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调律及维修.docx
- 文档编号:22808410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格式:DOCX
- 页数:81
- 大小:8.55MB
钢琴调律及维修.docx
《钢琴调律及维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琴调律及维修.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琴调律及维修
钢琴调律及维修
LT
声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
钢琴的发音体足琴弦,它是利用键盘的杠杆,作用于击弦机通过毛毡裹制的小槌敲击琴弦,使之振动而发音的。
弦的振动,通过音板的谐振产生共鸣扩大音量。
钢琴的音量丰富,能发出浑厚、清脆、明亮等各种特点的乐音,表现力极为丰富。
二钢琴的音域
发音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频率)决定音的高低。
钢琴琴弦振动的频率和音的高低像一切由琴弦发音的乐器一样是由琴弦的长度,直径和张力等三方面决定的.它们的关系是:
弦的长度和直径与振动频率,音的高低成反比,即弦越长、直径越大则频率越小、音越低,反之弦越短、直径越小则频率越大、音越高。
张力的大小与音的高低成正比,即张力越大,则频率越大.音越高,反之张力越小,则频率越小、音越低。
钢琴是中外乐器中音域最宽的乐器。
它的音域从大字二组的A2至小字五组的c5,共有88个音,最低音的A2的频率是27.5赫兹(每秒钟振动次数),最高的c5四千多赫兹。
因此,钢琴琴弦的长度不同,粗细不等,型号很多。
最低音A2的琴弦比最高音c5的琴弦长数十倍,直径也大十几倍。
三钢琴的音量
音量的大小取决予振幅的大小,而振幅的大小,又是由发音钵的性质和作用于发音体的外力大小所决定的。
钢琴音量的大小,首先决定于琴弦的质量和击弦力的大小。
因此,必须充分保持击弦机的高度灵敏和击弦小槌的质量,钢琴演奏的力度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有效的控制.
共鸣板(箱)的谐振,能够增大琴弦振动的声功率,一块很好的共鸣板,能获得巨大的声功率,从而极大地扩大钢琴的音量,因此,钢琴音量的大小,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音板的质量和性能。
在钢琴上音乐要求使用的音量级可以从最弱音“ppp”或“pppp”到最强“fff”或“ffff”.在声学上叫分贝。
四钢琴的音色
音包也叫音质.它决定于该音里所包含的谐音数量及其强度,谐音的数量及强度又取决于激发弦振动的方式和位置.
当我们打开钢琴的上门以后,就会看到下列情形;
(1)琴里有一套击弦机装在琴弦的正面,上方的一排小槌整齐的对准琴弦。
小槌排列的横向是水平的,但弦的上端横向却不全是水平的。
因此,低音区小槌距离弦的上端远,高音区小槌却几乎打在弦的顶端,这是为了获得好的音色而选择的击弦点,如图三:
弦的振动除了全弦振动外,还有分段振动。
分段振动越多,泛音越多,音色越美(关于分段振动和泛音,本书第四章第二节有较详细的说明,请参阅).
因此,击弦点必须选择在一条弦的高次谐振的波节上,才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分段振动,以增加泛音的数量和强度。
在低音区,由于频率低,击弦点的选择在1/7-1/9处为最好。
而高音区由于频率高,击弦点则以选择在l/10-
1/32处为最好。
(2)击弦小槌是用包紧的呢毡制作的,这是为了获得圆润,富于弹性的音色.
(3)击弦小槌的大小不一,越是高音槌越小;越是低音槌越大.就小槌本身讲,槌越小、击弦时间越短,发音越灵敏,越易控制,但从琴弦来说,又必须有一定的击弦力才能发挥它.的音量,而击弦槌的大小又需大体与琴弦的长短成正比,所以琴弦长的低音区,槌就相应的大些,琴弦短的高音区,槌就相应的小些。
钢琴的音色好坏,取决于许多因素,但其最主要的是击弦的方式和击弦点的选择.
