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docx
- 文档编号:22813500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41KB
乒乓.docx
《乒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乒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乒乓
2012、9、19
反手拉球时重心要拔起来,摩擦时间长一点,弧线高一点,多加练习,寻找手感,先从上旋球练起,先不要发大力,用中等力量击球
2012、9、24
反手拉球出界我经常见到的有3个原因第一就是摩擦不够击打太多球没弧线当然不是出界就是下网很多人反手一甩就以为是拉弧圈了球都没吃住这类问题一般出现在菜鸟横板比较多看电视上学个动作就自己上去乱甩根本不了解具体的发力方式解决方法是把板子亮一点打开一些让球跟板子的接触面积大一些多体会摩擦的感觉多去挂挂球就像很多人正手拉纯摩擦球拉的老高也能上台为什么?
摩擦够了弧线曲度够了反手也先去找找这种感觉第2个原因基本是反手有一点基础对摩擦有点感觉的中等水品的横板反手通有的毛病相信有部分朋友反手能起一板高吊的别人搓过来下旋一些你反而能上台要是不怎么转你就飞了什么原因?
往上发力不往前反手发力是先往前再带着往上哪怕是高吊也一样多去体会先前后上的感觉再说第3个原因说到这个原因只有到达这个水品的人才能体会一般出这个问题的都是横板反手高级水品的朋友容易发生的相信很多反手能爆冲的朋友感觉反手可以冲但是老冲不稳容易出界到这个水品的人我只点播一句话你们应该就能体会了首先你们反手发力冲出球的时候前臂外侧是不是都朝下了手腕外展下压的程度够不够。
我把它总结成六个字:
摩擦、向前、下压。
2012、9、29
以腰带手,拍子迎球贴上去,带着球一直走,球将脱板时,手腕向前上方控制过网弧线与落点,送往对方台面。
2012、10、9
反手拉的时候一定要用身体迎球,同时双脚脚跟上提。
2012、10、19
反手弧圈四要诀:
转、垂、领、甩。
转:
拉球之前先转胯部,转体带动手引拍,收腹,重心尽量在前脚掌上。
垂:
持拍手自然在左髋处下垂,注意肘部不要外展,要靠近右腹部。
领:
击球挥拍时肘关节运动在先,带动前臂运动。
甩:
拍子接触球时,前臂以肘关节为轴向前上方甩出。
2012、11、6
打球时注意发力结构和引拍,练球时最好先单项练习,再综合练习。
横板反手在实战中的几点心得
一、横板反手在实战中,最先挑起对攻相持,从搓下旋球,到第一板起下旋球成上旋;
二、横板反手在实战中,更注重速度,多在台内起板,多在上升期至高点稍前期上手;下旋出台,反手必须在下降前期上手拉。
三、其次是旋转,起出台下旋球,一定要加强旋转;台内拧、挑,除注意落点外,要有旋转变化。
四、最后才是力量,前冲、机会球爆打、爆拉,注重的是成功率,减少失误;而中台的发力拉、反拉,偶个人是有博杀成分的,心里没底。
偶个人感觉横板反手在实战中,注重的要点顺序是:
速度-旋转-力量,即反手快而转,力量再其次。
——近阶段的个人心
2012.11.9
反手出台球快拨或拉,近台积极上手用台内拧的动作,力量中等争取主动,效果不错。
!
!
!
!
2013年1月10日星期四
最近一段时间这次是最大的感受,心里好高兴,因为我知道了反手拉球的正确动作,右肩下沉,手腕内旋,肘适当前顶,发力击球时先转体,发力方向从左下向右前上方发力,用食指发力摩擦球,摩擦完要顺势挥拍,挥完拍时,拍头向上。
2.1、盯球:
在练习初期,有一点是教科书里很少谈到,但乒乓小匠认为非常重要的。
其实这点以前的文章里也提过,但没有刻意强调,这里觉得有责任所有乒乓球友做个提示——要盯球。
盯球在很多教练看来都不需要放在第一位的。
但是本文是写给有些基础后才开始练习弧圈的业余朋友的。
在正反手摆速基本成型的时候在来学习弧圈球。
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的进程。
盯球是一种内在的积极的打球因素。
在练习的时候,即使是业余球友也基本能把球打的非常稳定。
这个时候大家往往只注意了动作或者威力。
或者还原。
这个时候就忘记了盯球和判断。
因为来球基本都在自己特别舒服的地方,不需要判断。
打着打着就机械了。
这样练习下去就影响了进步。
谈到盯球我在多说两句。
即使是练习基本对攻的时候也需要判断。
因为每一个球的速度、旋转、落点、方向、弧线、力量都是不尽相同的。
所以打球的时候就需要做出判断。
主要是养成盯球的习惯。
从而增强判断的能力。
我在教学的时候即使是同一落点的球,也要求队员的右脚做出相应的调节。
这里面主要应用的是碎步。
除了上面提到的利处,还有一点就是可以非常好的完成完整的击球动作,形成相应的击球节奏。
这对你技术的增长有很大的帮助。
2.1.2引拍:
盯住球了,接下来是“引拍”。
不过在引拍之前你需要准确的判断球的速度,旋转还有落点。
至少你能初步的估计出球会落在某个区域范围(这个范围应该很小)附近。
要知道球友多高。
需要什么角度的拍形?
