪能,尿能,消化道气体能后的剩余能量,即可被动物体利用的养分中所含的能量。
尿能:
(UE)是指被吸收的饲料养分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能被机体利用的副产物,主要是尿素,尿酸等含氮物质所含的能量,因为这些物质随尿排出体外,所以所含能量称为尿能。
内源尿能:
(UME)尿中还含有体蛋白代谢所产生含氮化合物,这部分物质中所含的能量。
甲烷气体能:
甲烷燃烧后所释放出的能量。
净能:
(NE)是指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
NE=ME-HI
全收粪法:
在严格试验设计的基础上,准确记录猪等动物在某阶段的饲料采食量和全部排粪两,分析饲料和粪中某养分的含量,即可得到猪对该饲料养分的消化率的方法称全收粪法。
指示剂法:
运用某种完全不被猪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作为指示物质来测定饲料养分消化率的方法称指示剂法。
氮的等平衡:
食入氮=粪氮+尿氮,(体内沉积氮不增加不减少)
氮的正平衡:
食入氮〉粪氮+尿氮,(体内沉积氮)
氮的负平衡:
食入氮〈粪氮+尿氮,(体蛋白分解)
沉积氮:
沉积氮=食入氮-(粪氮+尿氮)
内源指示剂:
(AIA)是指用组成日粮饲料本身所含有的不可消化吸收的物质,如酸不溶灰分。
营养需要:
是指每头(只)动物每一天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需要量。
饲养标准:
根据大量饲养试验结果和动物实际生产的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定额做出的规定,这种体系的营养定额规定称为饲养标准。
维持:
动物即不生产产品,又不提供劳役,所需养分仅能维持健康和体重的恒定,即维持体组织的动态平衡。
维持需要:
动物处于维持状态下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需要。
内源尿氮:
指动物在维持生存过程中,必须的最低限度的体蛋白净分解经尿中排出的氮。
代谢粪氮:
动物采食无氮日粮时经粪排出的氮。
包括:
消化道脱落的上皮细胞中的氮,胃肠道分泌的消化酶中氮,唾液中的氮。
添加剂预混料:
是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全价饲料配方:
该饲料中各种营养素间比例适合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不需要添加任何成分就可直接饲喂,并可获得大的经济效益。
浓缩饲料:
是指以蛋白质饲料为主,加上矿物质饲料,各种添加剂饲料配制的混合料。
二、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1.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组成?
答:
水分、矿物质、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2.动物体与植物体营养差异?
(1)水分:
动植物体都含有一定量的水分。
植物体含水量变化范围较大,一般在5%~95%,动物体含水量变化范围较窄,平均在60%~70%之间。
(2)粗蛋白:
动物体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变化很小,而植物中蛋白质含量变化比较大。
(3)粗脂肪,不同植物性饲料的脂肪含量不同,一般油料植物脂肪含量比较高。
动物体内育肥动物脂肪含量比较高。
(4)无氮浸出物:
饲料中的无氮浸出物主要成分是糖和淀粉;
动物体内不含淀粉,只有糖元和葡萄糖,而且在动物体内的含量仅为1%以下。
(5)粗纤维:
粗纤维是植物的细胞壁,动物体内则不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
(6)粗灰分:
粗灰分中主要成分是矿物质。
植物性饲料灰分含量变动很大,动物体内的灰分大部分是钙、磷。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重点掌握)
1.动物对饲料的基本消化方式及其定义?
各种动物主导消化方式的种间差异?
答:
猪:
主要是酶的消化,以微生物消化较弱。
禽类:
食物在腺胃停留时间很短,消化作用不强,主要在肌胃内进行,肌胃内的砂粒有助于饲料的磨碎和消化。
禽类的肠道较短,饲料在肠道中停留时间不长,所以酶的消化和微生物的发酵消化都比猪的弱。
反刍动物:
前胃(瘤胃、网胃、瓣胃)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内进行。
皱胃和小肠的消化与非反刍动物类似,主要是酶的消化。
2.真消化率和表观消化率的关系?