五钢琴发音的持续性
一架优质钢琴,其发出的声音必须有一定的持续性。
钢琴发音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弦的质量、弦的张力、音板的共振的好坏和琴弦两端固定支撑物上的牢固程度等多种因素。
钢琴琴弦上端的压条把弦紧压在弦枕上略呈弯曲状,下端有方位不同的两支小钉,将弦牢固地稳定在码桥上,使琴弦振动的能量尽可能全部传导到音板上,引起强烈的共振,充分保持着音的持久性。
如果码桥开胶或松动,琴弦的支撑物不牢固,从而不必要地消耗了琴弦振动的能量,振动能量向音板上传导也受到影响,琴弦振动持续的时间就短,声音也就缺乏必要的持久性。
第二章钢琴的基本结构
钢琴长时期使用后,音律会出现不准,机械部分也会因磨损而出现各种毛病。
即便是新琴,也会因为某些原因,出现各种病状。
如欲清除这些毛病,就必须了解其内部结构原理,才能对症下药。
否则不但毛病不能排除,反而会在无意中损坏部分零件,造成新的损失。
为此我们将钢琴的基本结构分九个部分介绍如下:
第一节后背架
图四十立式钢琴的后背架,它是木制的方形框框,中间有3-5根方木,上下端胶有横梁,上梁上又有弦轴板(也称销子板)。
弦轴扳是采用三至五层硬木、横竖交叉胶合的,以后背架为基础,铁骨就平稳地固定在后背架上。
外壳也是以后背为中心,完整地胶合成一个整体。
图五是卧式钢琴的后背架,其结构原理与立式钢琴基本一样,只是形状随钢琴的规格大小而异,其结构形式以平卧为特点。
第二节铁骨
图六是立式钢琴的铁骨架,图七是卧式钢琴的铁骨架。
铁骨架是采用生铁浇铸而成的,经过加工,涂有金粉、油漆。
铁骨与后背架,牢固的钮合在一起,支撑着整个钢琴弦的拉力。
一般现代钢琴的总拉力为:
立式琴约15--16吨,卧式钢琴约2O吨左右,所以,铁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钢琴的音色、音准稳定等性能。
利用铁骨架以加强弦的拉力,获得明亮清脆、浑厚的音响,是现代钢琴的主要特点之一。
古钢琴,或旧式结构的钢琴是没有安装铁骨的,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钢琴制造家们加以改进,先加上了半铁骨,逐渐才形成了全铁骨,所以,古代钢琴的音响与现代钢琴的音响是不一样的。
有经验的调律师,在调律之前,总是要认真检查一下铁骨是否完整。
尤其是年久失修的钢琴或音律过低的钢琴,都要仔细的观察,究竟是半铁骨还是有裂痕,查出音律过低的原因,然后再确定音律的高度,千万不可盲动,如不注意,会造成重大损失。
第二节音板
图八是立式钢琴音板,图九是卧式钢琴音板。
音板也叫“共鸣箱”或共鸣板.它采用白松木、径切板合并而成,厚度约8毫米。
音板后面胶有肋条。
肋条是弯形、中间起弧状的方木条。
音板与肋木胶合后,音板中间就凸起成弧状,在音板上胶有码桥。
码桥上装有方向不同的“别弦钉”,以固定弦的位置。
音板的周围,胶有硬木制成的框框,通过框框又牢牢地胶固在后背架上。
中间起弧的音板,在弦的压力下,产生内应力。
弦的振动,使音板引起共鸣。
由于音板振动的幅射,板面与空气接触,传播着由于弦的振动而获得的音量。
第四节弦列
弦是钢琴发音的主体,不论是立式或卧式琴弦都是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
高音弦短而细,低音弦长而粗,最低的弦采用缠弦方法,加大弦的质量,也就是加大弦的直径,以获得低频率的音。
在中、低音区分界处,采用交叉排列方法,这是现代钢琴的又一个重要特点.这样做的好处是:
一方面使低音弦码桥尽可能远离音板的边缘以获得好的音色,另一方面在同等规格的音板上,可以尽可能加大弦的有效振动面积。
古钢琴或旧式钢琴的低音弦,不是交叉排列的,,而是从高音到低音依次顺直排列的。
由于低音弦过于短,要获得低频就不得不过份加大弦的直径。
为了尽可能加长弦的长度,码桥不得不过于靠近音板的边缘.因此,音色音量欠佳.