球的最高点应该在哪个位置出现?
你需要选择离台多远的站位才比较合适?
其实,引拍就是个放松和蓄积力量的过程。
有很多业余爱好者更喜欢用你瞄这个字来形容。
我觉得有点夸张,同时也觉得把引拍的作用说的太小了。
在你所有击球的过程中。
引拍是前提。
这是你整个击球动作的基础。
很多球友把拍子引得很低。
然后腰就会別在那!
这样就没有办法把集中的力量在短时间内快速而集中的发出来。
另外一方面就是引拍过低。
等球过来的时候会在你球拍的上方。
这样如果你再想往前发力那么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从球的地下穿过去。
第二,就是引拍过于向后的问题。
不是什么球都能发上力的。
在业余球友不会对拉的时候你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发大力。
这个时候引拍就不能太高。
最后,就是在拉下旋的时候。
我看到很多人都是想通过旋转把球给带上来。
结果拍是向下放了但是只收臂。
并没有用腰去引。
也没有加速挥拍的这个过程。
如果这样练习下去,想从容的拉和冲下旋球(出台)那是非常难的。
接下来谈一下引拍的速度问题。
很多教练都知道引拍要慢!
发力要快,还原要快。
如果把挥拍击球和还原看为一个整体,而把其他的动作和步法看成三份的话。
那么挥拍击球和还原的速度更接近整个过程的1/4,如果是小范围内的击球,那么应该在1/3附近。
这就是击球的节奏问题之一。
我在给11--14岁的孩子上课的时候,很多时候都在强调节奏的问题。
其中男孩子凶狠的比较多。
而女孩子更多的就是怕对不上节奏。
很多女孩子只要节奏一乱就基本会输球。
因为她们改变击球节奏的能力比较差。
在节奏被对方牵走的时候。
很难再把节奏找回来。
在训练的时候要保持击球的节奏。
有很多学生总是喜欢击打上升期,把球带过去!
这样球没有什么质量。
这是假快。
我在训练横板反手的时候,个别比较灵活,判断准确,喜欢抢的同学,就让他练习半高球的借力和发力弹击和快带。
动作小而准确度高。
能借上力的同时也能发上力。
而且能控制住自己的节奏。
当你的节奏快了以后,想慢下来是相对容易的一件事。
这样你也可以控制对方的节奏。
在比赛中,可以控制着节奏打球--------我认为这是真快!
!
!
在开始练习弧圈球的时候需要慢引拍。
把击球的质量提高。
准确度提高。
这样你猜能控制住你自己的节奏,才能更好的集中发力。
在比赛中才能真正的做到快。
很多业余球友常常问:
什么动作是正确的?
你看我的动作对不对?
我也经常和他们说:
动作一个人一个样!
只要击球合理就行了。
而这个慢引拍的问题,就是击球合理的开始。
2.2挥拍击球
首先,我个人认为“先打后磨”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我觉得动作做出来了,球在空间上的运动,和时间上的先后就已经被固定。
先打还怎么磨?
只要是打磨的击球方式几乎都是先打后磨的。
而同行死打磨这个动作又是一体的。
是不能分开来做的。
但是,就在触球的时候,也是打磨同时进行的。
很多时候用撞击来代替发力向前的说法,这是不对的。
也是根本性的错误。
拿前冲弧圈球来举例。
前冲弧圈球是高速飞行和高速旋转的集合体。
也有一种说法叫:
高速旋转产生的前冲力。
这里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只是说法上的不同而已。
不过我们从此可以看出:
前冲弧圈不光要有速度,而且要有旋转,而且是高速旋转-------即强烈旋转。
为什么很多运动员在冲球的时候能发出很大的击球声音。
这是撞击的声音吗?
具体的我说不个详细和所以然来。
但是我可以很确切的告诉朋友们:
那是撞击和摩擦的集合体。
是同时作用在球上的力的集合。
并不是单纯的撞击或者摩擦。
声音大主要是发力集中导致的。
很多选手都问:
如何比较容易的拉起下旋球?