答:
饲料中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小于真是消化率;
饲料脂肪含量少,测定表观消化率易受代谢来源的脂肪和分析误差掩盖,测定值有波动;
饲料矿物质的消化率,更易受消化道来源的代谢矿物质循环利用的影响。
3.简述影响饲料消化率的主要因素?
(选择题)答:
(一):
动物
(1)动物的种类
(2)年龄及个体差异
(二):
饲料
(1)种类
(2)化学成分(3)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三):
饲养管理技术
(1)饲料的加工调制
(2)饲养水平
第三章水的营养
1.水的来源?
答:
(饮水、饲料水、代谢水)。
第四章蛋白质营养原理(重点掌握)
1.粗蛋白质(CP)与非蛋白质氮(NPN)的概念、种类和组成?
(多选题)
粗蛋白:
粗蛋白是常规饲料分析中用以估计饲料、动物组织或动物排泄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指标,它包括了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两部分。
非蛋白质含氮:
非蛋白氮是指尿素、缩二脲、磷酸铵、碳酸铵、氯化铵、硝酸铵、氨基酸等一类非蛋白态的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最常用的非蛋白氮为尿素。
.粗蛋白质种类:
纤维蛋白、球状蛋白、结合蛋白
非蛋白质氮种类:
游离氨基酸、硝酸盐等
.粗蛋白质组成:
真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尿素、磷酸铵、碳酸铵、硝酸盐等
非蛋白质氮组成:
游离氨基酸、酰胺类含氮的糖苷和脂肪、生物碱、铵盐、硝酸盐、甜菜碱、胆碱、嘧啶和嘌呤
2.简述蛋白质在动物体内的主要营养生理功能?
答:
⑴建造机体组织细胞的原料;
(给1.5分)
⑵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
(给1.5分)
⑶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
(给1分)
⑷可供能和转化为糖和脂。
3.比较分析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差异和共同点(具体在消化的方式、部位、消化产物、主要消化酶;
吸收的部位、方式和主要形态等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
(1)消化的方式:
化学消化
(2)部位:
小肠
(3)消化产物:
水、二氧化碳和尿素
(4)主要消化酶:
胰蛋白酶
不同点:
(1)吸收的部位:
单胃动物主要在主要在小肠2/3的部位进行,反刍动物主要在瘤胃
(2)吸收方式:
单胃动物主要是主动运输,反刍动物主要是胞吞作用
(3)主要形态:
单胃动物后的主要形态是氨基酸,反刍动物吸收的主要形态是二肽、三肽、微生物蛋白质
4.反刍动物瘤胃—肝脏氮素循环的概念、反刍动物氮素循环的意义、作用?
?
概念:
饲料中的蛋白质和氨化物在瘤胃中被细菌降解生成的氨,除被合成菌体蛋白外,经瘤胃、真胃和小肠吸收后转送到肝脏合成尿素,其中大部分经肾脏随尿排出,一部分被运送到唾液腺随唾液返回瘤胃,再次被细菌利用,氨如此循环反复被利用的过程称为“瘤胃氮素循环”。
意义:
瘤胃氮素循环既可提高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利用率,又可将食入的植物性粗蛋白质反复转化为菌体蛋白,供动物利用,以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品质。
作用:
将饲料中的蛋白质转变为微生物蛋白质,转移到后段胃肠道的蛋白质数量可能比饲料蛋白质多。
这样,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蛋白质的供给具有一种“调节”作用,能使劣质蛋白质品质改善,优质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降低。
5.日粮氨基酸平衡和理想蛋白质的概念?
.日粮氨基酸平衡:
指配合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等于动物对所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理想蛋白质:
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6.蛋白质质量的评定方法?
(粗蛋白和必须氨基酸指数法)
(生物学价值)BV=食入氮—(粪氮+尿氮)/食入氮—粪氮×
100%/(真生物学价值)TBV=食入氮—(粪氮—MFN)—(尿氮—EUN)/食入氮—(粪氮—MFN)×
100%(必需氨基酸指数)
EAAI=
7.NPN利用(反刍动物利用特点)?
