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学自考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2825532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格式:DOCX
- 页数:82
- 大小:61.53KB
市政学自考复习资料.docx
《市政学自考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学自考复习资料.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学自考复习资料
市政学全书所有简答(第一章至第十二章)
第一章绪论
研究当代中国市政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1、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
2、从政治体制上说,中国不搞“三权分立”,而实行权力统一原则
3、当代中国正在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当代中国的“市”,比较复杂,具有很大的差别和特殊性
5、当代中国的“市”,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政府
市政的主要特征:
(多选或判断)P4
1、政治性(市政实质上也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或者说它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历史性(市政也是个历史概念,有一个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
3、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五一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4、综合性(现代声调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等特点)
5、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而且也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
市政学的研究对象:
P7
1、市政学研究市政主体
2、市政学同时要研究市政客体(即市政管理内容)
3、市政学要研究和探索市政管理规律(市政学是研究市政现象、市政过程内在本质联系的科学)
市政学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
P10
1、专门分析城市
2、重点分析市政主体及其运行
3、对市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分别进行阐述
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P10
1、与政治学P10
2、与行政学P11
3、与城市学P11
市政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P12
1、系统的研究方法
2、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学习与研究市政学的意义P15
1、加强市政学研究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出的迫切要求
2、加强市政学研究,也是实现城市管理的迫切需要
3、加强市政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现代市政管理人才
第二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1、城市的特点:
①人口与物资的高聚集性。
②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③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
④文化构成的异属性。
2、城市形成的条件:
包括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
城市形成的经济基础:
(稳定的区域性的商业生产和商业交易)
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
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与农业发生分离
③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商业从手工业和农业中分离出来
城市形成的历史条件:
①战争性质的变化
②对自然地理条件认识的变化
③部落制度向私有制的变化
3、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①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②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
③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
④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
⑤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4、城市化的特点:
①增长迅速而持续。
②城市化发展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③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
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开始趋于下降。
5、目前世界性组织及各国在对城市化水平作衡量时,采用的是“人口比重”的城市化水平指标。
6、城市化衡量的单一指标有:
①城市化水平指标
②城市化速度指标
③城市化质量指标
7、在城市化的共性看,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动力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①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②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③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①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
②农业发展为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
③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
④发展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⑤农业发展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
工业化作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
①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②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
③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
④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市场化的直接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劳动力市场化使劳动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
②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
③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的展开得以实现
8、城市化的类型:
①从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分为(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
②从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流动方向进行考察可分为(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
9、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分期:
①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1949-1957年)
②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1958-1960年)
③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年)
④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年)
⑤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10、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①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这是与其他国家最主要的区别)
②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
③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
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
⑤人口的高增长量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1、中国的政府主导型城市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控制,形成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与行政中心三位一体的城市体系
②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受政府控制
③城市化初始阶段的资金积累以政府政策为保障
④城市化速度受政府调控
12、简述中国城市化的方针:
①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
②强化中等城市的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
③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
13、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难以替代优势,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大城市能够节约成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
②大城市的发展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③大城市发展可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④少数特大城市向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中获得区域优势。
14、中等城市的优势主要有哪些方面:
①有利于“发展中间促两头”,推动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
②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
③有利于城市化两种方式的协调(两种方式:
内涵式与外延式)
15、小城市的发展对我国农村城市化具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便于农业剩余劳动人口的转移。
②利于农村社会转型。
③利于地方性城市网络系统的形成。
16、近代城市发展的特征:
①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数量急增
②城市成为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以及世界贸易和科学技术中心
③城市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剧烈冲突与各类文化汇集的区域
