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制度.docx
- 文档编号:22892943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格式:DOCX
- 页数:57
- 大小:136.01KB
质量管理制度.docx
《质量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制度.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管理制度
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站前工程
CLZQ-9标段
质量管理制度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
二0一三年六月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制度
一、原材料进场及检验制度
为了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质量验收关,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按品种、规格、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堆放;标识、标牌内容填写齐全并与实物一致,满足施工要求质量,特制定本制度,请各队遵照执行。
1、钢材检验验收制度
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是否与实物及标识相符;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称重或理论换算重量差是否在偏差之内;配合试验室取样,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每60T为一批次,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2、水泥检验验收制度
检查产品合格证是否与实物相符;配合试验室取样,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3、地材检验验收制度
地材的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每车地材要在没卸车前上车先进行外观验收(目测级配、含泥量),目测不合格的要求立即出场不予验收产进行记录上报工区机物科。
①砂:
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优先采用非碱活性砂;含泥量≤2.0、泥块含量≤0.5、云母含量≤0.5、轻物质含量≤0.5、氯离子含量<0.02、SO3含量≤0.5;配合试验室取样,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砂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②碎石:
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优先采用非碱活性碎石;含泥量≤0.5、泥块含量≤0.25、针、片状颗粒总含量≤8、SO3≤0.5、氯离子含量<0.02;配合试验室取样,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砂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4、粉煤灰、矿粉检验验收制度
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是否与实物相符;配合试验室取样,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为一批,不足120T时也按一批计。
5、外加剂检验验收制度
检查质量证明书是否与实物及标识相符;察看外包装是否有破损现象;配合试验室取样,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时也按一批计。
6、钢绞线检验验收制度
检查质量证明书是否与实物及标识相符;察看外包装是否有破损现象;展开后应平顺、不得有弯折,表面不应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污等;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生产工艺、同交货状态,每30T为一批次,不足30T也按一批计。
7、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检验验收制度
检查质量证明书是否与实物及标识相符;外观检查每批抽检10%,且不少于10套;同一种类、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且连续进场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每1000套为一批,不足1000套也按一批计。
二、材料、设备及构配件管理制度
1、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2、物资部门应按计划保质、保量及时供应材料。
材料需用量计划包括需要量总计划、年计划、季计划、月计划、旬计划,履行复核和审批手续。
3、材料仓库的选址有利于材料的进出和存放,符合防火、防水、防盗、防风、防变质的要求。
4、进场材料应有生产厂家的材质证明(包括厂名、品种、出厂日期、出厂编号、试验数据)和出厂合格证。
按有关质量标准,对材料外观、尺寸、性能、数量等进行检查验收。
根据验标规定的试验项目、取样数量和方法进行取样,取样部位和操作要求应符合要求,样品的质量应能代表该批材料的质量。
有见证取样要求的,由监理工程师到场见证。
试验结果合格的材料,做好相应的验收记录和标识,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更换或退货,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5、各种设备及构配件应开箱检验,按供方提供的技术说明书和质量保证文件进行检查验收,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应更换或进行处理,直至合格。
6、新材料、新产品和新型设备,应具备可靠的技术鉴定,并应有产品质量标准、使用说明和操作工艺要求,以及有关试验和实际应用报告。
使用新材料,应经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的认可,办理书面认可手续。
经检验合格的新材料方可在工程上应用,没有质量标准或不能证明质量达到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
7、计量设备必须经具有资格的机构定期检定,确保计量所需要的精度,检验不合格的设备不得使用。
8、进场的材料应按型号、品种分区堆放,并分别编号、标识。
有防潮湿要求的材料,应采取防潮湿措施,并做好标识。
