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复习.docx
- 文档编号:22863791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4.32KB
必修1复习.docx
《必修1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复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1复习
第一单元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宇宙)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的特殊性
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有:
(1)、位置因素: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发生发展的温度条件
(2)、自身条件:
A、地球本身体积和质量适中,保证了足够的引力,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B、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不断产生水汽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 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1)、直接: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间接:
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2、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是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主要是指发生在太阳光球层的黑子、发生在太阳色球层的耀斑。
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1)、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
(2)、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现象
(3)、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出现美丽的极光
(4)、引发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比较自转和公转:
运动形式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15°/时(两极点为0)
因纬度不同(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
太阳日:
24时
公转
自西向东
一个回归年,即365天5时48分46秒
平均1°/天(近日点大,远日点小)
平均30km/秒(近日点大,远日点小)
每年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大值;每年7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小值。
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轨道平面为赤道平面,公转轨道平面为黄道平面,这两个平面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其度数目前为23°26´。
它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一年中不断移动,移动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
如该交角为0º则太阳直射点永远直射赤道。
3、昼夜更替现象:
地球是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是白天,背着太阳的是黑夜。
昼夜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即将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昼夜界线为晨线。
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也就不断的交替。
4、地球上产生地方时的原因是: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
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总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时间要早一些。
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刻相差1小时。
5、区时:
为使用方便,全球共划分出24个时区,我国统一使用东8区的区时,即120ºE时间。
6、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会产生影响:
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之下,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
在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转。
7、四季更替:
四季更替的成因:
全球除赤道外,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辐射也随季节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了四季。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
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南半球:
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
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降低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
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冬至日:
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随季节的变化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越大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1、我们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它有横波和纵波之分。
其中传播速度较慢且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的是横波。
2、地震波显示地球内部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
一个出现在陆地以下平均33Km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波和纵波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
另一个出现在地下2900Km处,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这个不连续面叫古登堡界面。
以这两个不连续的界面,可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4、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
其下约至400Km处为岩浆的发源地,称为软流层。
5、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散射、反射)、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二、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能画出海陆风、城市热岛环流等)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
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
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四、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看图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名称和风向)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季风环流
地区
东亚
南亚,东南亚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冬季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
东南风(太平洋)
西南风(印度洋)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六、
气候类型
成因
特点
分布特点
地中海气候
受副热带高压带(夏季)和西风带(冬季)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30—40纬度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常年受西风带的控制
全年温和湿润
南北40—60纬度大陆西岸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
2、判断气候类型可以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也可以根据气候的特点。
(注意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分布规律)
七、全球气候变化
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
危害:
①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可分成三类:
(1)海陆间循环,包括环节有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因为发生的区域最广,环节最多,又称之为海陆间大循环。
(2)海上内循环,包括环节有
蒸发、降水,它发生的水量最大。
(3)陆地内循环,包括环节蒸发、 植物蒸腾、降水。
3、水循环的意义有:
(1)、水连续不断的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2)、它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它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同时又通过陆地径流不断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质和矿物质;(4)、水循环还是地球上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总之,水循环不断的改变着地理环境。
4、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运动,叫做洋流。