④城市亦是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最为集中之地
17、简述消极型城市化状态的类型:
(过度城市化)和(低度城市化)
第三章城市功能和结构
1、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和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
2、城市功能的特征:
①整体性
②结构性
③层次性
④开放性
3、城市功能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共同功能(是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共性)
②主导功能(是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作用的功能,它影响或左右着城市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③特殊功能(是指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具有的功能,而是为某一个城市或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
④综合功能(是指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导功能,每一种主导功能的作用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
4、影响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自然条件。
第二,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主导产业。
第三,行政区划。
5、城市功能的具体发展规律:
①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
②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
③功能升级增量规律
(叠加性发展规律)是城市功能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前工业社会时期,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对城市功能的形成和发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后工业时代,决定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
决定城市功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源)。
6、城市功能优化(合理化)的基本途径:
第一,实现以市场中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
第二,因势利导地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
第三,增强城市外部功能,完善城市内部功能。
7、城市结构的主要内容:
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
8、城市的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城市的产业结构
②城市的企业结构(企业的技术结构和企业的规模结构)
③城市的所有制结构
④城市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
9、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是什么:
①在国民生产总值和社会总就业人数中,第一产业所占份额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所占份额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第三产业所占份额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②在整个工业内部,重工业所占比重不提高,轻工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加工工业所占比重增大,基础工业日趋势下降。
③城市主导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休型产业演进,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演进,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支住产业。
10、城市流通结构的主要内容:
(略)
①城市流通与城市生产、城市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关系。
②国有商业、集体商业、个体商业、私营商业、外资商业的比重和相互关系。
③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④市场的竞争程度、垄断程度和政府管制的程度。
⑤城市商业网点的布局。
11、城市分配结构的主要内容:
①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②积累基金的分配结构和消费基金的分配结构
③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析
12、城市的社会结构的主要内容:
①城市的政治结构
②城市的文化结构
③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
④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
13、当代中国城市的政治结构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各种城市政治组织的构成、相互关系以及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
第二,城市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政治关系。
14、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城市人口的性别构成。
②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
15、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城市人口的户籍结构。
②城市人口的就业结构。
16、城市的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城市形态(包括城市内部形态和城市总体形态)三种形式。
17、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②有利于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
有利于提高市政管理水平。
18、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
②企业行为
③居民行为
19、选择和建立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必须坚持哪些原则:
①依据城市性质选择合理的城市总体形态。
②端正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
③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城市空间结构。
20、城市总体结构的优化(合理化)必须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①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四个基本环节的平衡
②实现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的平衡
③实现社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④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⑤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
⑥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主要功能和多种功能
21、城市体系的特点:
①整体性
②动态性
③开放性
④层次性
⑤重叠性
22、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能否发生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①互补性
②中介性
③可输性
23、简述城市分布的原则:
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
(德国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24、城市体系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中心城市的数量多寡和组合形式,城市体系的类型有:
金字塔型、多核型、网络型、带状型。
25、区域一般具有同质性、内聚性、层次性和动态性。
26、区域的作用:
①它是城市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②它能促进城市内部的新陈代谢。
③它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前提。
④它是形成地区市场和全国市场的先决条件。
⑤它是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的基础。
27、经济区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内容:
①经济中心。
②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畅通的流通渠道。
③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
④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
28、经济区的特点:
①经济区是建立在较为发达的地域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基础上的,依靠在长期的经济交往中自发结成的彼此依存关系,因而是内在经济力量的地区结合。
②经济区是建立在平等协作、等价交换、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从而组合为比较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成员间共存共兴、俱损俱荣。
③经济区没有明确的地域界限,经济区之间往往犬牙交织,相互渗透,重叠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且经常变动。
④经济区在组织形式上以网络的形式存在和维持。
29、经济区的运行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①经济开放、横向联合的原则。
②平等竞争、利益共享的原则。
③依托中心、统一规划的原则。
④生态独立、突出特色的原则。
⑤区域协调、优势互补的原则。
30、为什么说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及其相互关系作用的结果?
首先,中心城市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分工深化的产物。
其次,中心城市是国内外市场形成和扩大的结果。
第三,中心城市是城市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产物。
第四,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是中心城市形成的基础。
31、中心城市的作用:
①中心城市是组织和发展专业化协作的枢纽
②中心城市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先导
③中心城市是调节国民经济活动的枢纽
32、中心城市的作用强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①中心城市规模的大小和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
②城市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