其实这篇文章本来就不是为初学者写的。
不过先看也是没有坏处的。
因为你也许会从中懂得:
基本动作的重要性。
其实下旋球时比较容易拉的。
业余选手练弧圈,第一步最好是拉下旋球。
如果有人发多球最好,为了缓冲效果更好,陪练方可以先在自己台面上弹一下,再发过来。
有点下旋,控制好长短、力道,你就能练。
假如不会发多球,只能是陪练方搓球——不能搓的太贼,不能捅着搓,否则你没法拉。
搓出的球最好是出台不多,有点缓冲,略带下旋。
也不用搓得太长,否则主练方要退出去拉,这就牵涉到基本站位的问题。
如果你练过正手快攻,站位合理,练弧圈的站位稍微往后一点点,二三十公分左右,具体视身高而定。
拉下旋球的重心比打正手快攻要低,所以你势必要站得离台稍远一点,两腿稍分开一点,这都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下旋球的具有球速慢的特点,所以比较容易持球,需要你主动发力。
这样回球的质量就比较高。
另外,很多人都是拉下网的比较多。
这里就是破转和吃转的问题,不详谈。
主要建议初学者把拍形立起来去拉球。
甚至可以仰点。
等你找到持球和发力的感觉后,就从容的多了。
2.2.1、腰髋与肩膀的运用
肩伤是乒乓球最容易出现的职业病。
这主要和开始击球的动作不正规有关系。
其次就是练习的时间。
但是业余球友的练习时间都不会太长。
所以肩痛的时候你就应该考虑自己的技术动作是不是规范的。
面对来球引拍时,沉肩是对的。
但是单独的把肩膀沉下去就错了。
因为你把肩膀沉下去了,你再看你的身体,基本就是直立或者略后仰的状态。
这样拉出来的球,就没有多大重心转换的力量。
挥拍的方向也基本向上较多。
力量被分解了。
球的速度自然的就被降低了!
速度如何提高?
在***这个家庭里成长,我想你们都是个理论的专家。
这里我想谈点感觉方面的东西。
我们这里有个省队淘汰下来的队员,现在在当陪练。
有次,他的省队教练过来参观他的教学。
在教导一个孩子正手弧圈球的动作时。
这个队员把所有的动作要点和注意事项都说了一遍,学生也点了点头。
可是回过头来打,还是暴不起来。
放松了,发力也集中了。
感觉上不对,但是就是究不到根处啊。
他请教练向孩子解释:
教练说了一句:
引拍时全放松。
发力时,要用你的身体去打球。
太高重心,注意迎前。
-------多么朴实的话啊。
谁都会说。
可是要分说在什么时候。
任何动作都是一体的。
不能分解。
我们有个武术老师看我教学生的时候。
说,你教练的动作就是太极里面的四两拨千斤。
先是放松,意念先动,由慢到快。
随着他做了个四两拨千斤的动作-------手臂缓缓的台起然后转动着身体。
当身体转过一段还没有到达最大限度的时候-----他猝然发力。
刚刚手臂似乎是静止的。
瞬间他的手臂已经从身体的左侧完全的移动到右侧。
说时迟,那时快啊!
其实说的也有道理。
而他的道理就是集中发力-----力量从放松中来。
弧圈球就好像掷铁饼,利用重心来带动身体的进行旋转,最后出手的一瞬间进行加速。
因为能掷多远,主要就看你出手时的速度。
而这个集中发力,就体现在最后出手前那段瞬间加速的动作上。
我认为,你内在的发力集中要从方松开始。
到能瞬间加速的时候才能实施出来。
2.2.2、挥拍方向与发力方向
球变大了。
旋转弱了,速度慢了。
所以有很多厂家也不再生产那么粘的胶皮了。
因为太粘就会影响出球的速度。
当今的理念就是:
速度和旋转的完美结合。
大力王的速度快,马琳的旋转强。
王浩则是速度和旋转结合的比较好。
所以王皓在能给对方很大的压力的同时,也能很好的控制球的弧线。
让球更为稳定。
在拉球的时候,我主张:
拉加转的时候应该从引拍经体侧而向上70-80度的方向发力和加速收前臂。
这样更有利于制造旋转。
而拉前冲的时候,我主张向网上放20CM---30CM高的地方发力就可以。
专业运动员在发大力的时候,他们的手臂方向或许没有这样低。
主要是他们的重心赢球做的特别好。
而我们业余球友基本是很难做到。
不过看柳承敏在暴冲的时候挥拍的方向是非常平的。
角度也特别的小。
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几种的发力,角度太小就会下网。
开始的时候从高,从出界然后逐渐的向小角度调整。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角度。
我们应该通过练习来找到它。
并且把它强化。
因为它只属于我们自己一个人。
2.2.3、击球点的处理
拉球要拉最高点。
这就是理想的状态下。
这个点即稳定有能借上力,同时也比较容易发力。
在专业的教学中几乎都是冲最高点,甚至还冲上升后期。
业余选手没有接受正规的训练,想做到这就比较难了,专业的更注重回球的质量。
然而,业余比赛,更注重命中率。
在比赛中,大家都想发力。
这样就会略显出“紧”来。
这种条件下彼此都很难顶住对方的连续拉。
你变化几个落点。
分就可以轻松的拿到。
业余选手里没有几个能对拉的。
即使是你拉的质量不高,速度不快旋转也不强,但是对方能拉回来也绝对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即使是拉回来,那球的质量也不高。
所以上台率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往往更强调球的到台率要高。
这个时候你可以拉下降前期,这个时候的球的旋转已经旋出来了。
比较容易控制。
业余选手由于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练球,所以更是着急者多。
然而你一上来就拉高点期,我想这是做不到的。
因为谁都不是神仙或者说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神仙存在了。
以上所有内容均属于个人原创,昨天发的只是我要给老师看的综述文章。
都是参考不同帖子而汇集的。
其中乒乓世界比较多。
今天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中定有纰漏。
希望大家多多点评。
同时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技术进步的快乐。
和你们讨论是我一生中的快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乒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