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大全3篇.docx
- 文档编号:2282728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2.07KB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大全3篇.docx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大全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大全3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大全3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大全3篇
篇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2、品析诗歌,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品格。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人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诗歌写作背景。
1、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刘禹锡的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此来认识一下这位不服输不言败执着而又乐观的一代诗豪。
2、学生读注解,介绍本诗创作背景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
失败后,一再遭贬。
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在和州刺史〔刺史是唐朝对州最高长官的称呼,相当于太守〕任期满,被召回京。
返回洛阳途中,经过扬州,与苏州刺史任满撤职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
两人才华横溢,经历相似〔被贬〕,他乡相逢,格外兴奋。
在相逢后的一次酒席上,两人诗词唱和〔席间唱和、相互酬答,是当时文人惯例的雅兴和礼节〕。
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赠给刘禹锡,对他长期被贬表示同情。
刘禹锡读后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白居易。
二、指导朗读。
1、学生自读〔要求:
读注解,圈点勾画自己已读懂或未读懂的内容〕
2、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老师朗读的语调和情绪。
3、生齐读师领读全诗。
4、学生自读这首诗,然后指名读。
三、结合诵读,体会诗人感情。
1、朗读全诗,找到关键词,说说诗人的处境。
凄凉地弃置身
2、试揣摩诗人此时的情感
凄凉:
诗人参与改革,本是为国为民,谁料却被贬到这荒凉的地方,心中自然感到抑郁悲凉。
凄凉的不是“巴山楚水〞这个地方,而是诗人的内心。
弃置:
诗人这一被贬就是整整的二十三年,人生又有几个这样的二十三年啊?
最可能有所作为的一段大好时光就这样虚度了,诗人感觉自己就像被朝廷抛弃了一样,内心中的酸楚与痛苦简直无法言传。
3、在这漫长的二十三年中,诗人是怎样度过的呢?
诗人内心的情感又如何呢?
怀旧空吟
空:
诗人“怀旧〞应该是思念当同参与改革的旧友,可自己身处“巴山楚水〞,又怎能与旧友相见,再三吟诵《思旧赋》又有何用?
更何况这些旧友多受到迫害,很多已不在人世。
一个“空〞,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
4、无数个漫漫长夜,诗人思绪万千。
二十三年的离别,二十三年后重回故土,等待他的是什么呢?
翻:
回到家乡,本应该倍感亲切,家乡的人与物都是自己一生的眷恋啊。
可二十三年的别离,家乡变化太大了,已经无人相识。
“翻〞在这应该是“却〞的意思,写出了自己回到家乡恍如隔世的感觉,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这其中同样满含着的是酸楚与痛苦啊。
谈话拓展:
物是人非啊!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到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展示比拟〕
5、朗读前四句,读出诗人心中的感情。
〔突出“凄凉〞“弃置〞“空〞“翻〞〕
6、诗人的遭遇,引起了朋友的不平,白居易在酒酣耳热之际击盘而歌。
〔展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7、指导学生诵读后四句诗,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
由沉郁到昂扬〕通过诵读表现出来。
8、深入体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感受诗人豁达乐观的胸怀。
此时的诗人想到了什么?
“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茫茫宇宙间,你我只不过是一蚍蜉而已,我刘梦得今日虽已是“沉舟病树〞,可我之后,依旧千帆竞发,万物争春啊!
一个为国家前途而遭受不白之贬长达二十几年的人,还能淡定的说出这般理智的话,可见其内心是多么的强大多么顽强!