弦的上端扭在弦轴上,往下穿过压弦条后越过弦枕,再通过音板码桥上的别弦钉,下端扭成一个环套挂在铁骨的挂弦钉上。
弦振动的部分是在别弦钉与上端的弦枕之间.弦通过码桥和别弦钉与音板发生共鸣。
立式钢琴与卧式钢琴弦的挂法有别,立式琴铁骨上的挂弦钉是每一个钉挂两根弦,而卧式琴则是一个钉挂一根弦。
卧式钢琴的挂弦法优点是在演奏时不怕断弦。
即使断了某一根弦,也可继续演奏。
因此,卧式演奏钢琴工艺复杂,造价也总是高于立式钢琴。
第五节键盘
键盘也叫琴手,是键子的统称。
立式琴键和卧式琴键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每七个白键五个黑键组成一个八度.白键、黑键的宽度以及八度的距离都是相同的,所以,不论钢琴规格形状尺寸多么不同,键盘的规格则基本一致,所区别的只是键子的数量有所不同。
88键的钢琴在高音部比85键多三个音,即bb4b4C5.
键盘的结构分两部分:
键子和键盘托。
键子是采用红松或椴木制作,要求质轻、纹顺无节不易折断.键子胶有白键皮和黑键皮的这一端叫前端。
白键皮是由象牙或白化学板制成的.黑键皮是由红木油黑漆,或硬质塑料压制而成的。
与击弦机接触的一头叫后端.键子的中间有个长方形开口.开口的边上胶有红呢,叫包松呢。
开口的中间穿露出中枕木上的销钉,以销钉为中心成为一个支点,使键子成为一个杠杆。
键子的后端装有一支金属钉或顶木,称为卡钉。
它能旋转升高或降低。
键子做杠杆运动时,前端为力点、后端为受力点。
以中间支点分界,前段的长度与后段的长度通常是3:
2,前长后短。
现代钢琴键子的下沉深度以10毫米至11.5毫米为宜。
根据键子两段长度的比值,前端下沉到底,后端抬起应是7-7.5毫米。
为了使键子能够垂直下沉并减少杂音,在每个黑白键皮的反面底部都开一个长方形的小开口,让前枕木上的椭圆柱钉从中穿过,开口的边上也胶有包松呢。
同样结构88或85个黑、白键子组成了全副键盘。
键盘的下面,是一个完整的托盘,也叫键盘架。
键盘架由前、中、后三条横枕木加上几条纵木联合组成。
在中枕木上钉着圆柱销钉(即键子中间小开口处露出的销钉。
)在后枕木上胶有一条呢毡,叫枕呢。
前枕木上钉着二排椭圆形柱钉插入键子前端背后的小开口之中,里排为黑键所用,外排为白键所用。
使键子下沉时形成垂直轨道。
椭圆形柱钉的作用是可以调整键子的松紧。
为了使键子下沉深度一致并无杂音,每一个椭圆形柱钉上套垫大呢圈,中间圆销钉上垫小红呢圈。
托盘的四周用几支木螺丝有规律的紧固在琴身底盘上,使整个琴键的后端卡钉对准击弦机的底部。
卧式钢琴的键盘是与击弦机联在一起的,要取下键盘;也必须取击弦机。
卧式钢琴的键盘结构和原理等均与立式钢琴键盘一样,只是形式不同。
第六节击弦机
击弦机是击发琴弦振动的主要部件,也可以说是钢琴的心脏。
钢琴的设计,以声音宏亮;键子灵活;触感灵敏;没有杂音;能强能弱;以每秒钟8-12次的速度击键,能够不间断发音为前提。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钢琴演奏艺术要求,才能称其为现代钢琴。
其中以保证12次/秒的速度连续击弦为击弦机设计的核心。
为保证上述要求,在机械上有四个重要环节:
(1)现代钢琴键子下沉深度为10-11.5毫米,小槌与弦的
距离一般为48-50毫米,这样,它们之间的行程比例则为1:
5,
这是击弦机运动的基础。
(2)小槌在击弦的行进中,直接受弹奏力产生的行程要在距离弦约5毫米时终止,余下的行程(即5毫米)由小槌的惯性完成。
(3)小槌击弦之后要迅速返回,返回后必须停留在“半路上”,即全部行程的1、2处。
(4)击弦时要使止音器在小槌前进到全程的1/2时,才抬起来,也就是键子下沉到5毫米时,止音器开始脱离止音状态。
或者说,当键子下沉到底后,弦可自由振动,当键予抬起到一半时,止音器开始止音。
这几个环节,适用于立式钢琴,也适用于卧式钢琴。
那么,这几个环节又是怎样的按程序运动的呢?