在瘤胃中能迅速转化成氨,若大剂量饲喂,在瘤胃中可能积聚大量的氨而引起致命性的氨中毒;
若饲喂恰当,则是反刍动物很好的氮源。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营养原理(重点掌握)
1.比较分析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对饲料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差异和共同点(具体在消化的方式、部位、消化产物、主要消化酶;
答:
2.纤维对反刍和单胃动物分别有哪些作用和意义?
反刍动物
(1)维持瘤胃的正常功能和动物的健康。
(2)维持动物正常的生产性能。
(3)为动物提供大量能源
非反刍动物
(1)维持肠胃正常蠕动。
(2)提供能量(3)饲料纤维的代谢效应(4)解毒作用
(5)改善胴体品质(6)刺激胃肠道发育
第六章脂肪营养原理(重点掌握)
1.必需脂肪酸的概念?
主要包括哪三种?
有哪些作用?
1、生物学作用
(1)EFA是细胞膜、线粒体膜和质膜等生物膜质的主要成分,在绝大多数膜的特性中起关键作用,也参与磷脂的合成;
(2)EFA是合成类二十烷的前体物质;
(3)EFA能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分的不通透性;
(4)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
2、缺乏症
(1)影响生产性能:
引起生长速度下降,产奶量减少,饲料利用率下降。
(2)皮肤病变:
出现角质鳞片,水肿,皮下血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强。
(3)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生长受阻,严重时引起动物死亡。
(4)引起繁殖动物繁殖机能混乱,导致繁殖力下降,甚至不育。
第七章能量代谢(重点掌握)
1.消化能(DE):
是指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及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和分能之差。
代谢能(ME):
指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
净能(NE):
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的代谢能扣去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
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
气体能:
甲烷能。
2.影响饲料能量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或怎样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从能量转化角度阐述)?
答:
(1)动物种类、性别及年龄
(2)生产目的。
用于不同的生产目的,能量效率不同(3)饲养水平(4)饲料成分
3.温度适中区的概念?
适中温度(neutraltemperature)又名中性温度,是指在这一环境温度下机体耗氧、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亦少,而又能保持正常体温的最适环境温度。
第八章矿物质营养原理(重点掌握)
1.矿物质的分类?
常量:
钙、磷、钠、钾、氯、镁、硫等
微量:
铁、锌、铜、锰、碘、硒、钴、钼、氟、硼等
2.饲料中钙磷的主要来源?
影响钙磷吸收的主要因素?
动物发生软骨症或佝偻症时,应考虑补充哪些营养物质?
主要因素:
(1)溶解度对钙、磷吸收起决定性作用,凡是在吸收细胞接触点可溶解的,不管以任何形式存在都能吸收。
(2)钙、磷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对吸收影响也很大,在肠道大量存在铁、铝和镁时;
饲料中过量脂肪酸;
可降低磷、钙的吸收。
饲料中乳糖能增加吸收细胞通透性,可促进钙的吸收。
(3)钙磷本身的影响,钙含量太高抑制钙的吸收,钙、磷之间比例不合理也可抑制钙磷的吸收。
第九章维生素营养(重点掌握)
1.脂和水溶性维生素的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2.维生素A、D、E(与Se比较)的主要营养生理功能和主要缺乏症?
维生素A它具有维持正常生长、生殖、视觉及抗感染的生理功能,缺乏得夜盲症;
维生素D是家禽正常骨骼、喙和蛋壳形成中所必需的物质,当日粮中维生素D供应不足、光照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等皆可致病,使家禽的钙、磷吸收和代谢障碍,发生以骨骼、喙和蛋壳形成受阻为特征的维生素D缺乏症;
维生素D家禽产蛋期5:
1,生长期2:
1,猪1~2;
1。
维生素E的功能有生物抗氧化作用、影响生物膜的形成、增加免疫力和抵抗力、参与细胞DNA的合成调节等,维生素E缺乏症导致脑软化症、渗出性素质和肌肉萎缩等,鸭肌肉萎缩等多种病,火鸡跗关节肿大和肌肉萎缩。
维生素E与硒协同效应。
3.脂和水溶性维生素消化、吸收、代谢差异?