多么的积极和乐观。
后人对这一千古名句推崇备至,一是诗句中包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更重要的是他内心的豁达乐观和不屈不挠不怕打击的倔强意志。
9、《酬乐天咏老见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
这里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意思是说:
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
这里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10、带有感情的再读后四句诗。
11、、再读完整的诗。
引导学生注意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前四句要读的沉郁艰涩,后四句要读的昂扬乐观。
四、归纳。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又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
表现出刘禹锡对未来充满信心,发奋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表达了刘禹锡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这就是刘禹锡。
五、试背整首诗,结束本课学习。
板书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凄凉千帆过
弃置万木春
空歌一曲
翻长精神
愤懑凄苦豁达乐观
篇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反复诵读,理解古诗所表达出的百折不挠豁达乐观的精神。
2.继续了解古诗中典故的表达作用
3.背诵、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教学目的要求1、3
难点:
教学目的要求2
教学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板书〕诗中有两位故人,他们是著名的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
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
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
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
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二、解题。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
乐天,白居易的字。
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
到底是哪一种理解,现在尚无定论。
我个人采用的是第二种理解。
“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三、学生自由读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解决字词
〔1〕字音:
烂柯kē人侧畔pàn长zhǎng精神
〔2〕词义:
酬:
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弃置:
抛弃,搁置。
怀旧:
思念故友。
翻似:
倒好似。
翻:
副词,反而。
侧畔:
旁边
长精神:
振作精神。
长:
增长,振作。
2、读通顺读流畅,并说说读这首诗的初步感受。
四、讲解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首诗歌的首联“回首往事,直抒胸臆〞。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贬。
被贬到“巴山蜀水凄凉地〞,一去就是“二十三载〞,其间苦楚可以想见。
“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之情表现了出来。
颔联“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
一个是《闻笛赋》,另一个是“烂柯人〞。
“怀旧〞句表达了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颈联承颔联而来,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感到忧伤,却又相当达观。
“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
和“万木〞那么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后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了,而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理,来说明:
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开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暇美好的道理。
这种与诗人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并不奇怪,因为时代不同,欣赏某一作品的感受和作者不同这是很自然的。
尾联看似平淡,其实是点睛之笔,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慨。
五、小结
在这首诗里,诗人抒写长期贬居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
但诗人并未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面向未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六、课外延伸
白居易赠诗: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七、当堂背诵、默写这首诗。
板书:
首联:
直抒胸臆。
“凄凉地〞“弃置身〞愤激之情颔联:
运用典故。
《闻笛赋》“烂柯人〞感慨之情颈联:
千古名句。
“沉舟〞“病树〞自比之意尾联:
点睛之笔。
“歌一曲〞
坚忍之慨“长精神〞
篇三:
八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八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作品原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①
巴山楚水凄凉地,②二十三年弃置身。
③
怀旧空吟闻笛赋,④到乡翻似烂柯人。
⑤
沉舟侧畔千帆过,⑥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
今日听君歌一曲,⑧暂凭杯酒长精神。
⑨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酬:
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乐天:
指白居易,字乐天。
〔2〕巴山楚水:
泛指今重庆和两湖一带,是作者当年接连被贬之地。
〔3〕二十三年:
作者被贬外地到回归京城长安的时间约为二十三年。
〔4〕弃置身:
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5〕闻笛赋:
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序文中说:
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思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6〕翻似:
反而像。
〔7〕烂柯人:
传说晋人王质进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
看到局终,童子问王质为何不去,王质才惊悟过来,见斧柄已经腐烂。
回到家乡,已历百年,无人相识〔见《述异记》〕。
刘禹锡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8〕歌一曲:
指白居易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
〔9〕长(zhǎng):
增长,振作。
[1]
作品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思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编辑本段]
创作背景
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变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
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初,刘禹锡由和州(今安徽和县)返回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白居易。
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他,他就写了这首诗作为答谢。
[2]
[编辑本段]
作品赏析
“乐天〞,白居易的表字。
“见赠〞指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那首诗的最后两句说: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的这首答谢诗就是从这里开头的: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意思是他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朗州〔在今湖南省〕、连州〔在今广东省〕、夔州〔在今四川省〕等地。
夔州属于古代巴国。
朗州、连州等属于古代楚国。
这些地区古代都很荒凉,所以用“巴山楚水凄凉地〞来概括。
“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贬谪到异地,空有思念老朋友的心情也无由见面,一再吟诵《思旧赋》也没有用,所以说“空吟〞。
“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
西晋时,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向秀很悲哀,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以悲愤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从侧面显示出对时政的不满。
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思念。
“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传说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两个儿童在那里下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乐天 扬州 初逢席上见赠 教案 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