(一)立式钢琴击弦机的正确运动
(1)要使键子的后端装着的卡钉紧密地顶住联动杠杆底部.试验的方法,可用右手轻轻按键子,看小槌是否立即向前移动.如果接触不严密,必然是键子已下沉.小槌还没有动。
这就是触感不灵的表现,这种现象称为“空动”,因此,必须保证键子动、小槌则动,键子前端所受之力,敏感地全部地传给小槌。
击弦机与键盘处于静止状态时应如图十二所示,键子的后端卡钉与联动杠杆底部相接触,顶杆顶部紧.顶在转击器的肩窝处,小槌则躺靠在槌柄档上。
(2)联动杠杆,在键子下沉后端抬起的作用下,就以轴架的轴钉中心为支点运动,联动杠杆上的顶杆,向上移动,推动转击器,使小槌向着弦方向进发。
(3)当键子下沉(键子的后端是在上升)到全部深度的4/5。
也就是小槌前进到距离弦5毫米光景时,虽然键子仍然继续下沉,然而,顶杠的凸部已与缩调接触.随着键子的继续下沉,顶杆将脱离转击器,小槌因而失去了推力,形成了“断联”现象,小槌再要前进就只能靠自身的惯性.这里缩调在起着决定作用(见图十三)。
(4)当小槌依靠推力加惯性冲向琴弦击发之后,迅速返回.但此时键子已下沉到底.由于联动杠杆上的档接木和转击器的锄头相接触,将小槌档截在行程的1/2处,不允许它完全返回原静止状态。
这里档接木的距离,即开放的大小起着决定的作用(如图十四)。
(5)止音器是在止音器弹簧作用下压在弦上,使琴弦不得随便发响。
联动杠杆的后端装有一支小羹匙,是专门拨动止音器用的.当键子下沉(后端是上升)到行程的一半时,小羹匙开始与止音器下端接触,随着键子继续下沉,止音器进一步开放,脱离止音状态,在小槌击弦之前已开放完毕。
当键子起来时,止音器又止住弦的振动而停止发音(如图十五).
