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制作流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889857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64.13KB
专题片制作流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专题片制作流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片制作流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方开始筹备拍摄工作。
并同时进行剪辑制作等部分后期工作。
在正式拍片之前,会向包括客户、摄制组相关人员在内的各个方面,以书面或口头形式的拍摄通告告知拍摄地点、时间、摄制组人员、联络方式等资料。
(7)正式拍摄:
按照合同进行,各负其责。
(8)后期制作:
后期编辑现场客户可派人做顾问指导,编辑完成后,客户审片认可,成品宣传片即制作完成。
(10)客户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尾款:
我方在收到尾款后将成品宣传片的专业磁带或者刻成DVD、VCD交给客户。
至此,广告宣传片制作过程结束。
如拍摄某学校的专题,大纲构思如下:
1.用学校全景及功能室运动场表现学校设施
2.用学校活动表现办学理念
3.用大型评估、领导参观、奖杯奖牌表现成绩
4.用花草以及校园景点表现校园环境
5、用师生中的帅哥靓妹的刻苦攻读、赛场拼搏、相互关怀表现人文精神
6、注意各部分的界定
7.还有,把期望、远景展望用象征手法夸大、加重一些
实际操作如下:
1、先根据要拍摄的内容,介绍重点把片子的主线想清楚,据此写出解说词及拍摄脚本。
2、根据解说词及拍摄脚本去拍摄所需的镜头,必要时可穿插讲解员的同期声并出画,同时找个配音比较有感情的来配好解说词,切忌不要找讲新闻的来配音,硬梆梆,一点感情能没有,这种历史题材的专题片配音一定要有感情。
3、根据解说词来串画面,并辅以比较抒缓的中国古乐做背景音乐。
把文稿拿来!
让配音员按照你想要的速度播音,速度是根据专题的长度来决定的~记得让他在每句播完之后停一下以便于你在编辑的时候调整画面!
然后就简单了~根据文稿的播音配画面!
记得把领导按大小排列~重要的多出来几次!
千万别把小领导放在大领导前面出来~重复出现在后面没关系!
但是第一次出来要按大小排~
写文案:
自己或找人写一个关于你的产品的宣传稿,基本上也就是八股文之类,这个老乌最拿手。
按照专题时间长度,比如5分钟、10分钟、20分钟等等以及解说的语速来确定文字字数。
你自己可以心中想象的速度默念一分钟的文稿,计算有多少字。
.写分镜头脚本:
其实也简单,想象一下,某些语句用什么画面,比如“您想发财吗?
”这样一句话,背景画面就用你的熊掌数一大堆钞票的镜头,等等,把这些写成表格,编号。
电视专题片也要包装
真实,是电视专题片的生命,这里所说的“包装”,是在新闻成品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的技术处理,它的目的和作用不是改变事实,而是要使新闻作品中传递的事实更加醒目,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收看兴趣。
也就是说,包装不是对作品内部各种要素的包装,而是对作品的成品的包装。
实施拍摄手法包装,丰富画面的表现力
浩瀚世界芸芸众生,一切似乎都可以拍摄记录,而一切又仿佛那么司空见惯。
拍什么?
记录什么?
采取什么手法拍摄?
这就要有个选择问题,准确的选择就是一种“包装”。
笔者总结了“八字选题包装法”,即“欲、画、人、情、事、新、美、深”。
欲:
指对某一题材的最初感觉,能否触动创作者的兴奋点,引起较强烈的创作和拍摄欲望。
只有触动创作者的题材才能触动观众。
画:
拍摄对象(包括现场环境)是否具有可视性。
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感受80%以上来自视觉。
作为视听艺术的专题片首先应考虑视觉效果,采用独特的拍摄手法发挥电视画面优势,把画面语言作为专题片的本体。
人:
人物形象、气质、口才、个性等方面是否有特色、有魅力。
主人公选择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一部专题片的成败。
情:
能否“出情”,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以情抓住观众,成功大半在握。
事:
有没有故事,细节是否吸引人。
叙述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给观众,强似塞给群众一部二三流的虚构电影故事片。
新:
题材、角度、拍摄手法等是否新颖奇特。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创新、突破应是艺术创作者永远的追求。
美:
是否给观众以某种审美愉悦。
一部优秀的专题片必然是美的艺术品,或真实动人净化心灵,或教人向善境界升华,或意境优美令人神往。
