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复习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858027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3.26KB
新课改复习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新课改复习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复习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教师与学生都是客体D.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
9.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创建了()
A.认知发展阶段理论B.有意义学习理论
C.多元智力理论D.信息加工理论
10.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A.人自身的B.经济的C.社会的D.科学的
二、多项选择题
1.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包括()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C.教育要面向世界D.教育要面向未来E.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2.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包括()
A.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B.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意识
C.注重以学生为本D.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E.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
3.我国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的调整包括()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D.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E.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是()
A.多样性B.均衡性C.综合性D.选择性E.地方性
5.在课程内容方面,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
A.改变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B.关注学生的兴趣
C.以学生以有的经验为基础D.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E.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造意识
三、填空题
1.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和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3.综合实践活动在管理权限上属于课程。
4.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的依据。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6.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为中心的状况。
7.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的评价体系。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的呈现方式、方式和方式的变革。
10.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参考答案】
1.B【解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A【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结构的调整要求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3.D【解析】新课程强调课程改革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B【解析】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从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5.C【解析】校本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
6.A【解析】《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国家课程。
7.C【解析】《纲要》规定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8.D【解析】新课程理念要求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念与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都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共同学习新知,探讨真理及未知世界的奥秘。
9.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创建了多元智力理论。
10.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1.ABCD【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ABCDE【解析】现代基础教育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实现。
素质教育的基本点: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意识。
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ABCDE【解析】我国各级学校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BCD【解析】《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5.ABCD【解析】《纲要》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国家4.教学评估考试命题5.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6.教师课堂书本7.促进学生全面发展8.甄别与选拔
9.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师生互动10.国家地方学习
试卷二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B.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
C.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4.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
5.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功能。
A.诊断B.调控C.激励D.教学
6.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不带主观性,这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具有()
A.科学性B.指导性C.整体性D.客观性
7.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
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
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的为目的
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
8.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
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B.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9.为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或比较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采用()最合适。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
10.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B.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
C.定量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对获取资料进行思维加工
D.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
11.教师资格证考试,属及格分为过关标准。
这种评价属于()
A.相对评价B.绝对评级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
12.下列有关教学评价方法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观察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状态下的观察
B.测验是常用的评价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插入一定量的测验内容以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情况
C.档案袋法是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搜集学生的各种信息,如作业信息、考试信息、成长反思、论文等
D.调查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历史状况的资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方法
13.对于如何进行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特别是评价结果,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态度
B.教学评价应该涉及各个方面,不能以点代面
C.教学评价应该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使被评价者明确努力的方向
D.评价数据应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处理,这样可信度才高
14.下列对教学评价过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评价的准备阶段应该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
B.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测验或者发放问卷
C.在评价处理的过程中要依据权重对信息进行处理
D.在评价反馈阶段把评价结果公之于众
15.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对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④
16.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是由()提出的。
A.奥苏贝尔B.波斯纳C.布鲁纳D.皮亚杰
17.随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对教师的学历层次的要求也随之()
A.降低B.提高C.不变D.视具体情况而定
18.()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重要标志。
A.教育实践课程B.普通教育课程
C.学科专业课程D.教师专业课程
19.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的教育新思潮。
A.学前教育B.终身教育C.继续教育D.校本教师培训
20.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特征就是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建立()
A.伙伴关系B.合作关系C.互补关系D.附属关系
1.新型的师生关系特征包括()
A.平等的师生关系B.民主的师生关系C.对话-互动式的师生关系
D.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E.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2.新课程理念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与帮助者B.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D.教师是开放的社区型教师
E.教师是学习者
3.随着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的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关于教学评价理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视发展B.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C.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D.强调互动参与和互助,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E.全面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优秀学生
4.教学评价被看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不可缺少的部分,下列对教学评价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教学评价是在学期末对教师的教学成果作出的考核
B.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C.教师可以依据教学评价结果调节课堂教学安排
D.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进行评估,为了筛选出优秀的学生
E.教师可以依据教学评价结果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
5.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A.向学生回归B.向教师回归C.向社会回归D.向学校回归E.向教育实践回归
6.校本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A.教育性B.社会性C.可操作性D.验证性E.探索性
7.下列关于教师职业的认识正确的是()
A.教师是一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
B.教师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专业
C.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一个持久的探索过程
D.教师不是一个专业
E.教师是一个非专业化的职业
8.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素质。
A.专业方法B.专业技能C.专业知识D.专业精神E.独特个性
1.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等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2.新课程倡导、、等质性的评价方法。
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3.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
4.建立、、、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新课程教师评介的重要内容,首在帮助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5.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
6.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目标是教材的、和高质量。
7.国家基本的教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材出版发行制度、教材供应制度、教材试验制度、、教材选用制度、教材奖惩制度和教材申诉制度。
8.和不得以任何形式参加教材的编写工作。
9.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和。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全面推进。
11.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方法,发展知识的能力。
12.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3.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1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国家对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愿望和能力。
15.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的评价制度。
16.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小学毕业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
17.按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课程资源和课程资源。
18.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
19.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20.为使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两个重要原则。
其一原则,其二原则。
21.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当务之急,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
22.新课程的是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
23.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改革成为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
24.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织与推进体现了、、科学的工作思路。
1.B【解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2.D【解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B【解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把学科知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4.C【解析】《纲要》规定高中阶段的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
5.B【解析】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是教学评价调控功能的体现。
6.D【解析】教学评价必须客观、公正,才能真正发挥其评价功能。
7.D【解析】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形式。
总结性评价注重总体分析,对教学效果做出最终怕段;
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注重细节分析,在于发现问题,改善教学。
8.C【解析】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9.B【解析】相对评价能准确地表示出被评价者在某一整体中的相对位置。
10.B【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评价,它是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的结果,不注重评定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
定量评价不对评价作质的分析。
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不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
11.B【解析】绝对评价是将被评价对象与事先确定的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是否达到标准的一种评价方法。
12.A【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对被视察对象进行的观察。
13.D【解析】运用先进的技术队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并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高可信度。
14.D【解析】在评价反馈阶段不应该把评价结果公布于众。
15.C【解析】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16.B【解析】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是通过增长经验和反思教学得以实现的。
17.B【解析】随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对教师的学历层次的要求也要随之提高,这是必然趋势。
18.D【解析】教师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重要标志。
19.B【解析】终身教育是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
20.A【解析】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建立伙伴关系时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特征。
1.ABCDE【解析】新课程要求建构对话-互动式的新型课堂,要求建构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师生关系。
2.ABCDE【解析】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包括:
教师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的帮助者与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新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是开放型的社区教师。
3.ABCD【解析】教学评价的最先理念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不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优秀学生。
4.AD【解析】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因而AD不正确。
5.BDE【解析】当前教育研究的趋势是向学校、向教师、向教育实践回归。
6.ADE【解析】校本研究中的行为不具有可操作性,社会性不是校本研究行动的必备特征。
7.ABC【解析】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
8.BCD【解析】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三方面的专业素质。
1.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评价理念评价方法2.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系测验
3.多元智力理论4.校长教师学生家长
5.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6.多样化选择性
7.教材编写核准制度教材审查制度教材评价制度
8.教育行政部门国家公务员9.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
10.教育方针素质教育11.实践科学研究综合运用
12.课程标准13.幼儿园教育游戏14.公民素质终身学习
15.教师自评共同参与16.免试17.校内校外
18.校外课程19.课程目标20.优先性适应性21.课程资源
22.组织与推进23.政府行为24.开放民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复习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