(1)吸收方式:
脂溶性维生素与脂肪颗粒一起经消化道吸收,水溶性维生素经被动扩散方式吸收。
(2)储存方式:
脂溶性维生素储存于肝内,水溶性维生素不储存。
(3)排泄:
脂溶性维生素经胆汁从粪便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大部分经尿排出。
第十章饲料添加剂(重点掌握)
1.添加剂概念:
添加到润滑剂中以提高某些原有特性或获得新特性的物质。
2.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鉴别(多选题)。
A营养性添加剂:
AA(氨基酸)、矿物盐、微量元素、维生素。
B非营养性添加剂:
抗生素、酶、激素、酸化剂、抗氧化剂、色素、防霉剂、抗结块剂。
第十一章各营养物质相互关系(重点掌握)
1、产生协同和拮抗的营养物质。
(选择题)
饲料添加剂具有自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添加剂同时配合使用时,其功效并不完全等于功效的总和,有协同作用,功效大于总和;
有拮抗作用,功效小于总和。
现将有协同和拮抗作用的饲料添加剂简介如下:
(1)有协同作用的饲料添加剂:
l.铁和铜:
都是血红蛋白合成和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元素,配合使用,可防治贫血,2.钙:
钙与磷比例一般按l.5:
1或2:
1配合时,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缺少一方或两方比例不当,都不利。
3.钴:
是合成维生素B12的重要原料之一,含钴的添加剂与维生素B12配合应用时可大大提高功效。
4.维生素B1:
在体内为氧化脱羧酶的辅酶。
维生素B2为许多脱氢酶的辅酶,与维生素B1配合可促进机体的糖和脂肪代谢。
5.维生素B6:
在体内为转氨酶和谷氨脱羧酶的辅酶,可增强维生素B1、B2、泛酸和烟酸的作用。
6.维生素C:
能促进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有利畜禽对铁的吸收。
7.维生素E:
与硒配合可保护机体组织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有拮抗作用的饲料添加剂:
1.含铁的添加剂,可加快维生素A、D、E等的氧化破坏过程。
2.当磷过量时,可影响微量元素中铁的吸收和利用,在添加亚铁盐添加剂时,不宜添加过量含磷高的添加剂.磷过量会降低亚铁盐的吸收利用。
3.钙过量时,可降低镁、碘、铜、锰、锌等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在添加含钙高的物质(如碳酸钙、石灰石粉、贝壳粉、蛋壳粉、骨粉、磷酸氢钙)时,要注意钙对镁、铁、碘、锰、锌等元素的不利影响。
4.钾过量时,影响铁的吸收和代谢,在饲喂含钾丰富的植物秸秆类饲料时,要防止含镁添加剂(氧化镁、硫酸镁等)的不利影响。
5.镁过多可降低磷的吸收利用,所以补充磷(磷酸氢钙或骨粉)时不可加过量的氧化镁和硫酸镁。
6.锰过量对维生素A有破坏作用,还会妨碍铁的吸收,影响血红蛋白的形成从而造成贫血。
7.钙和磷在碱性环境中吸收很少甚至不能被吸收,所以含钙和磷丰富的添加剂如骨粉等;
不可与胆碱同时添加。
8.铁、碘、铜、锰、锌等化合物,可使维生素A、B、B6、K3和叶酸的效用降低。
9.锌过量时,影响钙和铜的吸收和利用。
在用合蛋白质添加剂时,要注意对硫酸铜的影响。
10.钼过多时,可引起铜不足症,所以在用钼盐作添加剂时,要注意对硫酸铜的影响,钼也与锌存在拮抗作用,使用含钼化合物作添加剂时,也应注意对氧化锌、硫酸锌等添加剂的不良影响。
11.胆碱溶于水为强碱,水溶性维生素C、Bl、B2、B6、K1、K2和泛酸可被胆碱破坏而失效。
12.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可使B1、B2、B12和叶酸被破坏失效,使含铜的添加剂吸收减少。
13.碳酸氢钠及碳酸钙这类碱性药物,可使各种维生素类添加剂及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遭到破坏。
14.由于维生素B1和B6在水溶液中所表现的较强酸性,可破坏青霉素。
15.土霉素的水溶液酸性较强,可破坏青霉素或链霉素,并由于其呈酸性,不可与钙、镁、铁、铝、等元素混用,以防其吸收被抑制。
2、氨基酸相互转化。
(选择题)
因此,蛋氨酸能满足总含硫氨基酸的需要,但是蛋氨酸本身的需要量只能由蛋氨酸满足。