深:
是否有挖掘的潜力(具有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
那种“小中见大、平凡中蕴深意、一滴水见太阳”的题材最需要选择者的慧眼去发现去拍摄。
根据这些准确选择,紧紧抓住观众的“兴奋点”和“共鸣点”,使用不同的拍摄手法,从而升华其内涵,突出其主题,进而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进行电视语言包装,营造观众的兴奋点
电视与其他媒体相比,最突出的是具有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功能。
因此,把握好电视语言——即专题片解说词的“包装”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地说,叙述的语言中都要设置高潮或合理安排“兴奋点”,以达吸引观众的目的,这是“语言包装”的关键所在。
“兴奋点”是语言的点睛之笔,是情感碰撞的结合点,让观众由感官的认识进入理性的共鸣。
例如山东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敬礼·
老四团》,开篇首先引用了沂蒙人民赞扬老四团的歌谣,由此把观众带入那战火纷飞的解放战争年代。
随后,又将场景转换到老四团战士的家中,继而出现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老战士的面部特写。
随着解说词的插入,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整个专题片起伏跌宕,播出后引起很大的反响。
运用音乐包装,丰富节目的感染力
运用音乐包装专题片,已在电视节目中广泛使用,有的甚至创作主题曲,借以烘托气氛,升华主题。
音乐的运用不是服从画面,而是服从内容,优美的画面不一定就要有优美的音乐,而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用得恰到好处。
真正起到深刻揭示事物或人物内在的品格、烘托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例如专题片《为了人民的嘱托》刻划了一位身患癌症的检察官,深入基层,为民伸冤,惩治腐败,改变农村面貌的英模形象。
临别时,众乡亲十里相送,难舍难离,当一位老人扑到这位检察官怀中,热泪横流,嘴里喊着”老张,你不能走!
”的时候,音乐骤起,那激昂而深沉的旋律,伴随着画面里那一双双期盼的泪眼,形成一种检民同心,情深意长的浓厚气氛。
加强其它细节的包装,展现节目的整体美
细节包装,主要包括声音、特技、字幕、片头片尾、暗转等。
初看起来,这些好象是细枝末节的小技巧,但对强化节目效果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片头片尾是一个专题片中不可缺少的整体,做得好了,可起到“意义指示”、“画龙点睛”和“价值提升”的作用。
特技,是电视专题片特有的包装手段和包装技巧,是运用电视画面的特殊处理而达到的一种包装效果。
如,中央电视台记者曾在报道行人乱穿高速公路造成人员伤亡时,特地使用了慢动作重复了某行人被撞身亡的场面。
由于慢动作的使用,使这条报道起到了非同寻常、凸显本质的效果。
再如,但特技包装不可滥用,用得不准确,就会喧宾夺主。
声音包装,一般是指一部专题片的配音或解说。
用什么样的音调,用多快的语速,是高扬的还是低沉的,用男声还是女声,产生的包装效果也不相同,但重要的是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而有所选择,选择得好了,可以锦上添花,使节目增加整体的美感。
化妆品、保健品专题片制作技巧
专题片分为新闻性专题片、纪实性专题片、科普性专题片与广告性专题片。
其中新闻性专题片煽动性要强,因为它是从新闻的角度来编辑内容的,没有做作、虚伪的成分,真实性是新闻性专题片的本色,只有真实才能让大家信服;
其次,专题片突出新闻性是以新闻的形式做广告,新闻的播放是合法的,不会因违反广告法而受查处。
一、电视专题片的创意技巧
1.突出新闻性
专题片应由新闻部或专题部创意,一般不要找广告部,避免广告味太浓,影响传播效果。
新闻专题片禁止本企业员工或经理上镜头,尽量让企业外人士说话,这样更显客观、更可信。
2.突出地方性
患者、专家最好是当地的,特别是专家,一定要请在全国或全省有一定影响力,又在当地工作,且与保健品、化妆品功效相关的专家。
如果具备全国性学会职务称号,要注明职务称号,还应在字幕里加上当地所属单位。
禁止在字幕和旁白中出现企业或产品顾问等与企业相关的字样。
拍摄专题片的导演、专家要熟悉产品,了解产品知识。
选择典型专家、患者作为“演员”,效果会更真实。
3.突出全面性
所选患者的症状、年龄、性别与职业分布应有计划性,尽量从多层面来表现主题,患者的语言表达要口语化,避免“背文章”,力求生动自然,真切感人。
专题片表述的症状要多,要全面,以扩大销售群体。
介绍功效时,最好将产品说明书上的几大功效,全部体现在患者的表述中。
4.突出生动性
场面既要自然,又要有气势、生动,要有公益性咨询接待的场面、药店购买的场面、专家讲解的场面与患者评价的场面,以力保专题片的可信度。
5.突出煽动性
