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学考指导单选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835483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50.06KB
近代史纲要学考指导单选Word下载.docx
《近代史纲要学考指导单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纲要学考指导单选Word下载.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
12.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规定关税制的不平等条约是(A)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黄埔条约》
13.外国军队取得在中国驻军权的不平等条约是(D)
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
14.中国近代签署的一次性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条约是(C)
15.清政府与美国侵略者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C)
A.《黄埔条约》B.《广州条约》C.《望厦条约》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16.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C.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17.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地较大规模地反侵略斗争是)(B)
A虎门销烟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大沽口阻击战D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8.在1885年中法战争中,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清朝将领是(B)
A.刘铭传B.冯子材C.关天培D.邓世昌
19.黄海海战中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的管带邓世昌所指挥的军舰是(C)
A.定远号B.镇远号C.致远号D.经远号
20.粉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事件是(C)
A.太平天国农民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21.1919年前,中国人民一系列反侵略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最根本的原因是B
A.帝国主义势力强大B.中国社会制度腐败
C.中国政府软弱无能D.中国经济技术落后
22.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B)
A.严复B.魏源C.林则徐D.龚自珍
23.鸦片战争以后,由林则徐组织翻译的西方地理学著作是(B)
A.《海国图志》B.《地理大全》C.《康輶纪行》D.《瀛环志略》
24.下列属于严复翻译的反映近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代表作是(C)
A.《海国图志》B.《盛世危言》C.《天演论》D.《校邠庐抗议》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1: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
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
“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位。
如果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就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过唐吉诃德化了。
”
材料2:
莫克·
维卡在同一封信中还说:
“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1概括莫克·
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
答;
造成战争的责任在中国,中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为道德观念而放弃利益是不明智的。
(2)结合19世纪历史背景,指出材料2中“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这句话的真实含意。
答:
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从英国的侵略意图。
(3)综合材料信息,评述19世纪40年代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
为了开辟中国这一广阔的市场,最初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
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工业品有着顽强的抵抗力,加之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限制,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对中国进行罪恶的鸦片贸易,这虽使英国资产阶级获得巨额利润,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中国变为其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所以,利用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可以说,鸦片战争的发生是由资本主义的本性所然,中国的禁烟运动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索,如果没有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必然会寻找其他借口挑起战争。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可以从事抢劫了。
在两个胜利者瓜分赃款的条件下,圆明园就大规模地遭了蹂躏……把我们各大教堂的宝藏集拢在一起也是抵不上东方这所庞大的辉煌的博物院的。
里面不但有各式各样的艺术杰作,并且堆积着金银珠宝。
是丰功伟绩,也是贼运亨通,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把箱筐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这就是那两个强盗的历史。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雨果致友人的信》
(1)这两个强盗指的是谁?
两个强盗指的是法兰西和英吉利。
(2)根据材料谈谈对“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观点的认识。
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论是错误的。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经济文化不能发展、政治不能进步。
帝国主义侵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技术的采用,但同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灾难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侵略有功论美化帝国主义侵略,损害了中国人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只能使中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
【参考答案】
1.A2.D3.A4.B5.B6.C7.C8.B9.C10.D11.C12.A13.D14.C15.C16.A17.B18.B19.C20.C21.B22.B23.B24.C
三、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造成战争的责任在中国,中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2)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从英国的侵略意图。
(3)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
