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上苏教版填空题附有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2903780
- 上传时间:2023-04-2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8.70KB
生物八上苏教版填空题附有答案.docx
《生物八上苏教版填空题附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八上苏教版填空题附有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八上苏教版填空题附有答案
生物(八上)填空练习题:
第五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
1、()植物的种类很多,大多生活在水里。
它们的结构都比较简单,有()细胞的,也有()细胞的。
2、()植物没有真正的根,一般只有矮小的()和又小又薄的(),且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
3、()植物不仅有真正的根、茎、叶,而且在体内具有输导组织,因此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4、()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5、()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第二节
6、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内没有(),而脊椎动物(如人)具有()。
7、腔肠动物开始出现组织分化,具有简单的();身体中央有()腔,有口无肛门。
8、()动物身体扁平,消化道有口无肛门,虽然组织、器官、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分化,但仍没有()系统和()系统。
9.()动物身体大多细长,呈线形,身体不分节,消化道有口有肛门。
10.环节身体从前到后由许多形态相似的()组成。
体节的出现,促进了各种系统功能的发展,如神经系统趋于完善。
这对促进动物的代谢,增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11、()动物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用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1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和分节的()。
13、鱼类的身体可分为()、()和()三个部分;身体多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用()呼吸;身体两侧的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14、两栖类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呼吸。
15、爬行类的体表一般覆盖着()(),在陆地产(),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
16.()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羽毛,体温恒定。
鸟类产的卵一般较大,具有坚硬的卵壳。
17、()类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母兽以乳汁哺育幼兽;它们大脑发达,是千篇一律中最高等的类群。
第三节
18、微生物一般结构(),形体很(),其中许多无法用肉眼观察到。
19、细菌具有细胞的一般结构,但没有成形的(),只有核区,核质裸露,没有核膜包被。
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生物。
20、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称为();依靠分解植物、动物等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称为()。
21、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生物。
2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外壳和内部()构成。
第四节
23、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程度(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24、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
()、()、()、()、()、()、()。
25、种,又称物种,是指()和()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是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第十五章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节
26、()多样性、()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27、生物多样性的()和(),将会直接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第二节
28.()数量的锐减不仅威胁了物种多样性,也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从而使遗传多样性也面临严重的威胁。
29、()保护是在濒危生物原来的生活区域对其实施的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30、()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栖息地对其进行的特殊保护和管理,也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
31.生命起源的()学说逐渐为大多数人所认同。
第二节
32、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如恐龙化石、鱼类化石和植物化石)、()(如恐龙蛋化石)和()(如恐龙足迹化石)。
33、()、()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地地层里,()、()的牺牲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34、遵循从()细胞到()细胞、从()等到()等、从()到()、从()到()的发展规律,生物不断地进化。
34、生物()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第三节
35、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
36、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都被淘汰的过程称为()。
37、()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四节
38、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证据很多。
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阶段、()阶段、()阶段和()阶段。
第六单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十七章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
39、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游泳、()、行走、跳跃等。
40、动物通过运动可以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第二节
41、多细胞动物依靠特有的()器官进行运动。
42、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如关节)三部分组成。
43、人和脊椎动物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
第十八章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
44.动物的体态、发声和其他所有外部可以识别的变化,都是()。
45、动物的行为类型复杂多样,包括()、防御行为、()行为和迁徙行为等。
46、动物的()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47、动物群体中不同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称为()行为。
第二节
48、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行为。
49、经过学习才能形成的行为,称为()行为。
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
50、这些复杂行为都受到()系统和()系统分泌的激素的调控。
第十九章生态系统
5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系统。
52、生态系统一般都由()成分和()成分组成。
53、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
54、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之间互相交错形成了复杂的网络,我们称之为()。
55、生物()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
第二节
56、生态学上把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
57、能量流动一般是()方向的。
能量流动是逐级()的。
58、减少()排放,倡导“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二十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一节
59、()是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60、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
61、一个生态系统的()性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性有关。
62、()是通过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第二节
63、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越来越大,()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给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64、()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答案:
第五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
1、藻类植物的种类很多,大多生活在水里。
它们的结构都比较简单,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2、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一般只有矮小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且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
3、蕨类植物不仅有真正的根、茎、叶,而且在体内具有输导组织,因此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4、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5、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第二节
6、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内没有脊柱,而脊椎动物(如人)具有脊柱。
7、腔肠动物开始出现组织分化,具有简单的器官;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8、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消化道有口无肛门,虽然组织、器官、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分化,但仍没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9.线形动物身体大多细长,呈线形,身体不分节,消化道有口有肛门。
10.环节身体从前到后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
体节的出现,促进了各种系统功能的发展,如神经系统趋于完善。
这对促进动物的代谢,增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11、软体动物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用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1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
13、鱼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身体多呈流线型;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身体两侧的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14、两栖类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15、爬行类的体表一般覆盖着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
16.鸟类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羽毛,体温恒定。
鸟类产的卵一般较大,具有坚硬的卵壳。
17、哺乳类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母兽以乳汁哺育幼兽;它们大脑发达,是千篇一律中最高等的类群。
第三节
18、微生物一般结构简单,形体很小,其中许多无法用肉眼观察到。
19、细菌具有细胞的一般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核区,核质裸露,没有核膜包被。
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20、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称为寄生;依靠分解植物、动物等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称为腐生。
21、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
2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第四节
23、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24、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25、种,又称物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种是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第十五章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节
26、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27、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丧失,将会直接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第二节
28.物种数量的锐减不仅威胁了物种多样性,也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从而使遗传多样性也面临严重的威胁。
29、就地保护是在濒危生物原来的生活区域对其实施的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30、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栖息地对其进行的特殊保护和管理,也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
31.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逐渐为大多数人所认同。
第二节
32、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如恐龙化石、鱼类化石和植物化石)、遗物(如恐龙蛋化石)和遗迹(如恐龙足迹化石)。
33、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地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牺牲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34、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生物不断地进化。
34、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第三节
35、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36、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都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37、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四节
38、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证据很多。
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第六单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十七章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
39、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游泳、爬行、行走、跳跃等。
40、动物通过运动可以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第二节
41、多细胞动物依靠特有的运动器官进行运动。
42、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和骨连结(如关节)三部分组成。
43、人和脊椎动物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
第十八章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
44.动物的体态、发声和其他所有外部可以识别的变化,都是动物行为。
45、动物的行为类型复杂多样,包括觅食、防御行为、生殖行为和迁徙行为等。
46、动物的多种多样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47、动物群体中不同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称为社会行为。
第二节
48、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49、经过学习才能形成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
50、这些复杂行为都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的调控。
第十九章生态系统
很多很多的云很高很高的山很绿很绿的草5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四、反义词52、生态系统一般都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
短—长前—后明—暗男—女升—降53、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
54、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之间互相交错形成了复杂的网络,我们称之为食物网。
55、生物富集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
青蛙在洞里睡着啦!
我们8岁啦!
第二节
(是)——(非)(长)——(短)(大)——(小)(远)——近56、生态学上把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营养级。
三点水:
江、河、湖、海、沙、淡、没、洋、洗、活57、能量流动一般是单方向的。
能量流动是逐级减少的。
58、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倡导“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方框儿:
因、园第二十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一节
高高的山高高的房子高高的大树59、生物圈是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60、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人字头:
全、会、合61、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有关。
62、生态农业是通过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月()日是元旦节。
()月()日是中秋节。
第二节
63、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越来越大,资源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给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64、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八上苏教版 填空 附有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