③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33、狭义的城市文化结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①城市中生产、传播、储存、利用各类精神产品的行业的构成、发展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关系。
②城市中各种文化事业的规模、质量、发展速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③城市各类设施的规模配置和布局。
④城市文化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与各个文化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
34、简述中心城市的含义:
①中心城市不是一般的中小城市,而是在地区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②中心城市具有综合性能或多种主导功能。
③中心城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
④中心城市与经济中心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不同的概念。
35、试述城市功能的历史演进过程:
①在前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功能已经出现了叠加性发展趋势,但是这一时期城市功能的叠加是一种低水平的叠加。
②在工业社会时期,城市除了继续保持原有的政治功能外,经济功能开始成为城市的主要功能。
③在后工业社会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
第四章 城市性质、规模和类型
1、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①城市性质是标明城市类属的概念,即反映特定城市的性质。
而城市职能是标明城市功用的概念,反映特定城市的作用和承担的义务。
②在多职能的城市,城市性质的范畴里有城市职能的部分,但城市职能只构成一部分,并非所有的城市职能都能概括城市的性质。
③城市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城市职能是多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供水、用地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联系:
①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并寓于城市主要职能之中。
②在单一主要职能的城市,城市性质与城市主要职能是一致的。
而在多种主要职能的城市,城市性质是城市多种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托。
2、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①确定城市性质,能为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②确定城市性质,能为确定城市的合理规模提供科学依据。
③确定城市性质,能明确城市部门结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④确定城市性质,能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3、确定城市性质的原则:
①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②区域与各城市合理分工的原则
③城市现状和未来发展相结合
④详尽地占有和分析资料
4、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远景规划和区域规划。
②区域自然、资源、能源、国防及历史条件。
③城市发展现状。
④城市发展远景。
⑤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
5、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
①定性分析法
②定量分析法
③比较分析法
④综合分析法
6、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指标主要有(城市人口数量)、(占用地面积)和(国民生产总值)。
其中(人口数量)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指标。
7、城市规模包括(城市总规模)和(单个城市规模)。
城市总规模指一个国家城市的数量、城市人口总量及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它反映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单个城市规模是指每个城市的人口数量、用地面积和社会经济实力。
8、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意义:
①有利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②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的经济、资源优势。
③有利于确定和保持城市的合理发展规模。
④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发挥各自的优势。
9、城市规模分布的规律:
①规模-位序分布规模。
②城市规模等级分布规模。
③规模-中心地分布规律。
10、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
①自然资源和能源(影响城市规模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②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
③基础设施和经济实力
11、城市规模效益的特点:
①规模性
②空间性
③外在性
12、城市规模成本主要包括:
①外部成本
②“门槛”成本
③疏解成本
13、从城市自身的条件看,确定城市的适度规模应主要考虑:
自然条件和市政建设
从整个城市体系的角度看,适度城市规模要考虑城市在全国或地区城市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要考虑经济合理布局的需要。
14、城市适度规模的目标模式应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既能在宏观上满足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在微观上促进城市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能使企业以比较少的投入获得比较多的产出,即有利于企业取得比较高的经济效益。
第三,能给居民提供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居民既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又能获得比较高的收入。
第四,能建设和有效地经营各种现代化的城市设施。
第五,城市环境优美,成为一个花园城市。
15、城市分类的意义:
①城市分类有利于我们分析研究城市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城市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相互联系。
②城市分类有助于我们掌握各种类型城市的发展规律,正确地分类管理和指导城市的发展。
16、城市分类应遵循的原则:
①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②经济分类的要求与行政分类的现状相结合的原则。
③城市体系对城市功能的要求与城市功能现状相结合的原则。
④功能、规模、隶属和地域分类相结合的原则。
17、国外城市分类的方法主要有:
①奥罗索分类法
②哈里斯分类法
③纳尔逊分类法
④莫塞和斯科特分类法
⑤马克斯韦尔分类法
18、中国城市的主要类型:
按照城市的性质或功能分:
①综合性城市
②工业城市
③矿业城市
④交通港口城市
⑤商业金融城市
⑥风景旅游城市
⑦科学文化城
按照城市的行政地位分类:
①直辖市
②副省级市
③地级市
④县级市
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分类:
①特大城市
②大城市
③中等城市
④小城市
⑤镇
按照城市的地理位置分类:
①沿海城市
②内地城市
③边境城市
按照城市的结构进行分类:
①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
②封闭式城市和敞开式城市
③集中式城市和分散式城市
19、城市分类的意义:
①有利于我们分析研究城市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城市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有助于我们掌握各种类型城市的发展规律,正确地分类管理和指导城市的发展。
第五章 市政体制
1、市政体制的内容:
①城市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②城市的国家机构与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③市级国家机构与所辖区、县的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2、在市政体制的内容中,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城市的代议机构与行政机构是两对基本的关系,它们决定着市政体制的其他关系。
3、市政体制法制化的核心是:
将城市的政党组织、国家机构之间的职能划分法制化,使这种划分比较稳定;不因长官意志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它们之间的权限纠纷。
4、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
①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因此,国家政体的内容决定着市政体制的内容,市政体制的形式必然与国家政体的形式相统一。
②市政体制一方面与国家具有统一性,另一方面与国家政体相比较,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③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的作用。
④市政体制是国家的组成部分。
5、市政体制的作用:
①市政体制通过调整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增强统治阶级的团结,调动统治阶级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②市政体制通过协调城市的政党组织、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城市的组织形式。
③市政体制通过改革和完善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巩固统治阶级在城市的统治地位。
④市政体制通过调整城市政权的组织结构,适应城市政权行使统治和管理职能的需要。
⑤市政体制通过促进城市政权有效地行使统治和管理的职能,适应城市经济体制和生产力发展。
6、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
①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形式多样化
②政党在城市的组织通过竞选,在市议会拥有多数议席,主导城市的议决权;当选市长,主导城市的行政权。
③西方国家的市长、市议员和市法官一般分别由市民直接选举产生,各自对选民负责,并且相互制衡。
④城市一般不辖区和县,市和县、乡、镇的政府是独立平等的地方政府,都直接受省、州政府的领导。
⑤西方国家城市的利益集团比较活跃,既直接向城市的国家机构表达利益,又通过动员选民投票,制约着政党组织对城市的国家机构的影响力。
7、市议会制的基本特征:
①由市民直接选举的市议员组成市议会(市议会行使立法权、议决权、人事任免权、城市预算权,以及监督行政权等)
②由市议员和名誉参议员选举他们中的一位为市议会议长,即市长。
③市议会的委员会相当于市政府的工作部门。
④市议会选举任免若干行政长官,聘任一些行政职员。
8、市议会制的优缺点:
优点:
有利于维护市议会的权威性;有利于市议会对城市管理的监督;有利于减少议决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提高管理效率。
缺点:
缺一个统一指挥市政府各部门工作的、有实权的市长,而这对于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领导执行系统高效率运转,是不利的。
9、议会市长制的基本特征:
①市议员和市长分别由市民选举产生,市长不得兼任市议员。
②市议会拥有不顾市长反对而通过预算、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政 自考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