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区第五次党代会隆重召开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848436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0.99KB
45区第五次党代会隆重召开Word下载.docx
《45区第五次党代会隆重召开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5区第五次党代会隆重召开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计2002年北仑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3.8亿元,财政收入23亿元。
其中北仑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9亿元,财政收入8亿元,分别是1997年的1.7倍和3.8倍,年均递增11.6%和30.7%。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预计2002年,北仑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4亿元,是1997年的2.8倍。
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1.7%上升到15.8%;
第三产业领域不断拓宽,金融、商贸、房地产等产业迅猛发展;
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种养结构,区域化的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预计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000元和5750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递增分别为6.6%和4.2%。
——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
充分发挥开发区域的先行优势,努力改善发展环境,积极推动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内对外开放,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五年来,北仑新区累计合同利用外资38.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
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拓宽,从以工业为主拓展到农业、服务业等领域,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8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已有24家落户北仑;
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依托园区建设,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扶持力度,实现了产业集聚和经济扩张。
尤其是从2000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北仑深水良港的优势,石化、钢铁、造纸等一批临港大工业项目的引进取得重大进展,已有7个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开工,预计2002年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市总额的40%和38%,已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领头雁,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
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强化外贸出口优势,预计2002年北仑新区自营出口达到13.5亿美元,北仑区自营出口已连续五年跻身全省外贸出口十强县(市、区)行列。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环境为重点,不断推进城区建设,加强城区管理,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北仑区域的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地完成了区域总体规划和中心区的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成功地尝试了概念设计国际招标,全面启动了行政中心、商务中心、体艺中心、凤凰公园等一批重大城建项目,一个山水交融、港城一体的区域中心区正在抓紧建设之中。
五年来,城区基础设施投资达到79亿元,城区框架基本形成。
投资2.21亿元,修建标准海(江)塘59.9千米。
投资1.2亿元,建设标准化农田5.3万亩。
综合执法工作稳步推进,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全力以赴,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做好各类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和安置工作,五年来,共征地5.4万亩,拆迁6885户,安置劳动力4.06万人。
——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
基本完成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确立新型劳动关系。
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
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实施政府机构和审批制度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审批办证服务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和投资环境督察中心,对开发区管委会直属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
在农村推行了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和村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组织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
通过各项改革进一步强化了体制机制优势。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广泛开展文明港城创建活动,全面实施《北仑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以改革的思路制定实施先进文化发展规划。
全面启动九峰山风景旅游度假区和中心广场等项目的建设。
教育和文化资源得到调整优化,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人口与计划生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
启动了农村二次改水工作,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积极推进依法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发展,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共建工作扎实推进。
“严打”斗争和专项整治持续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
加强了同敌对势力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区社会政治稳定。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成效明显。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农村、企业、社区等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连续三年组织的以“强核心、强素质、强服务、强管理、强发展”为主题的“固本强基”活动,使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干部的作风有了进一步转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农村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取得明显成效。
上述成就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北仑区、开发区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区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也离不开海内外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
在此,我代表中共北仑区第四届委员会,向所有为北仑的改革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北仑建设的朋友们,致以深深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发展的成绩是巨大的,但相对于市委、市政府对北仑区域的定位和北仑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所处的战略地位,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
一是思想还不够解放。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一些工作的力度还不够大。
与先进开发区域相比,在经济总量、城市形象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功能的培育与建成航运、物流中心的要求更是相距甚远。
二是社会管理的新格局有待建立健全。
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三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
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方面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
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到2010年宁波全市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北仑作为宁波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新世纪宁波发展的“亮点”和希望之所在,到2007年要率先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
从北仑区域面临形势来看,经过十八年的建设和发展,北仑区域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已成为宁波市新一轮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在实现全市现代化建设中担负着特殊重要的使命。
