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四章第六章.docx
- 文档编号:22909996
- 上传时间:2023-04-2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8.99KB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四章第六章.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四章第六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四章第六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四章第六章
1949——1976年的文学
第一章1949——1976年的文学思潮
第一节“十七年”文学
一、文艺新方向的确定
1、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
2、确立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的文艺方向的总指针
二、建国初期的文艺风波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评
2、对《红楼梦研究》的批评(俞平伯《红楼梦辨》)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评(胡风反革命集团)
三、在“左”与“右”之间的沉浮
1、“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出现了《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红豆》(宗璞)、《小巷深处》陆文夫、《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秦兆阳、《论人情》巴人、《论文学是人学》钱谷融、《电影的锣鼓》钟惦棐
2、“反右”斗争扩大化
作家、艺术家陷入罗网,被当做“毒草”。
3、文艺政策的调整
1958年,文艺界“全名写诗歌运动”(新民歌运动)
1960年,纠正左倾错误,文艺界“新侨会议”
4、左倾思潮的泛滥
1962年冬,毛泽东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口号,一些作品受到批评
第二节文革十年
一、文革十年1966.5——1976.10
1、1965年,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评历史剧《海瑞罢官》
2、1966年2月,江青、林彪炮制了《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三突出”“三结合”
3、八部“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龙江颂》
二、两类文学
1、不完全遵从政治之命的文学:
《万山红遍》(黎汝清)、《李自成》(姚雪垠)、《山呼海啸》(曲波)、《闪闪的红星》(李心田)、《机电局长的一天》(蒋子龙)
2、地下文学:
《第二次握手》(张扬)、诗歌《秋歌》、《团泊洼的秋天》(郭小川)、《船》《春夜》(舒婷)、“天安门诗歌”
第二章1950、60年代的小说
第一节概述
道路曲折、成绩显著、题材较为广泛、长篇小说大面积丰收。
革命战争题材:
柳青《铜墙铁壁》、陈登科《活人塘》、孙犁《风云初记》、杨朔《三千里江山》、陆柱国《上甘岭》、知侠《铁道游击队》、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冯德英《苦菜花》、刘流《烈火金刚》、冯志《敌后武工队》、梁斌《红旗谱》、杨沫《青春之歌》
农村生活题材:
赵树理《三家湾》、柳青《创业史》、周立波《山乡巨变》、赵树理《登记》、《锻炼锻炼》、
康濯《春种秋收》、
反映工业的题材:
草明《原动力》、周立波《铁水奔流》、艾芜《百炼成钢》
少数民族题材:
玛拉沁夫《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李乔《欢笑的金沙江》
历史题材:
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黄秋耘《杜子美还乡》
现实问题题材: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
特点:
1、小说家分化2、题材等级化3、体裁两极分化4、形态的相对单一化
第二节再观历史的革命叙事
特征:
1、不再站在启蒙主义立场视角描写战争
2、战争形态使作家养成了“两军对峙”的思维模式,整个世界被看作一个黑白分明、正邪对立的两极
3、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固定的基调、统一的风格、很少体现对个体生命主义的思索。