有保质期要求的库存材料应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并做好标识。
易损坏的材料应保护好外包装,防止损坏。
9、材料使用实行限额领料管理,建立材料使用台帐,记录使用和节超情况。
超限额的用料,用料前应办理手续,填写领料单,注明超耗原因,经工区(各专业公司、现场组、梁场)材料管理人员审批。
10、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材料管理人员应对材料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做到工完、料净、场清。
建立监管记录台帐,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分析和处理。
班组应办理剩余材料退料手续。
设施用料、包装物及容器应收回,并建立回收台帐。
配合比实验制度
为加强成兰9标试验室配合比管理,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成兰9标试验室根据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成兰9标中心试验室、5个检测组、拌合站以及混凝土生产施工中需严格按照此管理办法来执行配合比。
一、配合比设计及报批资料管理
1、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必须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
2、配合比的原材取样应由监理见证。
3、结构混凝土有耐久性指标要求时配合比设计的时间应在结构工程开工前不少于70天,喷射混凝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在结构开工前40天进行。
同等级而不同用途的混凝土,应根据用途要求的混凝土性能设计不同的配合比;每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多种配合比方案,反复比选。
4、配合比须经监理审核签字后方可发放使用。
5、搅拌站试验组必须实测砂石含水量,并换算成施工配合比,确认现场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使用原材料相符,并在预定开盘时间前不少于6小时开具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单,一式四份。
6、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单的申请,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程序进行不得越权越章。
二、配合比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按100年使用年限对耐久性进行控制检验。
原材料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技术质量要求并由专人采购、专人管理,采购人员与施工人员对各种原材料有交接记录,做到可追溯性。
入场前严格按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进场,进场后复检。
堆放地点设明确标识,标识出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严防误用。
粗骨料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存放地地面全部硬化处理并有斜坡防止积水。
其中外加剂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尤其关键,应严加控制。
严控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工地现场,从而影响混凝土性能。
三、配合比施工中混凝土性能控制
1、混凝土的配料和拌制
混凝土拌和物配料应采用自动计量装置,粗、细骨料中的含水量应及时测定,并按实际测定值调整用水量、粗、细骨料用量;禁止拌和物出机后加水。
混凝土在拌和时,应按选定的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计算每盘混凝土实际需要的各种材料量。
减水剂采用聚羧酸高新能减水剂。
为充分发挥减水剂的作用,在拌和时其溶液宜用后添法。
当采用溶剂型减水剂时,其含水量应计入拌和总用水量。
⑴、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
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等)±1%;外加剂±1%;骨料±2%;拌合用水±1%。
这是控制混凝土的关键。
拌合站校称至少1个星期要校称一次,每天开盘的时候要进行复称计量。
⑵、搅拌混凝土前,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的含水量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⑶、搅拌时,宜先向搅拌机投入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及外加剂。
模筑混凝土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超过3min。
喷射混凝土总搅拌时间不宜低于90秒。
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强度、弹模、初凝时间、工作度等因素并通过试验来确定。
2、混凝土运输控制
本标段混凝土拌制集中在拌合站搅拌,其塌落度采用双控措施,即拌合站混凝土出料时检查混凝土的各种性能,重点控制其塌落度要符合要求,在混凝土施工现场,再检查混凝土塌落度,在满足泵送混凝土的要求下,才可进行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应随拌随用,由混凝土泵车送进模板内。
⑴、开盘前,应检查并采取措施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并根据运输线路长度、运输能力及混凝土泵车泵送速度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灌车数量。
⑵、运输工具的选用,应能确保浇筑工作连续进行,运输能力与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能力相匹配的运输设备运输混凝土。
这是确保混凝土施工是否顺利的机具保证。
⑶、要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塌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
⑷、桥墩混凝土浇筑采用泵车送料,因此混凝土除必须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外,尚应使混凝土满足可泵性的要求。