市委、市政府对北仑区域的发展寄予厚望,在机构设置、政策配套、扩大权限等方面给予我们全力支持的同时,更是要求北仑从全国、从整个长江三角洲发展中找准定位,立足宁波,服务全省,高起点、大手笔谋划未来的发展,始终保持“高效、便捷、灵活”的运行机制,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早日实现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地区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以及现代化滨海新城区的战略目标,为全市乃至全省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当前,随着北仑新区管理模式的确立运行,区域发展的体制优势凸现,整体合力增强,特别是一批临港大项目建设顺利启动,整个北仑区域全面进入了“二次创业”的历史新阶段。
综合分析北仑新区的发展定位和当前形势,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总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区的第一要务,围绕四个目标定位,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区、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四大战略,增创开放、产业、科技、体制、环境五大优势,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区。
外向带动战略,就是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带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科教兴区战略,就是坚持科技先行、教育为本,确立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努力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今后五年,北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立在全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强区地位。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2年翻一番,常住人口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确立在全市乃至全省对外开放中的龙头地位。
招商引资总量持续占全市的50%以上,外贸出口占全市的15%以上。
——初步建成石化、冶金、汽配、高新技术四大基地,构筑产业高地,确立在全市乃至全省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强势地位。
——高标准实施新一轮区域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确立在全市乃至全省城区形象和制度创新的窗口示范地位。
尽快形成城区发展新格局,增创体制新优势,使之成为商业机会最多、综合成本最低、生态环境最优、最能体现宁波国际港口城市风貌、最适合发展创业和生活居住的城区之一。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确立整体发展水平在全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先进地位。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000元和8000元。
在北仑区域全面进入“二次创业”的历史新阶段,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历史新舞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实现上述目标,全区上下必须强化四大意识。
一是要强化发展意识。
发展是执政兴区的第一要务。
检验新的管理体制运行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看能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要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服务于发展的观念,充分认识北仑加快发展的条件和机遇,充分认识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要进一步发挥开发区域的先行优势,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到龙头地位来抓,从增强跨越式发展的后劲和潜力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一以贯之地抓,坚定不移地抓。
加大项目引进力度,确保大项目的落户开工,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投资支撑。
要集中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是要强化大局意识。
强化大局意识,就是要求我们认识大局、把握大局,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去观察时代,善于从加快发展的全局高度认识问题,按照加快发展的要求深刻理解区域管理体制创新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强化大局意识,就是要求我们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牢固树立区域一盘棋和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第一的思想,自觉地把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放到推进区域“二次创业”的大局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明确自己的责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自觉地投身区域波澜壮阔的“二次创业”。
三是要强化服务意识。
北仑区域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在于能否继续保持并进一步强化“高效、便捷、灵活”的体制优势。
北仑作为开发开放的“窗口”,必须在体制和管理创新上为全市作出示范。
要按照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加大体制创新力度。
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和“高效、精简”的原则,突出开发开放这个重点,尽快建立高效、规范、公正、透明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
要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开拓务实,使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和功能优势得以继续保持并充分发挥,使北仑区域保持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四是要强化稳定意识。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特别是在开发建设大规模推进的历史新阶段,尤其要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强化稳定工作责任制。
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改进领导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促进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能力和法制意识的同步提高。
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三、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全面推进北仑区域“二次创业”
今后一段时期,是北仑区域集中精力、负重奋进,迅速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
为确保北仑始终跻身全市乃至全省的开发开放前列,继续保持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领先地位,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区,今后五年,我们必须着力推进的主要工作是:
(一)抓基地促集聚,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围绕实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地区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宏伟目标,要坚持以港兴区、产业立区,大力发展临港型大工业,努力构筑北仑区域的产业竞争新优势。
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基本建成以台塑石化专区、青峙化工区为重点的大型化工基地,以不锈钢生产为主要特色的冶金生产基地,以汽配工业园为载体的汽配生产基地,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大港四方园区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纺织工业园、机械模具工业园、生物精细化工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引导生产项目向园区集中,营造产业集聚新优势。
以促进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
坚持做优传统产业,做精特色产业,做强高新产业的思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做大做强塑胶、塑机、造纸、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文体用品、模具、食品加工、旅游、花卉十大优势产业。
进一步引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大企业(大集团),年销售超亿元企业达200家,其中年销售超十亿元企业达30家。
继续鼓励和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技改投入。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进一步繁荣民营经济。
紧紧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北仑区域管理体制创新这一历史性机遇,实现开放型经济新的跨越。
开发开放、招商引资是北仑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
要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继续向中国转移的机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做好征地拆迁等基础性工作,努力吸引更多的境内外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到北仑投资。
要明确目标,形成合力,围绕产业集聚和功能拓展,实行招商引资“三个并举”:
一是吸引制造业项目与引进服务贸易项目并举。
在大力引进工业项目的同时,要把服务贸易领域的招商引资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吸引金融机构以及专业服务机构聚集北仑,进一步扩大商贸流通、旅游会展、科研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利用外资的规模。
二是吸引大项目投资与吸引中小型科技企业并举。
