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887715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7.45KB
中国文化史文档格式.docx
《中国文化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史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纬,相对于“经”而言,是方士化的儒生编集伪造的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如七经皆有纬书,称之“七纬”。
两汉之际,王莽、刘秀和农民起义军都曾利用谶纬。
10、玄学
所谓玄学,即玄虚之学,是从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的,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其哲学宗旨是“贵无”,认为“无”是宇宙万物这些实际存在的“有”的本源,“无”产生万物,即“无中生有”,其政治主张是“无为”。
11、魏晋风度
所谓魏晋风度,是指魏晋时期那些世家大族的名士们所表现出来的风度,具体而言,是指魏晋名士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不同于其他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和内在心理精神。
它是这个时期的士大夫们内心空虚,精神压抑的产物,但对后世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理学
所谓理学,又称为“道学”,是宋代的统治思想,它是以儒学为核心,经过儒、道、佛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比较完整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思想。
在宋代形成,影响到以后的元明清三朝,称为中国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正统思想理论。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文化的生态环境
第一,地理环境,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养育了百态千姿的地域文化。
第二,经济土壤,以商品经济为动力源的新的经济结构开始形成,从而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种更新了的土壤。
第三,社会结构,文化是一种人类现象,而人类只有组成一定的社会结构,方能创造并发展文化。
人类社会组织的演变趋势,大约是由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进化。
第四,国际条件,由于中国文化在古代明显领先于周边地区,所以中国虽然广为吸收周边文化成果,但主要是中国文化施影响于周边。
2、简述中国文化的特质
第一,人文传统。
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要义不在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进类群,强调人对宗教和国家的义务,构成一种宗法集体主义的人学。
第二,伦理中心。
中国文学突出强调“教化”功能,史学以“寓褒贬,别善恶”为宗旨,教育以德育统驭智育,人生追求则以“贱利贵义”为价值取向,构成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系统。
第三,尊君重民。
“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组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
第四,中庸协和。
“极高明而道中庸”,“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显示出中国式智慧的特征。
第五,延绵坚韧。
中国文化是从农业宗法社会的土壤生长出来的伦理型文化。
农业社会提供了一种坚韧的传统力量,伦理型范式造成顽强的习惯定势,而先秦已经形成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精神,使中国文化的认同力和适应力双强。
3、简述文化的功能
第一,记录功能:
中国的甲骨文、埃及的纸草、巴比伦的楔形文字等,都给我们留下了人类早期社会实践的记录。
今天,这种记录功能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但语言文学有这种记录功能,物质型的文化也有这种功能。
第二,认识功能。
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思维方式、提高认知能力,从而逐渐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认识世界。
第三,传播功能: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一种社会现象,将各种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从古代到现代,可以纵向横向传播。
第四,教化功能,指文化具有造就人、塑造人的功能。
在历史上,文化对人的教育不仅表现在生产技能上,更重要还在于社会教育上,也就是在于通过积极引导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下一代。
第五,凝聚功能:
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们。
在同一文化类型或模式中得到教化,从而产生相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而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一种集体意识,同时产生巨大的抗异力量
4、原始宗教的内容有哪些
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几大类。
第一,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
宗教最初萌动于原始人的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
第二,图腾崇拜。
对具体自然物的崇拜,后来抽象为图腾崇拜,即相信每个氏族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并将其视作族徽。
第三,生殖崇拜。
两性关系的原始本能和对生殖繁衍的渴望,又造成原始时期生殖崇拜盛行。
第四,祖先崇拜。
原始人相信万物有灵,由此产生灵魂和鬼神观念。
鬼神崇拜兴起,源于对血亲先辈的敬仰,并在鬼神崇拜的基础上又产生祖先崇拜。
5、文明起源的标志有哪些
第一,青铜器的使用。
中国青铜时代可能起始于距今4000年前的二里头文化时期,该遗址中出土了礼器、兵器和工具等,已具有简单的器物组合、花纹图案和铸造技巧。