制作专题片,最好请当地有名气、有形象、有气质的专家或患者,要求语言表达有魅力,情景煽动要有力量。
主持人的导演和表达,也要尽量增加专题片的煽动性。
6.突出鲜明性
专题片中,产品陈列要引人注目,产品包装要鲜艳、明亮,产品的陈列面不能太小。
陈列展示与画面取景都应鲜明突出。
7.强调对比性
专家说,原来听别人说怎么有效,我不太相信,现在通过认真了解,确实有效。
患者说,服用前将信将疑,服用后症状迅速消失,前后对比明显、强烈。
二、被访者的选择技巧
1.制作高质量的专题片,要找到与我们采访目的有直接关系的当事人:
事件的参与者与目击者,以及其他最了解事件情况的人。
只有他们才能给你反映详细、生动、科学的事实材料,只有他们说话才有权威,这种权威包括法律权威、行政权威与理论学术权威。
另外,真正的受益(害)者说话有权威,某些有特殊形象者(老百姓)说的话也有“权威性”,要找这种生动形象来打动人,影响周围的人。
2.所选访问对象的外在形象、相貌、环境气氛都要典型。
如选择商场经理就应该有经理特有的形象,受访的营业员不能是满脸胡子、不修边幅、不讲卫生者。
如果是重点人物,则应重点诱导,把他身上发生的事都用某种提示性提问反映到画面上来。
3.选择容易与记者(采访者)配合,口音清晰、表达较自如的访问对象,性格急躁、情绪易冲动、多言快语者更受欢迎。
患者、专家一定要找本地、本县、本市的。
三、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1.在采访对象面前不要显得傲慢或粗鲁,应直截了当的提问,不高傲自大。
提问要有礼貌、有自信、使旁观者感到此人懂行,提的问题有水准。
2.冗长复杂的问题不可取,采访提问应当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多用肯定语气,而不要用否定语气。
不要用一个很生僻的词来提问,以免引起被访者的反问。
3.提问应注意诱导,多加提示,把你想要采访的答案由被访者回答。
如果某主持人在商场采访不相识的购物者,开门见山就问:
“请问先生您是第几次买***了?
”对方回答:
“噢,我是第一次买。
”又问:
“您知道***的疗效吗?
”又答:
“我没服过,我不知道”。
这种提问方式,从一开始就使双方感到尴尬,彼此都无意再提问或回答了。
如果我们转换一个角度,问:
“我刚才看到您手里拿着***,请问您为什么要买***?
”回答:
“我只听说效果不错,就来买几盒试试。
“以前您听说过***吗?
“听说过,我同事**……用了都说不错”。
这样双方就能很愉快地交流,将创意者真正的意图透过被访者表达出来。
4.挡驾采访时,千万要注意,不能让被访者陷入紧张、为难的心理状态,以免产生不利的影响。
5.采访提问时,应尽可能按事先同对方商定的顺序进行,不要搞临时性的、突然的袭击,免得对方不知所措,手忙脚乱,影响采访效果。
另外,提问谈话要考虑对方的身份,提问要因人而异,不可千篇一律,要尽可能适应电视谈话的环境与气氛。
四、同期声讲话的拍摄技巧
1.用同期声拍摄座谈会与小范围讨论场面,对比较长的讲话稿,应让讲话人做好认真准备,避免出错。
如有可能,可采取分段,或中间几段改用画外音(即插资料片、空镜头等)的办法拍摄和录音,还可按照提问的要求,一段一段拍后剪接。
2.要使讲话人的表情、动作自然,让讲话人熟悉讲话内容,适应对着镜头,话筒讲话要多增加采访者之间的交流,增进采访中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交流。
3.讲话时,现场的环境、气氛很重要,应尽可能在现场拍摄,设置好角度,把镜头里的人物身前身后的景点布置好,过于多的人头像,或者背景不符合谈话内容的,不可选取。
五、背景音乐的处理技巧
专题片的背景音乐,是为了配合画面要求、实况与画外音交替配合使用的,能增强内容的真实性,在应用中要恰当使用,以免破坏完整效果。
六、声画分立的处理技巧
在电视片的制作过程中,声、乐、画三者是独立的。
为了配合画面声、乐可随意加减、超前或拖后,高带制做中,音频有二条,视频有一条,播放音乐最终要与画面配合制成节目。
电视台播出节目选用合成后音频,一般在2音频道,这是我们制作节目应注意的问题。
制作的节目时,如有的在1音频上,有的在2音频上,播出或制作都会发生困难。
如果采用单声道复制,声、乐可以做分离和改动,但声、乐二个音频一旦合成,就不能分离。
声音可以切换,画面同样可以切换,在保持音乐完整的情况下,可以剪切、增换画面,只要前后衔接得好,就不会破坏画面的整体效果。
只有高带和Betacam带才可以音像分离,而用家用带制作的节目,是不可做音像分离的。
七、镜头前的播讲技巧
在摄影镜头前讲话,手上还要拿着话筒,记者、主持人以及周围的陌生人都处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中,要完全象生活中那样说话、动作,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也不能象演员一样去“表演”。
首先你应该明白,你不是在装扮任何角色,你就是你。
但你应当把最好的风度、姿态、神情表现在观众面前,在镜头前泰然自若、从容不迫、落落大方。
要对自己的访问谈话或报道充满信心,从精神到身体,既振奋又松弛,即聚精会神,又机敏灵活。
镇定自若需要一定的自制能力,但最根本的是,要对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有充分把握,你所讲的每句话,都要经过冷静而严密的思索。