⑸、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已搅拌好的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
四、配合比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控制
1、模板拼装及准备:
⑴、模板制作:
模板在专业加工场加工,经试拼验收合格后进场。
严格控制加工质量,作到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拆装方便,接缝采用契口缝,确保严密不漏浆。
⑵、模板运到现场后:
先进行试拼,试拼场地应平整、稳固。
根据模板编号,试拼整套模板后,检查模板缝、错台在允许范围内,平面尺寸、线形符合设计要求后,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模板安装前,首先对模板表面用电动钢丝刷进行打磨,特别是首次使用的模板,必须在打磨三次以上才可使用,然后在模板表面涂优质长效脱模剂。
对接茬部位进行凿毛处理,以露出新鲜混凝土面为准,凿毛完成后经自检、互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五、配合比施工中混凝土浇注及振捣
1、混凝土浇筑
⑴、浇筑混凝土前,应针对工程、施工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事先设计浇筑方案,包含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等。
⑵、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检查。
随时检查预埋螺栓、预留支座锚栓孔及其他预埋件的位置是否移位,发现移位及时校正。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抽拔或转动预留孔的模芯,
⑶、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为4个/㎡,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⑷、混凝土入模前,应采用专用设备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塌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
⑸、当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动器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控制在30-40cm),与模板保持5~10cm的间距,插入下层5cm左右,防止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⑹、砼的捣固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工序,必须严密组织,规范操作。
一是必须固定人员,责任到人,分片承包。
二是捣固要适当,既要防止振捣不足,也要防止振捣过度,以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开始泛浆、不出现气泡为度,特别是对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如果过振,就会出现离析现象。
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检查模板、支架等工作情况,出现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加固,处理好后继续浇筑。
严禁各种机械设备碰撞墩身模板和钢管脚手架,必要时设专人检查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
⑻、混凝土成型后要进行养护,当气温低于5℃时,不进行洒水。
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和站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
⑼、混凝土的浇筑时要控制好自由倾落高度,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⑽、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按工作缝处理。
⑾、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采用泵送混凝土)。
浇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浇入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⑿、混凝土施工的时候要根据气候条件来调整选择混凝土施工方案,采用夏季施工方案和冬季施工方案。
⒀、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前,应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预先采取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如搭设遮阳棚等。
⒁、砼浇筑必须坚持动态质量控制和“三方值班制”(领工员/技术/试验人员),人、机、料每一个环节都准备就绪,具备条件后方可施工,不得盲目施工。
2、混凝土的振捣
⑴、混凝土振捣时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⑵、按事先规定的工艺路线和方式振捣混凝土,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将入模的混凝土均匀振捣密实,不得随意加密振点或漏振,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一般不宜超过30s,高性能混凝土,特别要避免过振。
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宜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若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平位置,应首先竖向缓慢将振捣棒拔出,然后再将振捣棒移至新的位置,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合物内平拖,也不得用插入式振捣棒平拖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混凝土拌合物。
⑷、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以防漏浆。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仔细将混凝土暴露面压实抹平,抹面时严禁洒水。