第二,城市的出现。
西方有学者把5000人的规模和高筑城墙作为城市的标志,而从考古发掘看来,宫殿基址、陵墓、居住及手工业遗址等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因素。
第三,宗教性的礼仪中心。
祭祀活动在中国上古极频繁,因而祭祀中心的出现也极早,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齐家文化中都有发现。
第四,文字的使用。
具有文字特性的刻绘符号的出现远比成型的甲骨文提前很多,甚至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6、周人的天命观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周人的天命观与夏商以来相比稍有变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德”的强调。
周人将“德”与“孝”对称,对天命而言有德,对祖先而言有孝,这是周人政权合法性的重要理据。
此即《庄子·
天下》所说的周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
二是对“民”即“人”的重视。
统治者通过战争、作城和耕作等社会活动,认识到人民是决定政权存亡的重要因素,天的意志也通过民意表达出来,“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所以统治者不仅要“顺乎天”,而且要“应乎人”,恤民和保民成为统治者的一般共识。
7、简述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特征
第一,家天下的延续。
家天下的主要特点:
一姓家庭统治一个朝代,只要这个朝代不灭亡,这个家庭就一直统治下去。
第二,封国制度不断。
这种制度保证了权利集中在一个血缘家族之中。
同时也存在容易引起叛乱等弊端。
第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第四,家国同构
8、简述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背景
第一,经济上“富足”。
我国历史上经济的发展出现4个高度期,其中一个便是在战国秦汉。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广泛应用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大规模的兴修水利,促进了生产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奴隶制的瓦解。
经济上的“富足”为“百家争鸣”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第二,政治上形势的要求和文化开放的政策。
这时期天下纷争,诸侯国对峙,各国都需要广纳人才为我所用。
于是许多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由于这时社会的裂变,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开放的学术环境,这些都是“百家争鸣”产生的重要因素。
第三,阶级状况复杂和私学的兴起。
阶级关系上出现士阶层,各诸侯国礼贤下士。
“士”人们受到重用并希望自己的思想治国平天下。
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的转变,出现了学术下移的现象。
私学兴起,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学士。
9、简述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统一的因素
第一,业已形成的统一市场
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分工,促进商业繁荣
②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联系
第二,特殊的地理环境
第三,趋于一致的政治制度
第四,强烈的人民呼声
10、秦朝实行的“文化大一统”政策包含哪些方面
第一,书同文,秦始皇令李斯主持统一文字工作。
书同文,尤其是汉字的隶变,不仅使辽阔疆域内文化传播不再有文字隔阂,而且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统一、民族凝聚,功垂千秋。
第二,车同轨。
秦统一后,下令拆除障碍,以京师咸阳为中心,向东、南、北修三条驰道,宽50步,又统一全国车轨轨距为6尺,方便了从京师到各地的交通。
第三,度同制。
秦朝规定货币分黄金和铜钱两种,沿用商鞅所制量器和尺子,衡器略有变更,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凡制造度量衡器,都要刻上诏书全文。
第四,行同伦。
为统一全国的文化心理,推行严刑峻罚,“以法为教”,并在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乡官,名曰“三老”,以使“黔首改化,远迩同度”,是为“行同伦”。
第五,地同域。
废除西周以来的封邦建国制,打破地区壁垒,又通过大规模移民,开发边境,传播中原文化,是为“地同域”。
第六,修秦律。
在秦国原有刑法基础上,汲纳六国有关法律条文,制定秦律。
11、简述秦汉时期固守与外拓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秦汉帝国同时采取静态与动态、固守与外拓的两手政策。
固守的标志是修筑长城,外拓的标志是开辟丝绸之路。
1、长城的修筑,可上溯至战国时代,各国修筑长城的功能也各不相同。
第一类是“互防”长城;
第二类是“御胡”长城。
秦灭六国后,一方面拆除互防长城,以利统一;
另一方面加强御胡长城,防范匈奴南袭。
这条秦长城,在今见砖石垒砌的明长城以北很远的地方,说明农耕游牧的边界线,在秦汉时代要较宋明以后靠北几百里。
2、丝绸之路的开辟,首先归功于张骞的“凿空”西域,而卫青、霍去病等一批军事干才的西北用兵,也起了关键作用。
张骞通西域后,汉朝与西域各国使者往来不绝,与西域各族的贸易日渐发展,汉朝修筑令居以西道路,形成通往中亚、西亚的两条商路,这便是“丝绸之路”除了穿越沙漠绿洲的路上丝绸之路之外,与之并存的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后者较前者起源更早、延续时间更长、通往的地区更广。
1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差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经书的文字、版本、篇目不同。
今文经用汉隶抄写,古文经用六国古文书写。
第二,二者的学术取向不同。
今文经学的视角是政治的,古文经学的视角是历史的。
第三,二者所尊崇的圣贤对象不同。
今文经学崇奉孔子,古文经学崇奉周公。
第四,二者学风不同。
今文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学风活泼,又往往流于空疏荒诞;
古文经学注重典章考据,学风朴实,却常常失之繁琐。
13、道教的文化渊源是什么?