如果让观众感到你是在背诵稿子,或认为你对稿子的内容、意义并不完全理解,即便你背得滚瓜烂熟,还是缺乏权威性、感染力。
从容不迫就是要求头脑清晰,回答问题要有条不紊、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与口齿清楚。
要有控制讲话速度、语调和语气的能力。
落落大方就是要注重文明礼貌,积极与主持人配合默契,做到语言美、形体姿态美。
保健品、化妆品的专题片制作,除了要了解以上一般性常识技巧外,还有更多的操作性技巧,需要在实践中认真体会。
本文意在抛砖引玉,希望能与更多的业界朋友,广泛交流,共同提高。
专题片“叙事断点”的处理
现在,教育专题片创作越来越红火,但是,伴随着选题时间跨度的增大,专题片的创作难度往往也越来越大,其原因之一,就是“叙事断点”的产生。
一、“叙事断点”概述
众所周知,电视专题片是以画面语言为主,有声语言等为辅的艺术形态。
因此,能否将流畅的构思转化为生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摄录到丰富、完整的画面素材。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有一部分画面素材是无法摄取到的,我们将这部分画面在剧本中的位置看成一个点,称之为叙事断点。
作者认为,所谓“叙事断点”就是指在专题片创作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没有拍到,它往往成为制作的最大难点,大部分专题片创作受制于这些断点,甚至引起失败。
所以“叙事断点”对专题片编导来说是格外棘手的事情。
例如:
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专题片《创业者之歌》,其内容大意为:
有一位双腿残疾的中年男子,他选择饲养美国牛蛙作为创业致富的目标,他举家住在蛙塘边的茅草棚里,在克服了技术难关、严寒酷暑等许多困难之后,这位双腿残疾人终于“站立”起来了,不仅自己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还言传身教,解囊相助,使其它几位无业青年先后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这无疑是个生活气息浓厚、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好题材。
但过去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没有留下任何声画资料。
当然,饲养牛蛙等日常管理具有重复性,是可拍的,但对人物打击最大的前两次创业失败,对于非专业影响视制人和来说,显然成为叙事断点。
从结构上说,这部分内容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人物身上自强不息奋斗精神,以及由鲁莽到成熟的心路历程,是其形象塑造中的点睛之笔。
而从主次轻重上看,它又不必详述,所以这个叙事断点就是最常见的,仅仅属于局部性的一个“点”。
再例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的屠刀曾疯狂地挥向犹太人种族,整个欧洲一片血雨腥风。
然而,就在那段最最黑暗的岁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上海,容留了数以千计的犹太难民,使之免遭虎口之劫。
这段往事令犹太民族难以忘怀,并在世间广为流传。
但是,时过境迁,岁月的风雨消磨了那段历史的印痕,致使再现这闪烁中华民族博大胸怀的一页困难重重,毕竟大半个世纪过去了。
二、“叙事断点”的分类
专题片创作过程中的“叙事断点”大致可分为三种:
1.是过去发生的事实如前述所举的例子。
2.是突发事件由于事件的突发性,而未能摄取到画面素材,如舍己救人的英雄等。
3.是隐秘发生的事实如上海市人事局一位副局长,其子女多年来待业在家,论他的职位,解决自己孩子的就业问题,可谓是易如反掌。
但他公私分明,从不以权谋私,直到他病故,人们才发现了这个真实的事迹。
三、“叙事断点”的处理
叙事断点的处理,虽然往往是需要被动的补救措施,但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恰到好处的表现,往往可以取得不凡的效果。
1.空镜头处理
空镜头处理得当会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在营造典型环境、强化感情色彩、展示事物特征、揭示主题思想等方面极具潜力。
而且某些特定的空镜头还有深刻的象征性和故事性。
如专题片《毛泽东在陕北》中,延安窑洞前的那架小纺车,仿佛正向人们娓娓道来那脍灸人口的南泥湾故事。
用空镜头来填补专题片的叙事断点,是既简炼又实用的办法。
拍摄诸如:
与叙事相关的道具、场景,具有象征性的造型,景色等空镜头往往具有含蓄、大气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用空镜头处理应力求避免概念化、既要形成新颖,又要表现准确。
如专题片《解读上海》中的一段:
