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广西南宁市柳州市中学高二下学期联考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845734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25.96KB
学年广西南宁市柳州市中学高二下学期联考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广西南宁市柳州市中学高二下学期联考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广西南宁市柳州市中学高二下学期联考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城市规模不断扩大B.行政区划不断调整
C.农村草市发展迅速D.财政收入大量增加
6.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经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主要的生计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
这说明
A.苏湖地区已不再是经济中心
B.江南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迹象
C.明清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D.江南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7.殷商时,“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到了西周,周人认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春秋时,季梁认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这一变化过程
A.受到孟子民本思想的影响B.表明君主专制思想的弱化
C.说明早期唯物思想的出现D.体现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
8.王阳明认为经典的权威是在吾心之良知的权威之下,如果阅读“六经”,未能体认到良知,就如阅读过账簿并不等于拥有此财产一样是毫无用处的。
这一主张
A.否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打破了理学的思想禁锢
C.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作用D.肯定了儒学经典的价值
9.1895年2月,两江总督张之洞向清政府进言:
以台湾作保,向英国借款以抵御日本侵略台湾;
台湾巡抚唐景崧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台湾租界化、抵押台湾,并直接与法德方面磋商保台之方。
这本质上反映了张之洞、唐景崧
A.对台湾的得失高度重视
B.为保台湾采取了有效措施
C.为统一台湾提供了经验
D.对侵略者的本质认识不清
10.1937年9月国民政府修订了《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删去其中原先规定的“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之主义”为“危害民国”之犯罪的条款。
这一修订的目的在于
A.放弃国民党的一党专制B.消除国共之间的尖锐矛盾
C.团结国内力量合作抗战D.加强对新三民主义的宣传
11.下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下面记载:
“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饬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千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
”由此可知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官督商办B.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C.洋务企业受西方经营方式影响D.煤矿业获得了稳健快速发展
12.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清末时是“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
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
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B.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3.1971年,作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印度与苏联签署了《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规定在任何一方遭到进攻威胁时,双方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和平与安全。
该条约
A.凝聚了不结盟运动的力量B.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C.影响了美苏“冷战”态势D.促成了中美关系改善
14.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主要轻工业产量指标统计表。
这表明“一五”计划时期
A.左倾冒进思想已开始滋生B.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经济建设侧重于改善民生D.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势头良好
15.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
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
这表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国家尝试以市场手段调节社会经济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单一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己经被打破
16.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
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
“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
A.都反映了社会现实B.各自具有其片面性
C.都是为了发展经济D.从根本上是对立的
17.古雅典法律规定,外邦人不能够自己出庭,不得拥有不动产,但却要为雅典服兵役,还要交纳象征其地位的一种人头税。
雅典的奴隶出庭作证时,只有在挨一顿打之后,其证词才被认为是可信的。
这说明古雅典
A.依靠习惯法维系社会关系B.民主政治明显具有虚伪性
C.民主的主体受到严格限制D.审判过程虽公正但较随意
18.巴黎公社起义由普法战争引发,法国和普鲁士两国交战,法国惨败,反动势力遭到削弱,形成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为巴黎公社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
列宁认为十月革命运用的是同样的方法。
材料所强调的“方法”是
A.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伟大尝试B.阶级矛盾尖锐导致革命
C.以暴力革命方式推进现代化D.变民族战争为国内战争
19.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大国和地区正在自信地重新排队。
该学者意在说明
A.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发展B.新经济体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主的地位D.各国争夺世界控制权斗争日趋激烈
20.美国在1934年6月建立联邦住房管理局,发放建筑新房和修理房屋的抵押贷款。
在1934年至1940年之间,它发放修理住房贷款合计⒐45亿美元,发放建筑新房贷款合计23亿美元。
关于该措施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有
A.解决了住房供需之间矛盾B.恢复了人民对银行的信心
C.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复苏D.以工代赈,提供就业机会
21.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
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
此举的影响在于
A.使苏联逐渐走上市场经济道路B.为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C.大大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D.激发了地方工业建设的积极性
22.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
今天各种多边峰会已纷纷涌现,如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
这反映了
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B.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
C.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D.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
23.17世纪英国知识分子中间流行着一种自然神论的观点,其一就是认为我们所面对的自然世界是神根据一定的理性法则创造出来的;
其二认为,我们每个人作为神的作品,都被赋予了一种高贵的禀性,即理性精神和道德良知。
这一观点
A.促进了天主教会的复兴B.维护了宗教的神圣地位
C.有助于理性精神的觉醒D.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4.阅读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对比表。
明清科技与西方科技出现巨大差异的原因不包括
中国
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1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科举取士的促进B.农耕文化的影响
C.科技思想的影响D.专制文化的影响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目睹西方列强在中国大肆倾销商品,攫取巨额利润,近代有识之士产生利权意识,主张挽回利权。
其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振兴商务,鼓吹商战,商战成为中国人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之最响亮的口号。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向中国大肆输出资本,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路权、矿权。
与之相应,他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向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将主权与利权同时并提而将主权置诸重要地位。
……并将实现民权视作维护国权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对收回利权运动的发展与流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二众所周知,“经济民族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给欧洲和美国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40年代,痛定思痛,根本克服“经济民族主义”的国际制度被设计出来。
二战后,美国“经济民族主义”为“经济自由主义”取代,“经济民族主义”逐渐没落。
……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新保守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主导思想时,美国的贸易政策则发生了逆转,主张加强政府对外贸活动的干预,实行“公平与合理贸易”政策,以保昔日的竞争优势。
这样一种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被称为“新经济民族主义”。
这样的“经济民族主义”,表面上是对美国有利的,但是实际上是对美国不利的。
——摘编自庞中英《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民族主义”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
(6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为克服“经济民族主义”设计了哪些重要的国际制度?
