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913870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550.52KB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黄巾大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统治者改制失败,社会矛盾重重
C.民族之间矛盾尖锐、激化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
10.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小明学习的内容是()
A.秦朝历史B.西汉历史
C.东汉历史D.西晋历史
二、非选择题
11.光武帝刘秀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自己的统治?
他在位期间被称为什么?
12比较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的异同,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3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
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当时的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同措施。
(3)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
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
1.B2.C3.B4.A5.C6.C7.B8.C9.D10.C
11.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②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④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⑤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
“光武中兴”
12.相同点:
都是盛世局面;
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
不同点:
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重视吏治整顿,重视文化教育“柔道”滋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东汉政权有分裂割据的隐患;
而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则为汉武帝的“有为”和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启示:
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会出现了盛世局面,
13
(1)
公元前202年刘邦长安
公元25年刘秀洛阳
(2)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减轻农民负担;
减轻刑罚。
(3)
示例: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光武帝释放奴婢,减轻刑罚。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史料、历史年表研读,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
教学难点: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
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
组成。
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原因有哪些?
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二、新课讲授
1.材料展示:
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
王莽传》
2.教师讲述: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
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3.材料展示:
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
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范晔《后汉书·
郡国一》
4.问题探究:
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
(把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作一比较,找出共同点)
提示:
时间
事件
背景
措施
西汉
初期
高祖[来源:
学科网]
社会经济凋敝
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1.让士兵还乡务农[来源:
学#科#网]
2.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
人,释放为平民
3.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来源:
学科网ZXXK]
东汉
光武
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2.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4.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从背景方面看,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了积极对策;
从措施方面看,都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
5.教师讲述:
光武帝的这些措施总体上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而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6.问题探究:
你从光武中兴得到了什么启示?
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目标导学二: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问题思考:
什么是外戚?
什么是宦官?
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
宦官是指在宫中服侍皇帝和皇室家族的阉人。
2.图表展示: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
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来源:
学&
科&
网]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
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
(岁)
27
31
30
3
36
34
54
3.问题思考:
算一算,这些东汉皇帝即位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9.5岁。
24岁
4.图片展示:
5.问题探究: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对东汉王朝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使得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
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6.教师过渡:
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
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1.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思考黄巾起义的原因、爆发时间、领导人、
创立的组织分别是什么?
(1)原因:
政治腐败、租税严重、灾荒连年;
(2)爆发的时间:
184年;
(3)领导人:
张角;
(4)创立的组织:
太平道。
2.教师提问:
黄巾起义的结果如何呢?
有什么影响?
东汉统治者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同时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一致对付农民起义,黄巾军受到重创、损失惨重,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黄巾起义的影响:
黄巾起义主力虽然失败了,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
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到东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刘秀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统治政策,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
衰败的主要原因和表现是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图片导入的方法,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在讨论中思
考问题,培养小
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
本节课中,师生互动,课堂气
氛活跃,通过教师的引导,归纳两汉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利用地图和图片资料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小民发如韭,剪复生;
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后来不必可轻!
”这首民谣反映了( )
A.当时人民的愤怒情绪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B.当时统治者对人民的蔑视和仇恨
C.当时人民的彷徨和苦难
D.当时统治者害怕人民起义的畏惧情绪
2.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
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3.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
A.社会比较安定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C.人口增加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
4.东汉前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是( )
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开皇之治”D.“贞观之治”
5.后世将刘秀建立的政权称为“东汉”的原因是(
)
A.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刘秀起兵于东方
C.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D.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6.东汉后期交替专权是(
A.外戚和将军B.外戚和宦官C.将军和宦官D.将军和豪强
7.东汉初期,政治经济得到发展,史称(
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开元盛世D.贞观之治
二、填空题
8.黄巾起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________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________的境地。
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9.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________与________交替专权的局面。
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10.光武中兴新朝:
________年,外戚________夺取政权,建立________,西汉灭亡。
他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东汉建立:
________年,西汉宗室_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
他就是光武帝。
光武中兴:
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________,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还合并________,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又允许北方_______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
11.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又因皇帝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采取的共同措施。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武帝)诏曰:
“天地之性人为贵。
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诏:
“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为庶人。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材料二 (建武六年)诏曰:
“……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
”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请回答:
(
1)结合所学知识,光武帝是如何重建汉政权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光武帝重建汉政权后,为稳定社会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光武帝统治后期出现了什么局面
13.光武帝刘秀在刘邦开创的西汉王朝灭亡以后,利用农民起义的力量重建了汉政权,历史上称为“东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刘邦在西汉建国初期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
(2)刘秀在东汉建国初期采取的政策与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有什么相同的内容
(3)刘邦和刘秀的措施分别为哪个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4.阅读下列材料:
《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请回答:
依据材料,想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C3、D4、A5、D6、B7、A
二、填空题
8、张角 土崩瓦解9、外戚 宦官
10、公元9 王莽 新朝 公元25 刘秀 洛阳 东汉 奴婢 郡县 少数民族 光武中兴
三、材料解析题
11、
(1)公元前202年 刘邦 长安 公元25年 刘秀 洛阳
(2)西汉:
文景之治;
东汉:
光武中兴。
共同措施:
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3)汉武帝:
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子弟,使诸侯国越分越小;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统一制造五铢钱等。
光武帝: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各少数民族内迁等。
12、
(1)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①经济上,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②政治上,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③民族关系上,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3)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13、
(1)下令让士兵还乡务农,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减免徭役及兵役。
(2)相同:
都下令释放奴婢;
都注重减轻农民负担。
(3)西汉的“文景之治”,东汉的“光武中兴”。
14、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极端腐朽黑暗;
自然灾害不断,农民生活困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 历史 上册 13 东汉 兴衰 练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