半胱氨酸和胱氨酸间则可以互变。
苯丙氨酸能满足酪氨酸的需要,因为它能转化为酪氨酸,但酪氨酸不能转化为苯丙氨酸。
由于上述关系,在考虑必需氨基酸的需要时,可将蛋氨酸与胱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合并计算;
氨基酸间的拮抗作用发生在结构相似的氨基酸间,因为它们在吸收过程中共用同一转移系统,存在相互竞争。
饲粮中赖氨酸过量会增加精氨酸的需要量。
当雏鸡饲粮中赖氨酸过量时,添加精氨酸可缓解由于赖氨酸过量所引起的失衡现象。
亮氨酸过多可降低异亮氨酸的吸收率,使尿中异亮氨酸排出量增加。
此外,精氨酸和甘氨酸可消除由于其他氨基酸过量所造成的有害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它们参加尿酸的形成有关。
3.蛋白质、氨基酸和其他物质之间相互关系。
(论述题)
1、能量与其他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
(1)能量与氨基酸的关系
1能量与蛋白质比例适宜:
家禽为能而食,饲喂高能饲料采食量减小,降低蛋白及其他营养物质的绝对摄入量,影响生产。
2蛋白热增耗较高,蛋白供给量高时,能量利用率下降。
3饲料的氨基酸种类和水平对能量利用率有明显影响。
(2)能量与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关系
(3)能量与矿物质、维生素营养物质的关系
2、蛋白质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关系
(1)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动物蛋白质的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的营养。
只有当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同时存在且按比例供给时,动物才能有效地合成蛋白质。
饲粮中缺乏任何一种氨基酸,即使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体蛋白质合成也不能正常进行。
(2)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在机体代谢过程中,也存在协同、转化、替代和拮抗等关系。
蛋氨酸可转化成胱氨酸,也可转化为半胱氨酸,但其逆反应不能进行。
氨基酸间的拮抗作用发生在结构相似的氨基酸间,因为它们在吸收过程中共用同一转移系统,存在相互竞争。
(3)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关系蛋白质可在动物体内转变成碳水化合物。
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均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
(4)蛋白质、氨基酸与矿物元素的关系硫、磷、铁等元素作为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直接参与蛋白质的代谢。
某些微量元素是蛋白质代谢酶系的辅助因子,缺乏这些元素将影响蛋白质的代谢。
(5)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关系饲粮中蛋白质不足时,可影响维生素A载体蛋白质的形成,使维生素A的利用率降低。
维生素D的需要量与所喂的蛋白质品质有关。
当饲喂未经热处理的大豆蛋白质时,可使雏鸡的维生素D的需要量提高10倍。
核黄素是黄素酶的构成成分,参与氨基酸代谢,缺乏时会影响动物体蛋白质的沉积。
3、矿物质维生素的关系
(1)矿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常量元素之间的关系
钙磷含量与钙磷比是影响动物体内矿物质正常代谢的重要因素;
钙磷比例失调是胫骨软骨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高钙或钙磷同时增加会影响镁的吸收钠、钾、氯在维持离子平衡和渗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营养 复习题 113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