渊源有三:
第一,古代的鬼魂崇拜,道教将古代神灵系统中的部分天神、地祗、人鬼纳入崇拜对象;
第二,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被大量吸收,神仙方术演化成道教的修炼方术,方术士演化为道士;
第三,先秦两汉的道家学说,尤其是黄老之道,道教徒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道德经》为课诵的主要经典。
14、魏晋风度的内涵包含哪些方面
第一,强烈的生命意识。
对死去的亲朋好友表示哀悼。
服用五石散
第二,对事物的一往情深。
重视对朋友的感情等。
第三,旷达傲世,率性自然,自命不凡,以我为中心。
第四,反抗世俗。
敢于违反世俗礼教。
如裸袒、行散、散发等
15、魏晋玄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第一,正始时期。
玄学伏流于两汉,而其正式创始人则是曹魏正始年间的何晏与王弼。
何晏著《道德论》,王弼作《易注》、《老子注》,倡言“贵无”,认为“无”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作为具体事物的“有”,皆生于无。
第二,西晋“竹林七贤”时期。
向秀和郭象注《庄子》,修正何晏、王弼的观点,主张“崇有独化”,即认为“有”是自然存在,并不在于“无”,因而名教不仅本之自然,而且名教即是自然,论证现存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合乎天道自然。
第三,东晋、南朝时期。
玄学转向探研佛理,玄佛合流,统治者和社会名流谈玄崇佛,而佛教各宗也大都以玄学语言解说佛经。
16、科举制度兴盛的条件有哪些
第一,科举制度的经济前提是北魏始行的均田制在隋唐间得以推行。
第二,科举制度还反映了“世代衰微,全无冠盖”的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之利益,这是他们在北方政权中获取政治地位的重要途径。
第三,书写、印刷等物质条件大有进步,有利于考试的实施。
第四,隋唐时代的经学大统一为应考士人提供了必备的教科书,规定了法定的经以文本。
17、简述中国文化出现第三次转折的契机
唐中叶开始的第三次文化转折不同于前,它以“安史之乱”为界标,汉唐时代的雄浑气象逐渐转为精致内省的文化风格,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化。
从土地制度角度看,“安史之乱”后,以人丁为本位的租庸调制在中央直属的京兆和各州府被其他形式的赋税制所取代。
从商品经济角度看,隋唐能承袭魏晋南北朝“钱币兼用”的传统,到宋代,钱币已经排斥布帛,称为唯一的一般等价物。
城市商业功能的扩张,使开市与闭市的“咚咚”的鼓声归于沉寂。
18、明代伊斯兰教发展的标志有哪些
第一,经堂教育的兴起。
外来移民来到中国后,经过较长的时期,就被中国化了。
其后代都说中国话,对他们原有的语言如“阿语”,则不认识,这就看不懂一些伊斯兰教的经典著作。
同时,由于明代开始实行闭关锁国,这就阻碍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在这种情况下,胡登洲创制了经堂教育,培养了一批阿訇和骨干力量。
第二,教坊制的形成。
教坊即是以一个清真寺为中心形成相互独立、互不统属的民间宗教组织。
有多少清真寺就有多少教坊。
教坊主要是管理本寺教民。
第三,在西北地区的广泛传播。
15世纪吐鲁番全部信奉伊斯兰教。
19、伊斯兰教在乾隆以后回到新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教派林立,经济实力雄厚.在乾隆以前,清实行传统的制度要求少数民族要“剃头”,这激起了伊斯兰教人民的不满于起义,给清廷造成重创,乾隆以后实行比较宽松的政策,使得伊斯兰教得到快速发展,形成4个流派,此外,它们的资金也比较雄厚。
第二,管理形成由三掌教制改为乡约制。
三掌教是指由伊玛目、赫蒂布、穆艾律共同管理教务
第三,经堂教育和汉文译注更加兴盛。
在明代经堂教育兴起的基础上,清代经堂教育进一步发展兴盛起来。
在初期,以常志美为代表在山东一带创制了一大批经堂教育;
中后期以马德新为代表在云南创制的一批经堂教育。
20、清道咸间经世实学的内蕴包括哪些方面219
第一,讥切时政,诋排专制,倡言变法
第二,研讨漕运、海运、盐法、河工、农事等“大政”
第三,探究边疆史地以筹边防,“谈瀛海故实”以谋御外
第四,变一味考辨古史为“写当前的活的历史”
21、清代学风由“纯学术”走向“致用之学”的原因218
第一,历经农民战争、民族战争的洗礼,深受王朝更迭、社会动荡震撼的士子精英,以匡济天下为己任,痛诋王学末流的空谈误国,力倡经世实学。
第二,殆至道光、咸丰年间,社会危机像火山喷发般发展出来,土地兼并的加剧,统治阶级的侈靡,吏治的败坏,阶级矛盾的激化,催迫着清王朝向乱世滑落。
第三,西方殖民者挟持坚船利炮、毒品鸦片大举入侵,更造成一种旷古未见的“变局”。
部分忧国忧民的士子惊觉起来,他们纷纷从古籍考证和玄学思辨中抬起头来,思索济世之道,便出现了由“纯学术”走向“致用之学”的学术转向。