在继续加大力度吸引大企业、大项目投资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吸引科技型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政策,大力引进和发展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和研发机构,整体提升北仑的科研水平。
三是吸引外资与利用内资并举。
面向全国,重点吸引大企业集团投资北仑,鼓励一切海内外投资者在北仑创业。
创造更加宽松的外贸环境,继续实施外贸出口多元化战略,不断拓展国际市场。
加强对骨干出口企业的跟踪服务,促进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的出口,增强外贸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支持和鼓励企业向境外拓展,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或到境外投资开发和承包工程。
(二)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加快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加快建成浙东花卉专业市场、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园林生态基地等一批特色化、专业化农业基地。
积极发展港口型精品农业,培育杜鹃花、梭子蟹、名优茶、无公害生猪、绿色出口蔬菜等十大主导产品,不断壮大花卉、海淡水养殖和经济特产三大支柱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建成以设施农业和生态观光休闲为主的复合型园区。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
建立健全信息、科技、运销、融资和农资五大服务体系。
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大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引进精深加工型、科技型、流通服务型、外向型的农业龙头企业。
进一步鼓励各类经济实体,特别是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型农业项目。
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加快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
抓好绿色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深度加工,支持绿色、无公害项目建设。
着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发展优质名牌农产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争创著名商标。
紧紧依托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发展动力。
把科技融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组建农业科技专家驻北仑工作站,大力引进各类科研机构,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科技服务。
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激励机制,鼓励农技人员以各种形式参与科技市场化运作。
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种养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经济加速发展的智力支撑。
以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培育为重点,推进我区高科技产业再上新台阶。
要以现有高科技产业和留学生创业园、国际软件园、电子信息工业园、博士后工作站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依托,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高水准的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力争到2007年,全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研发中心达到3家以上。
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确保高新技术产值年均增长35%以上。
大力培养、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智力,为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充分挖掘、使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不断改善高科技人才的待遇,实现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
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软件开发、生物化工、微电子和精密机械四大硕士教育基地,着力培养一大批实用型高素质人才,促进我区人才新高地尽快形成。
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以技术、知识、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重点支持和促进北仑中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再上新台阶,继续引进高等院校,积极扶持爱学书院办成全国一流的国际学校。
(四)加快推进城市化,全面塑造城区新形象。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全面实现“二次创业”目标的重要依托。
要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高品位”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北仑区域的整体规划、中心区详规及供电、供水、供气、交通等各项专项规划。
高起点、高质量地建设一批枢纽型、功能性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位。
今后五年,要全面完成中心区建设,把中心区实力做强、功能做优、形象做美,使其成为21世纪宁波国际港口城市的标志性区域之一。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329国道陈华至白峰及沿海中线北仑段和骆亚线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城区供电、供水、排污等能力,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
注重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品位,使城区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化气息融为一体,塑造具有鲜明港城特色和国际水准的城区形象。
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城区为目标,尽快构建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需要的模式和机制。
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力度,彻底治理脏、乱、差,使北仑城区呈现全新的面貌。
以城带乡,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推进城市化,必须把城区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做到统筹规划,共同发展。
各乡镇要在搞好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的环境整治,彻底改变城乡环境面貌。
要进一步改革城乡分割的体制,加快撤镇建街、撤村改居步伐,逐步实现城乡户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资源配置的一体化,促进人口集聚。
今后五年,要重点抓好新矸、大矸、霞浦、柴桥的旧城改造,加快建设小港、白峰两个副中心,基本形成以新矸、大矸、霞浦、柴桥为中心,小港、白峰为两翼的城区新框架。
围绕推进城市化和扩大就业,大力发展服务业。
要按照统一规划、市场运作的办法,高起点地搞好以九峰山风景区为重点的旅游景点开发、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使旅游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全面编制并实施北仑现代物流产业规划,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仓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行业。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建设,加大物流项目招商力度,引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积极支持北仑港四期码头建设,为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奠定坚实的基础。
鼓励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等,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整体水平。
(五)努力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创造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
我们所从事的现代化事业,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努力改善群众生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实现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强区”与“富民”同步进行。
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再就业和失土农民保障的政策精神,研究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及土地被征用农民的就业和保障政策,努力改善创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
加快建立“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策促进就业”的市场导向就业体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抓好就业服务的组织网络建设,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建立劳动力交流与培训中心,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社会充分就业。
及时总结推广创业经验,鼓励和引导群众自主创业。
实施企业职工最低工资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完成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稳步推进社会保障配套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
加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5 第五 党代会 隆重 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