“……下岗潮席卷了整个上海,几乎没有哪个人、哪个家庭可以说真正和下岗无关、不受下岗困扰。
100多万人的命运,实实在在的成了这个城市的命运。
”这段解说在处理时用了两组镜头,第一组是“再就业服务中心”内拥挤的人群大场面,第二组镜头是传统制造业空旷的厂房内景,这两组镜头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力,生动的再现了人民群众在产业大调整时期,既有壮士断臂勇气,同时也承受了壮士的痛苦这历史的一幕。
同样在专题片《解读上海》中还有这样一段:
“1991年9月,北京中南海,中央工作会议。
黄菊代表上海市向中央提出“三个保证”,并同时请求“三项改革”:
率先改革、自主改革、自费改革;
保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证服从中央的宏观调控,保证每年超额完成财政上缴。
“请求”在会上、会后引起巨大震动。
这段解说的画面处理用了一组中南海的空镜头,虽是不得已而为之,却恰到好处,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这里,从第一个例子中可看到空镜头深刻的表现力,第二个例子中可看出空镜头巧妙的填补了1991年9月当时中央工作会议这个叙事断点。
2.事后采访
事后采访实质上就是采用说的办法,用讲给观众听来弥补未拍到活动画面的遗憾。
由于“说”几乎是无所不能的,所以事后采访自然成了弥补叙事断点的最有力的工具。
例如专题片《毛泽东在陕北》中,通过对多位老红军战士的采访,用他们各自的所见所闻、他们的亲身感受,生动地刻划出毛泽东在那段艰苦岁月中的光辉形象。
又如专题片《杨靖宇》中,通过杨靖宇将军生前几位警卫员的专访,用他们的口述再现了烈士在生前最后一刻,掩护战友撤退,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只身一人与日寇周旋,直至弹尽粮绝英勇牺牲的悲壮一幕,有强烈的真实感。
事后采访应力求访到当事人或直接证人,因为其身份所具有的说服力是旁人无法替代的,而且他们的亲身感受也是他人所不具备的。
事后采访,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采访专家、学者,如专题片《民族魂》中,来自全国各地研究鲁迅的学者,以详实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勾勒出鲁迅先生,这位新文化战线上革命家的卓然风范,有效弥补了史料不足带来的叙事断点。
同时,专家、学者所特有的,那种客观、深入和超脱的眼光也为该片增色不少。
在有些情况下,事后采访主要是借被访人的身份,来突出观点的权威性,其意图并非完全是为了弥补叙事断点。
连续10年的GDP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经济奇迹,它的结果以巨大的现代财富的方式高高地矗立着。
人们通常的疑问是“钱从哪里来?
(采访实况):
上海市计委主任谈,在过去十年中,上海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00亿元,等于是再造了几个上海,而在这些投入中,政府只占约10%,其它90%都是通过市场的方式筹集的。
这里的访谈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由市计委主任讲出来,份量显然是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
事后采访对全片的风格、节奏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操作中要再三斟酌。
3.事后重演
中央台《东方时空》栏目近期曾播出了系列专题片《记忆》,其中有些画面的右上角打上了“真实再现”的字幕,意思是说明这部分画面是由演员代替真人来演绎已发生的事变。
《记忆》取材于二十世纪对我国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又并不完全为现在人们所熟悉和了解的人物,并且每个人物只表现他最具有“亮点”的那一段时期,冠之以某年为副题。
如《阿炳1950》中,阿炳录音的黑白镜头,就是根据当年曾经为阿炳录音的音乐工作者的口述,通过演员的表现再现这一历史时刻的。
这里采用演一遍的办法,还原过去的事实时,用字幕标明,以示对观众负责。
事后重演的应用拓宽了专题片的选题范围,使人们能够在专题片中看到遥远以前发生的故事。
但值得注意的是:
专题片的式样又有纪实、写意和综合等多种形态,采用事后重演的办法虽属不得已而为之,但与纪实性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用这种办法去弥补叙事断点,局限性比较大。
4.其它方法
在满足选题和风格式样的前提下,叙事断点的弥补也可以用绘画、雕塑、影视资料或电脑动画等方式处理。
其中绘画、雕塑和电脑动画的效果总是高于生活的,适用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片 制作 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