2.[答案要点]两个强盗指的是法兰西和英吉利。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单项选择题
1.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领导农民起义的地点是(A)
A.金田村B.永安C.花县D.长沙
2.1851年9月,洪秀全分封诸王是在(B)
A.金田起义时B.攻占永安后C.攻占武昌后D.定都天京时
3.太平天国颁布的体现太平天国平均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B)
A.《原道觉世训》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原道醒世训》
4.《天朝田亩制度》解决的中心问题是(D)
A.政治问题B.经济问题C.军事问题D.土地问题
5.太平天国后期《资政新篇》的提出者是(A)
A.洪仁玕B.洪秀全C.陈玉成D.李秀成
6.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历次农民战争相比,最显著的区别在于(B)
A.有了反封建内容B.有了反侵略爱国内容
C.有了资产阶级领导D.有了无产阶级领导
7.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最初的表述者是(B)
A.李鸿章B.冯桂芬C.曾国藩D.张之洞
8.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最初的是为了培养(C)
A.科技人才B.政治人才C.翻译人才D.军事人才
9.洋务运动创办的最大军用工业是(B)
A.金陵机器局B.江南制造总局C.天津机器局D.福州船政局
10.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是(A)
A.轮船招商局B.开平矿务局C.天津电报局D.上海机器织布局1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活动重点是(C)
A.兴办教育事业B.举办交通运输业C.创办军事工业D.发展民用工业
12.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提出者属于(C)
A.资产阶级革命派B.资产阶级改良派C.洋务派D.地主阶级保守派
13.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是(C)
A.鸦片战争失败B.中法战争失败
C.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D.抵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
14.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次群众性爱国运动是指(B)
A.义和团运动B.公车上书C.洋务运动D.五四运动
15.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提出的中国理想的政治方案是(A)
A.君主立宪B.民主共和C.人民民主D.开明专制
16.维新运动中,借孔子“托古改制”宣传变法思想的是(A)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
17.公车上书”的直接诱因是(B)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德国强占胶州湾D.《辛丑条约》的签订
18.资产阶级维新派中翻译了《天演论》的是(B)
A.康有为B.严复C.谭嗣同D.梁启超
19.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提出的主张是(A)
A.拒和、迁都、变法B.保国、保种、保教
C.反封、反帝、兴国D.民族、民权、民生
20.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是(C)
A.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B.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C.资产阶级改良运动D.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材料1:
1861年1月,恭亲王奕在一份奏折称:
英、法在《北京条
约》订立后南撤,“所请尚以条约为据。
是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似与前代之事稍异”。
“就今日之势论之:
发(指太平军)、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肘腋之忧也,英国……肢体之患也。
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就目前计之。
按照条约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尚不致遽为大害”。
此奏得到咸丰帝批准。
材料2:
1862年,江西官员派人密访民众反洋教根由,受访百姓回答:
“他要我们本地公建的育婴堂,又要我们赔他许多银子,且叫从教的来占我们铺面田地。
又说有兵船来挟制我们。
我们让他一步,他总是进一步,以后总不能安生,如何不与他拌命?
”“官府绅士总是依他,做官的止图一日无事,骗一日俸薪,到了紧急时候,他就走了,几时顾百姓的身家性命!
绅士也与官差不多,他有家当的也会搬去。
受罪的都是百姓,与他何干?
我们如今都不要他管,我们只做我们的事。
”
材料3:
1872年,李鸿章通过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起轮船招商局,规定该局平时运输官粮客货,战时装载援兵军火,在经营方面,除官款取息7厘、向朝廷“报效”之外,盈亏全归商认。
该局很快受到英、美轮船公司巨大压力,最后于1893年和英国在华两大轮船公司订立“齐价合同”,规定彼此停止竞争,共同垄断沿海和长江航运。
中法战争中,该局船只悬挂美国旗帜以避险。
(1)根据材料1分析清朝统治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对待内忧外患的态度。
清朝统治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对待内忧外患的态度是:
对内要消灭和剿杀。
“发(指太平军)、捻交乘,心腹之害也”,“故灭发、捻为先”。
对外妥协,维持现状。
“俄国……肘腋之忧也,英国……肢体之患也”,“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按照条约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
(2)材料2所揭示的反洋教斗争根源和不同社会阶层的立场是什么?
反洋教斗争根源主要在于洋教侵害老百姓的利益。
普通群众主张坚决反洋教,而上层官府绅士以自身利益为重,对之妥协,“总是依他”。
(3)材料3反映出洋务派所办企业存在哪些问题?
洋务派所办企业具有封建性、垄断性和严重的对外依赖性。
2.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自从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
寻找真理。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
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迭到了惊人的程度。
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
努力学习西方。
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
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
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除了旧学派,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那时的外国只有西万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
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
(1)“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反映的是哪一派政治人物的主张?
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采取了下列行动:
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等。
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组织革新力量,而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
最终在皇帝的支持下发动了百日维新,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维新运动是从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触及到封建制度的本质。
但在当时是有积极的、进步的意义。
(2)他们的主张是怎样实践的?
结局如何?