21、处理文化关系的原则有哪些246
第一,关于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第二,关于正确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第三,关于正确处理文化普及与文化提高的关系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史自觉的时代138
魏晋以降,迎来了一个“人的自觉”时代,这同时又是一个“文的自觉”时代。
文学和艺术的各个门类从儒学伦常的樊篱中解放出来,摆脱“成教化,助人伦”的工具地位,超越于实用和功利之上,成就了专门独立的文化品种。
首先,这一时期出现大量的文论、诗论、画论、书论、乐论,它们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进行疏列分类,品评裁量,对文学和艺术的审美趣味、概念范畴、技法规则等,都作了系统的理论探索。
一大批文艺批评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文学和艺术的各门类经过长期的创作实践,已走向成熟,渐成体系。
其次,此一时期士人注重人格理想和人生体验的追求,个人主观精神和情感意向的表现成为文艺主旨,使得文学艺术对精神境界的开掘远甚前代,这是文艺本体论的一大进展。
文学方面,“缘情”说和“神思”说脱颖而出。
绘画方面,在佛学和玄学的影响下,出现了“传神写照”、“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理论主张。
在音乐方面,也打破了以儒家“乐以象政”、“治乱在政,而声音应之”的旧说,将艺术的感受归于个人的情感体验。
其三,在创作上,文学和艺术的各门类都格外讲求形式,磨砺技法,形成许多规律性的原则,影响后代的文艺进程。
其四,魏晋以来的文艺创作实践极其丰富,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超前代。
以文学为例,据刘勰《文心雕龙》的归纳,至其时文章的体裁已多大30多种。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摆脱经学的附庸地位,以“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登上大雅之堂,这是文化史上的一大进步。
这一时期的文艺理念和创作方式,一直影响到唐代中叶,诗出阿仙李白杜甫、文出现韩愈柳宗元、书出现颜真卿柳公权、画出现吴道子王维之后,才又有一个新的大转变。
魏晋至唐代中叶以前,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成熟时期。
晋人荀勖《中经新簿》用甲、乙、丙、丁四部分类,其丙部即史部,包括“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史书才有独立一类,与经书并列。
东晋初年,李充沿用四部分类,但易乙部为史,丙部为子。
至唐代前期撰《随书·
经籍志》才确定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和顺序。
四部明确分类,标志着我国传统学术体系的确定,史学从经学中分离出来,走上独立发展的轨道。
隋代和唐初是中国史学的重要发展阶段,科举考试中专设有史科,分“一史”和“三史”两类,通史入仕,刺激了史学的发展。
这一时期还出现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评专著——刘知几的《史通》。
杜佑编纂的《通典》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中国史学传统的另一大特色——史注,也在这一阶段勃然兴起。
2、试析利玛窦等耶稣会士来华做了哪些贡献及其历史作用207
耶稣会士在学有专长的中国人士协助下,展开了空前规模的传播西学的工作,包括欧洲古典哲学、逻辑学、艺术、自然科学。
而后者是最主要的部分,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方面,利玛窦带来了德国数学大师、有“16世纪欧几里得”之称的克拉斯维注释或撰写的几种数学讲义,并与中国士人合作译出。
其中影响最大的,“泰西利玛窦口译、吴淞徐光启笔受”的《几何原本》和“西海利玛窦授、浙西李之藻演”的《同文算指》。
中国古代几何学中,店、线、面、直角、锐角、平行线、对角线、底边、立方体、体积、比例等专用名词,都是由《几何原本》首先确定下来,并沿用至今,甚至影响日本、朝鲜等国家。
《同文算指》介绍了西方数学的算术知识,尤其是笔算法等。
二、物理学方面,徐光启利用雄三拔《泰西水法》,结合中国的水利知识,完成了《农政全书》水利部分的写作。
汤若望所著《远镜说》,标志着西方光学正式传入中国。
三、地理学方面,利玛窦绘制、李之藻刻印的《坤舆万国全图》,介绍了世界五大洲说,展现了东西两半球的寒温热五带的划分。
