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史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906722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58.82KB
中国古代政治史Word格式.docx
《中国古代政治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政治史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晋(266—316年)
两晋东晋(317—420年)
十六国时期
南北朝
南朝(420—589年):
宋、齐、梁、陈
↓
北朝(439—581年):
北魏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隋
③封建社会的繁荣:
隋唐
隋(581—618年)
唐(618—907年,“安史之乱”〈775—763年〉)
④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五代(907—960年)
辽(契丹政权)(916—1125年,947年称辽,983年称契丹,1066年称辽)
北宋(960—1127年)
南宋(1127—1276年)
西夏(1036—1227年)
金(1115—1234年)
元(1271—1368年)
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明清
明(1368—1644年)
清(1636—1912年;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进入近代史)
二、历代封建王朝(或时期)的特点或地位和影响
⑴春秋战国时期:
①政治上: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制度确立;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②经济上:
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有质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加速向封建土地国有制转化,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
③民族关系上:
民族的交流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④思想文化上:
划时代的变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⑵秦朝: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②秦朝开创的一系列巩固统一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
如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修筑长城等。
③秦朝因暴政而亡国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西汉出年兴盛局面的出现。
④留下的伟大工程万里长城对后世影响深远。
⑶两汉:
①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②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两汉疆域进一步扩大,西域、西南夷、百越开始纳入汉朝版图)。
③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交流的频繁)。
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王国问题的解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⑤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上取得的成就,为后世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⑥儒家思想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⑦文化具有多样化有机结合、水平居世界前列、气势恢弘等特点。
⑷三国:
①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复杂,斗争激烈,战争频繁,国家处于分裂的时期。
②对东汉末年大混乱来说,是历史的进步,是趋向三国统一的必要步骤。
③是江南、西南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北方经济逐渐恢复时期。
④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相当成就和进步的时期(人才流动的自由,文化的多员,建安文学,张仲景、华佗、马钧等)。
⑤较为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锻炼了一批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曹操和诸葛亮。
⑸两晋南北朝: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南北政权更替频繁;
士族势力由兴盛走向衰落;
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加快。
江南迅速开发,中原相对停滞;
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③文化上:
宗教在这一时期成了地主阶级思想统治的重要工具,宗教又影响着哲学、文艺和艺术;
为佛教服务的雕塑、绘画有着辉煌的成就。
⑹隋朝:
①结束了国家的长期分裂,实现了南北统一。
②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开启了中国中世纪的盛世局面。
③大运河的开通,对巩固国家的同意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④创建和改革的制度律令,对唐朝和后世的中国以至东亚,都有深远影响。
⑺唐朝:
①政治稳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②统一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有很多建树(均田制、租庸调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两税法)。
③边疆少数民族有了较大的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实行宽容的民族政策、灵活处理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
④对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
⑤文化具有全国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的特点。
⑻五代十国:
藩镇割据局面仍在继续和发展;
朝代更替频繁;
统治残暴,剥削苛重。
江南进一步得到开发,经济中心南移。
⑼两宋:
多民族政权并立,国家不统一。
北宋时,农业有较大发展,南北作物交流频繁,农产品商品化明显增强;
南宋时,南方经济发展,经济中心南移;
同时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北宋时城市商品经济活跃;
南宋海外贸易空前发展。
③民族关系:
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④科技文化:
为战争需要,火药、火器的研制与生产得到发展。
大量文学作品反映战争与分裂的社会显示。
如北宋广泛使用火药和火药武器;
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的诗词。
⑽元朝: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空前辽阔;
实行行省制度,行使了中央对西藏、台湾、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管辖。
②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广植棉花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漕运和海运的畅通促进了经济交流;
大都等一些较大的城市商业繁荣;
泉州对外贸易发达。
③中外交流频繁。
来大都的亚洲、东欧和非洲的商队和使节络绎不绝;
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还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
火药和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④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汉族人民对开发边疆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大量迁入内地,同汉族杂居相处;
原先进入中原的契丹、女真等族已经同汉族融合;
形成了新的少数民族——回族。
但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消极作用。
⑾明清: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明朝戚继光抗倭,巩固东南边疆。
清朝平定葛尔丹和大小和卓叛乱;
确立由中央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立驻藏大臣;
热情接待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台湾府起到了开发台湾和加强祖国海防的作用;
反击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订立《尼布楚条约》,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②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冲击并削弱封建的自然经济;
大兴文字狱,增设军机处,皇权得到空前加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预示着封建制度的衰落;
进步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学以致用,启迪人们思想,预示着新制度的出现。
③经济上:
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适应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手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空前繁荣,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根基。
④中外关系开始出现一些新特点:
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中外贸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⑤文化承古萌新,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
理学走向极端,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戏剧和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
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充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
西方传教士东来,使中国人了解到水平已超过自己的外来文化。
三、政治制度
1、原始社会的禅让制:
概念、表现、意义
禅让制大约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禹时期,是传说中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但这是仅限于氏族贵族内的“民主”,是原始社会全面崩溃的信号,即将被奴隶社会所取代。
2、奴隶社会时期的世袭制和分封制:
(1)世袭制:
表现、意义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社会的重大进步。
(2)分封制:
目的、分封方法、周王与诸侯关系、作用、重要诸侯国(联系春秋战国)、结果。
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政治统治方式。
分封制虽然使周王室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对发展边远地区经济文化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事实上使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处于分裂割据转台。
西周后期,随着王室衰微,国家统一局面遭到破坏,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战争,导致分封制崩溃。
3、封建社会时期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
专制主义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
中央集权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地方政府没有性,必须听命于中央,二者相辅相成,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必然产物。
其目的都是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权威。
(2)特点:
皇帝通过直接任免各级官吏来掌握人事大权,核心是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皇帝。
(3)它的建立既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因为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的安全,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
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他们的利益,镇压人民的反抗,加强对人民(农民)的控制。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发展,正是这一政治和经济要求的体现。
(4)建立和发展:
a、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
各国的变法,进一步扫除了奴隶制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适应了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商鞅变法中军功授爵,废奴隶主贵族特权与设县制等规定;
法家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b、秦朝正式建立:
秦统一后,正式建立该制,其内容包括: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既加强皇帝对中央白官的控制,有加强了对地方官吏与百姓的控制。
从而把专制主义决策方式与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机结合,正式确立该制。
(经济文化等措施的配合)
c、西汉巩固:
汉初,王国问题影响了中央集权,经汉景帝的平定七国之乱,至汉武帝采取专制措施,形成“大一统”局面,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
东汉初,光武帝曾进一步加强皇权,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最终形成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d、隋唐完善:
魏晋南北朝时基本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
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
尚书省权分六部,从而加强皇权;
废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但随着藩镇势力的膨胀,终酿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出现五代十国,中央集权再遭破坏。
e、北宋加强:
宋初吸取教训,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但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导致了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f、元代新发展:
元结束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为加强统治与管辖,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地方设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从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g、明清达到顶峰与衰落: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成为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
明初在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其核心是加强皇权。
清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小农经济,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过程中的两大基本矛盾:
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基本趋势。
(7)中央集权化进程大致体现在:
①财政上,“利出一孔”,权归中央,即财源由中央垄断。
为达到对全国财政的控制,历代王朝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以保证农业税收的来源。
如西汉编户制,一些朝代丈量土地及隋唐设户部管财政等,另一方面加强对盐、铁、铜、钱币等重要资源的管理,如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等。
再者收地方财权,将地方税收上缴中央。
②剥夺地方权力,官吏由皇帝任命。
③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
④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国家军队,皇帝总揽兵权(北宋、明清)。
⑤意识形态领域,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封建社会影响的双重性:
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他在思想文化的控制,特务统治的腐败,赋役征发的无度等方面,又起着消极的作用。
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
后期消极因素在增大。
在明清前,它适应了封建社会发展的需要,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因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体现出其进步性。
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内部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这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反动,而就整个封建制度而言,日趋衰落。
(9)封建社会后期否定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
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日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形成。
宋元之际的邓牧曾着书大胆斥责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邓牧的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圣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他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
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
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
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工商皆本”的主张,他的思想震动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10)相关小专题。
①古代宰相(丞相)制度的变革:
秦在中央设三公制,丞相为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西汉汉武帝改革官制,实行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
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台权力,形成“虽置王台,事归台阁”的局面;
隋唐设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体现皇权的加强;
北宋在宰相下增设参政知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军权,设三司使分割财权,把宰相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元朝设中书省,置右、左丞相,行宰相职权,为最高行政机关;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
永乐朝设内阁,实行“票拟”;
清朝设军机处,城厢制残余荡然无存,这一巨变反映皇权已达到顶峰。
从变化之中看到,皇帝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
②古代的选官制度(重要选官制度)(其作用明清前的积极作用为主,后以消极作用为主)
a、汉代的察举制:
包括察举、皇帝征召、举荐、考试等内容,其中察举和征辟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
b、魏晋南北朝时:
九品中正制,起初家世、才能并重;
西晋后,注重门第和家世,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
c、隋至清的科举制:
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
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
北宋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
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实行糊名法,增加录取名额;