第三节主流之外的声音
50、60年代文学观念与创作的统一性是当时的总体面貌,但是在某个阶段某些作家有偏离规范的异端出现。
一、最初的异端
50年代初有些作家直视生活中的问题。
特别是一些干部身上所存在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家庭生活的问题,影响最大的是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接着是批评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二、“百花时代”的文学
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带来了宽松的政治气候。
1956——1957年,文学界出现了突破僵化与教条的局面,人们把这一时期成为“百花时代”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邓友梅《在悬崖山》、高晓声《不幸》、陆文夫《小巷深处》这些作品大多是短篇小说,作家较年轻。
第四节《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一、概述
1、发表于1956年《人民文学》9月号
2、1957年,被称为“向党猖狂进攻的毒草”
3、1979年,重版,被誉为“重放的鲜花”
二、文本价值(解读角度)
1、这是一篇揭露和批判官僚主义,“积极干预现实”的写实小说
2、这是一篇以个人体验与感受为出发点,通过个人理想与现实环境冲突,表现作者心路历程的成长小说
3、这是一个有关“外来者”的故事,也是一个表现现代中国社会“疏离者”命运的故事
4、①知识分子的精神②作品的主旋律是与区委会的缺点做斗争
第三章1950、60年代诗歌
第一节概述
一、特征
1、颂歌:
歌颂新中国、党、人民领袖、革命胜利和新生活
“欢乐颂”谱写了昂扬的第一乐章
代表作品:
郭沫若《新华颂》、艾青《我想念我的祖国》、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祖国》、冯至《我的感谢》、田间《天安门》、石方禹《和平的最强音》、未央《祖国,我回来了》
2、1953年起,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诗人纷纷向生活觅取诗情,“欢乐颂”演变成“建设之歌”“新生活赞歌”
代表作品:
李季《玉门诗抄》、《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生活之歌》。
李季被称为“室友诗人”。
阮章竞《新塞上行》、《我歌唱鞍钢》
青年诗人的涌现:
公刘、邵燕祥、李瑛、闻捷、顾工“边革命边写诗”
“西南边疆诗群”:
梁上泉《高原牧笛》、顾工《在世界屋脊的土地上》、闻捷《天山牧歌》
3、1950年代中期,郭小川、贺敬之的抒情风格诗歌冲击诗坛
代表作:
郭小川《致青年公民》、贺敬之《放声歌唱》
4、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诗人们开始写自然、写人情、关注国际。
主题开始深化,对生活中的矛盾、问题予以揭示
代表作:
艾青的寓言诗《养花人的梦》、《礁石》、流沙河《草木篇》、公刘《禽兽篇》、郭小川《一个和八个》
5、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1958年,大跃进与民歌运动,诗坛表面繁荣,实则空洞虚假、粉饰现实
代表作:
长篇叙事诗闻捷《复仇的火焰》、郭小川《将军三部曲》
6、1960年代,写实风格、关注政治时事、书写政治上的壮志豪情,出现了“政治抒情诗”。
1962年后,成为主潮。
代表作:
贺敬之《雷锋之歌》、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
变化:
革命精神的抒发代替了现实变革的描写,生活的画面的减少,抒情议论增多。
颂歌的主调变为战歌的主调,战斗的呼叫战胜了对生活的赞颂,“小我”没有完全消失,个人情感时有表露,“我”变成了阶级的化身,正确思想的载体,是某种群体形象的代言人
7、文革十年
①诗人劳改、刊物停刊、流通的是“健康万岁”的颂神诗,“冲冲杀杀”的战斗诗,“紧跟照办”的表态诗,“罪该万死”的请罪诗
②1976年清明,出现“天安门诗歌”
第二节写实倾向的诗歌
一、诗歌的写实倾向与叙事诗
1、确认为当作诗歌的写作方向
2、使诗歌突破了狭小的空间和境界与唯物主义和感伤主义保持了距离,扩大了对中国民众生存状态的关切,但过于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强调对客观生活的真实反应,抑制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生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让诗歌渐渐变成了缺乏心理内容的生活的素描,另一方面,模糊了诗歌与其他文体特征上的区别,要求诗歌来承担小说、戏剧这些文体的任务
