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281070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6.91KB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问题。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1)《未选择的路》是________(填作家国籍)诗人________(人名)写的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哲理诗。
(2) 诗中升华全诗旨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 请说说你对题目中“路”的理解。
(4)古今中外有许多诗人作家曾经对“路”有过精彩的描述,请举出一例让我们共勉。
(诗词曲文皆可)
【答案】
(1)美国;弗罗斯特
(2)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3)示例:
表面指大自然中的路,实则喻指人生之路。
“路”象征着人生的选择。
(4)示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解析】【分析】
(1)《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诗歌,这首深邃的哲理诗展现了现实生话中人们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
(2)诗的前三节似乎仅在平直地描写林中的那两条路的不同,但其中却蕴含着极大的比喻意义,第四节诗人笔锋一转,从林中之路跃到描写人生之路,“而我选择了足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结句寄寓着诗人无限的人生感慨,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和哲理性。
它告诉人们,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谨慎;同时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判断。
因而结尾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3)《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诗人通过选择人们司空见惯的林中岔道来阐发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所以标题中的“路”表面指大自然中的路,实际是象征人生之路。
(4)答题时应注意,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不能写错别字。
示例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示例2: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故答案为:
⑴美国;弗罗斯特
⑵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⑶示例:
表面指大自然中的路,实则喻指人生之路。
“路”象征着人生的选择。
⑷示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写作的背景进星分析。
⑶本题考查对本题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歌的内容,作者表达的赏析情感进行分析。
⑷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题时应注意,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不能写错别字。
2.古诗阅读
兰
[明]徐渭
兰亭旧种越王兰①,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②,一篮不值五文钱。
【注释】①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
②秉,量词,束,把。
(1)诗中的“兰”比喻________,“野香”比喻________;
(2)兰花“一篮不值五文钱”表达了作者________。
【答案】
(1)君子;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
(2)鄙视那些伪文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解析】【分析】
(1)这首诗的题目是“兰”,第一句写旧日在兰亭种下一片越王兰,第二句描写了兰的叶和花,碧绿的叶子像波浪一样,红色的花儿香气四溢,第三句写最近把这些野花扎成束,一筐野花也不值五文钱。
徐渭非常喜欢兰花,写了不少关于兰花的诗。
这些诗表面上是看写的是花,其实是托物寓意,借写兰花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情操。
兰花在文人墨客眼里是君子的象征,这首诗也不例外,相对应,野花就比喻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
(2)诗中的野花比喻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这些人就像野生兰花一样碧绿的叶子像波浪一样,红色的花儿香气四溢,他们沽名钓誉,表面看道貌岸然,其实骨子里却追名逐利,没有真才实学,作者说这样的人不值一钱,就明确表达了对这些人的鄙视,也表现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译文:
从前我在兰亭种下一片越王兰,碧绿的叶子像波浪一样,红色的花儿香气四溢.现在一把野花不值五文钱.
故答案为:
⑴君子 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
⑵鄙视那些伪文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内涵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内容与主旨,分析出其深层内涵。
⑵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3.古诗阅读
西溪独泛
[唐]皎然
道情何所寄,素舸①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②共月还。
【注释】①素舸:
不加装饰的船。
②唯应:
只有。
(1)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________的氛围。
(2)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
【答案】
(1)清幽恬静
(2)尾联写诗人西溪泛舟而归,只有月亮陪伴;王维《竹里馆》写诗人独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
两处都通过写月亮作伴,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安闲自得的情怀。
【解析】【分析】⑴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意象的理解,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本就充满着清幽的情愫,同时再结合诗句“素舸漫流间”等所描绘的景象,即可得出“清幽恬静”。
⑵本题为对比赏析,在分析的同时应首先对原诗句进行分析理解,“唯应共月还”一句形象描绘了诗人形单影只只有月亮作陪的场景,而“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同样也是表现作者只有月亮相伴的场景。
同时应该看到的是,两位诗人虽然孤身一人,但并不因此寂寥落寞,从两首诗的全诗中都不难得出共同情感:
超然物外、安闲自得。
故答案为:
⑴清幽恬静
⑵尾联写诗人西溪泛舟而归,只有月亮陪伴;王维《竹里馆》写诗人独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
两处都通过写月亮作伴,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安闲自得的情怀。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意象所寄寓的感情的理解能力。
意象,是指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
诗歌的意象,对于诗人抒发感情,有着独特的作用。
懂得意象的知识,当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人的感情,因此,对一些常见意象,需要多做一些积累与识记的功夫。
⑵此题考查学生对比阅读赏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先分别分析两篇文章,再比较其异同,在比较中分清相同点与不同点,再结合理解诗词的内容,选取合理角度,围绕其所用表现手法与蕴含的作者情感或人生哲理来进行赏析,言之有物即可。
答题步骤为:
①准确指出赏析的角度(修辞、重点词语、手法等);②结合词句阐释有什么表达效果;③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4.诗歌鉴赏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全诗紧扣一个“________”字,按________推移展开叙述。
(2)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3)“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4)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
含有什么哲理?
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5)“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
①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
②“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答案】
(1)游;时间
(2)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3)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5)①柳色深绿,所以用“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
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解析】【分析】
(1)题目“游山西村”紧扣一个“游”字展开写。
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所以全诗按照时间推移展开叙述。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学出了农家的美好和热情好客,一个“足”字,是“充足”之意。
写出了农家丰收的年景和农人热情好客的淳厚品性。
(3)“古风存”一句展现出的是对农民美好品质的赞美,突出农民服饰的简单、朴素,据此作答即可。
(4)《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的两句诗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两句诗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包含有困境中蕴涵希望的哲理。
(5)花是红色的,在视觉上,红色的花容易联想到红色的火,所以古人往往用火,明,一类的词来形容。
柳是绿色的,在视觉上,古人把绿,青,黑,归作一类。
明明是一头黑发,古人写作青丝,明明是黑色的鬓角,古人写作绿鬓。
这里就用黑,暗一类的词形容柳。
故答案为:
(1)游;时间
(2)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3)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5)①柳色深绿,所以用“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
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点评】
(1)本题考查诗歌主要内容的把握。
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展开,准确把握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基本能力。
解答的时候要结合诗歌内容细致分析,具体把握。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基本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细致分析,具体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能力。
揣摩诗中的词句,领会它在诗歌中的作用。
词语的赏析可以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等入手;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中描述的画面、意境及蕴含的情感、哲理入手。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能力。
具体技巧有:
抓关键词;分析遣词造句;描述画面;体会意境;把握情感;领悟哲理;赏析写作手法等。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
(1)诗中“齐鲁”指今天的________省,“岱宗”指五岳中的________。
(2)诗中“________”两句为名句,不仅写出了山的________,更表明诗________。
【答案】
(1)山东;泰山
(2)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高峻雄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 年级 下册 诗歌 鉴赏 技巧 习题 训练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