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四川省达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925294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58
- 大小:743.47KB
精选3份合集四川省达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Word下载.docx
《精选3份合集四川省达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四川省达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Word下载.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钠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钠原子核外有一个电子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
D.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5.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铜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煅烧使其完全反应,若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则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
A.44:
25B.22:
5C.4:
1D.44:
32
6.下列所用试剂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A.区分固体铁和铜--磁铁
B.除去NaCl中泥沙--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区分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铜溶液--观察颜色
D.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硬度--互相刻划
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NaOHB.CuC.CO2D.K2CO3
8.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要求的是( )
A.不乱扔废旧电池B.不在水源附近堆放垃圾
C.农田里大量焚烧秸秆D.实时对企业的排气监测
9.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糖醋凉拌紫甘蓝
C.纯奶发酵制酸奶
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10.在社会实践中,有同学进行市场调查时发现农资公司出售的化肥有:
CO(NH)2、NH4HCO3、Ca3(PO4)2、KNO3、K2SO4等多种类型,其中属于氮肥的是
A.CO(NH)2B.Ca3(PO4)2C.K2SO4D.KNO3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塞紧胶塞B.
贮存氧气C.
过滤D.
吹灭酒精灯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区分的物质
硝酸铵和磷矿粉
氮气和二氧化碳
硬水和蒸馏水
羊毛线和腈纶线
方法一
观察颜色
通入石蕊溶液中
品尝味道
用手触摸
方法二
加熟石灰研磨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加肥皂水
点燃闻气味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氮气分子_______;
(2)2个氢离子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14.能源和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___、天然气。
(2)可燃冰是一种新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的水合物,据资料介绍,“1体积的可燃冰可释放出约164体积的天然气”,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是一款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热水器:
①图1所示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
②燃气热水器需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③图2是甲烷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C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1:
2
D反应中没有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
15.实验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其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A的水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中”或“碱”)。
气体B的化学式是________,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溶液C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③中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溶液D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⑤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实验最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指示剂除外)。
16.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_____,以防发生爆炸.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几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A.E装置组合制取某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室制取的CO2中常含有少量杂质气体会干扰装置F的实验目的。
为排除干扰,除去该杂质并检验是否除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上述装置_______(填序号),然后进入F装置;
其中除去杂质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F装置内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
(3)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氢氧化钠溶液等反应。
实验室为防止其污染空气,常用C装置加以吸收,已知反应后会生成次氯酸钠(NaClO)、氯化钠和水。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8.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____;
(2)乙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时,停止加热;
(3)丙实验中,滴加酚酞的目的是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元素周期表中,硫的原子序数为16,原子序数=质子数=16,不符合题意;
B、相对原子质量反映了原子的实际质量,质量相等的前提下,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个数越少,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原子的个数越多,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硫,故汞比硫所含的原子数目少,不符合题意;
C、汞属于金属元素,硫属于非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D、汞常温下为液态,硫常温下为固态,故汞单质的熔点比硫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A、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体的作用下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因此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选项A正确;
B、一氧化碳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是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危及生命,因此具有毒性,一氧化碳能夺取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因此具有还原性,选项B正确;
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空气体积的10%时就会使人死亡,一氧化碳有毒,能与体内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死亡,选项C正确;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它们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选项D错误。
故选D。
3.D
A、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CO3能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Fe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反应后再过滤、洗涤、干燥,无需进行蒸发结晶,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HCl能与过量的BaCO3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钡,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D。
【点睛】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4.D
A、可以根据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4,属于金属元素,或者直接观察“钠”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A错误;
B、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个,核外有11个电子,选项B错误;
C、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是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选项C错误;
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个,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正确,选项D正确。
5.A
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与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铜的质量为y。
X=
y=4A
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
4A∶
=44∶25
故选A。
本题中要抓住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来做,分析其原因就是碳酸钙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等于跟铜反应的氧气质量。
然后根据两个化学方程式就可以就是出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
6.C
A、磁铁能吸引铁,不能吸引铜,故可区分铁和铜,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故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除去氯化钠中的泥沙,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铜溶液都呈蓝色,不能靠观察颜色区分,符合题意;
D、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硬度大,因此互相刻划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7.C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
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NaOH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Cu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K2CO3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K2CO3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
8.C
A、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有:
不乱扔废旧电池、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不在水源附近堆放垃圾等,错误;
B、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有:
C、农田里大量焚烧秸秆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空气,正确;
D、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
实时对企业的排气监测、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错误。