1.A2.B3.B4.D5.A6.B7.B8.C9.B10.A11.C12.C13.C14.B15.A16.A17.B18.B19.A20.C
1.[答案要点]
(1)清朝统治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对待内忧外患的态度是:
(2)反洋教斗争根源主要在于洋教侵害老百姓的利益。
(3)洋务派所办企业具有封建性、垄断性和严重的对外依赖性。
2.[答案要点]以上材料所指是戊戌维新运动。
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争夺在华利益爆发战争的中国地方是(A)
A.东北B.华北C.西北D.华南
2.在日俄战争期间,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的国家是(B)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
3.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的时间是(B)
A.1906年B.1908年C.1909年D.1911年
4.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是(C)
A.光复会B.同盟会C.兴中会D.华兴会
5.1903年,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著名革命思想家是(C)
A.孙中山B.邹容C.章炳麟D.陈天华
6.1906年至1907年,革命派与立宪派论战的舆论主阵地是(B)
A.《中国日报》B.《民报》C.《游学译编》D.《中兴日报》
7.1905年至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论战,改良派舆论主阵地是(A)
A.《新民丛报》B.《民报》C.《万国公报》D.《中外日报》
8.邹容于1903年所写的宣传革命思想的著作是(D)
A.《猛回头》B.《警世钟》C.《新湖南》D.《革命军》
9.三民主义的核心是(C)
A.民生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粹主义
10.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C)
A.黄花岗起义B.成都血案C.保路运动D.抵制美货运动
11.武昌起义胜利后,被革命党人拥戴为湖北军政府都督的是(C)
A.袁世凯B.孙中山C.黎元洪D.黄兴
12.1915年12月25日,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的领导人是(C)
A.唐继尧B.陆荣廷C.蔡锷D.孙中山
13.1917年6月,拥废帝溥仪复辟的辫子军首领是D
A.康有为B.冯国璋C.段棋瑞D.张勋
14.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革命组织是(B)
A.进步党B.中华革命党C.同盟会D.中国国民党
15.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是1915年袁世凯与(C)签订的
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
16.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指使暴徒在上海车站刺杀了国民党领袖(B)
A.唐绍仪B.宋教仁C.黄兴D.胡汉民
材料l: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
治国之大本也。
……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革命为唯一法门。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
《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
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中国之观状与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1)据材料1分析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上书李鸿章的目的:
希望通过李鸿章,促进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
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有:
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挽救了民族危机。
(2)材料2与材料l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与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孙中山思想的两个显著变化是:
方法:
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办法),以后主张革命;
目的:
以前没有建立新的政治制度的主张,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
(3)据材料3说明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主要原因:
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
本质区别:
前者是无产阶级革命;
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
今天人人嘴上都谈“平等”一词,而平等只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意指等级之分应予取消,各人皆可否定法律,自立准绳……“自由”是另一华丽的现代词,但它是限制在法律范围之内的,在此范围内人是自由的。
不受限制的自由,这个东西是不存在的。
那些主张平等、自由,而又不问对不顾法律的放肆是否要给予制裁的人,清清楚楚地知道这个东西是没有的:
他们把堂皇的口号当作推动叛乱的号召而加以利用……再者,“共和”也是一个雅致的词,但外国人对这个术语的理解,只是在国内有普遍的发言权,而不是全民都必须干涉政府的行动。
这种干涉除了造成混乱之外,还可能造成什么结果呢?
至于“民权”这个术语,除了选举总统的最高特权外,还包括代议权,选举权;
它切不可理解为包括处理行政。
——引自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
(1)这是袁世凯在陈述“专制独裁结构的哲学准则”时说的一番话。
袁世凯对“平等”一词是如何理解的?
请加以解释。
袁世凯认为平等并不取消等级之分,各人仍不可否定法律,自立准绳,平等实际上就是不平等。
(2)自由的涵义是什么?
袁世凯刻意强调的是什么?
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他刻意强调自由所受到的限制。
(3)在袁世凯看来,“共和”这个词是否适用?
他认为共和制是一种漂亮的说法,人民并不能干涉政府的行动。
(4)袁世凯强调民权主要是选举权,而不能是行政权,其用意是什么?
强调民权的内容主要是选举权,人民不能直接行使行政权力,用意是强调总统特权。
(5)袁世凯否定自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近代史 纲要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