这几个动作,按程序.有节奏的互相配合循环往复,就能达到以每秒钟8-12次的速度击弦而不间断的发音,触感灵敏,力度平均,键子弹性适宜,保证演奏艺术的表现力。
(二)卧式钢琴的击弦机械的正确运动‘
卧式钢琴的击弦机械运动,基本准则与立式钢琴一样.键子的下沉深度.小槌的行程、“断联”的发生时间及小槌返回的位置要求均与立式钢琴相同.但因卧式钢琴一般都用于演奏会,不但机械结构不同,因而要求也更加严格准确(如图十六)。
现代卧式钢琴击弦机称为“复振式”击弦机。
主要特点是比单振式多一个复振杠杆等,因而能保证每秒钟12次击弦不间断(图十六B、C、D).、
目前,世界各国生产的卧式钢琴均采用“复振式”机械原理制造击弦机。
但也还有一定数量的“单振式”机械结构的卧式三角钢琴在许多地方使用着。
这种击弦机的结构比较简单,多数是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等国制造的。
它是“复振式"结构的前身,下面先介绍一下“单振式”击弦机的原理。
把击弦机从琴体内拉取出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击弦枕木上仰卧着一排击弦小槌;每个槌柄的根部,装着一个类似立式钢琴的转击器;在转击器下方有一个肩凹;肩凹下边有一个顶杆;顶杆的下端与键盘相连接,成为键子与小槌之间的主要导杆。
这种形式的击弦机,就是“单振式”击弦机。
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观察它的机械运动形式。
当键子下沉时,链子里端升高,顶杆就着力于转击器的肩凹处,顶着小槌向琴弦移动,当小槌头部距离琴弦5毫米光景时,在顶杆的凸部和缩调的作用下,改变了顶力的方向,小槌就停止向上移动了。
这时调键子前端在继续下沉,小槌则因为失去顶力反而下落,形成了“断联”。
在键子尾部装有档接木,当小槌下落时,就被挡接木接住,停止在全部行程的1/2处,此时,也正值键子下沉到底之时。
当键子抬起恢复静止状态时,小槌尾部与档接木脱离,小槌又随着下落一恢复静止状态。
就在此刻,顶杆在顶杆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回到转击器下面的肩凹处,作好再次击弦的准备。
小槌击弦后下落时被档接木截在行程1/2处,从而缓冲了小槌下落的速度缓冲了小槌下落的速度,当键子抬起,小槌再次下落时的速度,与顶杆回到肩凹处的速度,几乎是相同的。
但有时顶杆的回速可能慢于小槌的下落速度。
这样,在快速连续击弦时,常常因为顶杆尚未全部回到转击器肩凹处,而出现“卡死”现象。
所谓卡死,就是弹空,小槌不击弦。
这是单振式击弦机的最大弱点。
为了避免卡死现象,只好放慢连续击弦速度,每秒钟5—8次。
由於达不到12次/秒,不能满足现代钢琴演奏艺术的要求,所以单振式结构的击弦机现在已被复振式击弦机所代替。
击弦机运动程序是:
当用手轻轻弹键子,随着键子下沉、键子后端抬起的同时,联动杠杆就向上移动,随着联动杠杆的逐渐抬高,小槌就被复振杠杆和顶杆抬起,向上方的琴弦移动.当小槌向上移动到距离弦约5毫米时,复振杠杆的前端与1号螺丝相碰,不能再向上移动,此时,联动杠杆上装的顶杆凸出部也与缩调相接触,停止了向上的推力,随着键子的继续下沉,键后端继续上升,小槌因为失去推力,形成了“断联”小槌靠自身惯性击弦,由于顶杆改变了方向,小槌开始下落,但键子的后端装有档接木,正在那里等着小槌下落,小槌的尾部与档接木接触,停止在半路上。
当手指抬起键子复原时,联动杠杆、小槌,顶杆又都迅速的恢复了静止状态。
我们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小槌柄的根部装有一个小鼓轮,它横向、被复振杠杆托着,复振杠杆的长方形孔内,隐藏着顶杆。
当轻轻按键。
小槌下落时,鼓轮就轻轻地压在复振杆上,被复振杆的弹力托住.这个弹力又使得小槌不可能马上回到档接木上。
但如用力弹键,小槌返回时,也就有一股冲力。