9.A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糖醋凉拌紫甘蓝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纯奶发酵制酸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0.A
A.CO(NH)2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B.Ca3(PO4)2只含有氮、磷、钾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C.K2SO4只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D.KNO3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氮、钾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
11.B
A、向试管中塞紧胶塞,试管不应接触桌面,故A错误;
B、集气瓶口是磨砂的,毛玻璃片粗糙面向下,封闭较好,故B正确;
C、过滤漏斗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应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
D、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应用嘴吹灭,以免失火,故D错误。
点睛∶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规范实验操作是顺利完成实验的重要保证。
12.A
A、观察颜色,呈灰白色的是磷矿粉,可以鉴别;
加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硝酸铵,可以鉴别;
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氮气不能,可以鉴别;
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硬水和蒸馏水不能用品尝味道的方法进行鉴别,故选项错误;
D、羊毛线和腈纶线用手触摸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13.N22H+O
(1)氮气分子是双原子分子:
N2;
(2)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个氢离子:
2H+;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O。
14.石油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间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塑料防止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使人中毒B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
(2)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形成的冰状固体,当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时,可燃冰分解,生成甲烷。
“1体积的可燃冰可释放出约164体积的天然气”,即可燃冰转化成气体甲烷时,体积会增大很多,微观原因是固体物质中分子间隔较小,而气态物质分子的间隔较大;
且分子间的间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3)①图1所示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铜、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②燃气热水器需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主要目的是防止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使人中毒;
③A、由图2可知,甲烷燃烧时,每2个氧气分子和1个甲烷分子,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但分子的种类改变,选项错误;
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选项正确;
C、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44×
1):
(18×
2)=11:
9,选项错误;
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是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氢元素显+1价,甲烷中碳元素显-4价,氧气中氧元素显0价,反应后,水中氧元素显-2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反应中氧、碳化合价发生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B。
15.碱CO22NaOH+CO2===Na2CO3+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2HCl===NaCl+H2O+CO2↑NaCl、HCl
试题分析:
(1)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遇到碱性物质变蓝色,故A的水溶液呈碱性;
(2)气体B的化学式是CO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2O;
(3)溶液C中的溶质可能是Ca(OH)2;
③中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
Na2CO3+Ca(OH)2CaCO3↓+2NaOH;
(4)溶液D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⑤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NaCl+H2O+CO2↑
(5)实验最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NaCl、HCl。
考点:
酸碱指示剂;
化学方程式;
物质推断。
点评:
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遇到碱性物质变蓝色。
16.验纯氢气+氧气
水
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
故答案为验纯;
氢气+氧气
水。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爆炸的条件与可燃性气体的验纯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或
DB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1)用A固液发生装置和E排水法装置组合可以制取氧气或氢气,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锌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或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水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为排除干扰,除去该杂质并检验是否除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上述装置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于吸收氯化氢气体)B(硝酸银溶液用于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吸收完全),然后进入F装置;
其中碳酸氢钠与氯化氢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碳酸显酸性,能是石蕊变红,则F装置内产生的现象为: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3)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
18.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较多固体使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有明显现象或者判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是否发生反应
(1)过滤可实现固液分离,粗盐提纯过程中,过滤可以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2)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3)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是否完全反应,滴加酚酞,酚酞遇碱变化,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变色,可通过酚酞颜色的变化判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是否完全反应,故滴加酚酞可使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有明显现象。
19.100t
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9.8t废硫酸中含有硫酸的质量为
设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为x
答:
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100t。
1.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
A.SO2B.SO3C.H2SO3D.H2SO4
2.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塑料带很难被拉断
分子之间有引力
水结冰后不再流动
分子停止了运动
切洋葱时眼睛被熏得直流泪
分子在不停运动
水很难被压缩
分子之间有斥力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B.食物腐烂C.冰雪融化D.蜡烛燃烧
4.近两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重大的化学品爆炸事件,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全民认识管理危险化学品的常识刻不容缓。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的是( )
A.随身携带浓硫酸乘坐公交车
B.在运输烧碱的容器外张贴“腐蚀品”警告标志
C.疑似天然气泄漏时开灯检查
D.携带鞭炮乘坐地铁
5.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6.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鉴别盐酸和氯化钠
取样、溶解、分别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将混合物放入烧杯,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
除去粗盐中泥沙
将粗盐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制备氯化亚铁
将足量的氧化铁粉末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
7.下列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B.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
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8.为了测定液化气中丙烷(C3H8)在氧气不足时的燃烧产物,将一定量的丙烷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丙烷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4
12.8
反应后质量/g
7.2
a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表中a的值为5.6
B.此反应不属于反应的基本类型
C.X一定不含氢元素
D.X只含碳元素
9.如图是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
其中错误的是()
称量NaCl固体
倾倒水
读取读数
溶解NaCl固体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
B.将金属制成合金可以大大改进合金的性能
C.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D.古代钱币不用铁铸造的化学原因是冶铁困难
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
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通过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若增加一个铜锌活动性比较的实验,则可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通过实验①和③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出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通过实验②的反应现象,可以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3.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这些燃料是___炼制的产品。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
乙醇属于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
科学家正努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任写一种)。
合理利用资源,可制成多种合成材料。
下列物品主要成分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
A羊毛围巾B塑料水盆C不锈钢锅D橡胶足球
14.“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份合集 四川省 达州市 学年 中考 化学 质量 跟踪 监视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