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2892241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160.06KB
托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docx
《托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托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托板冲压工艺及模具
设计说明书
单位: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
机械工程学院
设计者:
指导老师:
日期:
2011.11.01~2012.2.20
前言
本设计在介绍冲压成型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讲述常用冲压设备的选用、结构、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客观简单分析的冲压工艺、冲压模具、冲压设备、冲压材料及冲压件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
本书作为高职师范学院--模具专业学生及其机械类专业参考使用。
本书由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10模具304班陈波主编,机械工程学院教授xx给予指导,xx、xxx等同学提出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深切感谢。
由于由于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冲压模设计,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缺点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2月
前言
第一章托板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5
第二章冲压工艺流程设计及优化……...............................................9
第三章冲工艺组合方式分析……...………………………………………………11
第四章排样设计.………………………………………………………………………..12
第五章托板冲压模具参数计算……...………………………………………….18
第六章托板冲裁模结构设计...……………………………………………………23
第七章托板冲裁模主要零部件设计与选用……………………………….24
第八章模具的使用及维护………………………………………35
结束语……………………………………………………………………………………………36
参考文献………………………………………………………………………………………..37
托板零件图:
一.托板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
1.批量经济分析
根据该托板零件图得知,该零件为大批量生产,非常适合于冲压成型。
2.材料的适用性
由托板零件图可知,该产品的材料为08F,根据《冲压模具及设备》表2-3(29页)得知,08F适合冲压,并且为常用冲压材料。
3.托板的形状与结构
3.1形状与结构
由客户提供的托板零件图可知:
该托板零件形状简单、规则、对称,且零件较小,非常适合冲压成形。
3.2内外处尖角
由客户提供的托板零件图可知,该托板零件共有8处内外处尖角。
然而尖角在冲压过程中非常难以加工,并且冲压模具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崩刃,所以在日常冲压生产中通常将尖角加工为圆角。
若客户对尖角部分要求不大,尖角处也没有装配关系,则与客户进行协商,绘制出经过协商后的零件图并重新签约。
就该托板零件而言,根据查《冲压模具及设备》表4-2(88页)可知,08F为软钢,最小圆角半径应取R0.25t,即该托板零件的8处尖角的最小半径应为R=0.25t,t=2mm,所以该托板零件的8处尖角均改为R0.5mm的圆角。
3.3过长的悬臂与凹槽
根据客户提供的托板零件图可知,该托板零件没有过长悬臂及凹槽。
因此该托板零件在冲压成形中不用考虑过长悬臂及凹槽。
3.4小孔冲压
该托板零件只有一个直径为10mm的内孔,
10mm≥1.5t,所以冲裁的尺寸完全符合生产的特性及凸模强度、模具结构。
3.5孔间距与孔边距