并说明美国兴起“新经济民族主义”的原因。
(10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民族主义”的认识。
(3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今天大多数的历史学家都相信,大约在11世纪发生了一场“唐宋变革”:
中国历史从中世纪的黄昏转入近代的拂晓时刻。
不过,不管宋代与唐代之间看起来有多么大的差异,宋朝的近代性同样是前代文明冲积的结果,比如从唐代的“飞钱”孕育出宋代发达的商业信用,瓦解于宋代的坊市制在中晚唐已经出现松动,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也是继承自唐朝设施。
“唐宋变革”并不是断裂式的突变,而是内在于文明积累的突破。
从18世纪起,处于近代化进程中的西欧开始出现了一种傲慢的论调:
一些对中国了解非常有限的哲学家根据他们的想象,对中国文明作出了“停滞”的定性。
事实上中西的历史都不可能停滞,西欧历史以他们的轨迹演进,中国历史也以自己的轨迹演进,经过漫长的文明冲积,“造极于赵宋之世”,产生了近代化的大突破。
——我们这样的描述,也挑战了费正清先生提出的“冲击—回应”理论。
——整理自吴钩《宋:
现代的拂晓时辰》
提取材料中关于宋代历史的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论证充分)
27.(15分)代议制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主要发展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1688年
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1689年
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年
颁布《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
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1832年
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和1884年
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材料二法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1789年
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
颁布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
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法典
1815年
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年
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
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
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
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的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8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使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
(7分)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
(1)内容:
振兴实业,与外国商战;
对外交涉,收回利权;
维护主权与挽回利权相统一,实现民权与维护国权相统一。
(2)影响:
政治上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或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推动救亡图存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经济上促进经济近代化(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思想上改变传统的“抑商”观念;
促进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政治经济思想任答三点6分)
(3)制度设计: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或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
成立国际政治组织——联合国。
(4分)
原因:
新保守主义(或新自由主义)成为对外贸易主导思想,美国贸易政策改变;
缓解70年代美国出现的经济“滞胀”;
日本、欧洲、中国等经济体崛起对美国构成挑战;
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赤字不断扩大。
(任意三点6分)
(4)认识:
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争取民族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相对获益;
不利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或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
应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发展民族经济;
应该理性对待经济民族主义,处理好经济民族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每点2分,任意两点3分)
26.参考说明:
观点概括可以如下:
宋代对比唐代出现内在于文明积累的突破(唐宋变革论);
或者宋代进入现代的拂晓时辰;
或者宋代是中国古代文明自身发展的极盛时期。
(2分)
论证部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文艺等至少三个角度运用学科知识加以论述。
比如:
政治上通过分散事权基本解决地方割据的历史难题;
科举发展推动平民政治出现;
经济上不抑兼并的政策推动租佃关系发展;
经济重心逐渐完成南移;
市坊的界限被突破,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管制放宽;
纸币出现,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高度繁荣;
思想上儒学发展成哲学化、思辨化的新体系;
科技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技术成熟与外传;
文艺上词曲、话本等市民文学兴盛。
(三个或以上角度,四点得8分)总结升华。
27.
(1)特点:
英国:
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
贵族在革命中起主导作用(或者议会在变革中起主导作用);
(4分)法国:
伴随着不断革命的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
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
(2)原因:
英法不同的历史传统,英国有限制君权的传统,而法国的君主权力相对强势(3分);
法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卢梭的激进民主思想;
外部因素对两国革命的影响不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广西南宁市柳州市中学高二下学期联考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学年 广西 南宁市 柳州市 中学 下学 联考 第三次 月考 历史试题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