二、代表诗歌——闻捷《天山牧歌》
1950年代中期创作、以爱情诗文明
1、善于从小的事情中来表现情感、《苹果树下》、《赛马》
2、通过爱情描写赞美新中国的青年热爱运动和热爱新生活的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
《追求》年轻猎手对牧羊对姑娘的追求
《舞会结束后》
3、爱情描写至于风俗画、风情画之中,新鲜有趣
作品《苹果树下》选自《吐鲁番情歌》
思想内容
《苹果树下》是一首爱情诗,在自由欢快的劳动生活中表达了男女爱情的甜蜜,也赞颂纯洁的爱情和新时代青年的心灵美,从侧面反映了新时代的幸福生活,也表达出对新时代和新生活的由衷赞美
艺术特色
①构思巧妙独特
a、摄取小镜头,表现生活的诗意
b、安排两条抒情线索
苹果生长过程线索,爱情发展线索用苹果生长线暗示爱情发展线,将爱情与劳动并行发展的主题寓以苹果生长的过程,正面写劳动,侧面写人情。
表面写苹果,实质写爱情。
②、注重心理描写
③、环境衬托人物,增强审美效果
第三节政治抒情诗
一、特点(诗体意义)
1、诗人作为抒情主体,是人民的代言人,表达对当代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映
2、在诗歌的形态上,把强烈的情感和政论式的表达紧密地结合、诗歌的形象逐渐的演化为抽象的象征符号。
一般为长诗、大量采用排比句,对情绪进行渲染、铺陈。
节奏分明、声韵铿锵。
3、具有鼓动性,适合于朗诵,大量出现在有群众时期
二、贺敬之的诗
1、分类①篇幅短小的情诗《回延安》、《桂林山水歌》②长篇的抒情诗《放声歌唱》、《
雷锋之歌》
3、特点①善于表现重大的政治性题材和主题《十年颂歌》、《中国的十月》
②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结构去思考重大的时代性的命题
③有集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小我与大我的统一体
④在诗歌的形式上有自己的探索,既吸收了民歌和古典诗词的特点,又结合了外来的技巧
三、郭小川的诗(战士诗人)
(一)1、1955——1956,《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致青年公民》风格热烈豪迈、形式上采用阶梯式,主题上表现斗争、建设、进军、艺术方面不够成熟
2、1957——1960,诗情爆发时期。
诗人多选择革命历史题材、《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严厉的爱》、《将军三部曲》诗情由浮泛激荡转向凝重而深沉。
3、60年代前期,诗人深入工矿、农村歌唱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的乐观精神
4、文革十年,诗人受到迫害、被剥夺写作权利,但坚持创作,书写对社会矛盾的严肃思考《万里长江横渡》、《秋歌》
★
(二)诗歌特征:
郭小川政治抒情诗的思想艺术特色
1、革命战士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与强烈的时代色彩的有机融合
2、激情与哲理相结合,思想深邃想象丰富
3、对诗歌的语言和形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吸收了古典诗词、民歌、群众口语、哲理与形象、抒情与叙事描写、风格明朗、含蓄、粗犷而细腻。
形式上有阶梯式、民歌体、半自由体、自由体
第四章五、六十年代的戏剧发展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特征
建国以后,解放前重视戏剧的传统的沿续,国家成立了各种机构以领导各种戏剧的创作,也建立了戏剧观摩汇演制度,以加强对戏剧的引导规范。
二、话剧
1、1950年代前期出现的话剧:
①写革命历史和朝鲜战争的话剧:
《战斗里成长》、《战线南移》(胡可)、《万水千山》(陈其通)、《钢铁运输兵》(黄悌)
②表现工业建设和工人斗争的话剧:
《在新事物面前》(杜印等)《考研》(夏衍)《幸福》(艾明之)、《刘莲英(崔德志)
③农村生活和斗争的话剧:
《春风吹到诺敏河》(安波)、《春暖花开》(胡丹萍)、《龙须沟》(老舍)《明朗的天》(曹禺)
2、1956——1957年,出现了在体裁和内容上都有创新的作品《洞箫横吹》(海默)、《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新局长到来之前》(何求)、《同甘共苦》(岳野)、《人约黄昏》(赵寻)《归来》(鲁彦周),1957年《茶馆》(老舍)
3、1958年,话剧被要求简易的配合政治运动“写中心,演中心,画中心”《槐树庄》(胡可)、《红大院》(老舍)、《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田汉)、“时事讽刺剧”《纸老虎现形记》(陈白尘)
