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交往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872120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49.13KB
正确对待交往Word格式.docx
《正确对待交往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对待交往Word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小私有者人际关系说。
(2)人际交往的基本特点
第一,人际交往具有广泛性。
美国心理学家S.沙赫特作过这样的实验。
他以每小时十五美元的酬金聘人到一个小房间里去住。
这个小房间里没有报纸、电话和信件,也不让其他人进去,甚至连被试身上的钱包也不让带。
总之,这个小房间与外界隔绝,最后有五人应征参加实验。
其中一个人在小房间里只呆了两个小时,三个人呆了两天,一个人呆了八天,这个人说:
“如果再让我在里面呆一分钟,我就要发疯了。
”实验证明,没有一个人愿意同其他人隔绝。
我们社会对罪犯的惩罚就是让他与外界、亲人隔绝,如果再不好好改造,就单独关禁闭。
因此,只要人在社会中存在,就离不开交往。
我们人类都是在与他人密切交往中度过自己的一生的。
第二,人际交往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
这是交往行为的基本属性和基本要求,因为只有在对外界环境的开放中、在与外界对象的互动中,才存在交往行为。
在开放性的人际交往中,交往主体与交往客体的划分具有不确定性。
事实上,交往的双方互为主体,即使在某些情况下,好像一方是交往的发起者,具有主动性,但只要一进入交往过程,交往双方就进入了互为主体的状态。
交往的互动性要求人们在交往中保持积极状态、发挥能动作用、扩大交往范围,敢于交往,善于交往,诚于交往。
在交往中要把握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需要和目的等各个方面,如与亲友、与同学、与老师、与熟人、与陌生人交往,以及因公交往和因私交往,这就需要人们根据不同类型交往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交往策略。
第三,人际交往具有社会性。
因为交往的主体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交往所揭示的是人们互相之间的各种关系。
另外,交往者的性格、情绪以及意志也同一定的社会环境相联系;
交往的产生和发展要受到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制约;
交往的方式和风格也因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有所差别。
在当代社会,由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多种多样的选择机会令人应接不暇,现代人对网上聊天、网上交友、虚拟社区已并不陌生,应当说这一切都为人际交往的选择性提供了大量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学生在实际的交往实践中,注意交往选择,慎交往,交益友,就显得尤为重要
2.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接交往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
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任何一种人际关系都包含着三个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成分,即认知成分(指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情感成分(指积极或消极情绪、爱或恨、满意或不满意)和行为成分(指交往行为)。
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人际交往中双方社会需要的满意程度。
只有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都获得了各自的社会需要的满足,相互之间才能产生并保持一种亲近、信赖、友好的关系;
反之,双方的这种关系就会终止,甚至形成敌对关系。
生产关系(经济、政治、思想等)
人——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关系)
生产关系决定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又具有自身的特点。
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
认知、动机、情感、态度、行为等。
(2)人际关系的类型。
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是十分丰富的。
从交际范围来分,人际关系可分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三种类型。
按形成基础分,有血缘人际关系、地缘人际关系、业缘人际关系。
按性质来分,可分为首属关系(一种面对面的比较亲密的人际关系,如夫妻、朋友等)和次属关系(非面对面的,不密切的人际关系,或者是一种间接的甚至是象征性的关系,比如一个大学里互不相识的同学)、组织关系和私人关系、利害关系和非利害关系、相容型关系和不相容型关系,等等。
正因为人际关系的类型十分丰富,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更需要谨慎对待,要学会针对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采取不同的人际交往方式,为自己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3)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是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
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人际交往多次反复并凝结为一定模式的结果。
人际关系的性质、亲密程度既从交往中表现出来,也影响着交往的内容和交往的频率。
同时,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又各有侧重点和特定的内容,人际交往侧重反映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方式和程序,而人际关系则侧重反映交往后建立的各种心理状态和实际结果。
二、大学生与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素质,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
对于大学生来说,积极开展人际交往,对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和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人际交往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首先,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在大学阶段同学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而且要掌握并遵守社会规范,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毫无疑问,对大学生来说,无论是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获得,还是社会规范的自觉遵守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赖于不断地与社会、与他人的交往实践,有赖于在交往实践中不断地接受社会、他人的教育和引导,因此,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环节。
其次,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正确地认识自我,从而合理地评价自我,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初涉人世的大学生来说更为困难。
经验表明,人对自己的认识需要以他人为镜,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和比较中,把自己的形象反射出来而加以认识。
一般地说,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对方尊重自己、喜欢自己、愿意与自己交往,就表明自己身上具有使人愉悦的优点;