于是,小鼓轮就会把复振杆压下2-3毫米,产生一种预应弹性,正在这个瞬间,小槌就被档接木抱住,当键子稍稍抬起一点,档接木与小槌尾部脱开,这时,小槌就会因复振杆的预应弹力向上托而抬起3毫米。
然后随着键子继续抬起,小槌才慢慢下落。
由于复振杆的预应弹力而抬起3毫米的这种现象,在机械上称为“浮动行程”。
复振杆的作用,其核心也就在这里。
也正是有了这个浮动行程,顶杆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小鼓轮的下边,小槌击弦后,不必回到档接木处,给快速弹奏带来极大的方便。
如果没有复振杠杆的托力,顶杆就不能迅速返回到鼓轮下边去完成第二次击弦的推力,就会发生卡死现象。
其次,要使顶杆返回的迅速,除由于复振杠杆的托力外,2号螺丝给予顶杆弹簧的压力要适当。
它的压力要正好等于复振杠杆的托力,而托力的大小正好等予小槌的下落重量。
同时,档接木把小槌下落规定在全部行程的1/2处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为顶杆复原、完成第二次击弦、做了时间上的准备。
当键子刚刚抬起,键子的后端下沉,小槌尾部与档接木就脱离接触,就在这一瞬间,复振杠杆又托住槌柄的鼓轮,顶杆又在弹簧的压力下,迅速回到小鼓轮下面。
为了使顶杆的顶部与复振杠杆的平面相一致,在复振杠杆上中段处,有一个小圆孔,装有3号螺丝。
它与联动杠杆相接连,旋转3号螺丝可以调整复振杠杆的高度而不影响复振杠杆自由上下活动。
卧式钢琴的止音器,是一个独立系统,它是利用物体的重量自然下落而止音的,止音器下面装一个杠杆,杠杆上装有一支羹匙,键子后端抬起时与羹匙接触把止音器抬起,使琴弦自由振动。
止音器抬起的时间也正好在键子行程的l/2光景。
第七节击弦机的种类
击弦机的结构,在发展的过程中曾有过一系列的演变、改革,最后才形成现代这种普遍使用的结构形式。
现代钢琴结构主要特点是:
全铁骨、交叉排列的琴弦、止音器由小槌的顶部移置到节部。
这三个主要改进,引起了现代钢琴设计的飞跃。
现在这种基本结构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几乎再没有什么改动,可见它是比较地能够满足演奏要求了。
但由于型号、规格不同,在立式钢琴击弦机的联动杠杆与键盘后端接触的这一部分,仍然有几种不同形式。
一般可分为:
卡钉式、顶柱式、加长式、缩短式和悬挂式几种。
上述几种形式的主要特点:
卡钉式是键盘的后端与联动杠杆相接触的地方,只装一只木螺丝或一支铜螺钉,来调整联动杠杆与键盘的接触点;顶柱式是在键盘后端安装一支长铁丝加木棒;加长式是在联动杠杆底部再加上约20-30厘米长的支柱;缩短式是在键子的后端去掉约一厘米的厚度,然后再安装卡钉;悬挂式是将击弦机安装在键盘的水平面处,键子与击弦机的接触是通过另外的一套杠杆来
实现。
型号虽不同,但它们的原理都是一致的。
除上以外,目前有时还能看到一种旧式结构,所谓“鸟笼式”的击弦机,它们的主要特点是止音器在小槌的顶部,通过一条条的铁丝传导列击弦机的外边,铁丝再与联动杠杆外部相连,就象鸟笼一般把击弦机笼罩在里面,这种钢琴早已停止生产,但还有一些在各地使用着,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第八节踏板系统
踏板是用来增强或减弱音量的装置。
用脚来操纵,故又称脚踏板。
有人说。
“脚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可见它的作用在表演艺术上的地位了。
立式钢琴,一般有两支踏板,也有装三支踏板的钢琴,它是一个杠杆系统,欲增强钢琴的音量,就踩右踏板,使压在弦上的止音器全部抬起来。
引起全部弦的共鸣而增音,欲减弱音量时,就踩左踏板,使小槌靠近弦,缩短小槌的行程,减少小槌发的敲击力。
中间踏板,一般的是达到弱音用的,在击弦机的上方装有一条木板,木板上有一条呢毡。
踩踏板时,木条下落,挡住小槌不能直接击弦,而是打在呢条上。
这主要是为了在晚上练习时不影响
别人休息而采用的一种措施。
中间踏板也有一种是作为选择性增音装置,由予很少见,故不多述。