六、配合比施工中混凝土养护措施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设专人养护,在养护期间,必须责任到人,定时补水,并建立养护台账,台账内容要包含温度及湿度监控情况,准确记录养护情况及效果。
2、混凝土的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及温度控制,应及时对混凝土的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防止水分蒸发,养护期间要在覆盖物内放置温度计,以便准确控制其温度。
3、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
可在混凝土浇筑24h~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
4、模板拆除后用水对混凝土结构外露面进行湿润。
(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宜小于14天的规定)。
5、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
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15℃。
6、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重要性结构物进行温度监控,必要时要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的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
7、在混凝土的养护期间,架子队应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实行专职专岗,并应建立养护台账,养护台账必须包含温度及湿度的监控情况,用仪器监控养护情况,用数据保证养护效果,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及养护情况作详细记录。
8、混凝土拆模
①、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二衬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8.0-12.0MPa左右,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拌合站超标处置制度
为加强成兰9标拌合站管理,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根据《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合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成兰安〔2014〕42号关于进一步明确混凝土拌合站计量误差超标处置程序的通知》,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混凝土计量误差超标处置程序
1.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发现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误差超标时,应立即对超标现象进行记录并对拌和机计量系统进行调整,防止剩余盘混凝土计量误差超标。
2.单盘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误差超标时,应统计该车混凝土计量误差超标情况,当整车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误差未超标时,允许混凝土投入使用,并按照混凝土出场要求进行检测;当整车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误差超标时,应作出以下处置:
一是整车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误差超标未达到2倍(验标要求允许误差的2倍,如:
水泥允许误差1%,2倍为2%)时,须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满足设计配合比要求时投入使用;检查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须报废处理。
二是整车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误差超标超过2倍(含2倍)时,须进行报废处理。
三是混凝土单盘超标10%以上时须报废处理。
3.整车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误差超标超过2倍或混凝土性能不满足设计配合比要求而因管理不到位一旦用于工程实体的混凝土,须按照规范要求对工程实体进行检测。
4.当单盘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误差超标3%-5%时,应向施工单位拌合站、试验室主任、主管专业工程师、安质部及工程部负责及相关领导等提示报警信息;当单盘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误差超标5%-10%时,应向监理单位试验室主任、专监、组长、分管副总监、总监等提示报警信息;当单盘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误差超标大于10%时,应向建设单位主管工程师相关领导等提示报警信息。
每盘超标混凝土施工单位均须有超标处置记录。
5.混凝土拌合站工控系统调整须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控制流程,明确工控系统调整管理权限、标准、审批流程,不可调整参主管同意后调整。
二、相关要求
1.各拌合站需明确专人负责记录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误差超标情
况,严格按照要求对超标情况进行处置,并建立超标处置记录。
2.建立定期与不定期分析处置制度。
拌合站负责人须每周对混凝
土原材料计量误差超标情况进行检查,对信息管理系统警报(不按配
合比施工、计量系统误差超标、拌合时间不足等)进行统计,组织相
关人员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并建立完整的处
置档案;项目部、局指挥部每月至少开展1次拌合站专项检查及超标分析,组织拌合站管理人员对信息管理系统警报(不按配合比施工、计量系统误差超标、拌合时间不足等)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
3.做好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误差超标防控工作,一是加强对电子配
料秤的校核,务必在根源上消除秤不准引起的误差;二是加强对搅拌