4、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历史剧创作热潮《关汉卿》、《文成公主》(田汉)、《蔡文姬》、《武则天》(郭沫若)、《甲午海战》(朱祖贻、李恍)、《胆剑篇》(曹禺、于是之等人)
“革命历史题材”
《东进序曲》《兵临城下》、《七月流火》(于伶)《杜鹃山》(王树元)
三、戏曲
1、建国后,戏曲界对戏剧进行了改革,一方面,整理改编传统的剧目
昆曲《十五贯》、京剧《杨门女将》、《白蛇传》、评剧《秦香莲》、晋剧《打金枝》、豫剧《花木兰》、越剧《西厢记》、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2、反映现代生活的新剧目
评剧《小女婿》、《刘巧儿》沪剧《罗汉钱》、《三代人》、《芦荡火种》、吕剧《李二嫂改嫁》、豫剧《朝阳沟》、淮剧《海港的早晨》、花鼓戏《打铜锣》
3、京剧的现代戏后来居上
《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节振国》、《红嫂》
4、新编历史剧
京剧《海瑞罢官》(吴晗)、《谢瑶环》(田汉)、昆曲《李慧娘》(孟超)
5、文革期间,戏曲创作受到摧残,江青等人窃取了戏曲改革的成果,修改加工后成为“革命样板戏”,戏曲创作方面反有湘剧《园丁之歌》、晋剧《三上桃峰》等几个剧目比较好
四、歌剧
建国之后,我国的新歌剧创作发展相对平缓,57年之前,有影响的歌剧只有《小二黑结婚》、《五贵与李香香》、《刘胡兰》(于村)
1957年,召开了新歌剧研讨会,一等反映革命斗争题材的歌剧出现《红霞》(石汉)、《红珊瑚》(赵忠)、《江姐》(闫肃)、《洪湖赤卫队》
1、根据神话和民间传说创作的《槐荫江》(卢肃)《秦娘美》(侗族)、《刘三姐》
第二节老舍与《茶馆》
一、老舍建国后的剧作
1964年,赴美讲学,研究当代戏剧,1949年底回到北京,50、60年代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戏剧。
1950年《方珍珠》
《龙须沟》、1951,因此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西望长安》、《茶馆》、《红大院》、《全家福》、《神拳》
二、《茶馆》(1957年)
1、1957年创作的三幕剧,被誉为话剧史上的里程碑,是东方的“戏剧奇迹”。
2、旧时代民间生活的浮式绘(时间安排特点)
戊戌变法后,明国初年,国民党统治时期三个时期、裕泰茶馆、三个社会生活场景,反映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全剧没有贯穿始终的事件冲突,从侧面小人物生活变迁入手。
3、人像展览与个性鲜明
每个人都在说着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生活发生关系
1王利发a.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b.富有处世经验,又胆小怕事的旧社会小商人形象,精明能干,为人善良,但有些自私,最终逃脱不了被霸占的命运,最终上吊自杀。
2常四爷a.下层旗人的代表b.富有正义感,刚强耿直,爱国人士,凭自己的良心,意气到处闯荡,应打过洋人坐牢,参加过义和团,个人奋斗了几十年,但仍然没有摆脱悲剧的命运
3秦仲义a.维新变法后出现的民族资本家b.具有爱国心,但也孤高而自负,凭借自己的财力想实业救国茶馆房东
4、精彩的戏剧语言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话只能由什么人说
2语言简洁生动、精炼
3语言含蓄、风趣、幽默
5、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1环境特别
2人物语言独特
6、真切的人道关怀
第五章1950、60年代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概述
一、内涵
广义的散文除了抒情性的散文以外,还指具有文学色彩的通讯报告和文学评论等等。
也包括人物传记。
二、发展
1950年代初,通讯、报道、特写、人物传记等在散文创作中占据了绝对的分量,散文创作有两大主题:
一是对新时代的歌颂,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描绘,二是表现朝鲜战场上的英雄行动,影响较之更大,代表作家有巴金、刘白羽、菡子、杨朔、黄钢、魏巍。
50年代中期,特别是在“双百方针”的引导下,抒情文化出现了最初的复兴
老舍《养花》、丰子恺《庐山面目》、叶圣陶《游了三个湖》、秦牧《社稷坛抒情》、杨牧《香山红叶》、魏巍《我的老师》
1957年下半年,复兴进程遇到挫折,1958年,重审和强调写实性的散文,是文学战斗中的尖兵,是战斗的号角,60年代初,文学界进行了调整,抒情性的散文再次复兴,杨朔、刘白羽开始转向了抒情性文章的创作。
秦牧《花城》、杨朔《东风第一枝》、刘白羽《玛瑙集》、曹靖华《花》、冰心《樱花赞》、吴伯萧《北极星》、袁鹰《风帆》、菡子《初晴集》
60年代中期,抒情性散文受到打击,大多数散文家受到了迫害。
三、几种创作模式
1、政治热情与战斗情思想结合——刘白羽
热烈满怀亲情满怀