卧式钢琴的踏板结构,虽然其作用与立式钢琴一样,但其结构却不同,右踏板也是通过过渡杠杆使全部止音器抬起,引起全部弦的共振而增音。
左踏板则是通过杠杆的传动使
全部键盘向左或右移动位置,以减少小槌敲击弦的数量来实现弱音效果的。
卧式钢琴也有三支踏板的,中间一支为选择性踏板,该结构亦不常见,故不详述。
立式钢琴踏板,安装在琴体的下部。
立式钢琴踏板的机械由踏板、过渡杠杆、支棒组成,支棒通过过渡板孔厚与击弦机相接触,当踩右踏板时,支棒顶端向上顶住击弦机止音抬档,使止音器脱离琴弦。
当踩左踏板时,支棒通过过渡板孔后,与击弦机小槌柄枕木档相连,踩左踏板使枕木档向琴弦方向移动,推着全付小槌向前,其距离要使小槌靠近行程的1/2光景为宜。
踏板的复原,是考过渡杠杆下的弹簧来实现的。
卧式钢琴的踏板安装在钢琴体下面的悬挂架上,装在一支框盒内,上方与钢琴托盘止音系统相接触,为了使踏板盒悬挂牢固,有的在踏板盒与托盘之间还装有一支或两支金属支撑杆,起稳定作用。
第九节钢琴的外壳
立式钢琴和卧式钢琴的外壳结构,形状虽然不同,作用都是一样的,外壳作用有三:
像包装箱一样保护机械,防止音板、弦列、机械等受外界的影响;作为安置机械的支撑架;装饰美观。
钢琴的外壳一般都使用花纹秀丽的阔叶树材,并采用最好的油漆,使钢琴表面发出耀眼的光泽。
第三章维修的材料、工具
第一节材料
维修钢琴所需要的材料,有如下几种:
琴钢丝(规格觅附录)
轴钉(也叫申达销子)(铜制镀镍)
盘香弹簧(铜制本色)
止音弹簧(铜制本色)
石墨粉
攀带(白色)
蜡
砂纸
鱼胶
娘呢(也叫申达呢)(红色)
包松呢(红色)
可松呢(红色)
档接木呢(也叫切克呢)(绿色)
大呢圈(抄纸呢)(白色)
小呢圈(红色)
止音头呢(白色)M型、△型、平型三种
麂皮(咖啡色)
攀带发(羊皮制)
小纸腰
大纸圈
上述材料,专业商店或专业钢琴工厂均有出售。
第二节工具
(1),音叉音叉是用弹性很强的钢材制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纯净而持久,是钢琴调音的重要工具之一。
音叉的音高度通常为A(实际为a1),振动频率有440次/秒,和435次/秒两种。
1834年在斯图加特召开的国际物理学会上,确定A的国际音标为440次/秒。
人们称之为第一国际高度。
1859年,在巴黎召开的音乐家与物理学家的会议上,又确定A的标准高度为435次/秒,人们称之为第二国际高度。
1939年在英国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再次决定A的标准音高为440次/秒。
1956年6月,我国中央轻工业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乐器专业会议上规定A为440次/秒。
这就是我国乐器生产的统一的标准高度。
因此,钢琴调律必须选用440次/秒的音叉。
(2)扳子扳子是钢琴调律中用来扭动弦轴的专用工具。
钢琴弦轴是四角形,扳子的插口却是八角形的。
这是因为调音时扳
子扭动的角度很小,八角形孔的扳子只要转45。
角,就可以改变扳子的方向,为微动扳子提供了方便。
还有一种T字形扳子,插口是四角形的。
它是在琴轴较细,八角形扳子不能用的情况下使用的。
在装新弦时,用T字扳子比较方便。
是一种辅助专用工具,两种扳子乐器商店均有出售。
如下图:
(3)止音呢楔止音呢楔是用厚呢毡或厚胶皮制成的,共需两支。
它是中、低音区调律时使的专用工具。
制做的方法采用呢毡或胶皮一块、用快刀按图形所示切削即成。
(4)止音木棍止音木棍是一支带有双叉的木棍,用比较硬的木材(如红木,色木)削成,在双叉上胶有麂皮,它是为立式钢琴调高音区时使用的工具。
可以自制。
止音木棍也可以用竹筷子改制。
将一支筷子的一头用刀削成刃状,用薄皮胶在刃状处就可以使用。
维修钢琴用的其它各种工具还有:
第四章钢琴调律
第一节怎样把音调准
要学会给钢琴调律,首先要有良好的听力训练。
因为这项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琴 维修