耶稣会士传播的地理知识,对于中国人突破原有的狭隘地理观,形成较为开阔的世界眼光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欧洲的“地圆说”惊醒了长期沉迷于“天圆地方说”之中的中国士人。
四、天文历算学方面,利玛窦所著《乾坤体义》叙述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体系。
至今沿用的阴历,就是这个历法。
五、武器军火制造方面,崇祯年间,汤若望与焦勖合著《则克录》,详尽叙述炮台构筑、火炮铸造、火药成分、大炮使用及炮兵教练。
综观耶稣会士传播的西方学术,多是中世纪末期欧洲流行的古典科学和近代技术。
在此过程中,某些近代科学方法如实验的方法、数学语言的运用等也随之传入中国。
在介绍西方学术的同时,利玛窦等人还通过著作、书信向欧洲介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
在耶稣会士的媒介下,18世纪中国文化大规模传入欧洲,中国的绘画、建筑、戏剧、诗歌、陶瓷、丝绸及典章文物,风靡于西欧和南欧,被称为“洛可可艺术”,“启明时代”、“感情主义时代”。
欧洲人曾将利玛窦有关中国历史地理、政界内情、儒家思想、宗教理论、文化艺术、民情风俗的文字,汇编成《中国札记》和《中国书简》,于1910年在意大利出版,称为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重要文献。
利玛窦等人作为传教手段带来的西洋学术,特别是在数学、天文历算学、军火制造方面,对中国明清之际的经济文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打开了一部分中国先进士人的眼界,使之开始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致力于研究新问题,从而产生了一个与宋明理学大相径庭的,以徐光启、李之藻为代表的明末清初的“西学派”。
然而,当时的西洋学术并未普及开来,即使在士大夫阶层中,也远未引起足够注重。
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还没有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准备好必要的土壤,尽管有少数先驱者为近代科学的传播进行了巨大努力,也难逃夭折的命运。
3、怎样理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45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揭开了现代思想启蒙的序幕,但探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具体道路,是一长期而艰巨的历程。
1940年1月,《中国文化》杂志在延安创刊。
毛泽东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他写道: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对这一科学论断,毛泽东作了如下诠释:
这种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是民族的。
它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特性。
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
民族的形成,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这种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是科学的。
它反对一切封建思想、迷信思想、唯心论或宗教教义,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际一致。
它能够和具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唯物论者和自然科学家,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统一战线。
这种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是大众的。
正因如此,它又是民主的。
它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劳苦大众服务,并逐渐称为他们的文化。
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
革命文化运动的实践者是群众。
一切进步的文化工作者,应有自己的文化军队,这个军队就是人民大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