该冲裁件托板只有一个中心孔,因此不需要考虑孔间距。
孔边距则为:
30-10/2=10mm,10mm≥(1~1.5)t,故符合冲裁件对孔边距的要求。
4.工艺性分析(精度及粗糙度)
4.1精度
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级不高于IT11级,一般落料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10级,冲孔件的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9级,该托板零件的公差要求如下:
158mm的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74,可知其公差为+0.74,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表2.3(19页)得,该值公差等级为IT14级。
238mm的下偏差、上偏差均要求,因此冲裁时不需要考虑。
330mm的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52,其公差为+0.52,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表2.3知,该值公差等级为IT14级,
4R8mm的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22,其公差为+0.22,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表2.3知,该值公差等级为IT13级。
5
10mm的上偏差为+0.03,下偏差为0,其公差为+0.03,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表2.3知,其公差等级在IT7~IT8级之间。
因一般精度的冲裁件采用IT7~IT8级精度的普通冲裁模,因此以上尺寸均符合冲压要求。
4.2粗糙度
有该托板零件图可知,Ra值为6.3um,而用普通冲裁方式冲裁厚度为2mm及以下的金属板料,其断面粗糙度值Ra一般可达到3.2~12.5um,故该托板零件适合普通冲裁。
根据以上所有对托板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该托板零件适合冲压。
故该托板冲压工艺图如下:
二.托板冲压工艺流程设计及优化
1.冲压工艺类型
2.冲压工艺次数
3.冲压工艺顺序
4.冲压工艺组合方式
5.其它辅助工序
2.1冲压工艺类型
根据该托板冲压工艺图可以看出,其所需的基本工序为落料,冲孔。
2.2冲压工艺次数
由托板冲压工艺图可看出,其工艺次数可分为落料,冲孔2个工序组成。
2.3冲压工艺顺序
当多工序冲压件有冲孔和落料时,一般先落料再冲孔,以减少定位误差和避免尺寸换算。
2.4冲压工艺组合方式
1)单工序模
先落料后冲孔、先冲孔后落料
2)复合模
冲孔+落料、落料+冲孔
3)级进模
先冲孔再落料
2.5其它辅助工序
由于此托板零件结构简单,无其它机加、非机加(如焊接、热处理)等其它辅助工序。
三.冲压工艺组合方式分析
1)单工序模
单工序模制造成本较低,尺寸和冲压件的厚度不受限制,但冲压出来的工件精度低、冲压件平整度差、生产效率低,生产时的安全性低,需要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只适合小批量生产。
由该托板零件的冲压工艺图可知,该托板零件的生产批量较大,若采用单工序模就加长了生产周期,故不采用单工序模。
2)复合模
复合模的加工精度可达到IT10~IT8级,压料较好,冲压件平整,尺寸在300mm以下,冲压件厚度在0.05mm~3mm之间。
冲裁复杂零件时它的模具制造成本和工作量低于级进模,操作是出件困难且不太安全,也需要采取安全措施,适合大批量生产。
根据该托板工艺图可以看出,该托板零件的加工精度一般,厚度为2mm,且结构简单、生产批量为大批量,若采用复合模,明显优于单工序模。
3)级进模
级进模的加工精度可以达到IT13~IT10级,冲压件尺寸在250mm以下,冲压件厚度在0.1mm~6mm之间,工序间可以自动送料,冲件和废料一般从下模漏下,生产效率较高,模具制造的工作量和成本在制造形状简单零件时比复合模低,比较安全,可使用高速压力机,适合大批量生产。
若该托板零件采用级进模生产,无论是生产效率、生产批量还是产品尺寸均符合该零件的生产要求,但由于级进模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故不采用。
(
10内孔精度达不到要求,需要后期加工,延长生产周期)
综合分析:
单工序模由于生产效率、生产批量、冲件精度均达不到该托板零件的产品要求,故不采用。