反之,如果对方厌恶自己、疏远自己,那就要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自己身上的缺点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由此可见,在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可以找到一把人生的尺子,量出自身的长处和短处,达到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评价自我的目的。
再次,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完善,增进身心健康。
人的个性除了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比如说长期生活在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中,就会乐观、开朗、积极、主动。
大学生正处于人的个性定型时期,积极的人际交往必将有助于个性的发展和完善。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人际交往对增进身心健康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大学新生由于刚刚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也由于青春期特殊的心理规律,往往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感。
积极开展人际交往,有益于沟通思想,排解心头的烦恼,融洽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产生对同学、老师和学校的友好感、信任感和归属感。
这种感情的交流,包括欢乐的共享和积郁的宣泄,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最后,交往活动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保证。
每个人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际交往,在知识和科技日益增多和发达的今天,交往可以开阔眼界,开发智力,扩大知识面,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要想实现奋斗目标,就必须通过交往形成分工合作、协同作战之局面。
如我国的国家重点项目“863”计划就是多学科的成百上千的科学家在协同作战,才能在10年之内取得1398项成果。
同时,人们在共同奋斗中的不断交往中,也使得个人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社会的承认,受到他人的尊重。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是由大学生自身的条件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
就自身条件来说,大学生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的发展阶段,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阶段;
就所处环境来说,大学生学习、生活在高等学校,这是一个与社会既相对“隔离”而又在本质上紧密联系、既传承人类的悠久文明而又涌动着创新思想的教学科研场所。
这两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人际交往的迫切性。
大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心理的逐步成熟,成人感也日益增强,加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人际环境,因而他们迫切希望别人了解自己,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承认,也急于了解他人和社会。
因此,大学生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抱有积极良好的愿望。
第二,人际交往的平等性。
大学生的交往对象主要是同龄人,人际关系主要是同学关系,是一种横向的关系。
由于大学生个人阅历、社会经验、认知能力、思想观念都大致相同,因而就不会像上下级之间、亲子之间那样形成服从和依赖的关系,而是比较容易产生平等的心理和意识,追求一种平等条件下的交往。
第三,人际交往的理想性。
大学生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社会阅历有限,也由于家庭、社会及客观环境对人的限制,因而不可能全面地接触社会、全面地了解现实的“人”,易于产生理想化的思维定势。
这样青年大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是先在自己的头脑中塑好一个“模型”,然后根据这个“模型”到现实中寻找知己,因此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总流于理想性。
第四,人际交往对象的易变性。
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的不完善,情绪不稳定,做事较易冲动,加之生活的领域不断拓宽,因而在选择交往对象上也就表现出明显的易变性。
这种易变性当然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理想性相关,从而体现出人际交往的不成熟,同时这种易变性也使得大学生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大量的新人新事,有可能在人际交往的挫折中不断地反省、提高。
第五,异性交往的好奇和敏感性。
当代大学生在生理发展上正处于青春期,由于性的成熟,很自然地在心理上产生对异性交往的渴望与兴趣。
大学生异性交往,建立友谊是很值得提倡的,它有益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丰富生活,加强团结,优化性格,也有助学业的顺利完成。
关键问题是要把握好交往的“度”。
第六,人际交往的不成熟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行为上的不成熟。
如交往技巧缺乏、交往过程庸俗化等。
(2)心理上的不成熟。
如过分关注自我需要和形象,或自卑,或自负等。
据调查,26.7%的学生能正常交往。
73.3%的大学生有这样那样的交往障碍。
一般为两种,一为技术障碍;
二为心理障碍,主要为自卑、害羞等。
第七,女生在交往中的部分特点。
生理变化对交往的影响,如生理周期变化,情绪不稳,可能会引发矛盾;
自身条件对交往的影响,如有的自卑、有的骄傲等。
3.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主要有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1)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人们生命过程中最早参与的人际关系,也是人一生中最为持久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大多数比较协调,一方面此时更多的父母开始采取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尊重子女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孝敬父母,理解父母,经常与父母进行沟通。
但也有部分大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出现紧张性的矛盾。
这种矛盾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过渡期,不能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与长辈之间的“代沟”问题;
其次是由于大学生生活环境和阅历的变化,产生了对父母认识上的改变;
最后也由于有些家长依然习惯于对子女事事包办代替,无形中剥夺了大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因此大学生要特别注意加强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应该对父母有更加全面、客观、合理的认识和态度,力争使亲子关系随着自身的发展和成熟而更加协调。
(2)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正是在这一关系的互动中大学生逐步地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完善了素质,处理好师生关系也就能更有效更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怎样更快地适应大学的新环境,使得新型的师生关系更加协调,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认真加以应对的问题。
当然从教师一方来说,要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特别注意在教育过程中的沟通技巧,要重视和尊重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关心和爱护同学;