5、按性质,可以把洋流分成暖流(概念是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和寒流(概念是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6、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洋流前进时,还会受到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7、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如果按纬度来看,中低纬形成了反气旋型的大洋环流,即在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在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在中高纬形成了气旋型的大洋环流,即在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而南半球由于性质均一的海洋面积广,环流并不存在,而是被环绕地球一周的西风漂流所取代。
另外,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形成了季风洋流,夏季为顺时针方向,冬季为逆时针方向。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
(1)、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之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很大:
暖流使沿岸地区气候增温增湿;
寒流使沿岸地区气候降温减湿。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渔场,如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就是这种形成原因。
上升补偿流处也易形成渔场,如秘鲁渔场。
(4)、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顺水顺流,可以加快船速,逆水逆流,可以减慢船速;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如纽芬兰岛附近的拉布拉多寒流
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
暖流交汇处;洋流从北极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行。
(5)、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有利于污染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9、厄尔尼诺现象原发生地区是秘鲁附近海区,此海区本身在秘鲁寒流洋流控制之下,表现为秘鲁沿岸海域的水温异常升高。
它会带来的危害有:
对厄瓜多尔等地,连降暴雨,出现洪涝灾害;而对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等地,出现严重的干旱天气。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主要是热能,表现为: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2、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常在地表形成褶皱山系和断裂带,如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红海;垂直运动会引起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
这两种运动往往同时进行,但全球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
3、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2、风化作用:
在温度、水、生物等影响下,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
3、侵蚀作用:
主要有流水、风力和冰川的侵蚀。
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有峡谷、沟谷;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有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冰川侵蚀形成的地貌有冰斗、角峰。
4、搬运作用:
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
5、堆积作用:
主要是流水和风力的堆积。
流水的堆积地貌主要有冲积扇、冲积平原等
风的堆积地貌主要有沙丘、沙垄等。
6、内力作用不断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趋于平缓。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总是同时起作用的。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存在的基础:
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相互转化
2、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的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下变为碎屑物质,然后被搬运沉积下来,在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形成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发生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一、褶皱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发生塑性变形,叫做褶皱,基本单位是褶曲 ,它有两种基本形态,即向斜和背斜
1、背斜:
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中间老两边 新
2、向斜:
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下弯曲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中间新两边 老
3、如果在褶皱构造地区修建隧道,应该选择在背斜,要找地下水应该在向斜;找石油天然气应该选择 背斜
从地质构造基本形态上看,A,B分别为:
A_背斜_B_向斜__
从地形上看A处为_谷地;形成原因是背斜的顶部受到张力的作用,岩层容易受到外力的侵蚀,形成谷地;B处为山地_;形成原因是_向斜的轴部受到挤压,岩层坚硬不容易被侵蚀
二、断块山: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体发生破裂,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形成断层。
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山岭或高地
如华山、泰山;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汾河谷地 。
三、火山:
地下深处的岩浆沿地壳的中央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
火山由火山口、火山锥和火山通道组成。
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上部坡度较大
四、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方式的选择:
通常优先选择发展公路
2、运输线路的分布:
通常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 和河谷地区
3、线路的延伸方向:
往往需要迂回前进,呈“之”形状
4、山区交通运输线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地形 、地质、 水文 、 经济等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的侵蚀地貌:
1、河流的侵蚀地貌的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侧蚀
2、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叫溯源侵蚀 ,主要发生在河流的上 游;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叫下蚀,它使河床加深 ,主要发生在河流的上 游;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叫 侧蚀 ,它使河床变宽 ,主要发生在河流的中下游。
3、河谷侵蚀地貌初期呈V形状;发展期出现明显的凸岸和凹 岸,其中凹 岸侵蚀, 岸堆积;成熟期的河谷呈槽 形。
二、河流的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主要有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发育于山前的是 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是 河漫滩 平原,发育于河流入海口的是 三角洲 平原。
黄河三角洲发育的主要原因有 含沙量大 、 河口潮差小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高原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明显的条带形状,原因是这个地区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2、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明显的条带形状,
原因是这个地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
3、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最为密集,形成沿海和沿河聚落带,原因是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交通运输方便
4、由上述可知,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水源、气候、土壤、社会经济等
第五单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土壤、岩石、生物等地理要素组成。
各要素通过 生物循环、 水循环、 地质 循环等过程,进行着 物质 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整体性表现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演化的过程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变化特点。
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化作用强,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变化会导致植被稀少;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终会淹没城市河低地
(2)地域性:
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从赤道向两极
热量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伸,经度更替
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海陆分布
沿经度延伸,纬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分异
热量,水分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
海拔较高的山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