级进模虽然生产效率、生产批量都能达到产品要求,但由于冲件的内孔精度达不到该托板零件的产品要求,也不能采用。
复合模无论是生产效率、生产批量还是产品精度都符合该托板零件的产品要求,故被采用。
根据该托板零件的冲压工艺顺序确定复合模:
落料+冲孔为最终的冲压工艺方式。
四.排样
4.1排样
排样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材料利用率、冲件质量、生产效率、冲模结构与寿命,因此排样在冲压件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十分重要。
排样可分为以下3种:
1有废料排样
2少废料排样
3无废料排样
对于3种排样的分析:
有废料排样对冲压件的尺寸有保证,冲出的产品质量较好,而且模具寿命较高,但它的材料利用率较低,增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用于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
少废料排样的材料利用率较高,用于形状简单、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
无废料排样用于形状结构简单、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但不易操作加工。
本托板零件的形状结构简单、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本应选用无废料排样,但由于无废料排样难以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而且无废料排样本身就难以实现,因此本托板的排样方案应选择少废料排样。
4.2材料利用率
全进距η=
×100%
A为单个冲件表面积
n为板料最多冲件个数
B为条料宽度
L为条料长度
4.3条料宽度与搭边、料边的计算
①托板横排:
根据《冲压模具及设备》107页可知,圆形或圆角r>2t的工件,
a1=1.2a=1.5
②托板竖排:
根据《冲压模具及设备》107页可知,圆形或圆角r>2t的工件,
a1=1.8a=2.5
4.条料的宽度B,采用初级定位
B1=Dmax+2a=30+1.5×2=33
B2=Dmax+2a=58+2.5×2=63
查《冲压模具及设备》31页t=2mm时,选用长为2200mm,宽为1000mm的冷轧钢板。
查《冲压模具及设备》表4-19得,条料宽度偏差∶
B1
=33
B2
=63
根据材料利用率公式∶η=
×100%
托板横排材料利用率∶
η=
×100%=65.1%
托板竖排材料利用率∶
η=
×100%=61.5%
η横>η竖,∴应选托板横排为最终排样方案。
托板横排示意图如下∶
导料销与条料之间的最小间隙Zmin,查《冲压模具及设备》表4—20,
知∶Z=0.5mm,所以Bo=B+Z=33mm+0.5mm=33.5mm
4.5压力计算
冲压力P=P冲裁+P卸+P顶(或P推)
冲裁力P1=K·L·t·τb
=1.3×(3.14×16+38×2+14×2+4×2+3.14×10)×2×250
=125866N
卸料力F卸=P1·K卸
=125866×0.05
=6293.3N
顶料力P顶=P1·K顶
=125866×0.06
=7551.96N
推件力P推=P1·n·K顶
=125866×0.055×5
=34613.15N
∴P冲=P1+P卸+P推=125866+6293.3+34613.15=166772.28N
P冲=(P1+P卸+P推)÷0.8=208466N
查《冲压模具及设备》表3-4,开式固定台压力机主要参数规格表得∶
此托板需要的冲压力应大于200吨,所以应选JA21-35开式固定台压力机。
4.6压力中心的计算
由该托板零件图可以看出该托板上下、左右均对称,所以压力中心应在该托板的对称中心(
10的圆心)上。
五.托板冲压模具参数计算
5.1模具凸凹模间的间隙
1)间隙对冲压件质量的影响
间隙越大,模具的寿命可以延长,但冲件的质量普遍不高,反之,间隙越小,冲件的质量越高,但模具的寿命会进一步缩短。
因此,在保证冲压件质量的前提下,应选较大的间隙,若采用较小的间隙就必须提高模具的硬度和精度,从而减小模具的粗糙度,减小模具磨损,得以在保证冲压件质量的前提下,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2)间隙对冲压工艺的影响
试验表明,冲件的单面间隙在材料厚度的5%~20%范围内时,冲裁力的降低不多,一般不超过冲裁力的5%~10%。
间隙对Fx、Fo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当单面间隙增大到材料厚度的15%~25%时,卸料力几乎为零。
3)冲裁间隙的确定