而对大学生来说,就要一如既往地尊重教师,大胆主动地与教师交往,争取得到指导,同时要注意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
这样,同学们就可以在新的教育环境里建立起新型的协调的师生关系。
(3)同学关系。
同学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最为广泛、最为频繁的一种人际关系,同学关系主要有班级人际关系、宿舍人际关系和社团人际关系。
班级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基本单位,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个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宿舍是大学生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直接的形式。
宿舍是大学生之家,宿舍成员之间友好相处,大家都遵守宿舍规范,生活上互相帮助,就能营造出融洽、轻松的宿舍氛围,这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社团是大学生活中的一种活动组织,它是由一些具有共同的志向、爱好、兴趣的人相互吸引、自愿结合的。
社团成员之间相互认同、接触频繁、关系融洽,非常有利于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交往能力
1.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
为了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际交往真正能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的作用,大学生在交往活动中应注意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充满自信,平等待人原则。
在交往中要充满自信,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平等待人是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前提。
交往要平等,首先指的是在与不同的人交往时应该平等相待,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家庭、经历、特长、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而对人“另眼相看”,也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而看不起别人。
交往要平等,其次指的是要平等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把自尊和尊重他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的说来,平等待人的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正如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有平等对待所有人,才能换取别人对自己的平等相待。
第二,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原则。
诚信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
诚信包含着忠诚和信义两方面的意思,这两个方面又是彼此相通的,“诚”是“信”的内在的思想基础,“信”是“诚”的外在的集中表现。
在中国历史上,诚信历来被当作是人际交往的基本信条。
在《论语》,子贡问孔子治国之道,孔子答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又问,如果不得已,要在这三者之中去掉一个,那么先去哪一个呢?
孔子回答:
“去兵”。
子贡再问,如果不得已,要再去掉一个,应去哪个呢?
回答:
“去食”。
孔子接着说了句名言: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在实践中,中国传统礼教对诚实守信更为推崇。
按儒家的理想,诚实信用不仅是写在外面的说教,更是人内心应有的操守。
可以举宋儒徐积的“心诺”为例。
有一次,徐积出门购物,先经过一家肉铺,心里想要买这里的肉,但因为还要去其他地方,就暂时没有买。
回去时,徐积走了另外一条路,也看到了一家肉铺,当时就想在那儿买。
但这时他忽然意识到:
“我已经在心里许诺了开始那个肉铺,现在又改变主意,这岂不是欺骗我起初的心许吗?
”于是绕道回去,仍旧买原来那家的肉。
徐积自己后来说:
“吾之行信,自此始也。
”交往要讲诚信,就是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当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要杜绝“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交往陋习。
第三,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原则。
宽容是良好的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要素。
所谓宽容,就是心胸宽广,忍耐性强,对非原则性的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
宽容大致包含着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其一,要宽厚待人,不要过分地挑剔人、容纳不了人;
其二,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要有宽广的胸襟,豁达的气量,要容许别人有不同的意见;
其三,要容许他人有过错,尤其是对于那些反对过自己并被事实证明已犯了错误的人,也要有宽广的胸怀,宽容人、谅解人、饶恕人;
其四,要有仁爱之心,将心比心,多为他人着想。
宽容对于人际交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也有助于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和矛盾。
当然,宽容不能趋于怯弱,宽容更不等于无原则的一味容忍退让,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要善于把宽容与对坏人坏事的姑息迁就区别开来。
这里引用马加爵在法庭上的最后陈述也许我们从中能悟出些做人要宽容的道理: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陪审员:
谢谢你们,我这个案子的受害者很多,其实我觉得最大的受害者是我的家人,我再也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了。
我作案的手段确实极其残忍,给很多受害者家属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我不会逃避责任。
我不知道说什么------我希望他们从悲哀中走出来,好好地活下去。
我也希望同龄人从我身上吸取教训,凡是想开一些。
”
第四,互相帮助,互利互惠原则。
互助是人际交往的必然要求。
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类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交往行为的发生总是源于一定的动机,这个内在动机就是期望着通过交往“获得众人的支持”。
既然每个人在交往的过程中都期待着“获得众人的支持”,那就必定要从我做起去支持别人,互助就成为交往的必然要求。
2.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艺术
大学生要有成功地人际交往,不仅仅要遵循以上原则,还应该掌握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艺术。
(1)加强修养,增强自身的吸引力
人际关系建立的关键是以内养外。
现在关于形象包装、公关技巧、成功捷径的书越来越多,所以很容易给我们一个错觉:
外在魅力比内在修养更重要。
实际上,要拥有良好、稳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在内不在外。
光有技巧是不够的,个人的品行、学识、修养、能力是最重要的砝码。
所以人际关系训练的第一课,应该是苦练内功。
首先加强修养,包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加强自身文化理论修养。
要尽好本分,干好本职工作。
作为学生要抓好学习,不要进入人际关系的误区。
其实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是正业,处理人际关系只是副业。
如果人际关系真的处理不好,你干脆把它暂时放在一边,好好学习才是正事。
说不定,到你真正安下心来学习,学习上有了起色,人际关系也会慢慢好起来。
其次是悦纳自己。
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怎么能让别人喜欢你呢?