《长江三日》、《日出》、《灯火》、《樱花漫记》、《冬日草》、《平明小札》
2、酿造生活与营构诗意
杨朔散文的诗化、美化、意境创造,发掘生活诗意
3、思想,情趣与知识的融合
秦牧《长河浪花集》、《艺海拾贝》、《土地》、《古战场春晓》、《花城》、《社稷坛抒情》
特点:
①观察细致、分析精辟、见解独到②知识丰富、联想奇特、比喻生动③多彩的语言、多样的修辞
4、寓教育于深情地回忆:
吴伯萧、曹靖华
1、吴伯箫:
写延安的斗争生活,黑暗岁月、往日战友。
建国后代表散文集:
《北极星》如《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歌声》
特点:
语言朴实自然,文字浅近流畅、感情充沛
2、曹靖华《花》
回忆鲁迅:
《望断南来雁》、往事琐记:
《忆当年,穿着细事切莫等闲看》、
特点:
善于追忆点滴的细节,寓深情于平实的记叙当中,重视散文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喜欢用四字成语
5、细腻而优美的女性散文:
冰心、菡子
1、青少年生活的回忆与刻画
《小桔灯》、《再到青龙桥》
2、菡子:
《黄山小记》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第二节杨朔的散文
一、作者简介
杨朔,原名杨毓瑨。
30年代开始小说写作,收获平平,抗美援朝时期,创作《三千里江山》取得较大反响。
50年代中期后,致力于散文创作,出版了《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散文集,其中《雪浪花》、《茶花赋》、《海市》、《香山红叶》、《泰山极顶》、《荔枝蜜》、《樱花雨》等被视为当代散文名篇。
文革开始后遭到迫害,1968年去世。
三十年创作生涯,收获颇丰。
1953年,是其散文创作的分水岭,之前的作品采用的是直叙的手法,实录性和故事性比较明显。
53年后,发表《香山红叶》开始成名。
二、散文的艺术风格
1、意境:
学习借鉴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选择诗意形象,寄寓深邃的情思。
2、十分注意布局的精巧和转折技术的运用,篇幅短小,但布局精巧。
结构:
开头没悬念,引人入胜,中间转弯子,使思想意境开拓升华,卒章显其志,结尾点题。
3、重视语言的锤炼,三言两语略加点染就能表现事物的思维特征
三、成就与不足
1、杨朔的散文,努力的追求诗的意境,从使散文特写运用中摆脱出来,给当时那种已显得僵硬的散文的体裁增加了一些“弹性”。
是一些观念的表达不至于显得那么简单直接,创造了自成一体的诗化散文,影响了一代散文家,使当时的散文领域出现了火热的诗化现象
2、在构思与写法上,开头没悬念,章显其志的套路对其本人是一种创新。
但由于过度重复而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再加上别人模仿更把它庸俗化,精致有余,洒脱不足,。
艺术上过分强调巧思雕琢,缺乏多彩多姿、丰富变化的笔墨。
3、作者对新生活的热情赞美虽然充满了诗意的激情,却对历史发展的曲折性缺乏冷静和严峻的思考。
一些作品显得浮泛而空洞、描写现实过于理想化。
1976——1989年的文学
第一章1976——1989年的文学思潮
1976年,以“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标志,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76年10月之后)
第一节新时期初期的文艺复苏
1、七十年代末开始,文艺界拨乱反正,批判文革时期的文艺政策、文艺理论、文艺观点,在文革中被解散,陷入瘫痪的文艺领域的各种组织从1978年5月陆续的恢复工作,这标志着我国的文艺事业全面走向复苏。
2、1979年后,文艺界开始了大规模的平反,为一大批在文革中被迫害的文艺工作者和判为草的文艺作品复名誉
3、1979.10.30——11.16,第四次文代会,对新时期文学在恢复期里迅速地走向繁荣起了推动作用
4、70年代末,文艺界进行了一些热烈的争鸣和讨论
①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解析与争鸣;1980年年提出“二为”口号(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②现实主义的争论
第二节80年代中期的文学思潮
1、1980年下半年,农村普遍诗性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城市改革开始进行,中国的社会格局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对中国1980年代前期的文艺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1980——1985年,西方的现代派文艺观点开始进入中国,形成了对西方现代派品鉴的一个热潮。