一般采用经验法来确定。
查《冲压模具及设备》表4-10得(93页)
Zmin=0.246mmZmax=0.360mm
由于此托板冲件对尺寸要求不高,又采用的初级定位,故应取较大的间隙值,即∶Zmax=0.360mm
5.2冲裁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冲裁模具刃口尺寸计算三原则
①落料时应以凹模为基准,先确定凹模,再确定凸模。
冲孔时应以凸模为基准,先确定凸模,再确定凹模。
②凹模的刃口尺寸在设计时,其基本尺寸应靠近下限值。
凸模的刃口尺寸在设计时,其基本尺寸应靠近上限值。
③模具的设计精度应比冲件的精度高2~3级。
2)冲裁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A、凹凸模分开制作
B、凹凸模配合制作
本托板的外形尺寸简单,且为复合模,因此采用凹凸模配合制作。
1该冲裁件中心孔为冲孔件,故应以凸模为基准,对
10的圆形冲孔时∶
dp=(dmin+x△)
查《冲压模具及设备》表4-14(97页)得x=0.75,凸模磨损后的尺寸∶
10
所以,dp=
(10+0.03×0.75)
=
10.0225
故∶
技术要求∶凹模刃口尺寸按凸模实际刃口尺寸配作
保证双面间隙为0.34mm
2由于外形尺寸为落料,以凹模为基准
凹模磨损后扩大的尺寸∶
A1(58
)A2(38
)A3(R8
)A4(30
)
Add=(Amax-x△)
查表得∶x1=0.5,x2=1,x3=0.5,x4=0.5
Add1=(58-0.5×0.74)
=57.63
Add2=(38-1×0.03)
=37.97
Add3=R(8-0.5×0.22)
=R7.89
Add4=(30-0.5×0.52)
=29.74
故该托板的凹模刃口尺寸示意图如下∶
5.3模具闭合高度
由所选设备JA21-35可知,
它的最大闭合高度为Hmax=280mm,Hmin=220mm
(220-T)≤Hm≤(280-T)-5,T=5
∴215mm≤Hm≤270mm
5.4弹簧的选用
(1)选用弹簧的三原则∶
1为保证卸料正常工作,在非工作状态下,弹簧应该预压,其预压力Fy应该大于等于单个弹簧承受的卸料力。
即
Fy≥Fx/n
Fy—弹簧的预压力(N)
Fx—卸料力(N)
n—弹簧数量
②弹簧的极限压缩量应该大于或等于弹簧工作时的总压缩量。
即
hj≥h=hy+hx+hm
hj—弹簧的极限压缩量(mm)
h—弹簧工作时的总压缩量(mm)
hy—弹簧在预压力作用下产生的预压量(mm)
hx—卸料板的工作行程(mm)
hm—凸模或凹模的刃磨量(mm),通常取hm=4~10mm。
③选用的弹簧能够合理的布置在模具的相应空间。
(2)卸料弹簧的选用及计算
1)初定弹簧个数n=4,则每个弹簧的预压力为∶
Fy≥Fx/n=6293/4≈1573N
2)初选弹簧规格。
按2Fy估算弹簧的极限工作压力Fj∶
Fj=2×1573N=3146N
查标准GB/T2089-1994,初选弹簧规格为∶
d×D2×h0=3.5×20×60,Fj=3140N,hj=20.9mm
3)所选弹簧的预压量hy
hy=Fy·hj/Fj=1573N×20.9mm/3140N≈10.45mm
4)校核所选弹簧是否合适。
卸料板工作行程hx=t+1mm=3mm,取刃磨量hm=6mm,则弹簧工作时的总压缩量为∶
h=hy+hx+hm=10.45mm+3mm+6mm=19.45mm
∵h 弹簧安装高度Ha=Ho-Hy=60mm-10.45mm=49.55mm 取整Ha=50mm 六.托板冲裁模结构设计 具体托板冲裁模结构设计详见托板冲裁模装配图 借鉴于《冲压摸具及设备》P116图4-33 七.托板冲裁模主要零部件设计与选用 7.1落料凹模 1)根据对该托板零件形状分析,该托板冲裁模落料凹模应为整体式∶ 落料凹模尺寸为∶L×B×H L=l+2cB=b+2cH=Kb1 其中l=58mm,b=30mm,K=0.38,c=32mm,b1=58mm ∴L=58mm+2×32mm=122mm,标准为125mm B=30mm+2×32mm=94mm,标准为100mm H=0.38×58mm=22mm 但由于卸料弹簧的安装高度为50mm,所以空心垫板的高度H=50mm 将空心垫板与落料凹模做成整体,则H=50mm+22mm=72mm 凹模的尺寸为∶125mm×100mm×72mm ∴落料落料凹模如图∶ 7.2凹凸模 凹凸模的尺寸如图∶ 凹凸模其刃口尺寸按该托板的凹模刃口尺寸加工 7.3推件块 由于要完全要使冲件完全推出,所以其尺寸也应该按该托板的基本尺寸加工。 但 10的孔应略大于 10mm,取 11mm。 