王安石变法废除明经科,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等。
明代起实行八股取士。
③古代的文化专制政策(背景、概况、影响)
A、
秦朝的“焚书坑儒”。
B、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明朝的八股取士。
D、清朝的文字狱。
④士族制度:
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时得到巩固,东晋达到鼎盛,南朝时衰落,庶族地主地位上升,到隋唐两代废九品中正制该行科举,士族制度终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消亡。
⑤古代监察制度:
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
A、秦:
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
B、西汉:
汉武帝设州(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进行监察,级别不高,可监察诸侯以及地方高官,后刺史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
C、东汉:
加强监察制度。
D、北宋:
设通制,负责监督知州。
E、明:
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
又增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百官与平民。
⑥中央官制的演变。
秦设三公九卿制;
东汉扩大尚书台的权力;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北宋宰相之外增设参政知事、枢密使、三司使;
元朝设中书省;
明权分六部,后增设内阁;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后弃用,雍正朝始设军机处。
⑦地方官制的演变。
秦商鞅变法设县,统一后推行郡县制,郡守为地方最高长官,掌军政大权;
东汉末年,州刺史成为地方最高长官;
唐玄宗设节度使,有行政、财政、军事等大权,演变为藩镇割据;
北宋削减节度使节度使权力使其徒有虚名,又集中地方财权与司法权(设转运使等);
元设行中书省;
明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行政),提刑按察使司(监地方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军事),互相牵制,始改土归流;
清在各省区设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进行管理,并大规模改土归流。
四、治乱兴衰(封建盛世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1、我国封建时期曾经出现过许多天下大治的盛世局面,这些盛世局面大多出现于一个朝代的初期或前期。
(1)概况:
A、西汉:
“文景之治”(原因措施、作用、经验)
西汉建立后,很注意吸取秦之教训,再加上汉初社会经济贫困等因素,使汉初文帝、景帝时能够以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实现了休养生息政策。
这一政策达到了应有的目的,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B、光武中兴:
东汉(含义、措施、作用与文景之治比较的特点)
东汉光武帝在位期间,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惩治贪官酷吏,提倡节约,(约束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使全国出现了较为安全的局面,使一度衰落的汉王朝又兴盛起来,故称“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唐太宗(原因、内容、措施、作用、经验)
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之教训,正确认识君臣关系,善于招纳谏,调整统治政策:
经济上沿袭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以俭;
政治上,采用隋唐三省六部制,知人善用,虚怀纳谏;
文化教育上推行隋科举制,以儒为师,大兴学校;
民族关系上通过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有效地实行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管理;
对外关系上,实行较积极的对外交往政策,从而使其在位时社会稳定,政治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唐玄宗前期(原因、表现、影响、经验)
得力于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基础,经过武则天的推进,到玄宗开元年间,政治安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E洪武之治:
明朱元璋
明初,由于经过长期战机,人口减少,田地荒芜。
为安定社会和增加收入,明太祖采取了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休养生息政策,使明初出现“洪武之治”的局面。
*F唐朝盛世:
清朝(原因、表现、影响)
清朝前期,中国封建制度虽已走向衰落,但在康熙、乾隆帝统治时期,也采取过一些恢复经济,缓和矛盾的政策。
同时,在反击外来侵略、平定国内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基础上,加强了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一度形成“康乾盛世”的局面。
(2)这些治世局面的出现,大致有三种情况:
A、在长期战乱或分裂后,社会经济凋敝,急需安定社会秩序,休养生息,新王朝的统治者为顺应这一形势,采取加强中央集权,恢复经济的措施,因而出现治世景象。
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洪武中兴。
B、在长期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盛世景象,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C、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过改革,调整政策等出现的所谓“中兴”。
但“中兴”并未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所谓的“中兴”也只能是暂时的。
(3)这些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
A、统治阶级目睹和认识了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这是根本原因。
如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一些政策,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统治阶级的代表即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纳谏、用人等以及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
C、良好的安全统一的社会环境。
D、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盛世的物质前提。
E、科技新成果的应用。
(4)对盛世局面的正确认识:
一方面安定盛世的进步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在封建社会盛世,其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变,尤其是广大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没有变。
例如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都曾实行过三十税一的田租,这种土地政策使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了一些,生产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但这并不表明当时农民可以据有大部分收获物,实际上农民为交纳算赋和口赋,仍然要变卖收获物,无地少地的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还要向地主交纳田赋,服徭役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正是对农民的剥削才使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盛世局面。
2、动乱
(1)中国古代也出现过多次动乱,如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三藩之乱等,它们属于地方割据势力反叛中央或争夺中央政权的斗争,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化的反映。
二者的结果和影响不尽相同:
七国之乱平定后,西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安史之乱后,继而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中央集权更加衰弱。
(2)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
A、叛乱:
西汉七国之乱,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军阀割据,西晋八王之乱,南朝梁侯景之乱,唐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清三藩之乱。
B、政变:
唐玄武门之变,后周陈桥兵变,明靖难之役。
C、官僚斗争:
唐牛李党争,明后期东林党事件,东汉党锢。
D、宦官专权:
东汉、唐、明。
E、外戚专权:
西汉、东汉、唐(杨国忠)。
3、封建社会每一朝代前期强盛,后期衰败的共同原因。
除较典型的治乱现象外,仅就某一朝代而言,也普遍存在着前期强盛,后期衰败的现象。
这是封建统治者无法摆脱的一种周期率。
(1)一般而言,每个朝代前期强盛的原因主要包括:
A、前期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部分地调整了生产关系,在不同程度上使封建社会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B、王朝初期,社会经济残破,统治者慑于农民战争的威力,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
C、初期统治者较有作为,善于用人,纳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D、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民族关系较融洽,中外交流较频繁。
E、劳动人民积极参与生产活动,为强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等。
(2)封建王朝后期衰败的一般原因包括:
A、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地主阶级力量增强,土地兼并严重,对农民的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激化。
B、统治者进取心减退,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尖锐。
C、皇帝腐败,不理朝政,地方割据势力发展,中央集权削弱。
五、变法改革
改革贯穿于中国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