机操作手的培训,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计量误差超标;三是及时
合理的调整生产过程中的落差,避免因落差调整不及时或不合理造成
的计量吴超超标;四是尽量避免按小方量生产;五注意停电时使用发电机生产混凝土,由于发电机电压不稳很容易造成计量误差;六是注意更换减水剂存储罐时,可先手动称取部分使输送管内保持充盈状态;七是清洗搅拌楼时不可生产混凝土,由于传感器受水冲击可能引起的计量误差;八是严格原材料进场验收及存储,防止大块骨料及结块粉料堵塞下料口,防止含水量过度超标。
4.各拌合站须高度重视拌合站各项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原材料进场控制、含水量检测及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等工作,认真制定操作手、拌合站管理及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并严格落实(每周不少于一次培训),提高拌合站各级人员业务素质,确保拌合站超标统计月报表。
首件评估制度
1、组织管理
a、首段(首件)工程评估验收体系由中铁隧道集团成兰铁路站前工程CLZQ-9标指挥部及下设的五个项目部构成。
b、指挥部部设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由指挥长任组长,常务副指挥长及土木总工任副组长,各部门、项目部负责人任组员,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
组长:
郭小华
副组长:
蒲小平、陈元培
组员:
汤靖、李鹏毅、沈迅、刘小根、杜武、张伟、杨勇、王振峰、张晓斌、李晓生、张政、贾海龙、唐泽林、刘志新、王成才、陈永志、王鹏、余科、梁景一、张文生。
指挥工程管理部为归口部门,负责具体工作。
2、首段(首件)工程评估验收内容
a、桥梁工程砼灌注桩、桥梁墩台身浇注、挂篮现浇应进行首件工程评估验收,评估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b、隧道工程防排水系统(含明洞)施工,拱墙砼浇注施工应进行首段(件)工程评估验收,评估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3、首段(首件)工程评估验收分类
a、桥梁首个钻孔桩、首个墩台身砼浇注施工应结合工艺试验情况。
b、隧道工程首段防排水系统、首模二次衬砌施工应进行评估验收。
c、各项目部应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及工程进展实际情况,及时确定评估的首段工程范围,编制评估计划,在评估进行前向评估单位提交评估申请。
4、首段(首件)工程评估验收职责划分
a、指挥部
标段内开工前,确定首段施工区段及施工计划,并向成兰公司上报首段施工计划及变更计划,组织各项目部进行首段的初步评估工作,提交首段评估申请报告。
首段评估通过后,组织修改完善作业指导书,并组织进行其他段落施工评估。
b、项目部
经指挥部确定的首段工程施工的项目部,按照成兰公司评估计划统筹安排,按照标准化的管理要求,做好首段的各项准备和开工工作,配合指挥部部完成首段初步评估,修改完善施工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报成兰公司审核。
向指挥部提交各项目部其他需要评估工点的评估申请,按照批准的评估计划进行首段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进行首段工程施工。
按照评估意见修改完善各项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向指挥部部提交评估报告,并负责推广改善后的各项施工工艺和规范标准。
5、首段(首件)工程评估验收流程
a、桥梁钻孔桩在工艺试验结束后进行评估,桥梁及隧道工程在混凝土施工前进行评估。
b、项目部提交首段工程验收申请表。
申报表中应包含里程范围、施工范围、首段工程概况,主要管理人员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情况、开工前准备情况等,申请评估时间等内容。
c、首段施工初步评估。
d、首段施工初评完成后,按照首段工程的不同分类,分别向指挥部、成兰公司、监理公司提交评估申请表,申报表应包含评估工点的工程概况,开工准备情况,原材料及半成品进场检验报告等,并附施工工艺、技术标准及作业指导书等内容。
样板工程管理制度
1、样板示范工程规模要求
(1)分部工程
隧道工程:
(榴桐寨隧道2#横洞、平安隧道1#横洞、平安隧道3#斜井)
a、开挖工程:
连续里程不小于500m;
b、衬砌工程:
连续里程不小于500m;
c、洞门工程:
一个。
④、接口工程:
桥梁、隧道单位工程中的各项接口工程。
(2)单位工程的样板示范工程规模要求应按验收标准或成兰公司批准的单位工程划分规模执行。
(3)工程质量要求:
工程质量符合铁道部质量验收标准规定要求,施工工艺工法先进,质量保证措施落实,质量检测、检验、试验方法可靠。
施工过程规范,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工艺流程。
主体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且施工过程未出现返工处理现象,附属工程质量验收全部合格;外观质量良好,且无修补现象。
桥梁桩基工程项目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必须符合:
经无损检测Ⅰ类桩达到90%以上,且无修补加固桩。
(4)安全生产要求:
杜绝等级安全事故。
(5)文明施工要求:
工地场地平整,标志牌齐全,材料、机械设备堆放整齐,标识清楚,道路、排水畅通,照明、通风状态良好,施工管理和组织井然有序。
(6)符合环保、水保设计要求。
(7)工期及投资要求:
在施组确定的合理工期内完成,不提高设计标准。
(8)内业资料要求: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技术交底、施工日志、放样复测资料齐全;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合格证或抽样试验资料齐全真实,其合格率100%;工程检查签证、工序交接记录、分项检验评定等资料齐全;资料归档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及时整理归档文件资料;弃土、弃碴的工程和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记录齐全并与实际相符;施工管理过程符合有关管理办法。
2、样板示范工程的产生
(1)"标段样板示范工程"计划申报条件
a、开工前,一、五项目部先制定本标段各类工程的"标段样板示范工程"的创建计划并报指挥部,经监理单位审查后报成兰公司核准后实施,并报集团公司工程部核备。
b、同一分部内的各类工程至少均应确定一个"标段样板示范工程"工点。
(2)"项目样板示范工程"计划申报方式:
a、申报"项目样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管理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