如图∶ 7.4圆形冲孔凸模 该托板冲裁凸模刃口尺寸应按前面4.2中所计算出的凸模刃口尺寸计算,而它的长度应等于∶ L=h1+h2+ha,h1=22mm×0.8=17.6mm,h2=30mm,ha=50mm 所以冲孔凸模的长度为L=17.6mm+30mm+50mm=97.6mm,由于要保证凸模的强度,故将凸模设计成阶梯式,如图∶ 7.5凸模固定板 凸模固定板的尺寸L×B×H 其中基本尺寸L=125mm,B=100mm,H=0.8×H凹=22mm×0.8=17.6mm, 凸模固定板的尺寸125mm×100mm×17.6mm 7.6凹凸模固定板 凹凸模固定板基本尺寸与6.5凸模固定板基本尺寸相同∶ 125mm×100mm×17.6mm 7.7垫板 垫板的基本尺寸L×B×H,由于垫板的厚度H通常在3mm~10mm之间,所以垫板的基本尺寸为∶ 125mm×100mm×8mm 7.8卸料板 卸料板的基本尺寸为125mm×100mm×13mm 7.9上下模座 由于上下模座的长度应比凹模长40mm~70mm,而宽则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厚度为凹模的1~1.5倍,上模座要比下模座厚度小5mm~10mm,所以∶ 上模座尺寸为225mm×170mm×33mm 下模座尺寸为225mm×170mm×40mm 7.10导柱与导套 导柱的基本尺寸为L×D, L=模具闭合高度-(导柱上端面与上模座顶面的距离+导柱底面与下模座的距离)=218.6mm-(10mm+3mm)=205.6mm,D=24mm 导柱 导套 7.11圆柱销 7.12导料销与挡料销 该模具的挡料销与倒料销均选用 4的圆柱销 7.13模柄 7.14卸料弹簧 7.15螺钉 八.模具的使用及维护 模具的使用 模具安装在型号为J23-35,最大闭合高度为280mm的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 1、安装前江模具安装表面清理干净,确认模具正确安装在机床上。 2、安装后空合模数次将模具闭合高度,使用合理的垫块高度,调整模具为最佳冲压高度。 3、模具使用过程中应充分保证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 4、在冲裁过程中若发现有异常声音时应立即停止运行机床,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5、冲裁过程一段时间后应及时清理模具凸凹模上的毛刺,防止积瘤的产生。 6、所有工件冲裁完成后应江模具从压力机上卸下,按模具维护说明书正确有效防止。 模具维护方式 1、按总装图正确装配模具。 2、按所选压力机安装模具并保证压力中心与模具中心重合。 3、打开磨具确认模具型面无异物,确定挡料销、导料板的位置正确。 4、运行压力机空合模数次,保证正确运动和定位。 5按模具设计参数调试模具并生产。 6、在冲裁过程中时刻检查肥料是否排放顺畅,若出现堵塞情况应立即停止机床,对废料进行排除。 7、模具使用人员应站立在模具工作台面前端的两侧。 8、模具使用时应经常检查模具的工作台面和工作刃口,清楚材料的积瘤,排除在不正确使用过程中的废料,以免产生废料张模。 9、使用完毕后应该压料面,型面应出去材料积瘤。 10、按照每生产3000——5000件后,按上述模具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 结束语 时间飞逝,寒假已经结束了,而上学期的专业课—冲压模具设计让我度过了一个美好而充实的学期,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让我认真了解了模具的结构、设计等诸多方面;在学习中同时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探讨下都得到了良好的解决,掌握了知识与经验,使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气氛,但还有诸多不足的地方,以待这学期进一步的学习与改善。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的努力,争取尽可能多掌握技能,为以后打下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正坤主编.冲压模具及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屈波主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杨玉萍、高龙士主编.机械制图与AutoCAD.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李名旺主编.冲压工作实用手册.20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冲压 工艺 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