3、从1980年开始,文艺界开展了“关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讨论
4、80年代前期,对文学中人情、人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规模最大,影响最深
5、本市其对朦胧诗以及一些新的美学原则、文艺心理学、文艺批评方法、人物复杂性格、文学创作的商业化形象、通俗文学等问题先后展开了讨论。
第三节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1、1985年后,中国现代文学进入新变时期
2、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呈现以下特点:
①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
②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
3文学争论的焦点发生变化(纯理论性问题)
3、80年代后期争鸣问题
①1985——1986年,“方法年”、“观念年”文学批评方法、更新问题成为文学界的热门话题
②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③1985年始,文艺界出现了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
④1988年,文学界提出了“重写文学史的口号”
⑤本时期,关于创作自由的讨论,文学多元化的讨论,关于通俗文学、文艺商品化、文学作品中情爱描写等问题的讨论,一并构成了80年代文学繁荣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外侧面。
第二章80年代小说创作
第一节概述
1、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的热潮
①、70年代末,伤痕小说出现,是新时期小说的起步,1977年10月,刘心武《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开山之作。
1978年8月,卢新华《伤痕》,“伤痕小说”得名,这一时期有较大反响的作品有:
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韩少功《月兰》、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②、伤痕小说纵深发展,文学界出现了“反思小说”的热潮
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成为“反思小说”的标志。
代表作有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古华《芙蓉镇》、张玹《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路遥《人生》、
3、改革文学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洁《沉重的翅膀》、贾平凹《鸡窝洼里的人家》、《腊月﹒正月》、路遥《平凡的世界》
2、1980年代中期开始,当代小说家展开了多元化探索出现了众多小说创作流派
①纪实性小说:
接近现实刘心武《公共汽车咏叹调》《5.19长镜头》
②回归自然小说:
张承志《北方的河》、《春天》邓刚《迷人的海》
③“寻根小说”:
汪曾祺《受戒》、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
4现代派小说:
王蒙《春之声》、莫言《红高粱》
5先锋小说:
格非《迷舟》、余华《现实一种》
6新写实小说:
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
780年代,从小说的创作方法和形式技巧方面,小说家们大量借鉴了西方现代小说的技法
第二节作品选讲
汪曾祺《受戒》,写于1980年,是其小说代表作之一。
一、内蕴
《受戒》描写了一个世俗化的佛门故事,讲述了农家少年明子出家受戒的故事及其与农家村姑小英子朦胧而纯洁的爱情的故事。
小说描写内容包括和尚们的佛门宗教故事和民间世俗生活两个部分。
通过两部分表现了普通人的欢乐,也营造了空门生活与世俗生活相交织文化氛围,表现了作者对健康人性的呼唤与追求,对人与人的和谐自然情感的褒扬,同时也含蓄表现出对清规戒律的否定和评判。
二、艺术风格
1、情节构造
不以情节取胜,小说结构无拘无束、散漫随意,如行云流水一般,具有明显散文化倾向。
情节因素很弱很少有矛盾冲突带来的戏剧性,作者更关注生活。
在建构小说时大多数按照生活的多维波动,先描写环境、背景、地理风貌,然后出现人,由人写到人的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当代 文学史 第四 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