所以如果让人喜欢你,你就得学会自己喜欢自己。
发现自己的优点,强化自己的内在价值,使自己快乐起来、自信起来,不断地完善自己,这才是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的根本途径。
最后掌握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增强自身的吸引力。
人际交往最直接的目标,是要在交往的对象之间产生积极而肯定的亲合倾向,也就是要形成人际吸引。
一般说来,人际吸引除了受宏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到生活中一些具体因素的影响,这些具体因素有以下几种。
第一,外貌吸引。
第二,邻近吸引,指距离近的交往双方容易产生相互吸引。
这是因为离得越近,双方交往接触的机会就越多,彼此之间就容易形成亲密的关系。
第三,熟识吸引,指彼此熟悉的交往双方比陌生人更易亲近,这是因为随着交往频率的增加,彼此之间更容易产生感情的交流、思想的共鸣、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志趣,也就更容易使彼此成为知己。
第四,相似吸引,指交往双方在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一致或相近,容易产生吸引。
第五,互补吸引,指人们在能力、人格、爱好、学识等方面虽有所不同,但由于交往双方的需求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形成强烈的吸引力。
第六,人格吸引,即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人格品质对人际吸引产生持久的影响,比如真诚坦率、热情友好的性格特征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而自私自利、虚伪奸诈、冷酷无情的人则令人讨厌。
掌握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在人际交往中注意整饰自己的形象,给人留下好印象。
要了解他人的需要,投其所好,赢得他人的好感。
(2)善用语言
首先扩大知识面、寻找共同话题。
要使交往顺利进行,选择话题很重要。
最好是事先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或者个人经历、家庭情况乃至祖籍,讲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对方就会把你当成知音,双方感情自然会融洽起来。
如果事先无法了解,可尽量把话题引向对方身上,从中发现对方的兴趣,使整个交谈内容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为今后的交往打下基础。
其次讲究语言艺术。
讲究语言的艺术是培养交往能力的重要内容。
应注意正确地运用语言,学会用清楚、准确、简练、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养成使用敬语、谦语的习惯,妥善地运用赞扬和批评,力求语言有幽默感。
还应注意耐心、虚心地倾听他人的讲话。
倾听是人际交往的法宝,当对方讲话时要目光专注、姿态谦恭,要适当发问但又不要随意打断。
最后要选择适当距离。
交往的距离一般与人际关系的质量有关,关系融洽则距离较近,关系紧张则距离较远。
初次交往,相距太远会使对方感到你没有诚意、有意疏远他,距离太近又会使对方感到不自在。
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把握彼此关系的现状以及对方的性格特征等要素,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交往距离,也是交往的艺术之一。
(3)克服交往障碍。
主要是要克服思想认识障碍和心理障碍。
思想认识障碍是指交往中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彼此缺乏共同语言,难以理解和接受对方的思想、行为而形成的交往障碍。
如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交往中只关心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而忽视他人的利益。
要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大家相处时,要求大同,存小异,要相互学习,取长不短,才能共同进步。
在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羞怯心理、自卑心理、猜疑心理和嫉妒心理等。
羞怯心理使人害怕与陌生人交往,即使交往也难以清楚、准确、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自卑心理使人在交往中首先怀疑自己的交往能力,交往中总是畏首畏尾,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自我贬损。
猜疑心理是交往的拦路虎,正常的交往因疑心作祟而产生裂痕甚至发展成对立。
嫉妒心理使人心胸狭窄,鼠目寸光,交往难以维持。
因此,要有正常和成功的交往,就必须努力克服这些不良的交往心理障碍。
(4)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竞争和合作是现代人际交往的一个最常见的现象,也是人际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
要适应现代人际交往特点,必须了解竞争与合作,正确处理两者关系。
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
而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
大学生既要在思想上正确地认识竞争与合作,又要在行动上正确地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这样才能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竞争。
竞争是互动的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社会同一领域里展开的竞赛争胜。
在社会生活中,竞争有许多种表现的形式,体育比赛、智力竞赛是竞争,学校里的考试、人才的选拔也是竞争;
竞争还可以在不同层次的主体之间展开,有个体之间的竞争,有团体之间的竞争。
一般说来,竞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助于激发个体的进取心,有助于个体客观地评价自我、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
竞争也有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说在竞争中经常遭遇失败就可能使人产生挫折感与自卑感,而在竞争中经常获胜又容易使人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所进行的恶性竞争,既是人际交往的大忌,也是个人品德修养的大忌。
因此需要特别指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确对待 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